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退隐江湖那些年 > 第41章 解惑

退隐江湖那些年 第41章 解惑

作者:八戒少一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9:36: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王老郎中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在林安心头久久回荡,驱散了些许迷雾,却也带来了更需深思的命题。堂内一片寂静,只有阿竹轻浅的鼾声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淡淡烟味。

良久,林安缓缓抬起头,眼中虽仍有困惑,但那沉重的郁结似乎松动了几分。他看向身旁在昏黄灯光下更显沧桑而睿智的老人,郑重地站起身,对着王老郎中深深作了一揖:

“王老,今夜……多谢您。”他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真诚的感激,“您的话,晚辈会仔细思量。”

王老郎中抬起眼皮,看了看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唔”了一声,摆了摆手,语气恢复了平日里的随意,却带着长者的温和:“行了行了,哪来那么多虚礼。老头子我就是随口嚼嚼舌头,听得进就听,听不进就罢。快回去歇着吧,瞧你那脸色,比月娥丫头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没有再多问,也没有再指点,只是重新叼起烟杆,微微合上了眼,仿佛又要陷入假寐之中。

林安知道,话已至此,无需再多言。他再次看了一眼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将这份点拨之恩记在心里,轻声道:“那晚辈就先告辞了。王老也早些休息。”

说完,他放轻脚步,小心地绕过熟睡的阿竹,轻轻推开济世堂的门,融入了门外清冷的夜色之中。

王老郎中在他身后缓缓睁开眼,望着那重新合上的门板,摇了摇头,又似是笑了笑,低声嘟囔了一句:“傻小子……但愿你能真想明白喽……”随后,也起身收拾,准备歇下。

林安轻轻推开自己在槐荫巷小屋的木门,屋内一片清冷寂静。他闩好门,并未点灯,而是借着窗外渗入的微弱月光,直接和衣躺在了那张简单的木板床上。

夜凉如水,万籁俱寂。

他睁着眼,望着头顶模糊的房梁轮廓,王老郎中那番犀利又通达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渐渐地,更深更沉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带着血与火、暖与痛的交织。

眼前最先浮现的,是漫天的火光和浓烟,是边境小村炼狱般的景象。父母将他死死藏在枯井下的地窖里,那沉重的木板盖合上的最后一道缝隙里,是他父亲决绝的眼神和母亲无声的泪痕,以及外面凄厉的惨叫和蛮横的狂笑……当他颤抖着爬出来时,只剩下焦土与残肢,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和焦糊味。他从一个无忧的孩童,瞬间沦为在尸堆中寻找亲人、然后被迫开始逃亡流浪、与野狗争食的孤儿。那份刻骨的仇恨与绝望,如同毒藤般在那时便深深扎根于他幼小的心底……

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他蜷缩在破庙角落,发着高烧,奄奄一息,几乎要与那些冻僵的乞丐无异。是一位身着看似普通却气度不凡的青袍中年人发现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一切苦难。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年纪与他相仿、眼神明亮、衣着虽简却难掩贵气的少年……

是在国师府那些无忧无虑的岁月。他与阿恒一同习文练武,虽无兄弟名分,情谊却更似兄弟。他们会因为一个招式谁练得更好而偷偷较劲,也会在深夜偷偷溜去厨房找吃的,被师傅逮到后一起罚抄《静心咒》。还有后来入门的师弟师妹,活泼娇憨的小师妹总会缠着他讲江湖故事,沉稳的师弟则总在他练剑时默默在一旁观摩学习。还有那位温柔似水的女子,总会悄悄给他们这些“野小子”准备精致的点心和擦拭汗水的干净帕子。那些日子里,仇恨似乎被暂时封存,他仿佛真的重新拥有了家人,感受到了久违的、近乎奢侈的温情……

然而,当他学有所成,借助师门和阿恒的力量,终于一步步查清真相,将当年那位为私利而通敌、导致边境惨剧的权臣扳倒,送上了断头台。他站在刑场远处,看着仇人身首分离,心中却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只有一片冰冷的空虚。尤其当他看到仇人那对年仅十岁左右的儿女,穿着囚服,被官兵押解着,哭得撕心裂肺,用那双盈满泪水、却清晰烙印着仇恨与恐惧的眼睛死死盯着他时……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一刻,他手刃仇敌的快意荡然无存,只剩下无尽的茫然与一种深沉的负罪感。朝堂之上的倾轧与阴谋,远比刀光剑影更令人心寒……

阿恒登基后,力邀他留下,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成为新朝的肱股之臣。但他已身心俱疲。恩情已报,大仇得雪,可他双手沾染的血腥和心中那片无法填补的空洞,让他再也无法留在那个权力中心。他谢绝了阿恒的好意,在一个清晨,如同当年师傅带走他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只留下一封书信,最终流浪到了这座宁静的清水镇。

边境屠杀的血火与绝望、雪地里师父将他抱起时那双深邃怜悯的眼睛、国师府中与阿恒、师弟师妹们度过的温暖时光、朝堂斗争的阴险、仇人身首分离时那瞬间的空虚、以及刑场上那对孩童刻骨仇恨的眼神……最后,一切归于清水镇的宁静,和王老郎中那犀利的点拨,以及……秦月娥那双带着羞涩、执着、乃至最后一丝失落的眼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退隐江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退隐江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画面交织翻滚,最终定格在准备离开师门前夕,师父书房里的那一幕。灯火摇曳下,师父曾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攸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能授你文武艺,能传你处世道,但人生诸多困惑,尤其是心结……往往非外人言语可彻底开解。最终,仍需你自身历经、体悟、破执,方能真正‘解惑’。切记,切记。”

当时他恭敬记下,却并未完全领悟其中深意。如今,在这万籁俱寂的清水镇夜晚,这句话却如同穿越时空的箴言,清晰地回响在他耳边。

“自身历经、体悟、破执……方能真正解惑……”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话。

王老郎中的话像钥匙,撬动了他紧锁的心门;师傅的教诲则像明灯,照亮了门后那条幽深漫长、必须独自行走的路径。他明白了,关于秦月娥,关于过去与未来,关于恐惧与勇气,这是一个需要他自己来解答的“惑”。

然而,明白了解惑需靠自己,并不意味着答案会立刻浮现。

“顺其自然?”他问自己,“如何才是顺其自然?是听从此刻的心动,还是顾忌未来的风险?”

“问心无愧?”他又问,“对谁无愧?对逝去的亲人?对师傅的期望?还是对……她?若选择靠近,他日若风雨因我而至,岂非更愧对她?若选择远离,此刻这莫名的心痛与空落,又岂是‘无愧’?”

问题一个接一个,如同盘根错节的藤蔓,缠绕着他的心。每一次似乎刚理清一点头绪,另一个担忧又悄然滋生。父母的惨死、孩童仇恨的眼神、秦月娥晕倒时的苍白、她追问时眼中的光……这些画面反复交错,让他无法轻易倒向任何一边。

他并没有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没有热血上头的决定,也没有彻底冰冷的放弃。

他只是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解惑”二字的重量。这不是一场可以快刀斩乱麻的战役,而是一次需要耐心与勇气并存的漫长跋涉。

月光缓缓移动,洒在枕畔那枚冰冷的令牌上。林安望着那一点寒光,眼中不再是纯粹的抗拒或依赖,而是复杂的审视。

最终,他缓缓闭上眼,任由那些纷乱的思绪在脑海中继续盘旋、碰撞、沉淀。

“答案……仍需寻觅。”这是他在陷入沉睡前的最后一个念头。眉宇间依旧带着思索的痕迹,但那份沉重的郁结似乎稍稍松动,转化为一种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静默的求索。

这一夜,他没有找到答案,但他真正踏上了寻找答案的路。而这条路,注定需要他一步一步,自己去丈量。

喜欢退隐江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退隐江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