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退隐江湖那些年 > 第18章 阿竹的父母

退隐江湖那些年 第18章 阿竹的父母

作者:八戒少一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9:36: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夏日的清晨,天光亮的早。镇东头那棵大槐树下的早市已是人声鼎沸,水灵灵的青菜、还带着泥土的萝卜、活蹦乱跳的河鲜、以及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摆满了道路两侧。几个相熟的妇人挎着菜篮,一边精挑细选,一边交换着镇上最新鲜的谈资,这是清水镇每日伊始最富生机的信息集散地。

“瞧见没?今早我路过归云客栈,秦掌柜那脸色,红润得跟擦了胭脂似的!啧,看来林大夫这‘药’开得是真对症!” 一个穿着藏青布裙的妇人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地说道,引来一阵心照不宣的低笑。

“可不是嘛!前两天晚上看戏,我可瞧得真真儿的,两人虽没挨着坐,但那眼神啊,黏糊得能拉丝儿!” 另一个快嘴的李婶立刻接口,语气里满是洞察一切的得意,“要我说啊,这层窗户纸迟早得捅破,就看他俩谁先绷不住!”

“年轻人脸皮薄呗!” 第三个妇人总结道,随即话锋一转,“哎,说到看戏,那晚的《狸猫换太子》是真不错,那老生嗓子亮堂!就是我家那口子,看到一半就鼾声如雷,真是煞风景!”

众人一阵哄笑,话题又从风月情长转到了家长里短、戏剧评说。聊着聊着,便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即将到来的中元节。

“眼瞅着就要中元节了,今年你们家准备去哪儿烧纸?” 李婶问道,手里拿起一把小葱掂量着。 “老地方呗,镇子南边那条小河沟旁,清净。得给我那早走的公婆多备些金银元宝,他们在下面手头也宽裕点。” “我们打算去西山脚,听说那儿离‘那边’近,心意容易到。还得给路边的孤魂野鬼也撒点纸钱,积点阴德……”

这时,众人的目光落在了旁边一位穿着绸缎衣裙、气质明显与其他妇人不同的中年女子身上,她正是周文博的母亲,周夫人。只是她今日眉宇间锁着一缕挥之不去的愁云,挑选蔬菜也有些心不在焉。

“周夫人,”李婶关切地凑近,“文博少爷……这几日可好些了?瞧着您这脸色,是不是孩子还没缓过劲儿来?”

周夫人闻言,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手里的一根黄瓜又放回了摊上,愁容满面:“快别提了!还是那样!整天没精打采的,饭也吃得少,把自己关在房里,要么对着账本发呆,要么就望着窗外愣神。问他怎么了,只说没事。这孩子,从小到大都没这么蔫儿过,真是愁死我了!” 她语气里充满了母亲的焦虑与无助。

几个妇人交换了一下同情的眼神。她们或多或少都听说了周家少爷似乎情场受挫,具体缘由不清,但看他这模样,怕是病得不轻。

“这孩子,心思重啊。” 一个年纪稍长的婆婆拍了拍周夫人的手,“年轻人,谁还没个钻牛角尖的时候?光靠他自己闷着可不行,得有人开解开解。”

快嘴李婶眼睛一亮,立刻献计:“对啊!周夫人,您怎么没想到去找秦掌柜或者林大夫呢?文博少爷跟他们都熟络!秦掌柜爽利,会开导人;林大夫就更不用说了,医术好,人也沉稳,说话在理儿!让他们去跟文博少爷聊聊,保不齐比咱们在这儿干着急强!”

周夫人一听,如同拨云见日,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对对对!李婶你说得在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这就去,先去归云客栈找月娥说道说道!” 她也顾不上买菜了,提着空篮子,匆匆忙忙便朝着归云客栈的方向赶去。

…………

与此同时,济世堂内已开始了新一日的忙碌。药香弥漫,闻之令人心神宁静。

王老郎中端坐在诊案后,为前来求诊的镇民号脉,神情专注。而林安则在一旁的药柜前,一边熟练地按照师父开出的方子抓药、称量、包好,一边不时低声回答身边阿竹提出的问题。

经过老鸦坡的生死考验与这段时间的沉淀,王老郎中明显对两个徒弟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尤其是对林安,除了日常问诊,还会抽出时间考校他更深奥的医理,让他研读那些藏在箱底、纸张都泛黄了的孤本医书。林安深知王老郎中用意,教什么学什么,毫无怨言,沉静的眼眸中是对医术日益精进的渴求。

而阿竹的变化更为显着。那个曾经坐不住、总想偷溜出去玩的皮猴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再需要师父催促,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背诵《汤头歌诀》,辨识药材时也更加一丝不苟。此刻,他正抱着一本厚厚的《本草纲目》,指着上面一幅复杂的植物图谱,小声向林安求证:“林安哥,你看这个,‘鬼箭羽’,书上说它‘破血通经,追风止痛’,是不是和咱们常用的‘鸡血藤’功效有些相似,但又更峻猛些?”

林安停下手中的戥子,凑过去仔细看了看,耐心解释道:“相似,却不同。鬼箭羽破血之力更强,常用于症瘕积聚,痹痛剧烈者,但耗气伤血,用量需极谨慎。鸡血藤则偏于养血通络,更为平和。二者犹如军中先锋与后勤粮草,各司其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退隐江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退隐江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竹恍然大悟,用力点头,将那页小心翼翼折了个角,准备晚些再细细琢磨。

就在这时,济世堂门口的光线一暗,走进来一对中年夫妇。男子皮肤黝黑,身材结实,穿着粗布短褂,脸上带着憨厚而略显局促的笑容;妇人则围着蓝布头巾,手里挎着一个盖着蓝花布的竹篮,眼神里透着质朴和热切。

“阿竹!” 那妇人一眼就看到了柜台后的儿子,声音里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思念。

阿竹闻声猛地抬头,看到来人,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像只快乐的小鸟,丢下医书就飞奔了过去:“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来的正是阿竹的父母。他们住在离清水镇不远的乡下,以种田为生,每隔一两个月,便会挑个日子,带上些自家产的瓜果蔬菜或是攒下的鸡蛋,来看看儿子。

“哎哟,慢点慢点,这么大个子了,还毛毛躁躁的!” 阿竹娘嘴里嗔怪着,手却已经抚上了儿子的头,眼里是藏不住的慈爱。

阿竹爹则憨笑着,先是对着诊案后的王老郎中恭敬地行了个礼:“王老先生,打扰您了。” 又转向林安,客气地点头致意:“林大夫。”

阿竹兴奋地拉着父母的衣袖,向林安和王老郎中介绍:“师父,林安哥,这是我爹我娘!” 语气里满是自豪。

王老郎中暂停了看诊,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完全舒展的笑容:“阿竹爹,阿竹娘,来了就好,正好,一会儿一块吃晌午饭。”

林安也放下手中的药材,走上前,温和地打招呼:“伯父,伯母。”

阿竹娘连忙将手里的竹篮往前递了递,揭开蓝花布,里面是水灵灵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还有一小罐自家腌的咸菜和一些新鲜的土鸡蛋。“乡下没什么好东西,就带了些自家种的,还有几个鸡蛋,给王老先生和林大夫添个菜,千万别嫌弃!”

“哪里的话,自家种的新鲜,最好不过。” 王老郎中笑道。 林安也连忙接过篮子:“伯母太客气了,快请里面坐。”

中午,济世堂后院的小厨房飘出了诱人的饭菜香。王老郎中特意让厨娘多做了几个菜,加上阿竹父母带来的新鲜蔬菜和鸡蛋,摆了满满一桌子。阿竹爹娘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王老郎中随和的谈笑和林安温和的态度下,很快就放松下来。

饭桌上,阿竹叽叽喳喳地说着在镇上学医的趣事,当然,自动过滤了那些惊险的部分。阿竹爹娘听得眉开眼笑,不时给王老郎中和林安夹菜,嘴里念叨着:“阿竹这孩子调皮,多亏了王老先生和林大夫费心教导!”

王老郎中看着阿竹如今沉静好学的模样,也是老怀安慰,对阿竹父母说:“阿竹最近进步很大,肯下功夫,是块学医的好料子。”

阿竹爹憨厚地笑着,搓着手:“都是先生教得好!我们没啥本事,就盼着他能跟着先生学好医术,将来能像先生和林大夫一样,做个有用的人,我们就知足了!”

林安静静地听着,看着阿竹一家人之间那种质朴而真挚的亲情,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温暖的涟漪,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怅然。

这顿简单却充满温情的午饭,在愉快的交谈中结束了。阿竹父母又坐了一会儿,仔细叮嘱阿竹要听话、用功,便起身告辞,他们还要赶回乡下。阿竹将父母送到镇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圈微微发红,但转过身时,眼神却更加坚定了。

他回到济世堂,重新拿起那本《本草纲目》,坐在小马扎上,更加专心地看了起来。家的温暖,成了他前行路上最踏实的力量。而林安,则继续在药香中忙碌,清水镇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天,就在这烟火气、药香与悄然流动的情感中,缓缓铺陈开来。

喜欢退隐江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退隐江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