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退隐江湖那些年 > 第23章 哀悼

退隐江湖那些年 第23章 哀悼

作者:八戒少一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9:36: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归云客栈,上房内

烛火摇曳,将房间内精致的陈设蒙上一层暖光,却驱不散那抹萦绕不去的沉凝气息。神秘的老妇人临窗而立,并未看向楼下客栈后院里依稀传来的、阿竹与小雅等孩童嬉戏玩闹的声响,她的目光似乎放得更远,穿透了渐浓的夜色,落在了镇子东头那片朦胧的轮廓上——那是济世堂的方向。

她站了许久,如同一尊沉静的雕像,只有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棂上轻轻敲击的细微动作,显露出她内心的波澜。晚风从微开的窗户缝隙钻入,带来远处孩童们无忧无虑的笑语,这声音让她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似是追忆,又似是某种下定决心的冷硬。

终于,她缓缓转过身,烛光映照出她雍容而略显刻板的面容。她对着静立在一旁,如同影子般的青衣女子微微颔首。

女子悄无声息地近前,躬身附耳。

老妇人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去准备一下。明日,找机会,让那个叫林安的年轻人,‘病’上一场。不必取他性命,但要看起来凶险,非他亲自出手不可的程度。”她顿了顿,补充道,“用‘醉朦胧’的花粉即可,剂量你把握分寸,务必让他倒下,但留有救治的余地。”

青衣女子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她抬起眼,看向老妇人,眼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犹豫,低声求证:“师傅,这么做……真的好吗?那林安听闻医术也得了王老先生真传,在镇上颇有善名,我们……”

老妇人抬手,制止了她后续的话。她的眼神锐利如刀,扫过青衣女子年轻的脸庞,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深寒:“放心,我有分寸。他的性子,我比你清楚。若非触及他在意之人,他绝不会轻易现身与我相见。这法子最快,也最有效。”她微微阖眼,再睁开时,里面只剩下不容置喙的决断,“照做就行。记住,手脚干净些,莫要留下痕迹,也别真伤了那年轻人的根基。”

青衣女子看着师傅眼中那混合着追忆、痛楚与某种近乎偏执的坚决,知道再多言也是无用。她压下心头的不安,垂下眼帘,恭敬地低声应道:“是,弟子明白了。”随即,她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去准备那名为“醉朦胧”的、能令人陷入昏睡、呈现重症之象的奇特花粉。

房间内重新恢复了寂静。老妇人再次转向窗户,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楼下孩童的嬉笑声已经远去,夜色吞没了最后的喧闹。她静静地站着,仿佛与窗外无边的黑暗融为了一体,只有眼中闪烁的微光。

西山,一座坟墓前。

一轮清冷的明月高悬天际,将皎洁的光辉洒向这片僻静的山坡,照亮了那座被打理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的孤坟。墓碑上,镌刻着“爱妻沈怀素之墓”几个字,岁月风雨在其上留下了些许斑驳的痕迹,却更显情深。

王老郎中蹲在墓前,动作缓慢而郑重地将带来的祭品一一摆开:一碟她生前最爱吃的桂花糕,一壶温好的、香气清冽的米酒,几样时令水果。他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妻子并非长眠于地下,只是暂时小憩,他正为她准备晚膳。

纸钱在陶盆中被点燃,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吞噬着单薄的黄纸,化作片片黑蝶般的灰烬,随着夜风打着旋儿飘向夜空。王老郎中并没有嚎啕大哭,甚至没有流泪,他只是默默地、一张接一张地添着纸钱,嘴唇微微翕动,低沉而沙哑的声音伴随着噼啪的火星,在寂静的夜色里絮絮低语。

“怀素,我又来看你了。”他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久未说话的干涩,“今天在山上,看到一株长势极好的兰草,就跟你当年在咱们那小院里种的那株‘素荷’一样,叶子碧绿碧绿的。我记得你为了那株花,天天守着,浇水、施肥,生怕它受一点委屈,还笑话我,说我只懂救人,不懂惜花……”他嘴角牵起一丝极淡、极苦的笑意,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镇上济世堂一切都好,前阵子虽有些小风波,但也平安度过了。你不用担心。”火苗映在他浑浊却清晰的眼中,跳跃闪烁,“我收了两个徒弟,大的那个叫林安,字攸宁,是个好孩子,聪慧、沉稳,心地纯善,就是……身上似乎也有些故事,不过无妨,我看人不会错。小的叫阿竹,机灵懂事,学医刻苦,有他们俩在身边,这济世堂,倒也热闹了不少,不像以前,只有我一个老头子,对着满屋子的药柜说话。”

他顿了顿,又添了几张纸钱,火焰猛地窜高了一些。“有时候看着他们,就会想起咱们刚来清水镇的时候。那会儿你身子还没那么弱,咱们就在这西山脚下,开了间小药铺。你坐在门口帮我分拣药材,阳光照在你身上,头发丝都像是在发光……隔壁陈婆婆总夸你,说王郎中好福气,娶了个天仙似的娘子,还那么贤惠。”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带着无尽的怀念与落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退隐江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退隐江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有那年乞巧节,咱们一起去镇外放河灯。你许的愿是希望天下人都无病无灾,让我这郎中都无事可做才好……我当时还笑你傻,说若真如此,咱们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你却认真地说,‘若能如此,我宁愿日日绣花去卖,也要让你如愿。’

怀素啊……”他长长叹息一声,那叹息里饱含着数不尽的柔情与憾恨,“你总是这般心善,可为何老天却不肯多怜惜你几分呢……”

纸钱渐渐燃尽,火焰变小,最终化作一盆温热的灰烬。夜风拂过,带来山间草木的清新气息,却吹不散这墓前浓得化不开的哀思。

王老郎中沉默地看了那墓碑许久,仿佛能透过冰冷的石头,看到那张温婉的笑颜。随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取出一支磨得光滑油亮的竹笛。笛身不长,样式古朴,显然已是多年的旧物。

他将笛子凑到唇边,试了试音,几个零散、干涩的音符逸出,在寂静的山坡上显得格外清晰。他调整了一下呼吸,闭上双眼,再次吹奏起来。

这一次,流畅而哀婉的曲调如同月光下的溪流,缓缓流淌而出。曲调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却蕴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悲伤与缠绵。这是她生前最爱的曲子,是她家乡的小调,名唤《望云归》。当年,她常常在院中的桂花树下,轻声哼唱这首曲子,而他,便在一旁用这竹笛为她伴奏。她说,这曲子让她想起远方的家,也让她觉得,有他在身边,何处都是归途。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他佝偻的背上,花白的须发在月色中泛着银光。笛声悠扬,如泣如诉,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思念,在山野间低回盘旋,萦绕在孤坟周围。他没有流泪,脸上甚至没有太多剧烈的表情,但那浓得化不开的悲伤,却从他微微颤抖的指尖,从他紧闭的眼睑下细微的纹路,从他每一个婉转低回的笛音中,毫无保留地弥漫开来,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令人心碎。

这月色,这孤坟,这白发人,这断肠曲,构成了一幅凄美而沉重的画卷。王老郎中将自己半生的深情与憾恨,都融入了这一曲《望云归》中,吹给这山,这月,这坟冢中永眠的爱人听。

笛声飘出很远,或许能传到山脚下,引得尚未安眠的镇民侧耳倾听,猜测是哪位伤心人,在这中元节的前夜,吹奏如此哀戚的曲调。而这笛声,注定无法飘到归云客栈,去打断那正在酝酿中的、针对他另一位“家人”的冰冷算计。

夜色渐深,月光依旧清冷。西山墓前的哀思与归云客栈内的阴谋,如同两条即将交汇的暗流,在这中元节的前夜,无声地涌动着。

喜欢退隐江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退隐江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