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 > 第87章 数陈利弊,巧辩朝堂

初夏的晨光透过高窗,洒在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上。今日大朝会,气氛与往日有些不同。龙椅上的皇帝萧玦面色沉静,目光扫过底下衮衮诸公,最后在立于武将班列稍后位置的林晏清身上停留了一瞬。他知道,今日他这位义妹兼“特殊参谋”,要在这天下中枢之地,投下一块不小的石子。

起因是几日前,林晏清通过萧煜呈上了一份颇为详尽的陈条,并非直接奏折,而是以“浅见刍议”为名,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劝课农桑以固本”、“通商惠工以增源”、“修利陂渠以备患”、“广启民智以厚风俗”的四项长远之策。皇帝阅后,沉思良久,决定将此议端上朝堂,令群臣共议。

果然,当内侍朗声将陈条要点宣读完毕后,殿内先是寂静,随即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

率先发难的是国子监祭酒,一位须发皆白、以恪守古礼着称的老臣。他手持玉笏,出列躬身,声音洪亮却带着不满:“陛下!安平郡主所陈,看似有理,然则‘通商惠工’之言,未免有舍本逐末之嫌!我朝立国之基,在于农桑。若使民皆趋利逐末,何人还愿安心稼穑?长此以往,恐伤国本!至于广设乡学,更是耗费巨大,且恐使民智开而心性浮动,不利教化!”

他一带头,几位保守的御史和翰林也纷纷附议,言语间多是对“重商”、“兴学”的质疑,认为这是动摇国本,浪费国库。

林晏清安静地听着,面色平静。她早已预料到会有此反应。待到议论声稍歇,她才在皇帝示意的目光下,从容出列,立于殿中。

她没有直接反驳老祭酒,而是先向皇帝和众臣行了一礼,声音清越温和:“祭酒大人所言,乃老成谋国之心,晏清感佩。农桑确为国之根本,晏清从未敢忘。故而陈条之首,便是‘劝课农桑’。”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户部尚书:“王大人掌管天下钱粮,晏清有一问,若有一地,因改良犁具,一夫所耕之地,由三十亩增至四十亩,所产粮谷,除缴纳赋税、满足自家温饱外,尚有余裕。请问大人,此余裕之粮,于国于民,是有利还是不利?”

户部尚书王大人略一思索,答道:“民有余粮,则遇灾不慌,市面粮价可稳,国库征收亦更有保障,自然有利。”

“多谢大人。”林晏清微微颔首,继续道,“再问,若此农户将余粮售出,换得银钱,或添置衣物,或修缮房屋,或供子弟读书。请问,制作衣物之工匠、修缮房屋之劳力、教授蒙童之先生,他们是否也因此农户之‘余裕’而得以生存,并缴纳赋税?”

王尚书捻须点头:“此为自然之理。民间有交易,则百业可兴,税源可广。”

“这便是了。”林晏清环视众臣,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晏清所言‘通商惠工’,并非鼓励人人弃农经商,而是希望‘农’之根基稳固后,其产出的‘余裕’,能通过‘工’与‘商’得以流转。如同人体,农桑为五脏,提供气血(粮食布帛);工坊为筋骨,强健体魄(制造器物);商路则为血脉,流通气血(交易货殖)。血脉不通,则五脏虽好,筋骨虽强,人体亦难康健。唯有气血充盈,血脉畅通,筋骨强健,方是真正的强国之象。”

她巧妙地将经济系统比作人体,避开了敏感的“重农抑商”之争,转而强调“流通”与“循环”的重要性。这番比喻形象生动,让不少原本皱眉的大臣陷入了思索。

接着,她开始引入类似“数据模型”的思维方式,虽然用的是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表述:“晏清曾查阅部分州县志,略作推算。譬如,甲县年产粮百万石,除自用与税粮外,约有十万石余裕。若此十万石能顺利售往缺粮之乙地,则甲县农户得银钱,可改善生活,可投入再生产;乙地百姓得粮食,可免饥馑;往来贩运之商贾,亦能获利,并缴纳商税。朝廷所得,不仅甲县之农税,更有流通环节之商税,以及两地因民生改善而可能提升的潜在税收。反之,若余裕之粮困于本地,无法流通,则其价值大打折扣,于国于民,皆是损失。”

她没有给出精确的现代数学模型,而是用了“查阅推算”、“略作推算”这样符合时代认知的说法,举出一个具体的、易于理解的例子,来展示流通带来的倍增效应。

“至于兴修水利,”她话锋一转,指向工部尚书,“李大人深知,去岁南方水患,朝廷赈济所耗钱粮几何?若能将其中部分,用于平日在其上游地势合宜之处,修建陂塘水渠,以蓄水抗旱、分洪减涝。虽一时投入,却可保数万亩良田连年丰稔,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数倍于投入的赈济之资。此中得失,想必李大人比晏清算得更清。”

工部尚书李大人闻言,不由点头。他是务实派,深知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往苦于朝廷经费总是倾向于应急而非长远预防。林晏清这番话,可谓说到了他心坎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请大家收藏:()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后,关于普及教育,林晏清再次用了“种子”和“基础”的比喻:“广设乡学,并非要培养多少秀才举人,而是如同为万千民户,点亮一盏微弱的灯烛。使其能识得官府告示,懂得基本算法,明白事理,减少蒙昧。试想,若乡间里正、族老,甚至普通农户,能看懂朝廷劝农政令,能计算田亩收成,能明辨是非曲直,于朝廷政令通达、地方治理、民风教化,其助益岂是银钱可以衡量?这如同建房,根基牢固,方能撑起万丈高楼。民智开启,方是国家长治久安最深厚的根基。初期投入或大,然其利在千秋,潜移默化,功莫大焉。”

她没有空谈“教育平等”、“开启民智”的大道理,而是紧紧围绕“利于治理”、“减少蒙昧”、“巩固根基”这些统治者最关心的实际利益来阐述。

整个陈述过程,林晏清没有引经据典,没有激昂慷慨,始终保持着冷静、平和的语调,用清晰的逻辑、形象的比喻和贴近实际的数据推算,将一套融合了“经济系统循环”、“基建长期投资”(水利)、“人力资本提升”(教育)等现代理念的治国方略,包装成了符合古代君臣认知的“固本培元、流通增源、未雨绸缪、启智厚基”的务实之策。

殿内一片安静。许多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脸上露出了深思的神色。林晏清的话,像是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一扇他们以往未曾细想的门。原来,劝商、兴学,并非一定是祸乱之源,若运用得当,竟能与农桑相辅相成,共同夯实国基。

皇帝萧玦将众臣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暗点头。他知道,林晏清这番“数陈利弊”,已然动摇了保守派的坚冰。他清了清嗓子,沉稳的声音打破寂静:“安平郡主所陈,条理清晰,见解独到。于国计民生,颇有深意。众卿可细细思量,各部亦可就其中可行之处,详加议奏,拟定细则,徐徐图之。”

皇帝一锤定音,为这场朝堂辩论画上了句号。虽然具体的推行必然还会有无数波折,但至少,林晏清播下的这些“种子”,已经在这帝国最高决策层的心中,正式落土。

退朝后,林晏清随着人流走出大殿,阳光有些刺眼。萧煜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行,低声道:“说得很好。”

林晏清侧头看他,露出一丝带着疲惫的笑意:“脑子都快转冒烟了。跟这些老大人打交道,比推演十场沙盘还累。”

回到王府,林晏清立刻瘫在了书房的软榻上,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歇了好一会儿,她才摸出那个熟悉的小本本,炭笔在纸上划动:

“ 输出宏观国策理念包,内含经济循环、水利基建、教育投资模块。

NPC(保守派老臣)等级高,自带“古板坚守”debuff,对“商业”、“民智”等关键词敏感度极高。

不直接硬刚“重农抑商”,改用“人体气血筋骨血脉”比喻,强调“流通”与“循环”,概念偷换成功!

引用州县志“推算”案例,展示流通带来的税收倍增效应,以及水利建设的长期ROI(投资回报率),虽然数据粗糙,但逻辑链条清晰,有效动摇了部分NPC。

将“普及教育”与“地方治理”、“政令通达”、“民风教化”等核心KPI(关键绩效指标)强行关联,提升其战略重要性认知。

全程使用“固本培元”、“未雨绸缪”、“启智厚基”等本土化术语,避免触发敏感词警报。

皇帝NPC表示认可,下令各部研究可行性。保守派NPC怀疑度降低,沉思度增加。任务完成度:70%(后续推行才是真正难点)。

吐槽:

古代朝堂辩论真耗蓝(精力)!感觉像是参加了一场没有PPT的终极方案评审会。

大佬们的思维定式真是坚如磐石,需要精准找到撬动点。

用他们能懂的方式讲明白“系统性优化”和“长期投资”的概念,太难了!好想直接拉个Excel表格和趋势图给他们看!

王爷的肯定算是额外奖励,好感度 1。

下一步,得盯着点户部和工部,别让他们把好经念歪了。这“游戏”的后续运营,同样考验操作啊!”

写完,她放下炭笔,长长舒了口气。

喜欢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请大家收藏:()王爷,你的bug被我找到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