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王朝的腐朽 > 第五百三十六章 魏安厘王(三)

王朝的腐朽 第五百三十六章 魏安厘王(三)

作者:立日耳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0 00:23:0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魏安厘王九年,即公元前二六八年,秦国人攻打魏国,夺取怀邑。

魏安厘王十年,即公元前二六七年,在魏国为质子的秦国太子去世。

魏安厘王十一年,即公元前二六六年,秦国人攻打魏国,夺取郪丘。

这一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

齐国、楚国相互约定,联合攻打魏国。

魏国人因此前往秦国求援,派出的使臣络绎不绝,可秦国的救援却没有到来。

魏国有一个人叫唐雎,九十多岁了,进见安厘王,表示,老臣请求向西入秦国游说秦王,必定让秦军在臣离秦之前出发。

安厘王再拜,准备好车马派遣唐雎前往秦国。

唐雎到达秦国,进见秦昭襄王。

昭襄王表示,老人家疲惫不堪地远来秦国,太辛苦了。魏人来求救已经数次,寡人知道魏国的危急了。

唐雎回答,大王既然已经知道魏国的危急却不派兵救援,臣私下里认为是出谋划策的臣子无能。魏国,乃是万乘之国,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国,称为东方的藩属,接受秦国赐予的衣冠,春秋两季都送来祭品,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足以成为同盟。如今齐、楚两国的军队已经在魏国的郊外会合,可秦国的却不发兵救援,也就是仗着魏国还没有到危急的时候。如果魏国到了危急存亡之时,就要割地求和来加入合纵,大王还需要去救援什么呢?一定要等到它危急了才去救援,这是失去了东边作为藩属的魏国而增强了齐、楚两国,对大王有什么利处呢?

秦昭襄王听从了唐雎的意见,发兵救魏,魏国得以安定。

赵国人对安厘王说,为我杀了范痤,我愿意献上七十里土地。

安厘王表示,好。

于是派官吏逮捕范痤,包围了他的家却没有杀他。

范痤因此爬上屋顶骑在屋顶上,对使者说,与其用死范痤去交易,不如用活的范痤去作交易。如果把我范痤杀了,赵国却不给大王土地,那么大王将怎么办呢?所以不如与赵国先把割让的土地划定,然后再杀了我。

安厘王听闻之后,表示,好。

范痤因此上书给信陵君,表示,痤,乃是过去魏国面子的国相,赵国用割地为条件要杀我,而魏王听从了。如果强秦想要沿用赵国的办法来对付您,那么您将怎么办?

于是,信陵君向安厘王进言,释放了范痤。

安厘王因为秦国救援魏国,想要亲近秦国,攻打韩国,收复魏国以前的国土。

信陵君因此向安厘王进言:

秦国与戎狄有相同的习俗,有虎狼一般的心肠,贪婪好利而不讲信用,不懂得礼义德行。如果有利的话,连亲戚兄弟都不顾,像是禽兽一般,这是天人的共识,他们不曾施厚恩,积大德。所以太后虽是秦王的母亲,却由于忧虑死去,穰侯是秦王的舅父,功劳没有比他大的,可是竟然将他驱逐;秦王的两个弟弟无罪,却一再得被削夺封地。对于亲戚尚且如此,何况是对于仇敌之国呢?如今大王与秦国共同攻打韩国就会愈加接近秦国的祸害,臣对此感到十分疑惑。大王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是不明,群臣没有来向您奏闻这个道理就是不忠。

如今韩国依靠一个女子辅佐幼弱的君主,国内有大乱外与秦、魏两国的强兵交战,大王以为它还不会灭亡吗?韩国灭亡了,秦国将要占领郑地,与大梁相邻,大王以为能够安宁吗?大王想要得到魏国原来的国土,就要依靠与秦国亲近,大王以为这会有利吗?

秦国不是一个安分的国家,韩国灭亡之后必将再起事端,再起事端必定要寻找容易和有利的目标,而如果从容易和有利来考虑,就不会攻打赵国和楚国。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翻过大山涉过黄河,穿过韩国的上党去攻打赵国,那不过是重复阏与之战的失败,秦国必定不会这样做。如果取道河内,背向邺城、朝歌,横渡漳水、滏水,与赵国士卒在邯郸郊外决战,这恐怕会遇到智伯那样的灾祸,秦国又不敢这么做。攻打楚国,要取道涉谷,行军三千里,去攻打冥厄之塞,所需要行军的路途太远,工大的地方有太艰难,秦国又不会这样做。如果取道河外,背向大梁,右边是上蔡、召陵,与楚国士卒在陈城郊外交战,秦国又不敢这样做。所以,秦国必定不会攻打赵国和楚国,更不会攻打卫国和齐国。

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出兵之日,除去魏国就没有可攻打的了。秦国本就占有怀邑、茅邑、邢丘,如果在垝(gu)津筑城逼迫河内,河内的共城、汲邑,必定危险;秦国据有郑地,得到垣雍,决开荧泽,引大水灌溉大梁,大梁必亡。大王派使者前往秦国已经成了过失,又让秦国厌恶安陵氏,秦国早就想要诛灭它了。秦国的叶阳、昆阳与魏国的舞阳相邻,听任使者使秦国厌恶安陵氏,任安陵氏为秦国所灭,秦军就会绕过舞阳北边,从东边逼近许地,这样南方必定危急,这对魏国无害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王朝的腐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憎恶韩国,不喜爱安陵氏是可以的,可是不担心秦国不爱南方那就错了。从卡,秦国在河西晋国故地,离大梁有千里之远,有黄河和高山阻拦,有周和韩国将它隔开。自从林乡一战之后,秦国七次攻打魏国,五次攻入囿中,边境城邑都被攻克,文台被毁,垂都被烧,林木被伐,麋鹿被猎尽,国都屡次被围困。秦军又长驱大梁以北,东边打到陶、卫两城的郊外,北边打到平监。魏国所丢失给秦国的,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个,名都数百个。秦国在河西晋国故地,离大梁千里的时候,祸患已经如此了。又何况让秦国灭了韩国,据有郑地,没有黄河高山阻拦,没有周和韩国隔开它,离大梁只有百里,祸患必然从此开始。

从前,合纵不成功,是因为楚国、魏国互相猜疑,韩国又不可能参加盟约。如今韩国遭受兵祸三年,秦国使它屈从同它讲和,韩国知道要亡了可是不肯听从,反而送质子到赵国,表示愿意做天下诸侯的先锋与秦国死战。楚、赵两国必定集结军队,他们都知道秦国的贪欲是无穷的,除非把天下诸侯完全灭亡,使海内之民都臣服于秦国,它是不会罢休的。所以臣愿意用合纵来侍奉大王,大王应当尽快接受楚国、赵国的盟约,挟持韩国的人质来保全韩国,然后向韩国求取故地,韩国必定送还。

保存韩国、安定魏国而有利于天下,这是上天赐予大王的良机。开通共城、宁邑到韩国上党的道路,使它经过安成,出入的人都要赋税,这就是魏国又把韩国的上党作为抵押。如果有了这些赋税,就足够使国家富足。韩国必然感激魏国、爱戴魏国、尊崇魏国、惧怕魏国,韩国必定不敢背叛魏国,这样韩国就成为了魏国的郡县。魏国得到韩国以为郡县,卫地、大梁、河外必然能够安定。如果不保存韩国,二周、安陵必定危急,楚国、赵国大败之后,卫国、齐国必然惧怕,天下诸侯都向西入秦朝拜称臣的日子就不远了。

安厘王之时,秦国之国力已远在六国任意一国之上,天下诸侯无不畏惧秦国。秦国以远交近攻之策,削弱各国,分裂合纵之势。秦之所以救魏,非亲魏爱魏,使诸侯不能合力也。魏欲亲秦而伐韩,实秦之所欲也,而不能利魏。今魏得故土,韩失其地,魏劳其民,而秦兵转瞬有至矣。

秦之所欲者,吞并六国,一统天下,诸侯之中所能明晓者不在少数,而安厘王不能,实身居其位,所系者繁,所虑者甚,得之而惶恐,心存侥幸。

信陵君,天下贤才,通兵法,知人心。虽以礼乐之体辨秦有所偏颇,而深知秦国之志,真贤臣也。

而信陵君所言,合纵盟约,可一时抗秦,难解秦国之患也。秦强魏弱,虽有合纵,而列国之兵不可久用,人心纷乱,六国之力可抵秦国之兵,六国之心难挡秦国计谋。魏不敌秦国,又不能自强其力,列国再来征伐,徒壮大秦国也。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王朝的腐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