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魏晋不服周 > 第86章 飞龙骑脸

魏晋不服周 第86章 飞龙骑脸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0-23 00:29:02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86章 飞龙骑脸

绵竹是蜀地大县,县城也比一般县城大不少。

此时此刻,诸葛瞻正站在绵竹城头眺望北面的方向,那边藏着危险。邓艾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

当初被使者激怒的血气已经散去,如今诸葛瞻在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邓艾带兵来了,他是迎头痛击好呢,还是困守绵竹好呢?

城内的粮秣还算多,但都是支援剑阁所用。如果被邓艾派兵堵住了去路,那么剑阁那边很快就会断粮!

要知道,剑阁可是有三万多蜀军啊!邓艾偷袭江油,彻底打乱了蜀国的防守计划。

如今对于要不要出城野战,诸葛瞻心中亦是感觉犹疑,头发都白了不少。

他毕竟此前没有带过兵,这是第一次仓促上阵!

其实诸葛瞻出兵这件事本就不同寻常。就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其中的阴谋气息。

蜀国又不是没有会带兵的人,比如说黄皓极力推荐的那个阎宇,带兵就有点水平。

为什么刘禅要让诸葛瞻挂帅带兵呢?成都又不是没有武将了!

诸葛瞻细细一想就发现,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刘禅已经没有多少可以绝对信任的人了。

蜀地大户,几乎都想投降,早就已经不想抵抗,甚至连装都不想装一下。

他们都这样想,谁敢保证带兵将领不这样想?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如同旗帜一般被挂在道德的巅峰不能动弹。

谁都可以投降,唯独诸葛亮和他的后人不能投降。

刘禅都可以不要脸,但诸葛亮能不要脸吗?

更何况诸葛瞻还是驸马!与国同休!

这次蜀国危难,诸葛瞻不出头谁出头?谁比他更靠得住?

但问题是,忠诚的人,未必有那个力挽狂澜的能力。

站在城头眺望的诸葛瞻,就很担忧即将到来的战斗!

“武乡侯,邓艾已经带兵前来绵竹了,按脚程看,明日便会兵临城下。”

黄崇小心翼翼的走上前来,对诸葛瞻行礼说道。

蜀军斥候走得很远,严密监视涪城那边的一举一动。涪城到绵竹的官道大约有将近两百里路,邓艾大军马匹不多,显然不可能一口气走到绵竹。

路上无声无息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诸葛瞻的心思,似乎不在这里,就好像没听到黄崇的话一般。

“陛下招我为驸马,又授予高官厚禄。国家每有善政,百姓皆曰武乡侯所提。

你说,我当得起这些殊荣与厚爱么?”

诸葛瞻看向黄崇询问道。

黄崇天资聪慧,遇人遇事后经常点评,都是颇有见地,时常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

但此时此刻,他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才好。

见黄崇不答,诸葛瞻继续说道:“家父如同天下的皓月,即便是他不在了,陛下也希望蜀地有这样一个人,至少是一个念想。而我,就是那个念想。我担不起陛下的厚恩,若是挡不住邓艾,我自当以死谢天下,还陛下之恩。”

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黄崇却是听明白了。诸葛瞻似乎是从童年的迷梦中清醒了过来,只可惜有点晚,已经无法回头。

刘禅对诸葛瞻的厚爱,何尝又不是一种算计呢?诸葛瞻的能力有限,这件事朝堂内外都是有目共睹,刘禅如何会不知道?

政治是冷酷无情的,充满了利用和算计,特别是作为一个君主,没点手腕是不行的。

刘禅好像也没有做错。

黄崇叹了口气,对诸葛瞻作揖行了一礼。

诸葛瞻战前说这样的话或许不是很吉利,不过……罢了。

天下谁人不会死呢?

左右都是要死的,那死得壮烈一点,又有什么遗憾?

“武乡侯,我们死战不退。就算挡不住邓艾,也绝不会做那苟且偷生之人。

再说了,邓艾劳师远征,很可能已经师老兵疲,我们以逸待劳,胜算很大。”

黄崇信誓旦旦说道,态度异常坚决!

可是诸葛瞻却没有他那么乐观。之前蜀军前锋与邓艾麾下军队交锋过一次,让诸葛瞻看出些许苗头来了。

不管是什么世道,军队都是来自于百姓,而非是肉食者。

蜀汉政治本就是割裂的,荆襄来的“外人”,垄断了朝廷的大部分重要职位。这些人,都是当年跟刘备打天下的那些人的二代,或者三代。

但是蜀汉中低级官员,基本上都是来自本地。

兵马就更不多说了,几乎全部是蜀地和汉中地方的人。

他们对于“复兴汉室”有多大动力?

这个问题黄崇恐怕不敢多想。

现在诸葛瞻麾下的所谓“羽林军”,全都是在成都和周边地区招募的,甚至是临时拼凑起来的。

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并非隶属于蜀汉常备军。

所以,这样的军队,和邓艾的前锋军交手,能赢么?并不能,所以涪城郊外那一战,输得很干脆。

“今天让士卒们都吃饱一点,明日必有一场恶战。”

诸葛瞻轻描淡写的交代了一句,然后一声不吭的转身离开了城头。

他要去写一封家书,交代后事。

……阳安关前,许仪站在关隘大门前,看着石守信所率领的那一队没穿军服的士卒,脸上浮现出莫名其妙的神色。

此刻阳安关大门洞开,石守信麾下的士卒们,正在把关内存放的运粮车搬出来,一辆接一辆的拖走。

他们会前往褒斜道入口处的褒城粮仓运粮,将其运到白水关。

至于白水关到汉寿这一段的转运,由钟会派人来运输,并不需要操心。当然了,事后石守信还需要派人将这些运粮车从白水关送到阳安关。

“石监军啊,许某有件事不太明白,你们运粮便是,何必要穿便服呢?”

许仪捏着八字胡,一脸疑惑问道。

石守信神秘一笑,凑到许仪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对方恍然大悟!

“哎呀,原来是这么个事情呀!”

许仪大喜,不过没有声张。

他目前还处于“戴罪”状态,真要造次,少不得被钟会一顿修理。虽然钟会已经修理过诸葛绪立威,不太可能拿许仪撒气了,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石守信刚刚告诉他,自己打算带弟兄们去汉中本地“筹集”一点军粮,许仪立刻秒懂。

毕竟,曹魏军中干这事已经算是一种传统了。许仪老爹许褚就干过,他哪能不知道呢?

石守信承诺事成之后返回,给许仪带一份“礼物”,却是没说这礼物到底是什么。

有可能是一份不会动的金银细软,也可能是一个会动的“细软”。

总之,许仪很期待,对石守信的坦诚相告非常放心。

“对了,是哪一家,或者是哪个地方?”

许仪忽然拉住石守信低声问道。

“袭氏,杨氏。”

石守信示之以诚,没有隐瞒。

很多事情,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一些基础的互信,否则一旦秘密败露后,人品就碎一地捡不起来了。

“杨氏倒是无甚稀奇,经史传家的。

可这袭氏起源于巴蜀土著,颇为凶悍,家族子弟当年很有些人在蜀军中服役。

你把他们收拾一顿,我看有不少人都会谢你替他们出口恶气。只是估计这袭氏不好对付哦,你要小心些啊!”

许仪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似乎和袭氏的人冲突过,对这些知之甚详。

“放心,我心里有数。他们再凶也是民,我们再弱也是军,连居家的巴蜀土著都打不过,那以后也不用混了。”

石守信拍拍胸脯打保票道。

许仪转念一想,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袭氏很凶悍,那是因为他们曾经是蜀军中的军官,甚至麾下还包含世兵制的部曲!

但是脱离了蜀军这个大平台后,他们还有当年的战斗力么?

兵器、弓弩、箭矢,这些都能自给自足么?盔甲有么?有专门的脱产军队么?

恐怕都要打一个问号,实力远逊于当年再正常不过了。

“嗯,石监军务必要当心,而且速度还要快。汉、乐二城有一万军队,被他们知道了动静,解释起来可不轻松。”

许仪提醒了石守信一句,实际上,后者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劫掠动静大了,就会让围困汉、乐二城的军队警觉,虽然是所谓的友军,但刀剑无眼,到时候那两支军队的主将,可不见得会听石守信解释!

“谢了!”

石守信应了一声,跟着队伍出了阳安关。

不一会,孟观赶了上来,对石守信禀告道:“石监军,没有人掉队,到了前面阳平关故址,我们和刘钦就要分开行动了。”

“嗯,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石守信点点头道,许仪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

袭氏的来历,更接近于孟获那种,而非是简单自耕农起家的土豪。

不过他们汉化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想象,只了几十年时间就从山林间的部落变得跟汉家土豪别无二致,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产生过世兵制将领的地方大户。

所以袭氏的武德应该很充沛的。

而乱世,武德几乎就与财帛挂钩,否则早就被人抢得一干二净了。

“袭氏这头肥羊,很值得捞一笔啊,就是带点刺。”

石守信冷哼一声说道。

“嘿嘿,石监军这就说错了,类似袭氏这样的土豪,打死勿论,朝廷唯愿我们狠狠捅他们几刀。”

孟观冷哼一声说道。

“你家乡也有这样的吗?”

石守信好奇问道。

孟观点点头道:“那可不是么,如今朝廷能管到的只有县城,到了乡下,各种稀奇古怪的人都有。比如说泰山那边就有横行乡里的泰山贼,泰山这种封禅的地方都有贼,真邪乎!”

石守信点点头,他只去过河东,总体还算太平。不过那也是因为河东的世家大族已经发展起来了,反而是挤压了袭氏这类人的生存空间。

“到时候我们见机行事。”

石守信对孟观吩咐道。

孟观摩拳擦掌,一脸兴奋说道:“那当然了,卑职跟随石监军多时,也没显示出自己的本事,这回正好试试身手如何。”

为了以防万一,这次虽然没有穿军服,但是带了一百套半身札甲。一旦飞龙骑脸被人打回来了,立刻披甲,不讲武德去欺负袭氏!

不过应该不至于到那一步,区区汉中土鳖,石守信觉得自己麾下一千人,可以一个打他们十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