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文豪1983 > 第123章 NHK女主播倒追余切?

文豪1983 第123章 NHK女主播倒追余切?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7 05:05:00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123章 nhk女主播倒追余切?

“为什么涨了大脸?”

陈希儒伸手指着窗外的新宿三井大厦,其高度为225米,五十五层,十年前落成。这座建筑现在是亚洲第一高楼,是一幢外墙全部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超高层大厦。

当它矗立在面前的时候,对人的冲击力远远超过了燕京刚修好的长城饭店。

陈希儒就这么指着三井大厦,对余切诚恳道:“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办法到这,更不要说被请客来吃饭,在这个一顿饭吃掉我们几年工资的地方。”

这次反而轮到余切来讲:“我们只是来文学交流的,和物质的关系不大。”

但陈希儒说:“你看看这些?亚洲第一高楼!你再看看那些?音乐会演艺厅和美术馆!我们却有一样东西——文学!却比别人强……这也许不一定,但最起码在这个东西上,有这样某一个人比其他所有人强,你说是不是值得我来骄傲?”

余切拍了拍陈希儒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老兄啊!”

“——余桑,这个给您。”

国谷裕子送给了余切一盒巧克力。周边的人立刻起哄,因为在日本,巧克力往往是追求的意思。国谷裕子比余切大五岁,年纪差别不大,这个女主播原先在港地做过记者,会一些中文口语,而且喜好文学。

历史上,她的书《我是女主播在国内出版过。

国谷裕子说:“这是一个道歉的巧克力,为我武断的和你进行争论,常常质疑你的观点而道歉!其实你说话不久之后,我就知道你有道理。只是我们作为一档需要收视率的节目,我们需要收视率!你是中国来的人,你恐怕不知道我们日本人的坏心思。”

“我们日本人,也有很多不得已。”

余切回去后,把巧克力当场拆开,给所有来访问的人分了。

再之后,国谷裕子通过陈希儒得知中国这边的作家们,许多人都在采购洗衣机、冰箱,彩电……有的人还会去买二手大衣,在当时消费主义异常旺盛的日本,当季大衣、风衣等能卖到上百美金,而二手大衣却能便宜到一美金以下。

因为在彼时的日本,消费十分奢靡,他们过时的了衣物就直接扔了,变得一文不值。

国谷裕子给余切送来了一套日本本土奢侈品牌风衣,快递上门。

陈希儒逛商店回来,大吃一惊说“这一套衣服七百多美元,她送了个了不得的衣服。”

余切马上拒绝了这个礼物。

于是,国谷裕子又送了一条皮带,这次她本人亲自来送上门,而且说这皮带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几条皮带之一:“找不到更便宜的了。”

一定要余切收了礼物才肯离开。

然后,国谷裕子硬要了一本余切签名过的《朝夕拾走了。

国谷裕子和余切约定:“中国作家团每两三年来一次日本,当你再一次来的时候,请和我们电视台,我的节目合作吧。”

陈希儒在那分析说:“《朝夕拾鲁迅先生的作品,他在日本是最受捧的!还活着的时候,已经很出名了,这个日本女主播,觉得你能成为下一个这样的人,她是在投资。”

而《收获杂志的主编李小林,她以女人的直觉来推测,“她没那么多想法,就是对你有好感,还拿了节目来当挡箭牌,她故意不说明,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陈希儒问为什么?

李小林说:“万一余切以后在日本出了更大的名气,就算他是另外一个国家的,不也很光荣吗?这个国谷裕子本来就没什么国家概念,她在美国是美国人,在日本是日本人。”这一条皮带背后的故事传来传去,竟然变成了“nhk女主播上门倒追余切”……最后惊动了巴老。他常常接受各国、各地媒体采访,有个“旅行家”的外号。巴老见过世面,他认为“只是预防性的交好你,毕竟,她首先是一个媒体工作者,而你是有价值的。”

但他也说:“被日本的女性示好太少见了……大家真的很羡慕你,因为在我们国与国的个人交往中,这种异**往关系最能体现差距。”

“譬如我们总认为一个法国人是懂得情趣的,一个美国人是有钱的,一个日本人是知书达理的……他们都有这些国家文化赋予给他们个人的‘美德’。”

“显然暂时来看,大家觉得被日本女性示好还是一个荣幸的事情。”

余切问他:“巴老,你怎么看待爱情?”

巴老说:“作家们风流的居多,但我不是这种人。我老婆是我一个读者,很漂亮。我们结婚之后恩爱不离,但是前些年,她过世了……你既然老是受人喜欢,就更要守住自己的本心。最起码你要负起责任来。”

“我当然是负责的人。”

余切知道这事儿,巴老是作家中少有的纯爱战士,老婆死之后,写了许多怀念老婆的文章,并且再也没有结过婚。有野史说他把老婆的骨灰放在床头——可能实在是太爱了吧。

这段小插曲,成为访问团难以忘记的一段轶事,许多人都写到了自己的回忆文章里面。

陈希儒在自己的回忆文章《纪念东京笔会中写:“在我们中国,写小说只和作者的小说有关系,大家拿着基本工资,彼此间没有太大差别,全靠作品来说话……但是在这些发达国家,作家像电影明星一样,于是一点点的差别,就变得很大。”

“作家是否有个性,节目访谈表现,形象外貌,甚至于出身的院校,地方——方方面面都要拿来比较,我们访问团中有一个年轻人余切,他来了日本之后竟然如鱼得水,完美符合上边儿的条件,大家都喜欢他!就连日本人也服了。”

在访问的最后两天,东京大学有一场针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会,希望能请到来访的中国作家之一。

原先投票出来的结果是巴老——他肯定来不了。

现在因为最近的报道和新闻,投票出来的结果是余切。

无论是核子时代的文学创作,还是余切本人都很让人感兴趣。在豪德寺的祭拜日本朋友的那天,余切接受记者采访,说他“会创作一些核时代下的文学来看”。

学生们年轻气盛,他们等不及要看看了:日本还没有余切的小说出版,只能从作者本人那里去听。

彼时的日本,中国来的古典作品都是岩波书库来出版,这家出版社旗下有巴老的一系列作品,以及其他国外大家的著作版权。

1935年,《鲁迅选集在日本出版,正是登录的岩波书库,由此鲁迅成为日本读书界不能忘记的名字。

“我们翻遍了岩波书库,没有见到一个余切写出来的字,中国文学怎么能没有中国作家?我们要见余切。”

东京大学的学生们就发出申请,然后得知,这份申请从日本这边的外务省传到中国这边,再传到日本这边的余切需要半个月,那个时候访问团早已经离开日本。

什么?

明明余切就在东京,却不能和他见面?这是什么样的道理!

他们决心要闹事。

东京大学的学生们立刻在校园里面散步,举起横幅,要求邀请“中国青年作家”来课堂上和他们进行交流,走了最快最直接的流程。

消息传到了校方这边,辗转联系到了访问团,访问团觉得“涉外事大”,并不敢定夺,继续拖着。

但学生们越闹越过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