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298章 聚焦当下,夯实根基

当周明远收购影视公司的消息还在行业群里被反复讨论,当某平台的采购总监还在犹豫要不要跟风“新流量综艺”时,陆砚辞早已将这些外界的风波,轻轻搁在了云栖村晨雾的另一边。天刚蒙蒙亮,他就背着那个装着笔记本和卷尺的旧布包出了门,布包带子上还挂着昨天帮小豆子编到一半的竹蚂蚱——今天的第一站,是村东头张婶家,要聊竹编文创的初步设计。

张婶家的院门没关,竹篾晾晒在院子里的竹竿上,沾着晨露,泛着青润的光。张婶正蹲在石磨旁泡竹篾,看见陆砚辞进来,笑着直起身:“陆先生来得早,我刚把新砍的竹篾泡上,得泡够三天才软和。”陆砚辞走过去,蹲下身拿起一根竹篾,指尖蹭过篾条的纹路,比之前修补竹篮时用的更细些:“张婶,这次想做些小物件,比如收纳盒、书签,年轻人可能更喜欢。”他从布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开画着草图的一页——上面是个带着云纹的收纳盒,云纹的线条比传统的更简洁,边角还加了个小挂绳的设计,“您看,传统的云纹太繁复,咱们简化点,再留个挂绳,能挂在书包上,学生们或许会喜欢。”

张婶凑过来看,手指点着草图上的云纹:“这纹路简单,好编!就是挂绳得用结实的棉线,不然容易断。”两人就着晨雾,你一言我一语地改草图——张婶说“竹篾得染点淡色,不扎眼”,陆砚辞就记“用植物染料,取艾草绿、野菊紫,颜色要浅”;张婶担心“编小物件费眼睛”,陆砚辞就说“找村里的年轻人来帮忙,您教手艺,他们帮着画图纸,互相搭把手”。院子里的鸡群时不时啄食散落的竹屑,晨露滴在石磨上的声音,混着两人的讨论声,成了最实在的“文创筹备曲”。

从张婶家出来,陆砚辞又去了村西头王大叔的木雕坊。王大叔的作坊里满是木屑的香气,墙角堆着雕到一半的木勺、木梳,都是传统的样式。“陆先生,你说要改样式,我试着雕了个小松鼠,你看行不行?”王大叔从抽屉里拿出个巴掌大的木雕,松鼠的尾巴卷着,眼睛用黑木点了点,透着灵气。陆砚辞接过来,放在手里掂了掂,木质温润:“特别好!咱们再在松鼠肚子上刻个小凹槽,能当钥匙扣,或者挂在手机上。”他掏出手机,翻出年轻人喜欢的文创图片给王大叔看,“您看,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实用又好看’的,木雕不只是摆件,能日常用,才好卖。”王大叔看着图片,眉头慢慢舒展开:“原来还能这么弄!我以前总想着雕些大件,没人买,这下有方向了。”

午后,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长桌上,摆着一摞摞资料——有云栖村手艺人的清单,有县里文化局提供的非遗保护案例,还有陆砚辞这几天走访记下的笔记。县里的文化专家李教授,戴着老花镜,翻着陆砚辞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张婶竹编:传统云纹需简化,可开发收纳系列”“王大叔木雕:增加实用功能,钥匙扣、书签”“李奶奶山歌:可录成短视频,配乡村风光”,连“年轻人小吴想拍乡村vlog,缺剪辑技巧”这样的细节都没落下。

“陆先生,你这调研做得太细了!”李教授抬起头,语气里满是赞叹,“之前县里也搞过手艺人扶持,都是给点钱、办个展览,热闹一阵就没下文了。”陆砚辞坐在对面,手指轻轻敲了敲“可持续”三个字:“李教授,我觉得扶持不是‘输血’——给一次钱,办一次展,就像给快灭的火添把柴,烧完就没了。咱们要做‘造血’,帮他们找到能自己走下去的路。”

他把一张画着“云栖文创扶持框架”的纸推到桌上,上面分了三栏:“手艺升级”“品牌建立”“渠道拓展”。“手艺升级方面,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村里,跟手艺人结对子,把传统纹样改成现代审美;品牌建立,帮他们注册‘云栖手作’的集体商标,统一包装,但保留各自的手艺特色;渠道拓展,教年轻人做短视频、开直播,不是让他们当网红,而是实实在在展示编竹篮、雕木雕的过程,让观众看到‘真实的手艺’。”

有个年轻的村干部皱着眉问:“陆先生,教他们开直播,要是没人看怎么办?或者火了之后,他们自己单干了怎么办?”陆砚辞笑了笑,拿起桌上的竹书签:“没人看没关系,咱们先练,把手艺练精了,把视频拍实了,慢慢就会有人看。至于单干——咱们要的就是他们能自己走出去,要是‘云栖手作’能走出十个、二十个能自己做品牌的手艺人,那才是真的成功。”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坚定:“我们不是要造一颗短暂的流星,靠流量火一阵就消失;我们是要点燃星星之火,给每簇火添上能持续燃烧的柴——手艺是柴,品牌是风,渠道是路,这样火才能越烧越旺,不会灭。”

会议结束时,夕阳已经落到了山尖,把会议室的窗户染成了暖红色。陆砚辞收拾资料时,看见小吴——那个想拍乡村vlog的年轻人,怯生生地走过来:“陆先生,我今天跟着您去张婶家,拍了点编竹篾的片段,您能帮我看看怎么剪吗?”陆砚辞停下手里的活,接过小吴的手机,视频里,张婶泡竹篾的手、阳光落在竹篾上的光、晨雾里的院子,都拍得很真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剪的时候,别加太多特效,就用原声——张婶说话的声音、竹篾碰撞的声音,这些最打动人。”陆砚辞指着视频里的片段,“你看,张婶说‘竹篾得泡三天’,这里可以加个字幕,说‘老手艺的耐心’,观众会喜欢这种真实的细节。”小吴点点头,眼睛亮了起来,拿着手机跑去试剪了。

陆砚辞看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云栖文创”计划,上面的字迹被夕阳照得暖暖的。他知道,比起对抗周明远的资本,比起行业里的风浪,眼下这些事——帮张婶改竹编样式、教小吴剪视频、和专家定扶持框架,才是最实在的“根基”。根基扎得越稳,不管外界的风怎么吹,都能站得住;而这些小小的、真实的努力,就像云栖村的竹子,慢慢长,终会成林。

傍晚的风里,又传来了村民们回家的脚步声、孩子们的笑声,还有远处稻田里的蛙鸣。陆砚辞背着布包往家走,布包里的笔记本上,又多了一行新的记录:“张婶竹编收纳盒样品,下周试做;小吴vlog,重点拍手艺过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踏实的当下——而这,正是他能在风浪里稳住的底气,也是“云栖文创”能走得远的根基。

需要我补充小吴第一次尝试剪辑vlog的具体过程,或是张婶试做新竹编收纳盒时遇到的小插曲与解决办法,让“夯实根基”的细节更鲜活吗?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