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316章 云栖文创的“新人潮”——越来越多的“追梦人”

初春的清晨,阳光刚漫过云栖文创办公楼的落地窗,一楼大厅就已经热闹起来。穿着休闲外套的年轻人三三两两站着,有的手里攥着卷边的手稿,有的背着装着录音设备的双肩包,还有人怀里抱着厚厚的乐谱,眼神里带着几分紧张,却又藏不住对“可能性”的期待——这是云栖文创本月第三场新人招募会,自《讲台》《乡村教师》等作品靠着“反行业套路”的真诚火了之后,越来越多揣着创作初心却找不到出口的年轻人,把这里当成了“追梦的最后一站”。

办公室里更是一派忙碌却有序的景象。工位之间的过道上,贴着李默《老街》的手稿片段、王珂《乡村教师》的人物设定图、刘悦《讲台》的动画分镜,那些带着温度的文字和画面,成了最显眼的“标语”。有的年轻人坐在临时工位上,正对着电脑修改自己的网文片段,红笔在屏幕上圈出“这里要更贴近外卖员的真实生活”;录音间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轻轻的哼唱声,混着一点京剧的转音,是学戏曲出身的女孩在试唱自己改编的demo;会议室里,陆砚辞正和一位抱着吉他的男生聊天,桌上放着一张被揉过又展平的合约——那是某流量娱乐公司给男生的“甜宠剧主题曲专属合约”,违约金高达百万,男生却毅然拒了。

“我之前在那家公司待了三个月,每天被逼着练‘甜到发腻’的唱腔,写的歌词全是‘星辰大海’‘余生皆是你’,可我根本不信那些。”男生叫陈野,手指上还留着练吉他磨出的茧子,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旧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一段沙哑却有力量的旋律:“凌晨三点的便利店,暖光映着他的脸,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单,要送完这单才敢眠……”“这是我去年冬天,在便利店等热饮时写的,唱的是楼下送外卖的大哥。”陈野的声音低了些,“公司说这歌‘太丧’‘没流量’,让我扔了,可我觉得,比起唱那些假大空的情歌,唱这些能让加班的人听见就想起自己的歌,更有意义。”

陆砚辞没有像其他面试官那样问“你有多少粉丝”“这首歌能带来多少商业回报”,而是轻轻敲了敲录音笔:“如果让你把这首《凌晨三点》打磨成完整的歌,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期间没有曝光,没有收入,你愿意等吗?”陈野几乎没犹豫:“愿意!我已经等了三年了,不在乎再多等半年,只要能把它好好做出来。”陆砚辞听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新的合约,推到陈野面前,指尖指着其中一条:“你看这里,‘创作自由保障条款’——只要你的作品不违背公序良俗,我们不干涉你的风格,不催你赶进度,只帮你把作品打磨得更好。”陈野看着合约上的字,眼睛突然红了,伸手去接的时候,指尖都在抖:“真的……可以让我唱自己想唱的歌吗?”陆砚辞笑着点头:“欢迎加入,这里会是你的‘追梦屋’。”

这样的对话,在云栖文创的招募会上每天都在发生。下午面试的网文作者林晓,抱着一摞比砖头还厚的手稿,里面写的全是社区网格员的故事——有帮独居老人修水管到半夜的细节,有调解邻里矛盾时被骂却还笑着递水的片段,还有暴雨天守在积水路口提醒路人的场景。“我写了五年,投了十几家平台,他们都说‘小人物的故事没看点’‘要加悬疑、甜宠才有人看’,可我就是想写这些。”林晓翻开手稿的第37页,上面画着一个小小的笑脸,“这是我们社区的张阿姨,去年冬天为了救掉进冰窟窿的孩子,自己冻得住院,我写她的时候,总怕写不好她的平凡和勇敢。”

陆砚辞翻着手稿,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这里要加张阿姨帮老人读信时的口音”“调解矛盾时,张阿姨会先给双方倒杯热茶,这个细节不能漏”,他抬头问林晓:“如果我们让你把这些故事改成更完整的长篇,可能需要你去社区蹲点,跟网格员一起上班,花一年时间收集素材,你愿意吗?”林晓立刻点头:“我已经跟张阿姨约好了,这个周末就去她家帮她择菜,她答应跟我讲更多以前的事!”陆砚辞把手稿推回给她,在扉页上写下“真实的小人物,就是最好的主角”:“我们不缺‘大英雄’的故事,缺的是能让人想起身边人的故事,你的手稿,有这个力量。”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学京剧出身的女孩苏晚。她穿着一件素色的旗袍,怀里抱着一本泛黄的《梅派唱腔选》,手里拿着一个U盘,里面是她改编的《贵妃醉酒》——把梅派的婉转唱腔,融入了轻柔的流行旋律,前奏用了古筝,间奏加了吉他,听起来既保留了戏曲的韵味,又不让年轻人觉得“晦涩”。“我学了十年京剧,可现在身边的朋友,大多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没人愿意听。”苏晚试唱的时候,眼睛亮得像有光,“我想试试把戏曲和现代音乐结合,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想让我奶奶那样的老戏迷,能听到熟悉的调子;也让我同学那样的年轻人,觉得‘原来京剧这么好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砚辞问她:“如果你的改编一开始不被接受,老戏迷觉得你‘丢了传统’,年轻人觉得你‘太老派’,你会放弃吗?”苏晚攥紧了手里的《梅派唱腔选》,指腹蹭过封面上的字:“不会。我奶奶说,戏曲是活的,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就算只有一个人喜欢,我也想继续改下去。”陆砚辞站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张唱片——那是多年前一位老艺术家改编的戏曲唱片,封面已经有些磨损:“这是我小时候听的,当时也有人说‘不伦不类’,可现在成了很多人接触戏曲的入门碟。创新从来都不容易,但只要你守住‘尊重传统’的根,就不怕走不远。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试。”

傍晚的时候,云栖文创的大厅里,已经有不少通过面试的年轻人在熟悉环境。陈野抱着吉他坐在沙发上,和苏晚一起讨论《凌晨三点》里能不能加一点戏曲的转音;林晓趴在工位上,对着电脑修改网格员的故事,旁边放着刚从社区借来的《网格员工作手册》;陆砚辞走过的时候,听到他们小声聊着“下个月要去社区蹲点”“下周要去录音棚试音”,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暮色渐沉,办公楼的灯一盏盏亮起,照亮了墙上那句“守护创作初心,让好作品被看见”的标语。陆砚辞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离开的背影,想起自己当初创办云栖文创的初衷——不是为了追逐流量,也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想给那些“不愿意妥协”的创作者一个地方。如今,李默、王珂、刘悦的成功,就像一束光,吸引来了更多同频的追梦人:他们拒绝流量的诱惑,坚持写真实的故事,唱真诚的歌,做有温度的创作;他们或许没有千万粉丝,或许不懂“商业套路”,但他们眼里的光,和对创作的热爱,比任何流量都更有力量。

云栖文创的“新人潮”,从来不是偶然。是“不催进度、不干涉创作、尊重初心”的模式,是“小人物也能成主角、真实故事也能打动人”的案例,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在这里,不用为了流量改变自己,不用为了钱放弃热爱,只要沉下心来打磨作品,就能被看见,被记住。而这些年轻的追梦人,也正在用自己的坚持,让云栖文创的初心,慢慢长成一片能容纳更多“热爱”的森林——未来,这里还会有更多关于“平凡”与“真诚”的故事,等着被写出来,被唱出来,被更多人听见。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