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323章 《老街》影视改编权争夺——标准带来的“溢价”

深秋的云栖文创会议室,空气中似乎都飘着一丝紧绷的竞争气息。深棕色的实木长桌两端,整齐摆放着五本烫金封面的《老街》实体书,每本书扉页都夹着一张薄薄的竹编书签——那是老街张师傅亲手编的,竹纹里还带着淡淡的木香。桌旁坐着五家影视公司的代表,有手握爆款甜宠剧的星光影视,有擅长年代剧的盛夏影业,还有刚凭一部现实题材电影获奖的青岚传媒,每个人面前都摊着厚厚的评估报告,眼神里既有对IP的渴望,也藏着对对手的审视。

“我们先开个价,五百万。”率先开口的是星光影视的代表,他推了推金边眼镜,语气带着几分志在必得,“我们有成熟的流量演员资源,能保证《老街》上线即爆,还能联动短视频平台做话题营销,把竹编文化炒成网红热点。”话音刚落,盛夏影业的代表立刻接话:“六百万!我们团队做过三部年代剧,对老街场景的还原有经验,还能请老戏骨来演张师傅,保证演技质感。”

报价像滚雪球一样攀升,从八百万到一千万,再到一千五百万,会议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大。青岚传媒的代表沉默了许久,突然放下笔:“两千万。”这个数字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要知道,新人作者的现实题材小说,影视改编权能到这个价位,已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青岚代表补充道:“我们愿意拿出更多宣发预算,还能申请非遗保护中心的官方合作,让《老街》成为年度文化项目。”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云栖文创会立刻点头时,陆砚辞却缓缓端起面前的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代表,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感谢各位对《老街》的认可,报价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在谈合作之前,有三个硬性前提,必须先明确——这也是我们所有IP改编都要遵循的《网文IP影视化倡议标准》,缺一不可。”

他拿起桌上的竹编书签,放在长桌中央:“第一,必须100%保留‘竹编手艺’的核心细节与精神内涵。不是只在镜头里摆几个竹编道具,而是要拍张师傅教徒弟‘选晨露竹’‘顺纹握刀’的过程,拍年轻人学编竹篮时‘磨破手却不肯放弃’的韧劲,拍竹编铺里‘竹屑落在青石板上’的真实场景。王珂在小说里写了27处竹编工艺细节,每一处都要在剧里有呼应,不能简化,更不能虚构。”

这话让星光影视的代表皱起了眉:“陆总,有些工艺细节拍出来可能没看点,观众更关注剧情冲突……”“《老街》的魂,就是这些细节。”陆砚辞打断他,语气依旧温和却立场鲜明,“没有这些,就不是《老街》了,只是借了个名字的偶像剧。”

他顿了顿,继续说:“第二,选角必须找真正理解、尊重传统文化的演员。演张师傅的演员,要提前去老街跟张师傅学至少一个月竹编,能熟练握刀、编出简单的竹篮;演年轻徒弟的演员,要体验‘跟着师傅砍竹、晒竹’的日常,不能只是摆摆样子。我们不看演员的流量热度,只看他能不能沉下心来贴近角色——就像《讲台》动画选配音演员时,我们要求配音员去山村小学跟老师待过两周一样。”

最后,陆砚辞看向众人,抛出第三个条件:“第三,制作方需承诺,投入不低于总预算30%的资金,用于实地搭建和还原‘竹编场景’。不能用绿幕抠图代替老街的青石板路,不能用塑料竹编道具代替真实的竹编作品。我们希望搭建一条1:1还原的老街布景,从‘张记竹编铺’的木门纹路,到铁匠铺的淬火炉,再到巷口卖豆浆的铁皮桶,都要和小说里、现实里的老街一致。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老街的烟火气,才能懂竹编手艺的珍贵。”

三个条件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星光影视的代表低头算了算:“30%预算用于场景,再加上演员体验的时间成本,前期投入至少要多花五百万,风险太高了……”另一家公司的代表也小声议论:“要演员学一个月竹编,档期根本排不开,现在的流量演员哪有这个时间?”

就在几家公司犹豫着要开口婉拒时,青岚传媒的代表却突然拍手:“我们答应。这三个条件,我们全接。”他推了推面前的评估报告,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几个字,“我们之前拍《非遗匠人》纪录片时,就花了半年时间跟拍老艺人,知道真实的力量有多重要。《老街》不是普通的IP,是能传递文化传承的作品,省了这些投入,反而丢了最该有的东西。”

签约意向协议签完后,青岚传媒的负责人特意留了下来,和陆砚辞坐在茶水间聊天。他拿起桌上的《网文IP影视化倡议标准》复印件,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说实话,一开始看到30%预算用于场景,我们团队也有争议,觉得成本太高。但后来我们想通了——现在观众越来越懂行,是不是绿幕抠图,是不是真手艺,一眼就能看出来。粗制滥造的作品,就算短期有热度,也留不下,更别说传递文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而且现在‘云栖文创出品’这六个字,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从《讲台》到《归来》,再到《老街》,你们每一部作品都在坚持‘真诚’和‘标准’,观众已经形成了‘云栖出的就是好作品’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市场溢价——观众愿意为你们的作品多等半年,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合作方也愿意为‘云栖’的品牌信誉多投入。”

他指着窗外,云栖文创楼下正好有读者捧着《老街》在拍照:“你看,这些读者不是冲流量来的,是冲《老街》里的竹编手艺、老街人情来的。我们按照你们的标准来做,看似提高了成本和难度,实则是抓住了核心——只有对得起作品,对得起读者,才能做出经得起市场和时间检验的好剧。长远来看,这笔投资比请流量演员、搞短期营销划算多了,因为好作品的口碑,是能传下去的。”

陆砚辞笑着点头,拿起桌上的竹编书签递给对方:“这是张师傅特意编的,上面刻了‘守艺’两个字。我们希望这部剧,能让更多人看到‘守艺’的难,也看到‘传承’的暖。”青岚负责人接过书签,指尖抚过竹纹里的小字,感慨道:“以前行业里总说‘IP溢价看流量’,现在你们证明了,‘IP溢价看标准’——守住对作品的标准,守住对文化的尊重,自然会有市场为这份诚意买单。”

那天下午,《老街》影视改编权以两千万成交,且附加三项严格标准的消息,悄悄在影视圈传开了。有人觉得云栖文创“太较真”,有人佩服青岚传媒“敢投入”,但更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有些IP高价买版权,最后却扑街?为什么云栖的IP能不断拍出好作品?答案或许就像陆砚辞说的:“不是标准抬高了成本,是标准筛选出了真正懂作品的人。而这份懂,最终会变成观众的认可,变成作品的口碑,变成最有价值的市场溢价。”

后来,青岚传媒真的带着演员去了老街,张师傅成了剧组的“竹编顾问”,演员们跟着他砍竹、晒竹、编竹篮,手上磨出了和小说里徒弟一样的茧子;搭建的老街布景,连巷口的梧桐树下都摆着卖豆浆的铁皮桶,和王珂小说里写的一模一样。开机那天,王珂站在布景前,看着“张记竹编铺”的木门缓缓打开,忍不住红了眼——他知道,《老街》的故事,终于要以最真诚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心里了。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云栖文创始终没放弃的那个信念:好作品,值得被用心对待;好标准,终究会有好回报。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