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 > 第54章 枢衡初定音

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 第54章 枢衡初定音

作者:白鹤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19:39: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宪章宣誓的庄严肃穆,如同昨日钟声的余韵,依旧在咸阳的街巷间低回。

然而,在刚刚被命名为“华夏文明议事院”的临时驻地——一座经过紧急修葺、仍散发着新鲜桐油与湿木气息的前秦官署内,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紧张气氛,已如暗室中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每个人的心头。

这里没有广场上的万众瞩目与阳光普照,只有高悬的素色灯笼投下略显苍白的光晕,将人影拉长,扭曲地映在刚刚粉刷、还带着潮气的墙壁上。空气里混杂着新刷桐木的刺鼻气味、陈年竹简卷帙特有的阴郁霉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谋士与官僚的、谨慎而精明的气息。

巨大的厅堂内,依据萧何团队连日核算出的初步“权重”,设置了不同区域的座席。秦、楚、汉三方核心区域呈鼎足之势分布,各自麾下的文臣武将、以及依附的学者代表已然按照某种无形的尊卑次序就座,彼此间目光偶尔碰撞,如电光石火,又迅速分开,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冰冷的衡量。

那些属于其他小势力、学派代表以及未来预留席位的区域,则显得稀疏落落,他们更像是这场巨头博弈的沉默旁观者与潜在的、待价而沽的变量,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席位的斤两——算盘珠下的权力版图

会议伊始,主持议程的叔孙通,身着庄重的深色儒袍,尚未开口,那肃穆的气氛已然压得人喘不过气。

萧何便已从汉系区域的座席中站起身,他面前那张宽大的紫檀木案几上,堆放的竹简与缣帛几乎要将他清瘦的身形淹没。他习惯性地推了推鼻梁上那并不存在的物件,仿佛要看清空气中无形的数字,声音平稳得如同最精密的刻漏滴水,却带着一种由无数数据堆砌起来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依据宪章所定权重核算细则,”他展开一卷用朱砂标出重点的核心缣帛,那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如同蚁群,“人口、赋税、常备军额、辖地面积及战略价值、新增技术贡献……综合评定,反复核验。”他略微停顿,目光如同冷静的尺规,缓缓扫过全场每一张或紧张、或期待、或阴沉的脸,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如同烙印般刻入空气:

“初步核定,元老院总权重,暂定为百分。其中——”

他再次停顿,这次是为了让接下来的数字,获得它应有的重量:

“秦,占三十七分。”

“楚,占三十二分。”

“汉,占二十一分。”

“其余各方、学派及预留席位,共享十分。”

冰冷的数字如同出鞘的利刃,瞬间剖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将权力格局**裸地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厅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低沉的嗡嗡声,像是一群被惊扰的蜂巢。

项羽端坐在楚席首位,魁梧的身躯如山岳般稳固,但他那浓密的眉毛却几不可查地蹙紧了一下,指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地、一下下敲击着坚硬的紫檀桌面,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显然对楚的权重最终低于秦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膈应,但他强行按捺住了,只是鼻腔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

刘邦则恰恰相反,他那张惯常带着市井油滑的脸上,小眼睛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似乎对汉能占到二十一分——这个远超他私下最乐观预估的比例——感到心花怒放,但他立刻意识到失态,迅速低下头,用力揉了揉鼻子,再抬起头时,已换上了一副惯有的、略带憨厚和茫然的表情,仿佛刚才那精光只是旁人的错觉。

“此乃初步核定,”萧何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细微的反应,继续用他那毫无波澜的声调补充道,“各方若有异议,可于三日内提交补充数据、物证,由三方共同派员组成的核算小组复核。逾期,或经复核无误,即按此权重行使表决权。”

这是宪章规则在现实中的第一次实际应用,冰冷而坚硬。反对?可以,但需要依据规则本身,拿出更硬、更无可辩驳的“贡献”数据。

项羽身后一名心腹谋士似乎心有不甘,嘴唇翕动了一下,想要起身争辩,却被旁边一直闭目养神的范增,以隐藏在宽大袖袍中一个极其轻微的手势制止。

范增那布满皱纹的眼皮甚至没有抬起,但他仿佛洞悉了一切。他清楚,在算账、厘定规则这方面,目前无人能出萧何之右,此刻纠缠于此,非但难以改变结果,反而会徒失风度,暴露己方在政务精细管理上的短板。

席位的分配,就在这看似枯燥、实则刀光剑影的数字博弈中,初步奠定了未来权力格局那冰冷而现实的基石。权力,第一次被如此**地明码标价,摆上了必须遵守规则的台面。

接下来,是更为关键的“持国执政”(暂定名)的推举。这并非世袭的帝王,而是依据宪章、受元老院制约、负责日常政务协调的最高行政长官,任期三年,可连任一次。这意味着实实在在的、 尽管 受到约束的权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张良率先从汉系席位上起身,他今日手持的是一柄素白的羽扇,动作优雅地轻摇着,语气温和如春水,却带着洞察人心的穿透力,直指核心:“持国执政一职,关乎新政日常运转之顺畅。需德才兼备,更需精通政务,善于协调各方,平衡利害。

良以为,”他目光转向萧何,带着显而易见的推崇,“萧何先生自沛公起兵以来,总理后方,调度粮草,安抚百姓,此番更厘定权重,功绩能力,有目共睹,于政务一道,无人能出其右。乃持国执政上佳之选。”这是明确支持萧何,也符合汉系集团的根本利益。

“不然!”张良话音未落,楚席中的龙且立刻粗声反对,他霍然站起,高大的身躯带着一股沙场的悍野之气,虽不擅言辞,但态度鲜明如出鞘的刀,“天下是打下来的!是靠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持国执政若无赫赫威望,如何服众?如何震慑屑小?我看,此位非霸王莫属!”这是楚系军事力量最本能的反应,他们崇尚并信仰绝对的权威与力量,对繁琐的政务流程天然缺乏耐心。

项羽本人依旧端坐着,如山似岳,金色的甲胄在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重瞳半开半阖,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养神,又仿佛在等待,在权衡,那平静的面容下,是无人能窥探的汹涌波涛。

此时,一位原秦朝背景、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御史大夫冯劫缓缓起身,他先向三方首领及众人团团一揖,姿态从容,然后沉声道,声音带着老吏特有的沙哑与坚定:“老夫斗胆,以为持国执政,首重‘依法’与‘公正’二字。霸王神武,天下皆知,然性情……或更适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于琐碎政务,恐非其长,亦非其愿。

萧何先生长于庶务,精于算计,然毕竟偏重一方,若掌持国执政,恐难令楚、汉之外各方全然心服。若能推举一位能超然于三方具体利益之上,严格秉持宪章精神,处事至公无私之人,或更利于新政开局之稳固,彰显宪章之权威。”

这话看似公允,立于道德与规则的制高点,实则绵里藏针,将项、萧二人都隐隐排除在外,为第三方势力或中立派别争取空间。

会场内顿时如同投入巨石的深潭,议论声“嗡”地一下炸开,支持项羽的楚系将领、支持萧何的汉系文臣、提议其他人的中立派系、以及各种附和、质疑、分析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如同鼎沸之水。

刘邦则一直没说话,身体微微后靠,眯着那双小眼睛,像最精明的商贾评估货品成色般,看看慷慨陈词的龙且,又看看不动声色的范增,再看看那位老成持重的秦大夫,手指在袖中无意识地捻动着,计算着每一种可能带来的利弊。

嬴政坐在属于“文明守护者”的独立席位上,位于大厅略微靠前的中轴位置,略高于其他席位,象征着其超然地位,但并非主宰。他始终沉默,面容平静无波,如同风暴眼中唯一宁静的礁石,任由各方暗流、言辞的利箭在他周围呼啸、撞击。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与定力,确保这场关乎未来的博弈,无论如何激烈,都不会最终脱离宪章所设定的轨道,滑向失控的深渊。

争论从清晨持续到日头偏西,厅内灯笼的光芒渐渐取代了自然光,气氛依旧僵持不下,空气中弥漫着疲惫与焦躁。范增终于再次起身,他那枯瘦的身形在灯光下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当他开口时,那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沧桑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诸位,”他先轻咳一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持国执政之位,关乎新政开局之顺遂,关乎天下人对吾等的信心。然,过刚则易折,求全则难备。”

他先抛出一句充满智慧的古语,定了基调,然后看向项羽,“霸王乃联军统帅,威望素着,神武盖世,当为帝国大元帅,总揽军事,外御强虏,内镇不臣,此乃其实至名归,亦最能发挥其长。若强求行政首脑之位,于霸王,是扬短避长,徒增烦扰;于新政,是徒增滞涩,恐非善策。”

他先以退为进,给了项羽一个极高的、几乎无法拒绝的军事职位——“帝国大元帅”,这既安抚了楚系集团最核心的诉求(军权),也符合项羽自身的志向与长处。

项羽闻言,一直微阖的重瞳终于完全睁开,里面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他微微颔首,鼻翼中发出一声低沉的“嗯”,显然对这个“大元帅”的安排,远比那个琐碎的“持国执政”更为满意。

范增话锋一转,目光落回到萧何身上,语气变得更为审慎:“萧何先生之才,在于统筹规划,理财富国,精细入微,无人能及。然首席执政之位,需应对各方错综复杂之诉求,平衡盘根错节之关系,或需更为……圆融通透、立场相对超脱之人。”他措辞委婉,但众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萧何能力虽强,但其“汉”的烙印过于鲜明,可能难以在涉及三方利益纠纷时,让所有人都感到绝对公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后,他抛出了那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折中方案,如同一位老练的棋手,落下了决定全局的一子:“故而,老夫提议,可否考虑如此:设立‘持国执政’一人,另设‘副执政’若干,佐理政务。持国执政一职,可由德高望重、精通律法、且与三方皆无太深嫡属关系者担任,以示至公,专司协调、仲裁与宪章解释。而萧何先生,可任‘度支尚书’,总掌财政、经济、户籍、工程,此乃其能发挥最大效用之位置,亦为国之命脉所系,权重丝毫不亚于首席。”

这个方案,极其巧妙地将最高行政权(持国执政)在一定程度上虚化或中立化,使其成为宪法的守护者与仲裁者,而将实实在在的、关乎国计民生的财权(度支尚书)交给了最能干的萧何。同时,又明确并巩固了项羽在军事上的绝对权威(帝国大元帅)。

张良与身旁的萧何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低声交谈了几句。萧何本人对具体名位似乎并不十分看重,他那清癯的脸上甚至露出一丝如释重负,能执掌他最擅长、也最感兴趣的财政经济领域,已是理想的结果,这远比陷入无休止的人事协调漩涡更符合他的性情。

刘邦自然也乐见其成,萧何掌财,等于汉系掌握了未来联邦的钱袋子,这其中的好处,他算得比谁都清楚。

最终,经过又一番激烈的细节磋商、隐晦的威胁与承诺、以及依据初步权重进行的模拟投票(尽管只是演练,但气氛已足够真实),一个极其微妙、彼此牵制、却又暂时稳定的平衡格局,终于在夜幕完全降临前,艰难地达成了:

持国执政:由那位以刚正着称的原秦御史大夫担任,象征宪法的公正与超然。

帝国大元帅:项羽,总揽联盟军事,对外征伐,对内镇乱。

度支尚书:萧何,总掌财政、赋税、户籍、工程及物资调配。

监察令:由一位墨家巨子与一位法家学者共同担任,负责监督百官、审计账目、纠察不法。

典客尚书:由张良担任,负责外交、礼仪、教化及与各学派协调。

副执政,执行官若干,分别由楚、汉以及一些中小势力代表担任,参与日常决策,体现各方参与。

每一项任命的背后,都是权重比例、个人能力、派系平衡、地域代表、乃至象征意义的复杂权衡与艰难妥协。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彻底的输家,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些,也都放弃了一些。

当最终这份沉甸甸的名单由叔孙通以庄重而略显疲惫的嗓音宣读完毕时,厅内陷入一种奇异的、精疲力尽的寂静。炭火盆中偶尔爆起的“噼啪”声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仿佛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耗费心力的战争。

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些许茫然与惊奇的体验——如此激烈、关乎根本利益的争斗,竟然真的可以在不拔刀相向、不你死我活的情况下,通过言辞、规则与妥协,达成一个虽不尽如人意、漏洞不少,但眼下各方都能勉强接受、愿意暂时维持下去的结果。

嬴政此时,才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打破了沉寂,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份墨迹未干、决定着未来数年乃至更长时间权力格局的名单,扫过厅中神色各异、或志得意满、或隐忍不甘、或疲惫麻木的众人,最终望向厅外那已完全被浓重暮色吞噬的庭院。

“今日,诸公见证了规则的力量。”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浸透了岁月的磐石,带着总结历史的沉重分量,在每个疲惫的心灵上叩击,“斗争,是权力的天性,无法根除,亦不必根除。但文明的意义,恰恰在于为这永恒的斗争,设定边界,提供舞台,将其破坏力转化为建设的动力。

今日之博弈,便是这新起点的第一声号角。望诸公谨记,”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能穿透人心,“尔等今日所争所定,不仅关乎个人权位,更关乎这华夏文明,能否真正挣脱那片充满了血腥循环的古老海域,驶向未知却值得期待的远方。”

言罢,他不再多言,玄色衣袂拂过门槛,身影缓缓融入门外浓郁的夜色之中,仿佛他本身就成了这新旧交替之夜的一部分。

厅内众人面面相觑,良久,才陆续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起身。他们回味着方才那漫长一日中的唇枪舌剑、合纵连横与最终的艰难妥协,也回味着嬴政那如同暮鼓晨钟般的话语。斗争并未消失,**依旧炽热,但它确实被导入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名为“文明”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轨道。

枢衡初定,余音绕梁。真正的考验,那平淡而琐碎的日常治理,那规则与人性无时无刻的摩擦,才刚刚开始。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