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133章 帐前应对 枭雄之眸

中军大帐比林辞想象的要简朴许多,并无过多奢华装饰,却自有一股森严气象。帐内灯火通明,核心文武分列两侧,虽经一夜鏖战与追击,人人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大胜之后的振奋与昂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与汗味,混合着酒香,构成一种独属于胜利者的特殊氛围。

当林辞在郭嘉的引领下步入大帐时,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好奇、审视、惊叹、疑虑……种种情绪交织。这些目光中,有夏侯渊、荀攸等已见过他之人的深沉打量,也有更多初次见到这位“预言者”的将领谋士毫不掩饰的探究。

林辞能感觉到,怀中的玉玺微微震颤,并非畏惧,更像是一种遇到同等量级存在的本能反应。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了主位之上。

那里,端坐着一人。身量不高,面容算不上英俊,肤色微黑,但一双细长的眼睛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仿佛能洞穿人心。他并未身着沉重的甲胄,只是一袭简单的锦袍,却自然流露出一股掌控全局、不怒自威的气势。正是曹操,曹孟德。

在林辞感知中,曹操周身汇聚着一股磅礴浩瀚、如同怒潮般汹涌的“势”!这是胜利之威,是数十万大军崩溃敌军后凝聚的无敌气运,是即将奠定北方霸主地位的王者之基!在这股宏大的“势”的包裹下,昨夜那转瞬即逝的、与玉佩同源的奇异波动,此刻被完美地隐藏了起来,难以捕捉。

“主公,林先生到了。”郭嘉行礼禀报。

曹操的目光落在林辞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脸上却露出温和的笑容,抬手虚扶:“先生不必多礼。乌巢之功,先生当居首位!若非先生指点迷津,操与众将士,恐仍陷于苦战,焉有今日大捷?快请入座!”

他指向身旁一个颇为靠近主位的位置,以示尊崇。

林辞拱手,依言坐下,神色平静,并未因身处虎帐、面对枭雄而有丝毫局促。“曹公过誉。在下不过偶观天象,顺天应人,略尽绵力。破敌制胜,全赖曹公运筹帷幄,将士用命,在下不敢居功。”

他这番谦逊得体的回应,让帐内不少人微微点头。不居功自傲,是明智之举。

曹操哈哈一笑,举杯道:“先生过谦了!若非先生点明乌巢关窍,纵有良策,亦难寻其门而入。此乃天助我也,亦是将先生送至我营中之天意!来,满饮此杯,敬先生,亦敬此战建功的诸位!”

众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

酒过一巡,气氛稍缓。曹操放下酒杯,状似随意地问道:“听元让(夏侯惇)与公达(荀攸)言,先生乃方外之人,游历至此,观星象而察天机,不知先生仙乡何处,师承哪座名山洞府?”

终于来了。这才是核心问题。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林辞心知,对于曹操这等雄主,完全虚构一个来历风险太大,极易被其遍布天下的耳目戳穿。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足够神秘、难以查证,又能部分解释自己能力和目的的“背景”。

他略一沉吟,目光带着一丝缥缈,仿佛回忆着什么,缓缓道:“在下自幼随师修行于海外蓬莱之墟,师门避世,名号不显于中土。家师精研星象易理,推演天数。月前,家师夜观星象,见帝星晦暗,将星纷扰,紫气南移,煞气冲霄,知中土必有倾世大战,气运更迭,故命在下渡海而来,入世历练,顺天应人,亦寻……一段因果。”

他将自己定位为海外避世仙门的弟子,将“先知”归功于师门传承和星象推演,并模糊地提出了“寻一段因果”的目的。海外蓬莱,虚无缥缈,难以查证;“寻因果”之说,又可与他关注玉佩之事暗中呼应,留有余地。

“海外蓬莱?寻因果?”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不知先生所寻,是何因果?”

林辞迎向曹操的目光,坦然道:“天机隐晦,因果纠缠,在下亦只见模糊轮廓。或与人有关,或与物相连,或与这天下气运变迁相系。唯有顺其自然,静待机缘显现。”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宏大叙事,避免过早暴露对玉佩的具体关注。

曹操深深看了林辞一眼,没有继续追问,转而笑道:“先生非常人,自有非常之使命。既然先生入世历练,又于操有相助之恩,若不嫌弃,便暂留营中如何?操必以上宾之礼相待,先生亦可静观天下之势,寻觅机缘。”

这是明目张胆的招揽,也是变相的软禁。曹操不可能放任这样一个拥有莫测能力、知晓天机(至少表面如此)的人游离于自己的掌控之外。

林辞对此早有预料。他目前需要曹营这个平台来获取信息、恢复力量、探寻玉佩之谜,暂时留下利大于弊。

“曹公盛情,在下感激。既蒙不弃,愿暂留军中,略尽绵薄。”林辞拱手应下。

“好!甚好!”曹操抚掌大笑,显得十分高兴,“得先生相助,如虎添翼!”

帐内众人也纷纷露出笑容,无论内心如何想,表面上的气氛一片和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请大家收藏:()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就在推杯换盏之际,郭嘉忽然放下酒杯,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嘉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先生既能观星象而知乌巢,不知……先生可能观人?譬如,观袁本初之败,败于何处?观我主之胜,又胜在何处?”

这个问题看似探讨战局,实则暗藏机锋,是在进一步试探林辞的见识深浅,以及其“观星察气”之能的虚实。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辞。

林辞心中明了,这是第二道考题。他略一思忖,结合历史认知与玉玺对气机的模糊感应,缓声道:

“袁本初之败,非败于兵粮,乃败于‘势’与‘人’。其势虽雄,然外强中干,内部谋士倾轧,将帅疑忌,政令多出,此谓‘势’散。其为人,外貌宽厚,内多猜忌,矜愎自高,短于从善,不能用忠良奇策,此谓‘人’昏。势散人昏,纵有百万甲兵,焉能不败?”

他顿了顿,看向主位上的曹操,继续道:“而曹公之胜,胜在‘凝’与‘明’。凝军心,凝士气,凝智谋,上下一心,此谓‘势’凝。明于任人,明于决断,从善如流,赏罚分明,此谓‘人’明。势凝人明,纵处劣势,亦可转圜,终获大胜。此非星象所示,乃事理之必然。”

这一番分析,鞭辟入里,直指要害,既肯定了曹操的优点,也点破了袁绍的致命缺陷,听得帐内众人,包括曹操本人在内,都暗自点头。尤其是荀攸、郭嘉等谋士,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欣赏。此子不仅通晓玄奇,对世事人心,竟也有如此洞察!

曹操闻言,目光灼灼地看着林辞,半晌,抚须叹道:“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操茅塞顿开!非仅通晓天机,更明世间至理!能得先生,实乃操之幸也!”

他再次举杯,这一次,敬意似乎真切了许多。

然而,在林辞与曹操目光交汇的刹那,他怀中的玉玺,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再次悸动了一下。虽然曹操周身那胜利者的磅礴大势依旧将其完美掩盖,但那一闪而逝的、更深层次的共鸣感,让林辞确信——那与玉佩同源的秘密,定然与这位乱世枭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宴席在看似融洽的气氛中继续,但林辞知道,他已然步入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棋局。而棋局的另一端,坐着的是足以洞察人心的奸雄曹操。

喜欢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请大家收藏:()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