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 第507章 深夜定大计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第507章 深夜定大计

作者:神仙桃桃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2-14 04:54:56 来源:就是看

临别前,李北辰喊韩子谦单独同行了一段,秘密交代了些事情。

韩子谦交给了李北辰一个小包裹,里面装着望远镜、**散及解药、治伤膏还有六个圆圆的小瓶子。详细说明了每个东西的用途,只字没提望远镜的来源。

其中胖胖的小圆瓶是韩子谦模仿炸伤李北辰的那个制作,里面装上了火药、**散、砒霜、上百根浸润了剧毒的绣花针,通过一根铜管穿上了根长长的用油浸润过的引线。

瓷瓶炸开后不仅能炸伤敌人,还能迷倒、毒死敌人。

江月白遗书中着重提到了火器,韩子谦和姜余二人联想到凌晨时火器的威力和便利性,认为这是个重要线索,韩子谦便下令命桃蕊宫的小太监紧急制作出来这批简易手雷。

火药的配方是根据韩子谦师父炼丹笔记中炸丹炉的比例配成,爆炸性极强。

他们已经测试过两个没有装毒药的瓶子,威力很大。但使用者需要眼疾手快,对敌近距离投掷,否则容易炸伤和毒害自己人。

李北辰拿着望远镜爱不释手,心想,这个神器与谢夫人的箭术,简直是绝配。而紧急制作出的手雷属于意外的惊喜,不自觉地想到江月白,心中倍觉温暖。

元末明初,火铳发展很快,枪、炮、火箭均已形成。大的火铳用战车,利于防守;小一些的用架子、桩子或者把托,用于进攻。

在元朝末年的反元斗争中,各路反元起义均为了推翻元朝统治,大量采用了火器装备。

太祖就十分重视火炮等火器的作用,多次用火铳进行攻城,多次击中重要将领,效果奇佳。

李北辰这次出征就会带上京畿军营中的能够熟练使用火铳、火炮的神机营部队。神机营为他去年登基后就开始组建,目前不过装备演练了八千人,但都是精锐兵力。

再能配合上这些小型爆炸类的火器,自然胜算更大。

李北辰郁闷的面色舒展开,高兴地说道,“蕴之,再找些工匠道士秘密研究研究,再做些添加剧毒物的火器,派人快马送过来。”

蕴之是韩子谦的字。李北辰似乎未曾喊过他的字,向来都是尊称韩少傅。一下子把关系拉近了许多。

朝廷已经设置了兵仗局、军器局、火药局监造弹药、火器。但因为长期的官僚机制,想要短平快地做出些实用的新物件,送到前线,并不一定比小手工作坊更有优势。

“臣必将全力以赴。”韩子谦却未作他想,毕恭毕敬地应允下来。

回到勤政殿后,李北辰没有休息,而是整理近期的奏折,这才想起来自前几日赐给陈宁两名宫女之后,好久没有见到陈宁,联想到江家,不禁有些担忧。

连夜召大理寺寺卿黄少安、都察院周仕鹏,右丞相慕容池和陈宁进宫。

召慕容池、黄少安、周仕鹏进宫为的是处理科举舞弊案的事。

陈宁进宫后才得知,他自那日回去后,感染风寒,这几日都病在家中,由两位宫女照顾。骚乱之中,并未有人去府上扰事。

春闱至今,在皇上暗中推波助澜下,仕子聚众闹事达十二起,其中还专门让人把状子递到大理寺、都察院,状告春闱原主考官,当时的右丞相陈昂徇私舞弊。

当初只是让事件发酵,如今既然陈昂已经坐实了谋逆大罪,当然是趁热打铁,对其作为主考官的科举徇私舞弊案彻查到底。明确第二天就撤了主持春闱的礼部尚书、陈昂一手提拔的同乡顾扬清的职,打入诏狱问审。擢升户部右侍郎秦梁玉为户部尚书。

除了彻查陈昂的余党外,科举舞弊案主要是重新批阅会试试卷,及时发榜。

虽然叶竹卿虽然最后查出来无罪释放,但是既然前期造势已经造出来了,也已经安排组织了重新阅卷,那么近期必然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给民众以交代。

会试阅卷向来都是封闭式阅卷,最近恰逢国丧,官员自昨日起,按照礼制,需全体连续七日集中进宫吊唁太后。故而集中阅卷只能顺次推迟。

上次召慕容池与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周仕鹏、常易安议事时决定,阅卷人纳入江浙著名书院的知名学者作为评卷人。慕容池当日已经提请过陈相与孟相,民间选取六名评阅人,翰林院选取十二名评阅人。

其中这六名评阅人中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山东六地各一人,议定由礼部承担其路费,住宿安排在翰林院内一处独栋院子里,翰林院承担其来京后的开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想要光耀门庭,保住家族财富,提高社会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科举跻身官场。

现在六名评阅人占到了全部阅卷人的三分之一。

这些评阅人皆是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虽然都是清高的学者名流,但人性决定了他们初到陌生之地,孤独寂寞冷,渴望被关怀,被礼遇,渴望妙龄佳人的温暖和仰慕。

而且突然获得了至高无上,决定他人命运的权利,人性决定了他们很难锦衣夜行,骨子里迫切地渴望被认可,被主流社会追捧,借机取得名利或者社会声誉。

只要还是个饮食男女就难逃脱这样的人性,所谓寄居山水的清雅文人往往并非本性如此,而是得不到重用的自我宽慰。

而这样的人性很容易被那些想要营私舞弊之人利用,甚至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而这次重新阅卷本就为了实现科举选拔的公正公平。如果不能保证这六名评阅人的独立客观,那么就与初衷背道而驰。

李北辰想起空置的天香楼。

天香楼共五层,最上面一层不对外接待,有几个单独的房间,似乎是当初酒楼东家招待特殊客人之地。

天香楼第四层,因为的功能设计,被隔成众多单间,单间里床铺都是现成的。第三层,只要搬进床铺、家具等日用品,即可作为卧房使用。

第一层原本有很多大圆桌,正好可以用作阅卷。至于第二层,他们到时候可以自由安排。

这么一琢磨,李北辰认为这是一个极佳的封闭式阅卷之地。

“本次阅卷,务必要保证保密性和公平性。慕容卿,你跟兵部商量下,安排专人护送这六位名士来京。抵京后,安排住在天香楼,吃住都在其中,至阅卷全部结束前不得外出。开始阅卷后,其他在京的十二名翰林学士也吃住在天香楼,也一律不可离开。”

李北辰停顿了下,又斟酌了一番,“阅卷期间,天香楼所有人员皆不可离开,只进不出。三四层作为住宿之地,一楼阅卷。众卿以为如何?”

如此封闭阅卷确实是个妙计,众人皆拱手称赞,“皇上圣明。”

黄少安:“皇上,若要封闭阅卷效果最佳,阅卷前,此事须绝对保密。”

“言之有理,”李北辰扫视了三人一眼,淡淡说道,“不过,朕相信在座诸位。”

李北辰察觉到陈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嘴角有着极其细微的抽动,想必是有话要说,便主动问道:“陈卿,你可是有话要说?”

陈宁眉头一挑,连忙说道,“启奏皇上。臣有个想法,但尚不成熟。”

“请讲。”

李北辰心中嘀咕,什么时候陈宁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以前都是想说什么,哪怕可能会触怒自己,都会大胆讲出来。

“来进京的皆为各地声名远扬的学富五车德行高洁的大学士,他们受朝廷资助,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十分不易。如果在阅卷完成之后,这些名士能在天香楼里公开演说其学术思想,岂不是既能彰显皇上礼贤重能之心,也能令众人一睹名士风采,濡染其真知灼见。”

陈宁言毕,黄少安情不自禁地赞道,“妙哉!”

这六人里,就有他平日里十分仰慕的一位学者。如今竟然有机会听他现场演讲,岂不是快事一件。

黄少安忙躬身行礼奏请皇上,“臣御前失仪,求皇上恕罪。臣以为陈大人此计甚妙。既然天香楼已不再用作酒肆,平日里或许可作学馆使用。既可由翰林学士进行学术演说,也可由各部派人在这里宣讲政策。比如大理寺和刑部,就可以在这里向民众讲解《大明律》。”

李北辰含笑点点头,看向慕容池,“慕容卿以为如何?”

慕容池毕恭毕敬地答道,“臣附议。此策甚妙。只是恰逢国丧,不可操之过急,宜徐徐图之,以稳为先。如果用作阅卷之地和稷下学宫之用,天香楼这名字恐怕有些不合适。”

李北辰满意地看向三位臣子,这是他正在着力培养的中坚力量。目前来看,三人彼此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皆未来可期。

从前慕容池身上被李北辰嫌弃的老成谨慎圆滑,在此动荡之时,临危受命代理右丞相成为压舱石,倒成为积极的助益。陈宁则个性张扬,才思敏捷,妙计频出。黄少安则逻辑清晰,有原则,执行力强,善于团结人。

“好,以稳为先。此时就交给慕容卿来办。你们心中可有好的名字?”

“此楼意义重大,关乎天下学子仕途和学说繁盛,求皇上赐名。”慕容池恭敬行礼。

陈宁和黄少安立即表示附议。

李北辰沉思片刻说道,“那就叫聚贤宫,众卿以为如何?”

自然得到了一致称好。

李北辰心情愉悦,面上却没有多少表情,“你们两人先退下,天祥你留下。”

今晚提到陈卿时皆有一种恍惚之感,以前都是这般称呼原来的右丞相陈昂。此时唤陈卿,仿佛陈昂还在此处,阴魂不散。

故而干脆称呼陈宁的字天祥。

待慕容池和黄少安离开,李北辰直视着陈宁的双眼,问道:“天祥,你与陈昂之间可有家族渊源?”

陈宁早就预料到皇上迟早有一天会问到这个问题,连忙俯身跪下:“回皇上,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