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凡与老秦跳上车。
老秦一路狂奔,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才驶离京都市。
“秦师父,咱们这是去哪里办案啊?”
“津门市武清。”
老秦嘴上叼着烟,边开车边回了一句。
胡不凡看着他那严峻的表情,没敢再往下问,心里却翻江倒海。
我靠!跨省办案啊!
要知道公安部门各有各的负责片区,除了组成联合调查组的重案大案,一般不会跨区办案。更何况跨省了。
自己进的这 “僵尸” 部门还有这机会?
这老家伙不会是瞎扯吧?
车子开了两个多小时。
胡不凡心里清楚,这一路闯了几十个红灯,超速更是常态,真是委屈了这老式破吉普。
终于,在津市武清县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停了下来。
一下车,胡不凡脑子里刚才那点疑问就都烟消云散了。
一栋居民楼的门口围了很多人。
单元门口还拉着警戒线。
几个民警守在周围,不许闲散人员靠近。
见两人下车,一个四十多岁的刑警走了过来。
一把拉住老秦的手,看样子两人挺熟悉。
“秦队,你们终于来了!这次又要麻烦你们了。”
胡不凡看了一下那人的肩章,两杠三花,级别不低呀!
老秦脚步没停,寒暄了一句:“赵队客气了,咱们先上去看看情况吧!”
“行!走!”
那个赵队应了一声,挥手示意几个民警让开,一低头钻过警戒线,带头进了楼道。
胡不凡紧跟身后,也上了四楼。
刚到门口,就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等进了门,胡不凡被眼前的场景吓傻了!
紧接着,胃里一阵翻腾。
他强忍着捂住口鼻,才没让早上吃的那两个包子吐出来。
也不怪胡不凡没出息。
眼前这场景实在太血腥了!
这是一个两居室的普通民房。
客厅里横躺着两具尸体,从体型和衣着来看,应该是女人。
之所以要靠衣服和体型来分辨,是因为这两个女人的头,都不在身体上了!
脖子处血肉模糊间,露着白花花的骨头。
两颗头颅,一个在不远处的地上,一个则放在一把太师椅上。
头发被大量鲜血糊住,黏答答地盖在脸上,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从现场流淌和喷溅的血迹来看,这两个女人是被人活活砍掉脑袋而死的!
这得是什么歹徒,能如此凶残、疯狂!
胡不凡刚从警校毕业,哪见过这种场面。
一时间,脑子几乎转不动了。
还是一个现场拍照取证的刑警推了他一把,让他闪开拍摄角度,他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这时他发现,老秦没去细看尸体。
反而小心翼翼地在房间里转着,房间的布局和各种摆设都看得格外仔细。
他一边看,一边摸着自己的小胡子,不知在琢磨什么。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客厅里的一个书案上。
那里放着几本古书和一个黑乎乎的陶罐子。
老秦凑近,盯着那陶罐看了半天。
突然起身,脱下自己的半截风衣,一把盖在陶罐上。
接着一卷,夹在腋下。
这才看向赵队问道:“嫌疑人在哪?”
一直陪在旁边的赵队终于有机会说话:“在局里,已经控制起来了。”
“嗯,那咱们过去看看吧,路上您讲讲具体的案情。”
赵队看着老秦的表情,像是看出了什么,神色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应了声 “好嘞!”,转头带着老秦和胡不凡向外走。
上了赵队的车,一路开向分局时。
胡不凡才在赵队的讲述中,明白了大体案情。
原来,今天早上七点多。
夜班民警正和白班民警交接,突然一个浑身是血的老人跑进办案大厅。
这一幕,把几个民警都吓了一跳。
那老人一进门,就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
嘴唇哆嗦半天,就是说不出话来。
大家都以为老人遭遇了抢劫。
一个胆大些的民警上前想扶起他。
这时,就听老人用尽全力喊出一句:“我杀人了!”
那民警伸在半空的手,一下停在原处。
过了半天反应过来后,所有人都向后退了半步。
两个有经验的民警掏出警棍和手铐 —— 这是杀人犯投案自首啊!
那老头看向几个民警。
突然用头撞地,声嘶力竭地喊:“我杀人了!老伴、闺女都让我杀了!我该死!我魔怔了!你们枪毙了我吧!”
边喊,边放声大哭……
几个民警一听,也吓得不轻。
这竟然不止杀了一个人?
他们连忙上前控制住老头。
别看老头浑身是血,长得却慈眉善目,气质也像个文化人。
怎么也和连杀两个至亲的杀人犯联系不起来。
好不容易稳定住老头激动的情绪,民警详细询问情况。
可老头还是重复着刚才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警局破诡案请大家收藏:()我在警局破诡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民警不敢怠慢,按照他说的地址上门一看。
吓得几个民警腿肚子都在打转 —— 老头的老伴和女儿竟都被砍了头,鲜血流了一地。
他们立刻上报情况,封锁现场,把老头关押了起来。
“还是自首……”
老秦摸着下巴嘟囔了一句。
胡不凡听完,却满是疑惑。
既然是自首,说明是激情杀人后恢复了理智。
可什么样的刺激,会让一个老人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杀害至亲呢?
“那个…… 他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胡不凡忍不住问了一句。
赵队脸色凝重起来:“他说…… 他是被邪魔控制,鬼遮眼了!”
“啥?!”
胡不凡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种话,怎么会从一个老刑警嘴里一本正经地说出来?
“鬼遮眼?”
“邪魔?”
这说的是什么呀?
胡不凡脑子有些短路的问了一句。
可赵队长完全不像在开玩笑:“是啊!鬼遮眼!”
说完,透过反光镜看了一眼胡不凡:“不然怎么会劳烦你们跑一趟!”
胡不凡发现自己又懵了。
什么叫因为鬼遮眼才找我们?
把我们当什么了?
我们又不是高僧、老道……
等等!
胡不凡突然反应过来,转过头看向老秦。
可老秦一直没接话,皱着眉头盯着自己的那件风衣。
那里面裹着的,正是嫌疑人家中的黑陶罐。
半个小时后。
在武清县分局,胡不凡和老秦提审了嫌疑人 —— 曹圣华。
审讯资料显示。
他是本地人,六十七岁,退休前是本地一所中学的副校长。
死者刘彩娣,六十三岁,是曹圣华的妻子,生前是普通家庭妇女,社会关系简单。
死者曹晓晶,二十九岁,是本地中学的音乐教师,今年刚结婚,无子女,系曹圣华的独生女。
从资料来看,这是一个简单幸福的三口之家。
曹圣华被带进来时,整个人像丢了魂的躯壳。
几乎是被两个民警架到审讯椅上的。
老秦摆了摆手。
两个民警反手带上门,出去了。
整个审讯室只剩下三个人。
中间隔着一道铁栏杆,气氛格外冰冷。
老秦不说话。
胡不凡头一次办案,也不知该问什么。
近十分钟里,审讯室静得只能听到三个人的呼吸声。
终于,曹圣华先开了口:“不…… 不用审了,人都是我杀的。判我死刑吧!她们都没了,我也不想活了……”
话说到这,他再也说不下去。
低下头,呜咽起来。
一头花白的头发,随着抽泣一抖一抖的……
老秦依然没开口。
直到曹圣华的哭声小了些。
他才打开卷着的风衣,指着黑陶罐问:“这个黑陶罐,你是从哪弄来的?”
一听 “陶罐” 两个字。
那曹圣华的哭声立马停下,猛的抬起头,盯上了那东西。
直直的盯了十几秒。
突然眼睛圆瞪,五官扭曲,指着陶罐大喊:“就是它!就是因为这个邪物!”
“邪物!那里面有邪魔,邪魔啊!”
曹圣华情绪激动,手腕上的链铐被拽得哗啦啦直响。
老秦一伸手,又用风衣盖住黑陶罐。
低头点了一根烟,幽幽地说:“别喊了,事已经出了。说说吧,弄明白了,也不让你老婆孩子做了糊涂鬼。”
东西一盖。
曹圣华的情绪稳定了一些。
他深深看了一眼老秦,低下头痛苦的讲了起来……
不愧是老教师。
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语言逻辑十分清晰。
胡不凡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曹圣华退休后,闲着没事。
手里有点闲钱,退休金又不少,就逐渐迷上了收藏。
别说,文化人对历史、人文都比较熟悉。
很快就在圈内混得风生水起,小有名气。
偶尔在小圈子里倒腾藏品,还能赚点小钱。
本来小日子过得挺好。
可就在三天前,老曹去豫州走乡。
逛了两天古玩街,也没见到什么正经东西,不禁有些失望。
临走时,进了一家叫 “四海居” 的古玩店。
一进门,就被一个黑陶罐吸引住了目光。
虽然罩在一个满是灰尘的玻璃罩里。
但是老曹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真东西!
而且是个海淘货。
陶这种东西,不分什么名窑不名窑的,主要是看年代和器型文化。
眼前这东西,器型独特。缩口圆肚,西瓜般大小。属黑陶,质地异常的紧密,上面还阴刻着一种奇怪的纹路。
看时间,能追溯到隋唐时期。
关键是这种海淘货,做不了假。
拿眼前这个陶罐来说。
在海中大概是半掩在海沙里,一小部分露在外面。
就这露在外面的一小点,一层层覆盖着各种贝类,如岩石一般。
这一层层积压下来,没个几百年根本办不到,做假是做不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警局破诡案请大家收藏:()我在警局破诡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曹盯着那陶罐看了一会儿,心中一喜。
可面上却没露出来。
假装挪开了视线,又看了一会儿别的东西。
这才向那老板问了价。
那个戴着瓶底眼镜的老板,好像并不识货。
乐呵呵的报了一个很低的价格。
老曹心中暗自窃喜。
可还是装作不怎么上心的样子,看了几件其他的东西后,才又压了一个更低的价格。
那老板嘬了半天牙花子,竟然同意了。
老曹顿时那个高兴啊。
交钱,包装,抱着陶罐子一路开车回到了津市。
到了家,就迫不及待的换了一个高档的红酸枝玻璃罩。
又把宝贝仔细的擦了擦。
然后给相熟的圈内人打电话。
说是让朋友们过来给掌掌眼,其实更多的就是显摆。
这也是圈内人的通病。
没一会儿,老曹家就坐满了人。
老曹一边给大家倒着茶,一边讲起了自己是如何捡到这个大漏的。
整个过程,被他说得充满了传奇色彩。
引得大家纷纷赞叹,全部都投以了羡慕的目光。
当时气氛十分热烈。
有的说这宝贝有多稀罕。
有的猜测着这宝贝的历史。
还有的在称赞老曹的眼光独到,运气超高……
老曹那时心里就一个字:“美!”
可就在这么个时候。
一个老曹只见过两面的老头,皱着眉头盯着黑陶罐看了半天。
突然深深的叹了口气:
“唉!这东西不吉利,还是别要了,不然…… 早晚会出事。”
喜欢我在警局破诡案请大家收藏:()我在警局破诡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