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 第154章 革新智启中原地 富农兴工筑盛基

武举庆功宴落幕次日,晁盖便召集狄仁杰、朱停、沈炼、袁承志等重臣,在御书房召开中原发展议事会。案头摊开一幅巨大的中原地图,标注着开封、洛阳、许昌等重镇的耕地、河流与矿产分布。“中原乃华夏粮仓,却因农具落后、水利失修,亩产不足;手工业仍用古法,效率低下;交通不畅,物资难以流通。今日召诸位,便是要借新法革新,让中原成为盛世根基。” 晁盖手指地图上的黄淮平原,语气坚定。

众人闻言皆面露好奇,朱停率先发问:“陛下所言‘新法’,莫非是改良蒸汽机那般巧思?” 他去年改良的蒸汽机已用于矿山抽水,效率远超人力,对 “新法” 最是期待。晁盖点头,从袖中取出几张图纸,摊在案上:“这是曲辕犁的改良图,加装省力杠杆与深耕铲;这是水车的改进方案,可借齿轮传动提水灌田;还有纺织机的革新设计,用脚踏带动多锭纺纱,效率能提三倍。”

图纸上的线条清晰,标注着尺寸与原理,朱停拿起曲辕犁图纸,手指在杠杆连接处摩挲:“陛下这设计,竟能让犁地时省三成力气!若能批量打造,中原农户定能多耕不少田地。” 狄仁杰也凑上前,看着水车图纸:“黄淮平原常遇旱涝,此水车若能普及,可解灌溉之困,亩产或能翻倍。”

当日午后,晁盖便带着朱停、袁承志前往开封郊外的皇家农庄,实地试验改良农具。农庄内,十余名农夫围在田埂旁,看着铁匠按图纸打造的新曲辕犁 —— 犁身比旧犁短半尺,犁铧呈弧形,尾部加装一根木质杠杆,连接犁柄。“老张,你试试!” 晁盖示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上前。

老农张老汉握着犁柄,脚踩犁铧入土,轻轻下压杠杆。以往需两人才能拉动的犁,如今他一人便能轻松推动,犁出的土沟又深又直,还能灵活调整深浅。“好家伙!这犁比老犁省劲多了!” 张老汉惊喜地喊道,又试着耕了半亩地,额头上的汗比往常少了大半,“按这速度,俺一天能多耕两亩地!”

不远处的河边,新改良的水车也已安装完毕。水车直径三丈,轮周装有二十个木斗,轮轴处加装齿轮,连接岸边的石碾。随着水流冲击水车转动,齿轮带动石碾不停研磨稻谷,同时木斗将河水提至高处的水渠,顺着渠道流入田间。负责灌溉的农夫李二郎看得目瞪口呆:“以往俺们用旧水车,一天只能灌十亩地,这新水车怕是能灌三十亩!还能顺便碾谷,真是一举两得!”

晁盖蹲在田埂上,对围拢的农夫们说道:“这些新农具,朝廷会派铁匠批量打造,按成本价卖给农户,家境贫寒的还能赊账。再过几日,会派农官来教大家新的种植法子,保准让大家的收成翻番!” 农夫们闻言欢呼雀跃,张老汉激动地跪地叩谢:“陛下体恤百姓,俺们定好好种地,多交粮食!”

半月后,中原各地的铁匠铺都接到朝廷派发的农具图纸,朱停亲自到洛阳、许昌的大铁匠铺指导,解决锻造难题。为了让农具尽快普及,晁盖还下旨:凡打造新农具的铁匠铺,朝廷给予三成补贴;农户购买新农具,可凭户籍在县衙登记,享受免税半年的优惠。一时间,中原大地上,新曲辕犁、水车、龙骨水车纷纷涌现,春耕时节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夫们使用新农具劳作的身影。

除了农业,晁盖还将目光投向手工业。在开封城内,他选中一处废弃的官营织坊,改造为 “新式纺织工坊”。工坊内,二十台脚踏多锭纺纱机整齐排列,每台机器装有四个纱锭,由工匠按图纸组装而成。织坊掌柜王大娘看着工匠们调试机器,手指在纱锭旁比划:“以往俺们用旧纺车,一人一天只能纺一斤纱,这新机器若真能纺三斤,俺这织坊就能多招不少织女,还能多织不少布!”

晁盖亲自示范纺纱机的用法:双脚交替踩踏踏板,带动轮轴转动,纱锭随之旋转,手中的棉絮被拉成棉线,同时缠绕在四个纱锭上。不过半个时辰,他便纺出了半斤棉纱,比旧纺车快了四倍。“王大娘,你看,这机器不仅快,纺出的纱还更均匀。” 晁盖将棉纱递过去,王大娘接过细看,纱线粗细一致,比手工纺的紧实不少,“陛下,这机器真是神了!俺这就组织织女们学习,早日开工!”

为了推动纺织业发展,晁盖还下旨:凡采用新纺织机的工坊,朝廷免征三年营业税;织出的布匹若达到朝廷规定的质量标准,可由官商收购,远销西域与辽东。消息传开,开封、洛阳等地的织坊纷纷改造设备,不少商人也投资开办新工坊,中原的布匹产量大幅提升,原本昂贵的棉布,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交通方面,晁盖提出 “官道 运河” 的革新方案。他命沈炼牵头,组织民夫修整中原各地的官道,将原本狭窄的土路拓宽至三丈,路面铺设碎石与夯土,两侧开挖排水沟,防止雨天泥泞。在洛阳至开封的官道旁,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驿站,驿站内设有马厩、客栈与货栈,方便商旅休息与货物中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请大家收藏:()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时,他派袁承志负责疏浚汴河,清理河道内的淤泥与礁石,在河道两岸修筑堤坝,防止溃堤。还在汴河上建造了十座新式石拱桥,桥身采用拱形设计,既坚固又能容纳大型货船通行。负责漕运的船主张掌柜,驾着载满粮食的货船通过新修的拱桥,兴奋地对船员们说:“以往这汴河浅,大船只能空载通行,如今疏浚后,俺这船装着五万斤粮食都能轻松通过,还能走夜路,往返开封与扬州的时间能省一半!”

三个月后,中原大地已然焕新。田野里,新农具普及,春耕面积比往年增加三成,农官们还推广了 “稻麦轮作” 的新方法,让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工坊内,新式纺织机、冶铁炉日夜运转,布匹、铁器的产量与质量都远超从前;官道上,商旅络绎不绝,马车、牛车往来穿梭,驿站内人声鼎沸;汴河上,货船首尾相接,满载着粮食、布匹、铁器,运往各地。

这日,晁盖再次来到开封郊外的农庄,看到田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麦穗比往年饱满不少。张老汉正在用新水车灌溉,见到晁盖,连忙上前:“陛下,按农官教的法子种,这小麦怕是能亩产三石!比往年多一石还多!” 不远处的打谷场上,农夫们正用新改良的脱粒机处理去年的稻谷,机器转动间,谷粒与稻壳快速分离,效率比人工脱粒快十倍。

在开封城内的集市上,布匹摊位前挤满了顾客,掌柜的大声吆喝:“新织的棉布,又软又结实,比麻布便宜!” 铁器摊位上,新打造的镰刀、锄头闪闪发亮,买农具的农夫排起长队。驿站内,来自西域的商人正与中原商贩洽谈生意,西域的葡萄干、玉石,中原的布匹、铁器,在货栈内堆成小山。

当晚,晁盖在御书房查看中原各地的奏报,开封府上报:一季度粮食征收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四成;洛阳府奏报:纺织业税收增长两倍,新增工坊五十家;漕运司奏报:汴河漕运量翻番,商旅税收增加三成。他拿起朱停送来的新图纸 —— 那是一台改良的冶铁高炉,采用热风鼓风技术,可提高炉温,冶炼出更优质的钢铁。

“中原的根基已稳,下一步,便可将这些新法推广至全国。” 晁盖心中思索,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敲击。此时,他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叮!宿主运用现代化知识推动中原发展,农业、手工业、交通显着提升,华夏经济繁荣度 30%,解锁 “技术普及” 支线任务:将中原革新经验推广至漠北、西域,奖励武侠点 50 万,解锁 “跨区域贸易网络” 功能。】

晁盖嘴角扬起笑意,望向窗外的夜空。中原的革新只是开始,未来,他将带领华夏,用智慧与汗水,打造一个更加强盛、繁荣的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华夏的威名传遍天下。

喜欢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请大家收藏:()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