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275章 共情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275章 共情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3 22:00: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国防大学考核场上有人晕倒了。

这个消息在一个小时内传遍了整个学校。

全校哗然。

“开卷考的威力这么大吗?”

“原来开卷考,和开卷考是不一样的。”

“这一刻,我深深共情了当年与姜大神一个考场的考生。”

“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

“对考题充满了好奇的我……”

“还有我……”

……

一个小时后,第二个人也倒下了。

自那天起,“国防七子”之间流传起一个传说——姜蕴宁出的开卷考,翻遍全书也找不到答案,而等你合上书,才发现整本书……不过是序章。

也是从这场考核开始,他们才明白,原来开卷考可以比闭卷考更难。

更是在这一场考核之后,他们才真正认识到——

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面对那些书本之外的未知。

姜蕴宁的题,像一道门,逼着他们踏出去,直面风浪。

无论怎样,自那以后,能挺过姜工考核的人,在科研一线几乎没有一个是“平凡之辈”。凭借原有的坚实基础,再加上姜蕴宁有的放矢的培训,他们很快就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成为后来科研工作中最可靠的骨干。

陈柏然的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桌前,电脑屏幕上同时铺开数份文档与数据表格。桌面上堆满了图纸、技术报告和各种会议资料,他一边翻阅设计方案,一边在笔记本上疾笔写下修改意见。

泡过的茶杯早已见底,他连续忙得没空再添上一杯热水。

百叶窗外,阳光倾泻而入,在散乱的桌面与他专注的神情上投下斑驳光影。

这时,莫清文推开办公室的门,探头进来,压低声音八卦道:“你听说了吗?”

陈柏然抬头,手还握着:“听说什么?”

望着莫清文那副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模样,他忍不住轻轻摇头。这位莫所长,真是越活越活泼了。

“国防大学考场晕倒了两个,京航晕倒了三个,西工晕倒了两个……”

陈柏然眉头微蹙,“这是怎么回事?现在这些人体质都这么差了吗?”

“不是体质太差……是姜工的威力太大。”莫清文走进来坐下。

“姜蕴宁?”陈柏然不解。

最近,“旭日3号”正是研发关键期,除了“晨曦”项目团队成员,陈柏然这个负责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姜蕴宁参与教学的事情是莫清文去联系的,他压根没有关注过发生了什么事情。

“姜工想着,既然要去教学生,就搞个大的。于是她向科技部提了一个方案——培养跨领域人才,通过考核选拔出合格的人,参加跨领域人才培训,培训结束后再安排到各重点项目去。而现在正是考核时间,截止目前,已经晕倒了十七个。”

陈柏然边看资料边问:“考题……是她出的?”

莫清文点头,“当然,除了她,还有谁?”

陈柏然轻轻笑了下,目光落在桌上的图表上,“不至于吧。真正的难题,她向来都是自己冲锋陷阵。她是严格,但对真心好学的人,一直很温和。”

话音未落,一张纸忽然被推到眼前。

他抬头,只见莫清文意味深长地示意:“来,看看吧,让你亲眼见识一下,‘温和’的姜工是怎么‘辣手摧花’的。”

陈柏然不以为然地接过试卷,目光才落在第一题上,神色便骤然一僵,脸色瞬间变了。

旁边,莫清文还在絮絮叨叨:“要是我当年考的是这一题,现在估计已经在工地上搬砖了。”

陈柏然抬眼看了他一眼,神情复杂:“别说你,我大概也是。”

而那些被“辣手摧花”的考生,还在考场上狂翻资料。

像于晴和方心妍这样的青年教师参加的并不在少数。他们本就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却仍然毅然走进考场,只为争取那一次难得的机会。

午饭时间只有半小时,没什么好注意的。监考老师们一点也不担心去食堂的考生们交头接耳——他们唯一可能交流的,估计也只是对姜蕴宁这位出题官的“问候”吧。

一个个,白着脸出去,白着脸回来。

直到晚上六点,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场里立刻响起一片哀嚎。

连监考老师自己也累得够呛——他都记不清自己跑了几趟医务室。收起厚厚的试卷,小心封存,仿佛封存的不是纸张,而是一场精疲力尽的浩劫。

钱程回到宿舍时,几个舍友看到他一副被掏空的模样。

“钱程?”他们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考得怎么样?”

钱程摇了摇头,连挤出一丝笑的力气都没有,“我也不知道。”

作为高材生,这次考试,他感受不到往常面对试卷时的那份笃定与从容,心中只有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疲惫。

他还是太弱了。

“你能去参加已经给我们这些大一新生长脸了,不要有太大压力。”陆承峰拍他的肩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钱程深吸一口气,轻轻点了点头。

林绍远和周靖尧互看一眼,心里都暗暗松了口气——幸好当时没冲动,不然受苦的可就是自己。

隔天,科技部将七所学校的试卷运抵华国光电设备研究所。其实,本应由姜蕴宁前往科技部,但“旭日3号”项目正处于关键研发阶段。为了配合她的时间安排,科技部便将阅卷场所临时调整到研究所。

随行的还有一个专门负责试卷审核的科技部小组。

这个小组由科技部直属精英组成,成员多为长期参与科研项目评估和高校人才选拔的专家。每个人都具备丰富的阅卷经验和敏锐的分析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试卷质量及考生水平。

他们不仅负责监督考试公正,更肩负着评估各校科研潜力和人才储备的重任。平日里,这个小组的工作高度保密,很少有人知晓其具体操作流程和评审标准。

然而,这些精英的阅卷经验和分析能力,在面对姜蕴宁出的试卷时,显得完全无用。

姜蕴宁出的是开放性题目,答案天马行空,五花八门,没有固定标准。

在科技部时,他们拆封其中一份试卷,试图进行阅卷,结果才翻开几页,就傻眼了——

每一份试卷的答题思路极具“创新思维”,每一个答案都自成体系,根本无法用常规标准去批改。

前面可能还能依据现实进行分析,写到后面发现无法自圆其说,开始胡编乱造。

就这么说吧,他们写的那些科研方法,银幕镇的科幻片都不敢这么拍。

不得已之下,整个负责试卷审核的科技部小组打包了试卷和自己来到研究所,接受姜蕴宁的指导。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