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372章 这才哪到哪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372章 这才哪到哪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3 22:00: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天文中心对于“Y-0103”的监测一直在继续。

大部分数据由自动化望远镜和计算机系统记录并进行初步分析,几乎全程自动化。但一旦出现任何异常,仍需要人工进行确认。

所以,王成宇和江涛除了短暂休息,几乎整日守在监控室,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

大屏幕上,“Y-0103”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速度与轨迹,仿佛无声地宣告着它即将到来的威胁。

而另一边,姜蕴宁团队所负责的破空一号的优化方案已经顺利通过了所有测试,推进系统的性能达到了预期。

此时,距离第一次发现“Y-0103”小行星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只剩下三个月。任务的紧迫性像一根绷紧的弦,悬在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心头。

夜色笼罩着科研大楼。

姜蕴宁办公室。

窗外的灯光映在玻璃上,光线温柔却显得有些冷清。

方景清坐在办公桌对面,神情平静中透着几分疲惫。最近破空二号的全功率测试进展紧张,姜蕴宁只是偶尔帮忙,大部分压力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吗?”方景清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姜蕴宁揉了揉眉心,抬起头,“下午,最后一轮测试结束。破空一号已经顺利通过所有项目。明天上午,我会带着几个人去西北基地。这一去,大概需要三个月——直到‘Y-0103’小行星被顺利处理。”

方景清皱了皱眉,“破空二号的全功率测试还在进行。你是主要负责人,离开这么久……对团队来说并不轻松。”

姜蕴宁沉默了片刻。

她当然明白这一点。

这段时间,她的重心一直在破空一号,但破空二号遇到的每一个关键问题,她几乎都亲自参与。团队对她的依赖,甚至超出了她原本的预期。

方景清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有没有可能……”

姜蕴宁的目光落在桌面上的厚厚一沓资料,摇了摇头,声音平静,“不行。”

她微微顿了一下,缓缓说道:

“西北那边的撞击器装配已经进入推进系统整合阶段。推进接口参数需要我亲自确认,一旦出现误差,整个任务都有可能失败。那边不能出任何问题。‘Y-0103’的时间窗口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

‘Y-0103’的直径在两百米左右,速度二十千米每秒。按现在的预测,如果它真的撞上地球——那一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四千万枚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

我们知道,这规模不足以触发全球灭绝级灾变——不是‘世界末日’,但对于受影响的地区来说,几乎是文明层面的灾难。”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听见电脑风扇的低鸣。

那声音在这安静中,显得有些刺耳。

方景清最终点了点头,“我会安排好破空二号的测试,你安心去吧。”

姜蕴宁轻轻呼出一口气,语气放松了一些,却依旧透着坚定,“不要太沉重。这个项目你一直负责,你最清楚情况。如果真的遇到棘手问题,随时联系我,必要时我会第一时间赶回。”

灯光映在她的眼中,疲惫与坚定交织在一起。

“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方景清轻声说,语气中带着真心的担忧,“这段时间你连轴转,黑眼圈都快熬出来了。”

他完全清楚,姜蕴宁这段时间拼得有多凶。

何国良所长甚至考虑过从其他团队抽调人手支援,但中途加入项目,熟悉每一条线路、每一套系统并非一朝一夕。最终,这个决定被搁置,团队只能继续靠她。

姜蕴宁点了点头,目光在桌上的资料堆上扫过一遍,手指轻轻整理着文件夹。

“我再把重要资料整理好,那边要用。明天一早就得出发,时间真的非常紧迫。”

方景清站起身,伸了伸肩膀,语气低沉而肯定,“你先忙吧。其他的事情,等你回来再处理。”

姜蕴宁微微一笑,“辛苦你了,方教授。”

方景清也跟着笑了笑,“比起你,我这才哪到哪。走了,回实验室。”

门在身后轻轻关上,办公室陷入寂静。远处的寥寥灯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映在桌面上那一摞摞资料上,显得格外冷清而安静。

姜蕴宁低下头,快速进入状态。

与此同时,撞击器的研究也在西北航天基地紧锣密鼓地进行。

西北基地的实验大厅里,灯光明亮却冰冷,仪器的嗡鸣声不绝于耳。每一次数据更新,都让工程师们屏住呼吸,期待又焦虑。

撞击器静静地安放在支架上,表面覆盖着测试传感器和测量仪器。虽然推进系统还未整合,它的结构已经完成,科研人员正忙着检查每一条数据线和接口。

俞建川走进实验大厅,目光在庞大的撞击器和忙碌的科研人员之间扫过一圈。

他看到核心整合小组组长梁志远站在支架旁,手里拿着数据分析终端,正仔细查看线路和接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撞击器分模块进行研发之后,会进行模块整合。而模块整合涵盖电子线路、传感器接口以及数据传输。借助数据分析终端,梁志远可以实时监控传感器状态、电流信号和数据包的传输情况,无需每次都亲自去检查线路或仪器。

俞建川轻轻抬脚走过去,语气平稳却带着关切:“志远,现在情况怎么样?”

梁志远抬起头,眼神专注而冷静:“模块整合基本完成,电子线路和传感器接口都经过初步的测试,只剩下几处还需要再微调一下。”

俞建川点了点头,走到撞击器旁,目光从庞大的装置上扫过,严肃的面容上有一丝的放松,“由姜蕴宁那边负责的推进系统——破空一号已经优化完成。明天晚上,姜蕴宁和她的团队就会到达基地。我们这边必须保证撞击器本体完全准备好。”

梁志远终于抬起头,深吸一口气,“等一下微调完之后,明天会再次进行整机检查。能保证完成任务。”

得到梁志远准确而自信的回答后,俞建川微微点头,伸手在梁志远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示意认可,然后转身离开实验大厅。

科技部对这个项目高度关注,俞建川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汇报一次进度。任何延误或差错,都可能引发上级的质询,整个团队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而稳妥。

梁志远应了一声,继续调试手里的仪器,实验大厅里只剩下仪器轻微的嗡鸣和键盘敲击声,紧张而有序。

又过两个小时,梁志远与小组成员确认所有无误之后,轻轻点了点终端,关键环节的初步整合已完成。

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最后的系统联合测试之中。

隔天。

姜蕴宁带着几名核心技术人员走进西北基地,基地的灰色建筑在晨光下显得冷峻而庄重。

来接人的依旧是俞建川,他站在大楼门口,目光落在她身上。

“俞总工,别来无恙。”姜蕴宁微笑着开口,语气平稳而自然。

“姜工,倒是让我挺意外的,十年如一日,没啥变化。”俞建川的语气带着一丝感慨。

俞建川这话不是寒暄,而是实话。

第一次见到姜蕴宁的时候,是飞行器轨道出现偏差,他记得她在紧急救援时的果断与冷静。几年过去,她依旧如此干练,容貌几乎没有变化。

所以,科研并不像传言中那么费头发,对吧?

你看看,姜蕴宁的长发,扎起来似乎还是挺厚的。

俞建川心疼地摸摸自己的地中海。

几人稍微寒暄了几句,便在俞建川的带领下,朝实验大厅走去。

大厅的灯光冷白,仪器和支架在光线下投下规整的影子,空气里弥漫着金属与电子设备的气息。比破空二号的实验大厅还要大一些。

此时,梁志远已经完成了三轮整机检查。

俞建川等人到的时候,他正低头通过数据分析终端实时查看日志。他旁边的屏幕上,绿色的指示灯闪烁着,显示整合状态完全正常。

“志远。”俞建川喊了一声。

梁志远抬起头,看到俞建川身边站着几位面生的人员,眉头微微一挑。他迅速转向身旁的工作人员低声交待了几句,然后快步走过来,目光中带着一丝疑问:“老俞,这是?”

俞建川微微一笑,先向姜蕴宁介绍道:“这是梁志远,核心整合小组组长,也是我的老搭档,负责撞击器本体的整合与检测。”

梁志远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专业而礼貌的审视,微微露出一丝职业化的微笑。

“这是姜蕴宁工程师和她的团队,苏修远、孙俊凯……”俞建川依次介绍,每个人的职责和专长都简要说明。

梁志远认真打量了几人,轻轻点头,“你们好,欢迎加入。这边的撞击器模块我已经完成初步整机检查,整合工作明天可以直接对接。”

姜蕴宁微微点头,语气平稳而干练,“梁组长,你好,期待和你一起完成整合工作。”

俞建川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两边的团队成员,“大家彼此熟悉一下,各自的职责清楚吗?确保到位,明天就要开始联合整合。”

旁边忙碌的科研人员不少人偷偷地朝着这边来回张望。

昨天下午,他们就听说姜蕴宁会带着团队来基地。虽然她以前来过几次,但仍有许多人从未见过她本人。

姜蕴宁在这里的名声极响,几乎无人不知,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位“科研偶像”。可没人敢明目张胆地直视,只能借口翻阅资料或查看仪器,偷偷将目光瞥向她的方向。

空气里弥漫着低沉的嗡鸣声和仪器的光影闪烁,每一次偷看的动作都小心翼翼。

短暂的介绍过后,俞建川提议召开一个临时会议。

“我们确认一下,接下来的具体安排。”俞建川说。

会议在实验大厅一角展开,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推进系统与撞击器的接口图。

梁志远负责讲解当前的整机状态,,重点汇报了结构模块与控制系统的衔接情况;姜蕴宁则补充说明了推进系统在整合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接口参数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几名组员一边记录,一边就细节提出问题,双方团队的沟通顺畅高效。

短短半小时,大家便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几乎没有磨合期。

当所有环节和时间节点最终敲定后,姜蕴宁合上文件夹,语气干脆:“我们这边没有任何问题。”

俞建川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梁志远。

梁志远简明回应:“我这边也准备就绪,明天一早即可开始联合整合。”

俞建川环视会议桌前的一圈人,神情微松,语气依旧果断:“好,那就按这个计划执行。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各组按计划休整。”

走出实验大厅时,时间已近深夜。

长廊的灯光在地面上拉出一条浅淡的光带,俞建川看了眼身旁的姜蕴宁和她的团队,略带歉意地说:“今天赶了一整天的行程,还连轴开会,实在辛苦你们了。”

姜蕴宁摇了摇头,面容平静,语气中带着一贯的沉稳:“俞总工,不用客气。时间紧迫,特事特办,我们都明白。”

她身后的科研人员也纷纷点头,神情里透着些许疲惫,却没有一丝不满,眼里反而对于后面即将进行的“高空对对碰”充满了期待。

俞建川微微一笑,点头示意。旁边的助理早已等候,带着姜蕴宁一行前往宿舍区。

明天的联合整合,是整个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一步。

基地,清晨微凉,薄雾未散。

撞击器的团队成员已经提前到岗,实验大厅内灯光明亮、井然有序。

当姜蕴宁带着自己的团队踏入大厅时,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机油的气味,仪器的嗡鸣声此起彼伏。

她目光一扫,看到不少科研人员已经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神情专注。

这时,梁志远从另一侧走了过来,实验灯光映在他的防护镜上,反射出一层淡淡的白光。

“姜工,早。”他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沉稳。

姜蕴宁也点头回应:“梁工早。”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