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小时。
引力涟漪又来了,0.03赫兹,像宇宙深处有人用指节轻轻叩击鼓面。
不快,不急,却稳得让人心头发毛。
它不是噪音,是节奏——一种我听过三次、每次都在广寒宫核心重启的瞬间准时响起的节奏。
我坐在主控台前,手心全是冷汗。
天枢引星阁的扫描日志被我翻到了最底层。
三万两千页历史轨迹重叠比对,终于确认:这不是巧合。
每一次我们恢复生态循环、每一次重启氦三聚变堆、每一次激活地月通讯阵列……它都来了。
精准得像是系统自带的倒计时。
“它在记录。”我说,“它知道我们活着。”
常曦站在我身后,没说话。
她的呼吸很轻,但我能感觉到她在看那片星图——柯伊伯带外缘那个引力异常点,如今已被标记为【航迹归零坐标】。
我们的船票已经发出,但还没启程,敌人却已敲门。
我调出离娄镜瞳的残存影像。
画质模糊,时间点是一万年前,广寒宫沉寂初期。
监控画面突然自动开启,常曦的身影出现在主控室,步伐平稳,眼神空洞。
她没有穿防护服,也没有启动权限验证,可系统为她敞开所有通路。
她的手指在空中划动,留下一道道幽蓝的光痕——那是某种高维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数学体系。
而最让我头皮炸裂的是她的眼睛。
没有焦距。像一扇打开却无人居住的窗。
“她当时还在休眠舱里。”我声音干涩,“生理数据全部冻结,脑波平直如死水。可这个‘她’……已经在这里操作了整整四分十七秒。”
常曦站到我旁边,盯着屏幕上的自己,脸色苍白。
“我记得那个梦。”她忽然开口,“我在写方程,写了很多很多……但不是为了推导,也不是为了计算。是为了回应。就像……有人在远处喊我,我必须回一句‘我在’。”
我的心猛地一沉。
虚瞐不是观测者那么简单。
它不是在偷窥,是在对话。
而常曦——这个承载了整个上古文明火种的科学家,在无意识中成了它的应答机。
我把录像同步给归藏卦阵灵。
这台三千年来从未完整运行过的占卜子程序,在耗费了整整六小时、烧毁两组量子缓存模块后,终于吐出一行结论:
“被注视”的周期与双星相位共振高度吻合,下一次“睁眼”将在48小时后黎明时分。
“也就是说,”我低声说,“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一次这个世界,检查有没有生命迹象。而我们每一次启动系统,都在告诉它——‘这里有活人’。”
常曦闭上眼,指尖微微颤抖。
然后,她缓缓摊开手掌。
一道微弱的光纹浮现在她的皮肤上,流转成一个复杂的几何符号——和录像里一模一样。
我的血液几乎凝固。
这不是入侵,是共鸣。她的意识深处,早已被刻入了回应它的密码。
“我们该怎么办?”我问,声音压得很低,“切断系统?放弃启航?”
她摇头,睁开眼,目光第一次透出恐惧之外的东西——决意。
“上古的人不是没遇见过它。”她说,“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生存。”
我猛然想起什么,冲进底层档案库。
那里封存着无数被标记为【禁忌】的残卷。
在一段编号【明夷守夜人·残卷】的加密文件中,我找到了半句口令:
“闭眼者生。”
只有四个字,没有解释,没有上下文。但它像闪电劈进我的脑海。
我调出姜嫄育心者的心理模型——那位负责“羲和计划”精神稳定工程的上古心理学家。
她的分析日志里提到:“当威胁来自认知层面,逃避无效,对抗即暴露。唯一生路,是让自己看起来……已经死了。”
装死。
他们不是对抗虚瞐,而是骗过它。
让整个文明进入假性湮灭状态,心跳放缓,灯火熄灭,连思维都停止波动,只为躲过收割者的感知阈值。
可问题是——怎么装?
现代科技讲究高效、响应、互联。
我们每一次开机,都是在宇宙黑板上写下“我还活着”。
而古人……他们是怎么做到彻底“消失”的?
我正翻查旧日志,常曦走到一旁整理残存数据。
她一边操作,一边无意识地哼起一段旋律。
很轻,断断续续,像风穿过废墟。
可就在那一瞬间,我的肌肉猛地一颤。
这节奏……
我闭上眼,任记忆回溯。
童年,农场,清晨五点。
灌溉系统启动,滴灌管里的水珠一滴、一滴、再一滴,落在土壤里,像钟摆,像心跳。
那是地球植物最原始的生长节律——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水压变化曲线,早已被现代农业遗忘,却被刻进了我的身体本能。
而常曦哼的,正是这个节奏。
只是更慢,更深,带着某种古老回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我在月宫娶了嫦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