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五世同堂记 > 第32章 校园生活

五世同堂记 第32章 校园生活

作者:花花游玩记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3:32: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初秋的县城重点中学,香樟树的叶子还带着盛夏的绿意,操场上此起彼伏的笑声与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林建国从未见过的热闹景象。他穿着父亲新买的蓝布褂子,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课程表,站在教学楼前的公告栏旁,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 这是他来到县城上学的第一天,也是他走出青石镇、拥抱新世界的开始。

“同学,你也是初一(3)班的吗?我叫赵磊,咱们一起走吧!” 一个穿着白色衬衫、背着帆布书包的男生走过来,笑着拍了拍林建国的肩膀。赵磊是县城本地人,性格开朗,很快就和略显拘谨的林建国熟络起来。在赵磊的热情介绍下,林建国渐渐熟悉了校园的布局:宽敞的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能容纳几百人的大礼堂,还有他之前只在图片上见过的实验室,每一处都让他感到新鲜。

开学第一堂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复杂的几何题,班里的同学大多皱着眉头,林建国却很快举起了手。他想起在家时,父亲曾拿着维修铺的齿轮给他讲解过类似的原理 —— 齿轮的齿痕像几何图形的边,转动时的轨迹能画出圆,那些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解,让他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多了一份亲近。当他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惊讶地看着他:“林建国同学,你这思路很特别,结合实际理解得很透彻啊!” 班里响起一阵掌声,林建国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充满了自信。

从那以后,林建国在学习上越发主动。他知道自己来自小镇,基础比县城的同学薄弱,便把更多时间用在追赶进度上。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借着晨光背诵英语单词;午休时,别的同学去操场玩耍,他却留在教室里整理笔记,把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点标记出来,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晚上宿舍熄灯后,他还会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课本,再看一会儿当天学过的内容。

数学老师发现林建国对机械原理格外敏感,便推荐他加入了学校的 “科技兴趣小组”。第一次走进实验室时,林建国看着桌上的显微镜、万用表和各种机械零件,眼睛都亮了。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师,他常常带着同学们做小发明:用废旧零件组装简易收音机、设计小型灌溉装置,甚至尝试修复损坏的实验器材。林建国总是最积极的那个,他把在维修铺里学到的手艺用在实践中 —— 给零件除锈、焊接断裂的接口、调整装置的精度,这些别人觉得棘手的活,他却做得又快又好。

“林建国,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太厉害了!” 有一次,小组里的同学看着他熟练地用扳手调整齿轮间距,忍不住问道。林建国笑着说:“跟我爹学的,他是铁匠,还会修拖拉机,我小时候常帮他递工具。” 说着,他还拿出纸笔,给同学们画起了维修铺里的车床结构,讲起了齿轮传动的原理,听得大家连连点头。

除了学习和科技兴趣小组,林建国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其他活动。学校举办运动会时,他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他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绕着校园的跑道练习,汗水浸湿了他的蓝布褂子,却让他的眼神越发坚定。比赛那天,他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却坚持跑完了全程,冲过终点线时,班里的同学都为他鼓掌。班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说:“建国,你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比名次更重要!”

学校的广播站招募播音员时,林建国也鼓起勇气报了名。他知道自己的普通话带着青石镇的口音,便每天对着课本练习朗读,还特意请教语文老师纠正发音。有一次,他在广播里朗读了一篇自己写的作文《我的小镇》,文中描写了青石镇的老槐树、林记铁器维修铺,还有父亲在灯下帮他修课本的场景,朴实的文字里满是对家乡的牵挂。广播结束后,有好几个同学找到他,说:“林建国,你的小镇听起来好温暖,以后有机会我们想去看看!”

在县城上学的日子里,林建国最期待的就是周末 —— 不是因为可以休息,而是因为能给家里写信。他会把一周的学习和生活都写在信里:数学考了多少分、科技小组做了什么发明、运动会上的趣事,还有学校食堂新出的菜色。他也会在信里问家里的情况:维修铺的生意好不好、父亲的腰还疼不疼、母亲有没有按时吃饭、院子里的老槐树有没有落叶。

每次收到家里的回信,林建国都会反复读好几遍。父亲的字写得有些潦草,却透着朴实的关心:“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惦记,专心学习就行,钱不够了就跟家里说”;母亲则会在信里夹上几片晒干的槐树叶,那是从院子里的老槐树上摘的,带着家乡的味道。有一次,父亲在信里说,维修铺接了一个给县城机械厂加工零件的活,用的是他之前教给父亲的图纸画法,林建国看着信,忍不住笑了出来,觉得自己在学校学的知识,终于能帮到家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五世同堂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期中考试后,学校放了三天假,林建国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坐上了回青石镇的班车。班车在土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当他看到镇口熟悉的石桥时,心里一下子就暖了。他快步往家里走,远远就看到维修铺门口,父亲正站在车床旁忙碌,母亲则坐在院子里择菜,院子里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

“爹!娘!我回来了!” 林建国大喊着跑过去,手里还提着给家里买的东西 —— 给父亲买的止痛膏药,给母亲买的花布,还有给邻居孩子们带的糖果。林卫国放下手里的活,快步走过来,一把拉过儿子,仔细打量着:“瘦了,也高了,在学校吃得好不好?” 王氏则连忙接过儿子的行李,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走:“娘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早就炖好了,就等你回来呢!”

那个周末,林建国把在学校的见闻都讲给家人听:他给父亲看科技小组做的收音机模型,给母亲描述学校的大礼堂,还教弟弟林建军做了一个简易的小风车。晚上,他和父亲坐在老槐树下,聊起了学校的实验室:“爹,实验室里有好多机器,能做各种实验,以后我学会了,就能帮咱们维修铺改进技术了!” 林卫国笑着说:“好,爹等着那一天,咱们的建国出息了!”

假期结束时,林建国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返回县城。临走前,父亲把一个布包塞到他手里,里面是刚烙好的饼和一些零花钱:“在学校好好照顾自己,别太节省,要是想家了,就回来看看。” 林建国点了点头,强忍着眼泪,转身踏上了回学校的路。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为了那个养育他的小镇。

回到学校后,林建国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从青石镇来,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家乡的牵挂,我要在这里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回报家人,回报小镇。” 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科技小组里,他潜心研究,大胆尝试;在广播站里,他用朴实的声音传递温暖。他不再是那个初来县城时略显拘谨的小镇少年,而是成长为一个自信、开朗、有担当的中学生。

圣诞节那天,学校举办了文艺晚会,林建国和科技小组的同学一起表演了一个 “机械小剧场”—— 他们用组装的机器人跳舞,用简易的灯光装置营造氛围,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演出结束后,班主任找到他,笑着说:“建国,你不仅学习好,还这么有创造力,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林建国腼腆地笑了笑,心里却想着:要是父亲和母亲能看到这场演出,他们一定会很开心。

寒假来临的时候,林建国带着优异的成绩单回到了青石镇。他把成绩单递给父亲,林卫国看着上面的 “优秀” 评语,激动得把成绩单看了又看,逢人就说:“我儿子在县城上学,成绩可好了!” 乡亲们也都为林建国高兴,张叔还特意给了他一本旧的物理参考书:“建国,好好学,以后考上大学,给咱们青石镇争光!”

林建国拿着那本参考书,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自己在县城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乡亲的鼓励,更离不开那个养育他的小镇。在校园里,他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活动,开阔了眼界;但无论走多远,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来自哪里,不会忘记家乡的亲人与牵挂。

那个冬天,林建国在维修铺里帮父亲干活时,还把在学校学到的机械知识用在了实践中 —— 他给车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防护装置,能减少操作时的危险;还帮父亲画了一张更精确的零件加工图纸,提高了工作效率。林卫国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骄傲:“咱们建国长大了,不仅会读书,还能帮家里改进技术了!”

林建国笑着说:“爹,这都是我在学校学的,以后我还要学更多知识,把咱们的维修铺办得更好,让咱们青石镇变得更热闹!”

院子里的老槐树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雪,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来,落在林建国和父亲的身上,温暖而明亮。林建国知道,他的校园生活还在继续,他的成长之路还有很长,但无论未来走到哪里,他都会带着家乡的牵挂,带着家人的期望,勇敢地向前走,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五世同堂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