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五行债:梁祝纪元 > 第59章 土生木的启示

五行债:梁祝纪元 第59章 土生木的启示

作者:晗晖曦宸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8 23:49: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树洞里的潮气像一匹浸了水的绸缎,沉甸甸地裹着香樟特有的苦香 —— 那香气里混着新叶的清冽与老根的醇厚,在鼻尖缠缠绕绕,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祝英台将膝盖蜷到胸前,后背抵着的树壁带着陈年树皮的糙意,凸起的纹路硌得肩胛骨微微发酸。掌心按在潮乎乎的泥土上,土粒间还凝着雨后的凉,却被腕间符文持续散出的热烘得泛起暖融融的潮气,像是揣了团温吞的炭火。

腕间的缠枝符文正泛着流动的绿光,那些光芒顺着纹路游走时,像极了方才香樟林里疯长的藤蔓,带着破土而出的韧劲。每一次流转,手腕上灼烧般的痛感便减轻一分,可某种更深沉的震颤却趁势往骨缝里钻,像春雪融后渗入冻土的细流,凉丝丝地漫过四肢百骸。

你看。 她缓缓抬起手腕,绿光在缠枝纹的沟壑里翻涌,恰似浸在清水里的萤火虫,明明灭灭间映亮了她眼底的困惑。刚才那道屏障炸开时,我好像听见树叶在响 —— 不是风刮过时那种哗啦啦的喧闹,是...... 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符文边缘,触到那些微微凸起的纹路时,像摸到了某种古老的密码,是有人在数纹路。一片叶子,一道纹路,数得那样认真,连呼吸都怕惊扰了什么似的。

梁山伯正蹲在对面翻那本泛黄的《夏书?禹贡》。书页边缘卷得厉害,像被虫蛀过的蝶翅,轻轻一碰就簌簌掉着细碎的纸屑。听见这话,他抬头时额前的碎发蹭到了树洞顶垂下的蛛网,蛛网上沾着的水珠应声坠落,恰好落在摊开的古籍上,洇开一个小小的圆斑,像枚被晨露打湿的印章,不偏不倚罩住了 木石相济 四个字。

不是数纹路。 他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按在那个水斑上,字迹透过薄薄的纸背,在他掌心印出模糊的痕,是记忆在应和。就像古镜遇故人,会自发映出过往的影。

祝英台的目光落在他掌心 —— 那里有道月牙形的浅疤,是今早爬树时被香樟树皮划破的。此刻那道疤正泛着极淡的青光,与她腕间符文的绿光遥遥相吸,像两条隔着溪流的蛇,吐着信子试探着,既想缠绕又怯于靠近。

大禹治水时,会稽山的先民会把松木削成楔子,嵌进岩石缝里,再往缝里灌滚烫的桐油。 梁山伯的指尖划过古籍上的注解,那些墨迹在岁月里褪成了浅褐色,却仍能看出刻写时的用力,笔锋转折处透着股执拗的劲,木头遇油发胀,能把石头的缝隙堵得严严实实。他们说,这叫 木借土势,土承木力

他忽然合上书,往祝英台身边挪了挪,两人的肩膀轻轻撞在一起时,树洞里浮动的光都晃了晃。洞里的光线昏昏暗暗,只有她腕间的绿光映着彼此的脸,能看见他睫毛上沾着的细小土粒 —— 是刚才爬进树洞时蹭的,像落了层碎金。

你还记得鲁班凿香炉吗?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散了空气里漂浮的光粒,文档里写,他特意在炉壁凿了 V 形刻槽,角度和香樟树干的纹路一模一样。那时我总不懂,为什么非要复刻香樟的纹?

祝英台的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树洞壁的泥土,指甲缝很快塞满了湿软的土块。那些土带着地下深处的腥气,却让她莫名想起三潭印月湖底的淤泥 —— 据说那里埋着鲁班造的巨石香炉,炉底的土早就和香樟盘根错节的根须缠在一起,三千年了,连雨水都冲不散它们的纠缠。

因为香樟的根扎在土里。 她忽然开口,声音被树洞滤得有些发闷,却带着恍然大悟的清亮,单纯的木头泡在水里会烂,可要是有土托着,根能往深处钻,就算水再大,也冲不垮。就像人站在地上,才敢抬头看天。

话音刚落,腕间的符文突然亮得刺眼。绿光顺着她按在泥土上的掌心往下渗,那些原本湿冷的土粒竟泛起细碎的金芒,像谁撒了把被阳光晒透的金沙。她低头细看,只见泥土里正浮出极淡的纹路 —— 不是树的年轮那种一圈圈的圆,而是缠枝纹,和她符文上的、香樟树干上的、甚至记忆里墨姜编草绳时用的纹路,一模一样。

这就是我们的 。 梁山伯的手覆上来,盖住她的手。他掌心的温度混着她的热度,让那些金芒晃了晃,渐渐凝成更亮的光团,你的符文是木,我的记忆碎片是土。土生木,就像夏朝的香樟根扎在湖底的泥里,就像鲁班的血混着石头的灰 ——

就像墨姜说的,土能载物。 祝英台接过话头,脑海里突然闪过屏障炸开时的碎片,我想起了,墨姜蹲在湖边扔红石子时,说 土沉在水底,才托得住鱼 。那时我不懂,鱼明明游在水里......

水依着土才有形,鱼靠着水才得生。 梁山伯的拇指摩挲着她腕间的符文边缘,绿光顺着他的指缝往外溢,就像方才你听见的树叶响,不是叶在数纹,是你的木性与这香樟的根脉相认,我的土性又在底下托着这认亲的缘。

祝英台反手握住他的手,指腹碾过他掌心的疤,那里的青光正与她的绿光丝丝缕缕缠成一股,像两股终于汇合的溪流:记忆不是碎片。是土,能生万物,能藏过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五行债:梁祝纪元请大家收藏:()五行债:梁祝纪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树洞里的香樟味突然浓得化不开,像是有人打翻了陈年的香膏。祝英台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底下,那些泛着金芒的泥土正顺着缠枝纹往上爬,织成一张半透明的网。网眼里浮出更多碎片:唐朝苏小小墓的血砖上,郑元和刻的 字边沾着的湿土,还带着西湖的水汽;宋朝岳王庙前,孝娥用金板蘸着血写证词时,板底积的灰里,混着香樟落叶烧成的烬;清朝长桥的石缝里,陶师儿投湖前埋下的玉簪,簪尾缠着的那捧干土,至今还凝着钱塘江潮的咸......

这些土,这些记忆,原来一直都在。 祝英台的指尖微微发颤,那些碎片在光网里明明灭灭,像檐角的风铃在风中轻响。

就像这香樟的根,在地下盘桓千年,从未离开。 梁山伯的声音里带着共鸣,他看见自己掌心的疤与她腕间的符文正以同样的频率发光,我们以为忘了的,其实都藏在土里,等着被木的生机唤醒。

树洞里的光突然亮了三分,那些金芒与绿光交织着往上窜,在两人头顶织成片小小的光穹。祝英台忽然笑起来,眼角沁出的湿意被绿光一照,像落了两颗碎钻:所以刚才的屏障才会变强。不是香樟的力量传到我身上,是我们的记忆钻进了香樟的根里,让这千年的老树,也记起了自己是怎么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木的。

梁山伯低头,看见两人交握的手底下,泥土里的金芒正顺着符文的脉络往上涌,与绿光交织成一片暖融融的光海。树洞外的香樟林突然传来簌簌声,像是千万片叶子同时转了个身,叶尖的光透过树洞的缝隙钻进来,在他们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影,像极了夏朝那只巨石香炉上,永远烧不熄的、跳动的光。

他忽然想起文档里的话:土是根基,木是生长。没有土的木,是飘在水里的草;没有木的土,是埋着枯骨的坟。

而此刻,他们交握的掌心里,正有片小小的、带着金绿纹路的叶子缓缓舒展。叶尖沾着的光,一半是符文的青,一半是泥土的黄,像极了他们此刻相视而笑的眼 —— 那里头,藏着整座香樟林的过往,和往后无数个春秋的期许。

喜欢五行债:梁祝纪元请大家收藏:()五行债:梁祝纪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