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子时初刻。
终南山笼罩在薄雾中,演武场上的三千弟子身披银色软甲,五大信物的光芒在阵旗上流转。
文逸辰站在点将台中央,惊鸿剑与武安君剑鞘并立,剑身上&bp;“止戈”
&bp;二字与头顶北斗七星形成微妙共鸣。
远处,新帝的御林军已抵达山脚,火把连成一片,宛如一条赤色巨蟒盘绕在终南山下。
“报&bp;——!”
&bp;一名弟子策马而来,“御林军前锋已过云门关,距山门不足五里!”
文逸辰点头,目光转向山门前的百姓队伍。
数百名老弱妇孺手捧写有&bp;“祈太平”
&bp;的灯笼,自发组成人墙,将御林军的必经之路堵得水泄不通。
为首的老妇人正是当年洛水蝗灾中被天下派救下的张婆婆,她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举起一块木牌:“文门主救过我孙儿的命,要杀他,先从老婆子尸体上跨过去!”
山腰处,诸葛明操控着三百只&bp;“神火雷鸟”
&bp;在云层盘旋,每只鸟的爪间都绑着写有&bp;“民贵君轻”
&bp;的传单。
叶清歌率领崆峒弟子布下&bp;“离火阵”
赤色火焰在阵纹中流动,与山下御林军的火把遥相辉映,却暗含&bp;“以火克金”
&bp;的玄机。
朱砂则带着&bp;“火字堂”
&bp;弟子混入百姓队伍,随时准备保护手无寸铁的民众。
金銮殿的明黄大帐中,新帝望着山下的&bp;“止戈”
&bp;旗,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龙案上的始皇帝罪己诏副本。
李崇古跪伏在地,额头沁出冷汗:“陛下,只需一声令下,神机营的火器便可将这些草民连同逆贼一并诛灭……”
“住口!”
&bp;新帝突然拍案而起,目光落在帐外请愿的百姓身上。
一个孩童举着歪歪扭扭写着&bp;“谢谢文哥哥”
&bp;的木牌,在火把照耀下,脸上的笑容清晰可见。
新帝忽然想起自己年幼时,也曾在民间见过这样的笑容,只是后来被朝堂的权谋渐渐掩埋。
子时三刻,御林军的前锋终于按捺不住,挥刀劈向挡路的百姓。
文逸辰眼神一凛,正要下令反击,却见张婆婆突然扑向刀刃,被眼疾手快的朱砂拉开。
与此同时,诸葛明的&bp;“神火雷鸟”
&bp;集体俯冲,将传单撒向御林军阵列。
“御林军的兄弟们!”
&bp;文逸辰的声音通过&bp;“传音竹蜻蜓”
&bp;传遍山谷,“你们可知,三年前你们吃的赈灾粮,有一半来自天下派的义庄?你们家中的老人孩子,曾在血煞盟手中被我们救过!”
&bp;他敞开衣襟,露出胸前与百姓交换的平安符,“我文逸辰无兵无马,有的只是江湖人的信任!”
御林军阵脚骚动,一名小校突然掷枪跪地:“末将记得,去年母亲病重,是天下派医堂免费施药!”
&bp;紧接着,更多士兵放下兵器,他们的目光从明黄的龙旗转向山上的&bp;“止戈”
&bp;旗,眼中的杀意渐渐被愧疚取代。
李崇古见状,抽出腰间佩剑:“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