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离开李丽办公室后,李丽开始处理有关文件和文稿审签,这时,孙副社长打来电话,他跟李总编辑汇报说,中午订在扬州饭店西湖厅,请您早点过去打打牌。李丽说,我一会和张燕一起过去。张燕收拾好茶具,又把办公室卫生清理了一遍。李丽说,你坐我的车子一起走吧。赵燕说,这里到扬州饭店不远,您还要带车子吗?李丽说,我吃饭后就要到新家去,不然还要回来开车子。张燕说,新家?什么意思?您该不会结婚了吧?李丽说,没有,是入住到郑妈妈和夏爸爸家。夏颖学习去了,她爸妈都要求我回家住,也便于照顾她们二老。张燕说,这样您会不会更辛苦啊?李丽说,辛苦倒谈不上,不过更有利于向老爸学习管理经验和处世方法,同时,也能结交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学习她们的思维方式和处理疑难问题的智慧。张燕说,有失必有所得,有道理。李丽说,如果有人问你,我和夏书记家什么关系,你就说,夏书记早把李丽当成了二女儿,老大学习去了,老二回家住也是正常的。张燕说,我明白了。李丽开车,两个弯一拐,就到了扬州饭店了。李丽停好车,与张燕一起往饭店走,进了饭店大厅,张燕快步来到吧台,问服务员西湖厅在几楼?服务员说,在五楼,可以乘电梯,并用右手示意了一下右边电梯口。张燕跟李总编说,西湖厅在五楼,这边有电梯,走到电梯口,张燕伸手按下上行键。
进了包厢,看到只有孙、仇两位副社长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他们看到李总编和助理张燕到了,连忙站起来,迎了过去,招呼她们俩沙发上坐,并倒了两杯茶水放到茶几上。李丽问,孙社长,他们人呢?孙社长说,都来了,在路上呢?一会儿就到了。李丽说,菜点了吗?仇社长说,点了一部分,说着让服务把点好的菜品跟李总编审阅。李丽说,以不浪费为原则,我就不看了。张燕说,现在春节期间,饭店不是套餐吗?怎么可以点菜啦?服务员说,就是从今天开始的,可以点菜了。张燕哦了一声。这时,有叩门声,服务拉开包厢大门,领头进来的是办公室胡主任,紧接着是刘主任,蒋处长和检查室王主任。李丽问,孙、仇社长,人到齐没有?都说到齐了。李丽说,那就上菜吧!孙、仇社长请李总编坐主位,李丽看了看,都是家里人,也就不客气了,就说都围上吧!张燕接过孙社长的酒瓶说,我小点,还是我来为各位领导服务吧!孙社长看着李总编,意思征求她的意见。李丽说,让张燕锻炼锻炼,对她也是好事。第一杯酒都斟满了,孙、仇两位副社长说,让我们共同举杯。敬李总编一杯!大家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的说,敬李总编!李丽说,大家坐到喝吧,都是一家人。午餐很快结束了,李丽与各位同事打了招呼说,我先走一步了。车子很快就到了省委宿舍楼小区。
李丽拎着行李箱到了家门口,用钥匙悄悄的打开房门,进屋后,发现家里各个房门都关着呢,自己便轻轻的将行李箱拎到颖颖姐的卧室,慢慢的关好门,脱掉外罩,和衣躺到床上,看着天花板,本想休息一会的,可一看时间,快两点了。李丽躺了一会,就起来了,坐在靠椅上,伸手打开电脑,待启动完成,李丽登录QQ,发现头像闪个不停,便点开逐个查看了一番,发现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信息需要回复,只有郭琳琳和赵燕写的两篇散文,留言十分恳切,请她无论如何也要帮润色一下。郭琳琳写的散文:《我的寒假生活》。
寒假的晨光总来得慢些,我常常在奶奶煮的红薯粥香气里醒来。厨房窗台上,她前几日腌的腊鱼挂在通风处,油珠儿顺着鱼皮往下滑,滴在搪瓷盆里,发出细碎的“嗒嗒”声,这是家乡冬日最实在的声响。
午后常搬张藤椅坐在阳台,阳光把书页晒得暖烘烘的。有时读着书,会听见楼下邻居阿姨喊我:“琳琳,来尝尝刚炸的糖糕!”盛糖糕的瓷盘还带着热意,咬一口,酥皮簌簌落在衣襟上,甜香裹着油香,是小时候最盼的味道。我也会把妈妈寄来的坚果分些给她,听她讲年轻时赶年集的趣事,说那时买块花布都要排上半天的队,不像现在,那里都有卖的。
临近春节,帮奶奶擦玻璃成了固定任务。我踩着板凳够高处,她就递来沾了温水的抹布,嘴里念叨着“慢些慢些”。玻璃擦得透亮时,能看见对面楼的小朋友在贴春联,红底黑字的“福”字倒着贴,像一朵绽在窗上的花。晚上一家人围在桌边包饺子,爸爸总爱把硬币包进馅儿里,说谁吃到硬币,谁来年有福气。我咬到硬币的那一刻,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连说“我们家琳琳有好运喽”。
有次陪奶奶去菜市场办年货,她拉着我的手穿过拥挤的摊位。卖白菜的大爷嗓门洪亮,“刚拔的白菜,甜得很!”奶奶蹲下来挑,指尖在菜叶上轻轻拂过,像在抚摸一件珍宝。回家的路上,她拎着装满菜的袋子,却执意不让我多拿,说“你上学累,这点活儿奶奶还干得动”。看着她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微扬,忽然觉得,寒假的意义从来不是悠闲度日,而是能有大把时间,陪着最亲的人,把寻常日子过成暖暖的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把寒假拍的照片整理成相册,有奶奶晒腊鱼的背影,有沾着糖糕碎屑的衣襟,还有一家人包饺子时的笑脸。这些细碎的片段,像散落在时光里的星星,拼出了我最珍贵的寒假记忆,原来最温暖的生活,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远行,而是守着烟火气,和爱的人一起,慢慢度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赵燕写的散文:《家乡春节趣事》。
家乡的春节,总藏着些让人笑出眼泪的小插曲,像灶台上蹦跳的火星子,暖乎乎地落在记忆里。
最难忘那年帮奶奶贴春联。我踩着高凳,手里攥着浆糊刷,奶奶在底下指挥:“往左挪挪,再往上点!”我屏息调整,刚要把横批按在门楣上,脚下凳子忽然晃了晃,手里的浆糊“啪”地蹭在门框上,一道白印子像条小蛇。奶奶笑得直拍大腿,转身取来红纸剪了朵小福字,往白印上一贴,倒成了门楣上最别致的装饰。路过的邻居见了,都夸“这创意好”,我红着脸挠头,倒觉得这意外的小失误,比规规矩矩贴好更有年味。
大年初一清晨,按习俗要去给族里长辈拜年。我跟着爸爸往二爷爷家走,刚进院就被他家的大黄狗围住。那狗摇着尾巴往我身上扑,爪子把我新穿的棉袄蹭得全是泥印。二爷爷笑着出来解围:“这狗认生,见了穿新衣服的更亲热!”说着递来块芝麻糖,我含在嘴里,甜意刚漫开,就听见爸爸跟二爷爷打趣:“您家这狗,是给孩子的新衣服‘盖章’呢!”
最热闹的要数元宵节的“猜灯谜赢糖”。村头老槐树下挂着红灯笼,每个灯笼底下坠着张纸条。我盯着一条“身子像条绳,趴在地上行,走路弯又弯,出口不留情”的谜语,琢磨半天没头绪。旁边的小堂弟拽拽我的衣角:“姐,是鞭炮呀!”我恍然大悟,跑去找村支书兑奖,结果慌慌张张报谜底时,把“鞭炮”说成了“炮鞭”,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村支书笑着塞给我一把水果糖:“说错了也给,看你急得脸红的样子,比灯谜还逗!”
如今想起这些趣事,耳边还能听见奶奶的笑声、大黄狗的叫声,还有灯笼下此起彼伏的欢闹。那些带着点笨拙和慌张的瞬间,像裹着糖霜的小石子,轻轻落在心尖上,让家乡的春节,总比别处多了几分温暖的烟火气。
李丽认真的看完了两篇散文,文风朴实,充满着生活气息,各有特色,并进行了逐一推敲修改后,感觉还行,就发给了张燕,安排在日报副刊发表。又将修改好的散文,分别发回给赵燕和郭琳琳,并附上短语。
李丽在想,如果有一天不再为他人做嫁衣,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李丽看到电脑右下角显示快三点半了,便关掉电脑,披上外罩,悄悄下楼了,迅速发动汽车向机场方向驶去。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