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小王的彩票人生 > 第1章 李根这家人(一)

小王的彩票人生 第1章 李根这家人(一)

作者:尹木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0-14 10:52: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小说

李根这家人

李根。今年二十三岁了,高高的个子,体格健壮,皮肤红红的,十分方正的国字脸,看上去就是一副很憨厚的样子。爱人程芳,二十二岁,一米六七的个子,皮肤不算白净,但五官却十分端正,看长相就知道是个贤淑的女人,她心地善良、大度、有包容心的女人。她们二人同乡,还是小学同学。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她们随着李根姐姐出嫁,也搬迁到某县城关镇生活。李根是跟姐姐长大的,父母去世时,李根只有10岁,姐弟俩相依为命,是姐姐一手把他抚养成人的。姐姐出嫁时,李根已经20岁了。李根生活在农村,平时就一个人了,偶尔女友程芳会过来陪陪他。又过了两年,李根给姐姐说,他一个人在老家生活非常不便,也干不好农活,想到姐姐生活的某县城关镇生活,姐姐与姐夫商量同意后,并找了有关人员做了详细的咨询,主要是落户问题,要有地方接收你才行。李根知道姐姐和姐夫同意后,马上找到女友程芳,决定从外地农村随迁到姐姐所在的某县城关镇定居生活。这一切全是姐姐、姐夫操办的,结婚、租房子,落实户口迁移,很顺利地办妥了。姐夫姓闫,大名闫峰,是当地的大姓,不仅人多,且人脉广,县直机关、公检法都有熟人朋友,自己的家门兄弟有几个都在城关镇工作。在那个年代,只要有熟人,没有办不成的事。李根夫妻俩不仅户口能够迁来,而且还落到了蔬菜队,煤票、粮票都享受供应制,比市场的煤、粮要便宜的多,俗称蔬菜队户口,属于农调粮,与商品粮户口相比,就是参军退伍不享受分配工作,高中毕业不能参加地方性招工,但比农村户口含金量要高的多,将来还可以借助征地拆迁,将全家户口再转为城镇户口、商品粮供应,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李根夫妻俩已经十分满意了。不仅从农村到了县城,还享受了煤、粮供应,真的好开心。房子是临时租的,居住在老街菜市场的东边,这里就是蔬菜大队所在地,且离姐姐、姐夫家比较近,好有个照应。租的房屋座南面北,出门就是菜市场,房屋的正东偏南约四十米的地方,有个公共厕所,每到下雨天,粪便都随着雨水流到路上,苍蝇蚊虫到处乱飞,每当有东南风时,臭气难闻,很少有人打扫,周围居民都很有意见,已向当地政府反映多次了,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本想离开这个地方的,重新找房子租,可这房子是姐姐帮租的,自己和爱人也是这里的蔬菜队户口,也就不再想重新租房子离开这个地方了。好在房子是坐南面北,进出都在北边,公厕对此影响也不是太大。

刚来的时候是租房子,两年后,李根花了一千多元,将居住的两间房子和一个二十几平方的小院子买了下来,算作是自己的家产了。唯一不足的就是前面的公厕,李根心想前面的公厕肯定会改造的,周围的居民一定还会继续联名找政府解决此事,不会一直没有人管理的。

当时,夫妻俩结婚没有多久,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既没有钱,也没有人际关系,有的就是力气和青春。夫妻俩都二十多岁,是一对年轻人,夫妻俩都是小学毕业,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为人诚实、善良,善交朋友,懂得感恩。李根很能干,也很勤劳,能吃苦。拉过板车,拎过泥兜,搬砖,扛水泥,帮人干杂活、搬家、运煤等,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后来看到县城火车站客流量大,就买个烧饼摊子,起早贪黑,开始做起打烧饼的生意,每天挣个三十、五十的,收入不错,干了两年,又在人流量多的地方租了个门面,开始做小刀面早点,面条都是自己亲自擀的,既劲道又有口感,好吃,有时候来吃小刀面的顾客都排队等着。爱人程芳还向别人请教,学会了卤茶叶蛋手艺,几分钱一个生鸡蛋,卤成茶叶蛋后,就能卖到一角五或二角钱一个。早点做的越好,加上服务周到,干净卫生,来吃早点的顾客就越多。几年下来,不仅经济上有了些积累,还积攒了一些人脉。夫妻俩商量想把餐饮生意做大些,夫妻俩把自己的想法给姐姐姐夫说了一下,征求她们的意见,得到姐姐姐夫的认可后。于是,李根就骑个破旧自行车,到处转悠,看到小饭店就进去坐坐,和有关人员聊上几句。饭店生意,一定要选择好的路段、好的门面。最后,在人流较多且县直机关单位较为集中的主街道上,租了两间门面房,装潢了三个包厢,开了个小饭店。平时,程芳负责买菜、洗菜、切菜,洗碗、洗盘。程芳购买的食材都是上市菜,无论是荤菜还是蔬菜,都很新鲜。李根负责烧菜,顾个服务员负责跑堂,搞搞卫生。饭店名子是姐夫闫峰帮起的,名为“客来香”餐馆,做的都是当地土菜,一时间,生意很红火,三个包厢天天需要预定,中午和晚上都爆满。半年后,又将门面房上面的二层两间也租了下来,设计了四个包厢,这样就能安排七桌了。一般家庭孩子满月、老人祝寿、新房搬家子女订婚等等,需要订三桌五桌酒席的,都有能力接待安排了,一做就是近十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年初一早上,李根夫妻俩起来的很早,收拾整理要带的礼品,李根看了看时间,已经六点了,就打电话给一个好朋友,问他起床没有,说今天我们全家要回程芳老家,请他辛苦一下,朋友说没有问题,等我吃过饺子就开车过去,李根说来我家吃吧,饺子你嫂子快下好了。朋友立马答道,好的,马上到。李根的朋友姓王,叫王高。平时李根就喊他王老弟,他家是做烟酒批发生意的,生意做的很大,效益很好,家里有三部汽车。李根饭店用的烟酒等基本都是他家店的,他和李根关系也非常的铁。孩子们听到汽车喇叭声,都快速起床洗漱,大家吃过早饭,看看时间已经七点钟,就准备出发了。从县城到程芳老家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且路况不是很好,正常行驶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年初一的早上,太阳刚刚冒出地坪线,县城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异常安静,偶尔听到周围农村放鞭炮的声音。王高上车发动汽车,呜呜地响声,惊扰四邻。李根一家六口快速上了车,她们一行七人,开着中巴车子,一路西行,向程芳老家驶去。

冬日初升的暖阳,从车子后面的玻璃窗照进车厢,很是温暖。因今天起的早,加上车厢温度适宜,听着和谐的音乐,大家都纷纷欲睡。大女儿李艳,今年十五了,读初中二年级,成绩一般。李艳把头靠在妈妈程芳的肩旁上甚是舒服。那个时期,但凡家庭经济状况好点的孩子,都不愿意刻苦学习,李根家几个孩子也不例外。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好。好在去年李根他们生产队的地被县里征收了,李根通过关系,借征地转户机会,将全家户口由原来的农调粮,蔬菜队户口转为了城镇户口、商品粮供应,这是历史性的转折,全家都是城镇户口了,孩子只要高中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县里各个单位的招工,进入国营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上班当工人了;如身体合格,当上三年义务兵回来,就可以享受安排工作。党政机关、工商税务、公安交通、金融单位、供电、邮电,移动保险,烟草铁路都可以进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退伍安置政策是按“系统分配,包干安置”,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政府下达的安置任务,涉及到国防建设,是政治任务。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就业渠道,所以孩子们对读书的兴趣就不大,加上家长们天天忙做生意,也顾不上子女的教育问题。大女儿问妈妈,我们家可以买辆汽车吗,每年回姥姥、老爷家也方便些,妈妈程芳扭头看了看女儿,说你问问爸爸。女儿用手拍了拍坐在副驾驶位上的爸爸左胳膊,爸爸正在和王高叙话呢,问女儿什么事情,女儿说,你问问开车叔叔,现在买一辆汽车需要多少钱。实际上李根早就想买一部汽车了,家里也是要用车的,雨天雪天也可以接送来饭店的客人,好朋友们星期六、星期天要用车也方便,买一辆汽车,也非常有必要。王师傅说,现在要是买车就买上海大众桑塔纳,价位也就十万吧。李根听后,回头看着女儿说,桑塔纳可行啊。女儿回答道,我又不懂汽车。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每月的工资就几十元钱,一年收入都不到一千元,花十万元买私家车,那是什么概念。当时,县城除了少数做生意的有点钱,搞工程的老板们家里有汽车,还有少辆出租车算是私家以外,很少再有家庭购置汽车了。女儿说可以啊,颜色吗,我来选,最好是玫瑰红,买车时我也要去看看。

春节过后,李根与爱人程芳商量,选个星期六,孩子们不上学,就安排好朋友王高开车过来,带着女儿、外孙闫涛司机就前往附近的HF市四S店,选购了一部红色桑塔纳,车子颜色是女儿定的,说红色的喜庆。顾了自己的外孙闫涛帮开车,每月工资一千元,吃喝在饭店,顶机关工作人员一年的工资。汽车天天就停在美美大酒点门口,很是气派。闫涛也十分勤快,每天都把车子洗的干干净净,车窗玻璃擦的锃亮锃亮的。车子的调度权由老板娘程芳负责,加油、保养、维修、保险、闫涛的工资等。闫涛天天开车送接来饭店吃饭的贵客,这样以来,对饭店的生意非常有帮助。节假日,县直单位有关人员,想借用车,只要车子在家,程芳都满口答应,且从来都不收任何费用。闫涛不管回来的多晚,都会把车子开到李根家,停在小洋楼门前,自己才步行回家,天天如此,在县城李根算真正的有车家族了。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