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李根这家人
李根。今年二十三岁了,高高的个子,体格健壮,皮肤红红的,十分方正的国字脸,看上去就是一副很憨厚的样子。爱人程芳,二十二岁,一米六七的个子,皮肤不算白净,但五官却十分端正,看长相就知道是个贤淑的女人,她心地善良、大度、有包容心的女人。她们二人同乡,还是小学同学。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她们随着李根姐姐出嫁,也搬迁到某县城关镇生活。李根是跟姐姐长大的,父母去世时,李根只有10岁,姐弟俩相依为命,是姐姐一手把他抚养成人的。姐姐出嫁时,李根已经20岁了。李根生活在农村,平时就一个人了,偶尔女友程芳会过来陪陪他。又过了两年,李根给姐姐说,他一个人在老家生活非常不便,也干不好农活,想到姐姐生活的某县城关镇生活,姐姐与姐夫商量同意后,并找了有关人员做了详细的咨询,主要是落户问题,要有地方接收你才行。李根知道姐姐和姐夫同意后,马上找到女友程芳,决定从外地农村随迁到姐姐所在的某县城关镇定居生活。这一切全是姐姐、姐夫操办的,结婚、租房子,落实户口迁移,很顺利地办妥了。姐夫姓闫,大名闫峰,是当地的大姓,不仅人多,且人脉广,县直机关、公检法都有熟人朋友,自己的家门兄弟有几个都在城关镇工作。在那个年代,只要有熟人,没有办不成的事。李根夫妻俩不仅户口能够迁来,而且还落到了蔬菜队,煤票、粮票都享受供应制,比市场的煤、粮要便宜的多,俗称蔬菜队户口,属于农调粮,与商品粮户口相比,就是参军退伍不享受分配工作,高中毕业不能参加地方性招工,但比农村户口含金量要高的多,将来还可以借助征地拆迁,将全家户口再转为城镇户口、商品粮供应,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李根夫妻俩已经十分满意了。不仅从农村到了县城,还享受了煤、粮供应,真的好开心。房子是临时租的,居住在老街菜市场的东边,这里就是蔬菜大队所在地,且离姐姐、姐夫家比较近,好有个照应。租的房屋座南面北,出门就是菜市场,房屋的正东偏南约四十米的地方,有个公共厕所,每到下雨天,粪便都随着雨水流到路上,苍蝇蚊虫到处乱飞,每当有东南风时,臭气难闻,很少有人打扫,周围居民都很有意见,已向当地政府反映多次了,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本想离开这个地方的,重新找房子租,可这房子是姐姐帮租的,自己和爱人也是这里的蔬菜队户口,也就不再想重新租房子离开这个地方了。好在房子是坐南面北,进出都在北边,公厕对此影响也不是太大。
刚来的时候是租房子,两年后,李根花了一千多元,将居住的两间房子和一个二十几平方的小院子买了下来,算作是自己的家产了。唯一不足的就是前面的公厕,李根心想前面的公厕肯定会改造的,周围的居民一定还会继续联名找政府解决此事,不会一直没有人管理的。
当时,夫妻俩结婚没有多久,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既没有钱,也没有人际关系,有的就是力气和青春。夫妻俩都二十多岁,是一对年轻人,夫妻俩都是小学毕业,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为人诚实、善良,善交朋友,懂得感恩。李根很能干,也很勤劳,能吃苦。拉过板车,拎过泥兜,搬砖,扛水泥,帮人干杂活、搬家、运煤等,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后来看到县城火车站客流量大,就买个烧饼摊子,起早贪黑,开始做起打烧饼的生意,每天挣个三十、五十的,收入不错,干了两年,又在人流量多的地方租了个门面,开始做小刀面早点,面条都是自己亲自擀的,既劲道又有口感,好吃,有时候来吃小刀面的顾客都排队等着。爱人程芳还向别人请教,学会了卤茶叶蛋手艺,几分钱一个生鸡蛋,卤成茶叶蛋后,就能卖到一角五或二角钱一个。早点做的越好,加上服务周到,干净卫生,来吃早点的顾客就越多。几年下来,不仅经济上有了些积累,还积攒了一些人脉。夫妻俩商量想把餐饮生意做大些,夫妻俩把自己的想法给姐姐姐夫说了一下,征求她们的意见,得到姐姐姐夫的认可后。于是,李根就骑个破旧自行车,到处转悠,看到小饭店就进去坐坐,和有关人员聊上几句。饭店生意,一定要选择好的路段、好的门面。最后,在人流较多且县直机关单位较为集中的主街道上,租了两间门面房,装潢了三个包厢,开了个小饭店。平时,程芳负责买菜、洗菜、切菜,洗碗、洗盘。程芳购买的食材都是上市菜,无论是荤菜还是蔬菜,都很新鲜。李根负责烧菜,顾个服务员负责跑堂,搞搞卫生。饭店名子是姐夫闫峰帮起的,名为“客来香”餐馆,做的都是当地土菜,一时间,生意很红火,三个包厢天天需要预定,中午和晚上都爆满。半年后,又将门面房上面的二层两间也租了下来,设计了四个包厢,这样就能安排七桌了。一般家庭孩子满月、老人祝寿、新房搬家子女订婚等等,需要订三桌五桌酒席的,都有能力接待安排了,一做就是近十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年初一早上,李根夫妻俩起来的很早,收拾整理要带的礼品,李根看了看时间,已经六点了,就打电话给一个好朋友,问他起床没有,说今天我们全家要回程芳老家,请他辛苦一下,朋友说没有问题,等我吃过饺子就开车过去,李根说来我家吃吧,饺子你嫂子快下好了。朋友立马答道,好的,马上到。李根的朋友姓王,叫王高。平时李根就喊他王老弟,他家是做烟酒批发生意的,生意做的很大,效益很好,家里有三部汽车。李根饭店用的烟酒等基本都是他家店的,他和李根关系也非常的铁。孩子们听到汽车喇叭声,都快速起床洗漱,大家吃过早饭,看看时间已经七点钟,就准备出发了。从县城到程芳老家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且路况不是很好,正常行驶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年初一的早上,太阳刚刚冒出地坪线,县城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异常安静,偶尔听到周围农村放鞭炮的声音。王高上车发动汽车,呜呜地响声,惊扰四邻。李根一家六口快速上了车,她们一行七人,开着中巴车子,一路西行,向程芳老家驶去。
冬日初升的暖阳,从车子后面的玻璃窗照进车厢,很是温暖。因今天起的早,加上车厢温度适宜,听着和谐的音乐,大家都纷纷欲睡。大女儿李艳,今年十五了,读初中二年级,成绩一般。李艳把头靠在妈妈程芳的肩旁上甚是舒服。那个时期,但凡家庭经济状况好点的孩子,都不愿意刻苦学习,李根家几个孩子也不例外。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好。好在去年李根他们生产队的地被县里征收了,李根通过关系,借征地转户机会,将全家户口由原来的农调粮,蔬菜队户口转为了城镇户口、商品粮供应,这是历史性的转折,全家都是城镇户口了,孩子只要高中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县里各个单位的招工,进入国营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上班当工人了;如身体合格,当上三年义务兵回来,就可以享受安排工作。党政机关、工商税务、公安交通、金融单位、供电、邮电,移动保险,烟草铁路都可以进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退伍安置政策是按“系统分配,包干安置”,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政府下达的安置任务,涉及到国防建设,是政治任务。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就业渠道,所以孩子们对读书的兴趣就不大,加上家长们天天忙做生意,也顾不上子女的教育问题。大女儿问妈妈,我们家可以买辆汽车吗,每年回姥姥、老爷家也方便些,妈妈程芳扭头看了看女儿,说你问问爸爸。女儿用手拍了拍坐在副驾驶位上的爸爸左胳膊,爸爸正在和王高叙话呢,问女儿什么事情,女儿说,你问问开车叔叔,现在买一辆汽车需要多少钱。实际上李根早就想买一部汽车了,家里也是要用车的,雨天雪天也可以接送来饭店的客人,好朋友们星期六、星期天要用车也方便,买一辆汽车,也非常有必要。王师傅说,现在要是买车就买上海大众桑塔纳,价位也就十万吧。李根听后,回头看着女儿说,桑塔纳可行啊。女儿回答道,我又不懂汽车。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每月的工资就几十元钱,一年收入都不到一千元,花十万元买私家车,那是什么概念。当时,县城除了少数做生意的有点钱,搞工程的老板们家里有汽车,还有少辆出租车算是私家以外,很少再有家庭购置汽车了。女儿说可以啊,颜色吗,我来选,最好是玫瑰红,买车时我也要去看看。
春节过后,李根与爱人程芳商量,选个星期六,孩子们不上学,就安排好朋友王高开车过来,带着女儿、外孙闫涛司机就前往附近的HF市四S店,选购了一部红色桑塔纳,车子颜色是女儿定的,说红色的喜庆。顾了自己的外孙闫涛帮开车,每月工资一千元,吃喝在饭店,顶机关工作人员一年的工资。汽车天天就停在美美大酒点门口,很是气派。闫涛也十分勤快,每天都把车子洗的干干净净,车窗玻璃擦的锃亮锃亮的。车子的调度权由老板娘程芳负责,加油、保养、维修、保险、闫涛的工资等。闫涛天天开车送接来饭店吃饭的贵客,这样以来,对饭店的生意非常有帮助。节假日,县直单位有关人员,想借用车,只要车子在家,程芳都满口答应,且从来都不收任何费用。闫涛不管回来的多晚,都会把车子开到李根家,停在小洋楼门前,自己才步行回家,天天如此,在县城李根算真正的有车家族了。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