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修道与星海 > 第1章 煤油灯下的线

修道与星海 第1章 煤油灯下的线

作者:季风那个谁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1 11:36: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东陆联邦,西南行省,青岩镇。2988年,冬。

寒风如刀,卷着远山深处最后一点狼嚎的余音,狠狠抽打在青岩镇的每一片屋瓦上。木制的窗棂在风中发出“吱呀”的悲鸣,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撕裂。窗纸上,一道瘦削的人影被摇曳的灯火拉得忽长忽短,像一株在料峭寒风中倔强挣扎的枯草,随时可能被连根拔起。

付华飞将自己裹在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旧棉袄里,但这股阴冷的寒意,似乎是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带着一种潮湿的、无孔不入的黏腻,任凭他如何蜷缩,都无法驱散分毫。他的脚下,是一个小小的火盆,里面几块捡来的湿木炭,正极其吝啬地散发着最后一点微弱的温热,升腾起的呛人烟味,熏得他眼眶阵阵发酸。这烟雾缭绕的困窘,便是他生活的常态。

他的视线,死死地钉在面前摊开的一本书上。

书页已经泛黄,边角卷曲,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复杂的图形与公式。书名是《空气动力学基础(第二版)》,山城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统编教材。对于青岩镇这个连电灯都尚未完全普及,入夜后便被无边黑暗吞噬的地方,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来自另一个遥远而光辉的世界——一个由明亮的荧光灯、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和轰鸣的风洞构成的世界。

而他,付华飞,就是那个侥幸从这个煤油灯的世界,窥见那片荧光灯光辉的人。

然而,此刻,那片光辉正在无情地离他远去。

他伸出冻得有些僵硬、指节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显得有些粗大的手,从书页下抽出了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纸是航校抬头的三联信纸,上面的字迹是用钢笔写的,笔锋锐利,一如这窗外的寒风,带着不容置喙的冰冷。

“……付华飞同学,鉴于你在本学期《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多门核心课程的期中测试中,成绩均未达到及格线,且在风洞实验操作中多次出现数据失稳的严重问题。经教务处与专业课导师组共同商议,在此予以严重警告。若在期末考试中仍无显着改善,学校将依据学籍管理条例,予以劝退处理……”

劝退处理。

这四个字,像四根淬了冰的钢针,狠狠扎进他的心脏,然后被一只无形的手搅动着,带来一阵阵紧缩的剧痛。

他几乎能立刻在脑海中勾勒出山城航校教务处那位以严厉着称的王主任,扶着他那副厚重的黑框眼镜,用他那毫无波澜的语调,一字一顿地念出这份通知的样子。他也仿佛能看到,当这封信送达时,镇邮局那位新来的、总是带着春天般善意微笑的姑娘,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惊讶与惋惜,或许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鄙夷。

更让他不敢去想的,是躺在里屋病床上的母亲。那个将一生都耗费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女人,为了供他去那所一年学费高达三百联邦币的航校,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她甚至瞒着他,变卖了父亲留下的唯一一件体面的遗物——一块锃亮的上海牌手表。如今,她旧病复发,每日的汤药钱,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喘不过气来。

如果自己真的被劝退,那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母亲所有的牺牲与期望,都将化为最残酷的泡影。意味着父亲在天之灵的期盼,将彻底落空。意味着他将从那个充满希望与未来的荧光灯世界,被彻底、永久地打回到这个只能靠煤油灯和湿木炭取暖的绝望现实里。

不。

付华飞的牙关,在不自觉中咬得咯咯作响。牙齿的酸麻感顺着神经一路蔓延到脑海深处。

他不能被劝退。他必须留在航校。这是他唯一能改变自己、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机会。

“以民气为翼,以国魂为罡。”

父亲临终前,用那只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摩挲着他的头顶,用微弱却无比坚定的声音留下的这句话,又一次在他耳边清晰地响起。父亲曾是东陆联邦第一代功勋飞行员,更是那个以航空从业者为掩护,传承千年,默默守护着东陆灵脉与空中主权的隐秘组织——“云端卫”的一员。

这个身份,直到父亲去世后,付华飞才从母亲偶尔的、碎片化的讲述中隐约得知。父亲的一生,都在云端之上,与呼啸的气流和看不见的敌人搏斗,守护着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宁,守护着那条被称作“灵脉”的、关乎国运的神秘能量网络。他希望儿子也能像他一样,有朝一日,能够搏击长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可现在,他连飞翔的资格都快要保不住了。

一股混杂着焦虑、疲惫、不甘与自我怀疑的黑色浪潮,猛地冲上他的头顶。书本上那些关于“边界层分离”“卡门涡街”的图表和公式,瞬间变成了一团毫无意义的、扭曲的墨迹,在他眼前疯狂地旋转、跳跃,仿佛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他的心跳开始失控地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滚烫。每一次心跳,都像一面沉重的战鼓,狠狠地砸在他的胸腔里,震得他头晕目眩。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正在像漏斗里的沙子一样,迅速地流失,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将其重新凝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道与星海请大家收藏:()修道与星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冷静……冷静下来……”付华飞用指甲掐着自己的掌心,试图用疼痛唤回理智,但收效甚微。

他想起了航校的赵建军,那个来自繁华山城、家境优渥的同学。赵建军总是在抱怨学校的设备老旧,风洞是几十年前的亚音速型号,传感器也总是跳出莫名其妙的坏点。可即便是用着这些被他视作“老古董”的设备,赵建军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他那种与生俱来的自信与从容,那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笃定,是付华飞从未拥有过的。

他也想起了杨华,那个总是沉默寡言,眼神却像雪域苍鹰一样锐利的军方委培生。杨华从不参与他们关于设备优劣的争论,只是在每一次风洞实验结束后,默默地记录下所有数据,一个人在角落里,用他那把磨得发亮的计算尺,一丝不苟地分析到深夜。他的身上,有一种军人特有的、磐石般的坚韧与专注。

还有何飞,那个立志要用现代医学的解剖刀,来剖析“灵气”现象本质的怪才。他总能从一堆看似混乱的生理数据中,找到与灵气波动相关的蛛丝马迹,并为此兴奋得手舞足蹈。

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一颗颗定位精准的星辰,稳稳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只有自己,像一颗脱离了轨道的陨石,在技术的黑暗宇宙里左冲右撞,找不到方向,只能无助地燃烧着自己,滑向坠落的深渊。

挫败感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越收越紧,几乎令他窒息。

他烦躁地合上书,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野兽。门闩被风吹得“哐当”一响,让他本就紧张的神经又是一跳。他大步走过去,用力将门闩插紧,仿佛这样就能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焦虑一同隔绝。

不行,这样下去,别说到期末考试,他可能连今晚都无法静下心来读完一页书。他会彻底被这股名为“失败”的漩涡吞噬。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帘被轻轻掀开,一道比他更加瘦弱的身影走了出来。

“华飞,天都快亮了,怎么还不睡?”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浓浓的担忧,“炭火都灭了,仔细别着凉。”

母亲苏玉兰身上披着一件同样陈旧的棉袄,脸色因为常年的劳累和病痛而显得有些蜡黄。她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东西,小心翼翼地走到付华飞身边。那是一碗用粗粮和几片风干的野菜熬成的糊糊,却是这个家能拿出的、最像样的夜宵了。

“妈,我还不困,您怎么起来了?”付华飞连忙扶住母亲,接过碗,一股暖意顺着碗壁传到他冰冷的手上。

“听着你在外面走来走去的,心里不踏实。”苏玉兰的目光落在他面前那本厚厚的教材和那封刺眼的信纸上,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她什么也没问。她只是伸出粗糙的手,轻轻抚平儿子紧锁的眉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爹常说,天大的事,也得先吃饱饭,睡好觉。身子是本钱。”

付华飞低下头,大口地喝着碗里的热糊糊,滚烫的食物顺着食道滑下,驱散了些许寒意,却无法温暖他那颗沉甸甸的心。他不敢看母亲的眼睛,他怕从那双眼睛里,看到失望。

苏玉兰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帮他收拾着桌上散乱的书本。当她的手触碰到一本练习册时,一枚东西从册子里滑了出来,掉在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当”声。

那是一枚青铜制成的航徽,巴掌大小,造型是一对展开的翅膀,中央托举着东陆联邦的五星标识。航徽的做工极为古朴,充满了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在摇曳的灯火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翅膀的纹路并非光滑的平面,而是由无数道细如发丝的云纹构成,繁复而玄奥。

更奇特的是,在这枚航徽的右翼上,有一道极其细微的裂痕,像一道蜿蜒的闪电,破坏了云纹的整体结构。

这是父亲留下的,另一件遗物。也是“云端卫”成员身份的象征。

“这东西,要收好。”苏玉兰将航徽拾起,用衣角仔细地擦了擦,然后郑重地交到付华飞手中,“你爹说过,这是咱们老付家的根,是传承,不是能拿去换钱的交易。记住了吗?”

付华飞握着冰凉的航徽,心中一震。他听出了母亲话里的深意。前些天,镇上的生产队长悄悄告诉他,有几个自称是“国际文化交流学者”的境外商人,一直在向镇里的人打听他父亲的遗物,尤其对这枚航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甚至开出了一个足以让任何一个青岩镇家庭疯狂的价钱。

“妈,我知道。”他用力点头,将航徽紧紧攥在手心。这枚航徽,不仅仅是父亲的遗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他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却本能地想要去守护的责任。

“快吃吧,吃完早点睡。”苏玉兰为他掖了掖衣角,转身走回里屋,只留下一声轻微的叹息。

付华飞端着碗,却没有了任何食欲。母亲的话,境外商人的觊觎,学业的危机,父亲的遗志,像几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道与星海请大家收藏:()修道与星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了床头那个已经褪色、上了锁的木箱上。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一个秘密。母亲曾严厉地告诫过他,无论多困难,都绝不能变卖这个箱子。他只知道,里面装着父亲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九霄御气诀》的完整心法,以及一些关于“云端卫”和“修行”的真正秘密。

“修行……”

这个词,像一道微弱的电光,再次划过他混乱的脑海。

父亲在世时,除了教他读书识字,讲那些航空英雄的故事,还教过他一套独特的呼吸吐纳之法。父亲说,这不是什么神神叨叨的玄学,而是一门“身心工学”,是飞行员在面对极限过载和突发状况时,保持绝对冷静与专注的科学。

这套方法,被父亲称作——《九霄御气诀》。

当然,父亲只教了他最基础的入门部分——定息法。

“万念归一,一归于息。当你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每一次呼吸的声音,‘看’到每一次心跳的轨迹时,你就能掌控自己的身体,掌控自己的心。”父亲的话语犹在耳畔。

多年以来,付华飞只是将这套方法当作强身健体、集中精神的辅助手段。尤其是在青岩镇这样灵气稀薄的凡界乡野,他从未真正体验过父亲所说的那种“与天地同频”的神奇感觉。

但现在,这似乎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付华飞将碗里剩下的糊糊一饮而尽,重新坐回火盆边。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看那本令人头疼的教材。他缓缓地闭上眼睛,将双手平放在膝上,掌心朝上,左手无意识地握着那枚冰凉的青铜航徽。

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

一呼,一吸。

起初,他的呼吸依旧急促而紊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窗外的风声,木炭燃烧殆尽的“噼啪”声,里屋母亲因病痛而压抑的轻微咳嗽声,都像恼人的苍蝇,不断地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干扰着他的心神。

付华飞没有急躁。他想起父亲的教导:“心如止水,非不起波澜,而是在波澜起时,能迅速归于平静。”他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散乱的思绪,重新拉回到对呼吸的感知上。

他引导着自己的呼吸,让它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深,越来越均匀。

呼……气流从鼻腔呼出,带走体内的浊气与烦躁。吸……清冷的空气被吸入,仿佛在汲取一丝纯净而宁静的能量,顺着鼻腔,流过喉咙,缓缓沉入丹田。

时间,在这一呼一吸之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渐渐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风声似乎远去了,火盆的炭火声也消失了。他甚至听不见自己的心跳了。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自己那悠长而平稳的呼吸声,如同一口古井,深邃而宁静。

这是一种无比奇妙的状态。他的意识从未如此清晰,他的感官也从未如此敏锐。

他能“感觉”到,空气中除了那些熟悉的氧气、氮气分子,还漂浮着一些极其微弱、却蕴含着惊人能量的粒子。这些粒子,就像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肉眼不可见,却又真实不虚地存在着。它们无处不在,遵循着某种神秘的规律,缓缓地流动着,构成了一个凡人无法感知的、浩瀚的能量海洋。

灵气。

付华飞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这个词。这正是世界观设定中,那肉眼不可见的高能粒子流。

就在这时,他甚至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深处,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稳定得如同磐石的震动。那震动仿佛与他的心跳,与他的呼吸,在某个特定的频率上,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这感觉转瞬即逝,微弱到让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他知道,那不是错觉。那是父亲曾提到过的“灵脉”,是这颗星球的呼吸,是东陆灵脉这条银河分支的脉动。

他尝试着将自己的感知,更深地沉入那股脉动之中。他发现,那股震动的频率,稳定得就像一台精密的原子钟。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聆听”时,他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在那稳定得如同天籁的主旋律中,似乎夹杂着一个极其微弱、极其短暂的、不和谐的颤音。

那颤音的频率,比主频率略高了那么一丝丝,就像一根绷得过紧的琴弦,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悲鸣,然后迅速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这是什么?

付华飞的心中闪过一丝疑惑。是自己的感知出了偏差?还是这灵脉本身,就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漂移”?他无法确定,但他本能地将这个异常的频率,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他沉浸在这种“定息”的状态里,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寒冷,忘却了烦恼。他的精神,像被一块看不见的磨刀石反复打磨,变得前所未有的锋利、专注与纯粹。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火盆里的木炭已经彻底熄灭,只剩下一点点暗红的余烬。煤油灯的灯芯,也已经燃烧到了尽头,灯火如豆,在晨风的吹拂下,做着最后的挣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道与星海请大家收藏:()修道与星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付华飞的心中,却亮起了一盏前所未有的明灯。

他没有丝毫犹豫,再次将那本《空气动力学基础》摊开。

这一次,当他的目光落在书页上时,奇迹发生了。

那副曾经让他头晕目眩、如同天书的“卡门涡街”示意图,此刻在他的眼中,变得无比清晰,甚至……活了过来。

他看到的不再是呆板的线条和箭头。他看到的是一股真实的气流,如同有生命的活物,欢快地绕过一个圆柱体障碍物。他看到了气流在障碍物后方,如何因为压强变化而发生“边界层分离”,形成了一对对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有序的“涡旋”。

他甚至能“看”到,每一个涡旋从生成、发展到脱落的完整生命周期。它们就像一个个拥有短暂生命的小精灵,在气流这支庞大交响乐队的协奏下,跳着一支充满了数学美感、却又暗藏危险的舞蹈。

他的脑海中,不再是那些干巴巴的公式和定义。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生动而直观的动态三维模型。他仿佛亲身站在那股气流之中,用自己的皮肤去感受每一个压力点的细微变化,用自己的眼睛去追踪每一个速度矢量的精确走向。

《九霄御气诀》的残篇中,曾有过这样一句描述:“气之所至,力之所生。善御气者,当知其性,观其形,控其势。”

原来是这样!

付华飞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狂喜。

父亲教给他的定息法,其真正的作用,根本不仅仅是让他冷静下来!它是打开一扇通往全新认知维度大门的钥匙!通过这种极限专注的“内观”状态,他能将抽象的、符号化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一种近乎本能的、可以被直接感知的直觉与洞察力!

这才是“修行”与“科技”真正的结合点!这才是“云端卫”传承千年的真正奥秘所在!

他激动地拿起一支磨秃了的铅笔,在一张草稿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他不再是照抄书上的示意图,而是在凭借自己的理解,复现他刚才在脑海中“看”到的、那活生生的涡旋形态。

他的笔尖在粗糙的草纸上沙沙作响,线条流畅而精准,充满了自信。他不仅画出了涡旋的形状和排列,还在旁边用清晰的字迹,标注出了关键的压力梯度、雷诺数适用范围,以及那个他曾经无论如何也无法深刻理解的涡旋脱落频率计算公式——St = fD/U。

过去,这个公式对他来说,只是一串需要死记硬背的、冰冷的符号。但现在,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生动的、可以被感知的物理意义。f是频率,是他“看”到那对小精灵交替起舞的节拍;D是障碍物的特征尺度,是那根圆柱体舞伴的腰围;U是来流速度,是那股气流交响乐奔流不息的速度。

它们不再冰冷,它们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付华飞完全沉浸在这种奇妙的顿悟之中。他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的笔越画越快,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从卡门涡街,到边界层理论,再到翼型升力与阻力的产生……过去那些像一堵堵高墙一样困扰他许久的知识壁垒,在这股由“定息”带来的、无坚不摧的强大专注力面前,被一一摧枯拉朽般地摧毁。

当他终于停下笔时,窗外已经透进了清晨的鱼肚白。

桌上,摊满了他的草稿纸。每一张纸上,都画满了各种气流图,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推演公式和心得笔记。这些草稿,就是他一夜奋战的成果,是他从被劝退的悬崖边,为自己搭建起的第一级、也是最坚实的一级台阶。

煤油灯里的油,终于耗尽了。灯芯不甘地闪烁了一下,吐出最后一缕青烟,彻底熄灭。

房间里,陷入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但付华飞的心,却亮如白昼。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胸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要面对的困难还很多。母亲的病,家庭的贫困,航校里激烈的竞争,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对父亲遗物虎视眈眈的眼睛……

但至少,他找到了那根能够串联起所有希望的线。

那根线,就握在他的手中。一头,是父亲留下的、蕴含着古老东方智慧的修行传承;另一头,则是指向广阔天空与无垠星海的现代科技。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写满字的草稿纸一张张叠好,像收藏珍宝一样,郑重地夹进了那本厚厚的教材里。然后,他轻轻推开房门,一股夹杂着雪后清新气息的冷风,迎面扑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白雪。东方的天际,已经露出了一抹绚烂的朝霞,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充满希望的金色。

付华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整个清晨的希望都吸入胸中。

“保住学籍。”

他在心中,对自己立下了第一个,也是最坚实的一个小目标。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从这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开始,他将一步一步,走出这个贫困的小镇,走向山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修道与星海请大家收藏:()修道与星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