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骨贞心 > 第六十七章 凤绣隐仁字

绣骨贞心 第六十七章 凤绣隐仁字

作者:阿林不怕冷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6 01:19: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承瑾静静地听着太上皇后提及的孟氏,是先帝哲宗皇帝的废黜后位,当年因“符水事件”案被迁出内宫,在瑶华宫的道观里以法号冲真在那枯守了近二十载。

如今宫里暗流涌动,竟有人翻出这桩陈年旧案,连带着孟氏当年陪嫁的染坊都成了风口浪尖的由头。

承瑾前一日在紫宸殿偏厅,偶然听见几位朝臣窃议此事,说那染坊里私藏了与金朝往来的密信。

“太上皇后娘娘慎言。”承瑾的声音比刚才更低了些,鬓角的素银簪子随着垂首的动作轻颤,“孟皇后的旧事早已经尘埃落定,如今再次翻出来,只怕是有人想着要借故生事。”

“生事?这宫里哪一日不在生事。”太上皇后翻过一页经卷,泛黄的纸页发出轻微的脆响。

承瑾垂头敛目,担忧太上皇后嫌她说错话。

“当年孟氏被废,人人都说她用符水诅咒后宫嫔妃。”只见太上皇后的指尖划过经卷上“因果”二字,墨色的字迹被岁月浸得有些模糊,“可老身亲眼见过,那所谓的符水,是她为病中的福庆公主请来祈福的平安符。”

承瑾心口顿时一紧。

承瑾入龙德宫没多久,初次听闻太上皇后提这前朝旧事,今日这番话,竟像是积在心底多年的雪,终于借着这早秋的风簌簌落下。

“恕奴婢愚昧……”承瑾屈膝半步,目光落在太上皇后膝前的薄锦垫上,“可孟娘娘的染坊……”

“那染坊是她母家传下来的手艺。”太上皇后打断她,声音里添了几分冷意,“专染一种雨过天青色的绸缎,当年宫里的夏衣,十件里有八件是那染坊的料子。真可笑,如今倒成了通敌的罪证。”

窗外的风不知何时大了些,廊下的金菊被吹得东倒西歪,有几朵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碎金般的刺眼。

刘姑姑抬手拢了拢袖口,垂在身侧的手指轻轻叩了叩掌心——那是龙德宫传信的暗号,提醒殿内人有人靠近。

承瑾眼角的余光瞥见廊下闪过一抹明黄色的衣角,心头猛地一跳。

赵桓正不徐不急地经过廊下信步走来。

“儿臣参见母后。”赵桓的声音从龙德宫门口传来,带着刻意放轻的脚步。

赵桓身上的明黄色龙袍绣着十二章纹,玄色的底子上用金线绣出日月星辰,走在铺着金砖的地面上,竟没发出半分声响。

太上皇后缓缓合上书卷,转过身时,脸上已看不出半分刚才的波澜。“皇帝来了,坐吧。”

太上皇后指了指身旁的梨花木椅,目光在他身上停了一瞬,“今日不忙政务?”

“处理得差不多了,过来看看母后。”赵桓说着,坐下时,明黄龙袍的下摆扫过椅边的香熏,一缕青烟被搅得散了形。

赵桓的视线不经意般扫过站在一旁的承瑾,“听说母后这两日总翻旧经卷,可是心绪不宁?”

这简直就是明知故问。

太上皇后端起刘姑姑递来的茶盏,青瓷的杯沿在她唇上碰了碰,抿了一小口润嘴道:“人老了,心绪不宁是难免的。”她接着又淡淡道,“倒是皇帝,这几日宫里不太平,你可也要多留些心。”

赵桓笑了笑,那笑容却没到眼底。“儿臣心里且有数,母后勿忧心。”他顿了顿,话锋转向承瑾,“听闻姜绣娘为福寿屏风添了几处巧思?”

承瑾愣了一下,垂首道:“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能入皇上和太上皇后娘娘的眼,是奴婢的福气。”

承瑾的后背沁出一层薄汗。

赵桓转过身时,目光落在廊下的黄菊上。“这菊花倒是开得好,让御花园的人多送些来,给母后解闷。”

太上皇后“嗯”了一声,语气听不出喜怒,“皇帝有心了。”

赵桓又坐了片刻,说了些无关痛痒的家常,便起身告辞。走到殿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承瑾:“前些日子,母后说让姜绣娘去尚绣局掌事,朕觉着姜绣娘年龄尚小,还是先留在龙德宫,给母后绣些安神的绣品吧。”

承瑾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要将她彻底软禁在龙德宫?

“奴婢遵旨。”她叩首道,额头抵着冰凉的青石砖,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赵桓走后,殿里静得能听见香熏炉里的沉香燃尽的噼啪声。太上皇后重新拿起经卷,却半天没翻一页。

“刘姑姑。”她的声音轻飘飘的,“你说这蜘蛛,到底是在网福气,还是在网祸事?”

刘姑姑躬身道:“娘娘是菩萨心肠,看什么都是好的。”

太上皇后没再说话。

承瑾回到自己住的偏殿时,天已经擦黑了。廊下的宫灯被风吹得摇晃,将她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刚推开房门,就见桌上放着一个锦盒,盒子里是半块染成雨过天青色的绸缎,边角处绣着一朵小小的菊花。

她认得这料子——正是孟氏染坊特有的天青色。

是谁放在这里的?刘姑姑?还是……

窗外忽然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承瑾猛地回头,只见窗纸上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她屏住呼吸,悄悄在绣绷旁的篮子内摸出剪刀,就在这时,那人影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日一早,承瑾梳洗完,刚拿起绣绷绣着百花争艳,刘姑姑就来了。

“太上皇后让姜绣娘去偏殿一趟。”刘姑姑的声音依旧不高不低,“说有新的花样要你绣。”

承瑾跟着刘姑姑穿过回廊时,见几个小太监正在搬东西,仔细一看,竟是些染布用的缸瓮。“这是……”她忍不住问道。

刘姑姑瞥了一眼那些缸瓮,淡淡道:“皇上说龙德宫的染坊闲置着可惜,让搬些新的过来,给娘娘染些秋衣的料子。”

承瑾的心沉了下去。赵桓这是要将孟氏的染坊案引到龙德宫来?

到了偏殿,只见太上皇后正对着一匹天青色的绸缎出神。“这料子,你认得吗?”她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承瑾猜问:“是孟娘娘染坊的雨过天青?”

“是啊。”太上皇后叹了口气,“当年老身刚入宫时,也有这么一匹料子,是孟氏送的。”她忽然抬头看向承瑾,“你说,要是用这料子绣只凤凰,会不会好看?”

承瑾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太上皇后这是要借凤凰图,暗示孟氏曾经的地位。

“奴婢愚钝,”她斟酌着道,“凤凰需配祥云,不如奴婢先绣些云纹试试?”

太上皇后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承瑾拿起针线时,发现丝线里混了一根极细的银线,样式和她绣屏风时用的七丝银线一模一样。

她心头一动,悄悄将那根银线藏在袖口,抬眼时,正撞见刘姑姑看过来的目光,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一碰,又同时移开。

绣到午时,承瑾借口去净手,来到昨日放锦盒的偏殿。推开门,只见桌上的锦盒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三个字:“瑶华宫”。

瑶华宫是孟氏当年居住的道观,这纸条究竟是谁放的?

正犹豫间,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喧哗声,承瑾连忙将纸条藏在发髻里,走出去一看,只见几个禁军正押着一个小太监过来,那小太监怀里还抱着一匹天青色的绸缎。

“启禀太上皇后——”为首的禁军统领跪下道,“在这小太监房里搜出了通敌的密信,还有染坊的这匹新染的料子!”

太上皇后端着茶盏的手猛地一抖,茶水溅在明黄色的裙裾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审了吗?”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回娘娘,这小太监招了,说是受了瑶华宫的老道指使,要在龙德宫的染坊里下毒。”

承瑾的心猛地一沉。果然是冲着瑶华宫来的。

就在这时,赵桓来了。

“母后,儿臣听说出了事?”显然赵桓是带着目的来的。

良久,太上皇后的声音忽然变得很轻,“你还记得孟氏是当年教你写的第一个字吗?”

赵桓一愣,随即道:“儿臣……不记得了。”

“是‘仁’字。”太上皇后看着他,目光里带着一丝悲凉,“她说做皇帝,最重要的是仁心。”

赵桓的脸色微微一变,没再说话。

当天晚上,承瑾斗胆趁着月色,悄悄溜出了龙德宫。

承瑾按照纸条上的指引,来到安定坊金水门外的瑶华宫。

夜里的瑶华宫安静得让人害怕。承瑾畏惧之时,只见一个老道正坐在石阶上打坐。

“你来了。”老道睁开眼,手里拿着半块天青色的绸缎,“这是冲真让交给你的。”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