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2章 功高震主,惊寒请辞

太和殿内的空气,在萧惊寒平静无波的“领旨谢恩”声中,仿佛凝固成了坚冰。

丝竹之声虽未停歇,舞姬水袖依旧翻飞,却再也无法驱散弥漫在勋贵重臣之间的那股无形寒意。觥筹交错的虚浮热闹下,是无数道闪烁不定的目光和暗潮汹涌的心思。

萧惊寒起身,回到座位,姿态依旧从容,仿佛刚才被削去的并非执掌多年、赖以威震北境的根基,而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事。他甚至端起面前玉杯,向对面目光复杂的萧景澜微微致意,随即一饮而尽。酒液辛辣,入喉却品不出半分滋味,只有一片冰冷的了然。

宴席在一种微妙而压抑的氛围中草草收场。

翌日,靖安王府书房。

窗外春日正好,院中海棠开得绚烂,暖风拂过,带来阵阵甜香。然而书房内,却是一片肃杀。

萧惊寒负手立于窗前,逆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孤峭的背影。墨离、赵铎、孙斌等核心将领及幕僚皆在,人人面色沉凝。

“王爷!”性如烈火的赵铎率先按捺不住,拳头攥得咯咯作响,“陛下此举,未免太过……寒心!北境血战方歇,便急不可耐地收权,还是交给李承威那等与二皇子牵扯不清之人!这分明是……”

“赵铎。”萧惊寒淡淡开口,打断了他的愤懑,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慎言。”

赵铎喉头一哽,后面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脸憋得通红。

孙斌相对沉稳,忧心忡忡道:“王爷,朔风、龙武、鹰扬三卫乃我北境支柱,将士们与王爷同生共死,骤然易帅,且是交由……只怕军心不稳,给胡人可乘之机啊。”

“军心不稳,尚可弹压。胡人窥伺,亦有应对之策。”萧惊寒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是洞察世事的冷静,“但陛下之疑,才是悬于头顶的利剑。昨日之宴,非为庆功,实为敲打。”

他走到书案前,指尖划过摊开的北境布防图,落在已被划去的三卫驻防区域:“功高震主,古来有之。陛下龙体欠安,储位未定,朝局动荡。本王手握重兵,雄踞北境,又得民间拥戴,陛下岂能安枕?”

幕僚陈先生捻须叹息:“王爷所言极是。陛下此举,意在制衡。既要用王爷之能稳定边关,又要防王爷权势过重,威胁京畿。交出三卫兵权,虽是断腕之痛,却也是眼下……不得不为之举。”

“难道就这般忍了?”赵铎犹自不甘。

“忍?”萧惊寒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锐利的锋芒,“非是忍让,而是以退为进。”

他目光陡然锐利起来:“陛下要的是安心,本王便给他安心。不仅要交出兵权,更要主动交出更多。”

众人皆是一怔。

萧惊寒不再多言,径直走到书案后,铺开宣纸,磨墨挥毫。他下笔极稳,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这是一封言辞恳切、姿态极低的奏疏。

奏疏中,他首先再次深切感恩陛下信任与封赏,随后笔锋一转,以北境战事已平、自身伤病缠身、需静心调养为由,主动请求卸去身上所有实际军职,只保留亲王虚衔。并称自己久在边关,于朝政民生多有生疏,恳请陛下允其在京荣养,不再参与具体军务决策,以免贻误国事。最后,他再次强调对陛下的绝对忠诚,愿为大靖江山永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求陛下圣体安康,便是臣子之福。

这已不仅仅是服从削权,而是近乎彻底的急流勇退,自剪羽翼。

写罢,萧惊寒取出靖安王金印,郑重地盖于奏疏末尾。

“墨离。”

“属下在。”

“即刻将此奏疏,连同本王的亲王印信、兵符副册,一并送入宫中,面呈陛下。”萧惊寒将奏疏和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印信符册盒子推过去,语气平静无波。

“王爷!”墨离眼中闪过一丝震动。交出印信符册,意味着王爷在法理和象征意义上,都暂时与权力中心做了切割。

“去吧。”萧惊寒摆手,不容置疑。

墨离深吸一口气,双手捧起那重于千钧的奏疏和印盒,躬身领命而去。

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所有人都明白,王爷这一步,走得何其决绝,又何其凶险。这已非妥协,而是一种近乎摊牌的姿态——我将所有筹码置于明面,自缚双手,以换取那片刻的安宁,或者说,换取陛下那本就稀薄的信任。

消息传出,朝野再次震动。

有人认为靖安王识时务,懂进退,实乃忠臣典范。

有人讥讽他外强中干,稍遇打压便一蹶不振,枉称战神。

更有深谙权术者,看出了这以退为进之下的无奈与锋芒——这无异于将了皇帝一军,若陛下依旧步步紧逼,难免落下鸟尽弓藏、刻薄寡恩之名。

养心殿内,皇帝萧靖宇看着案头那封措辞恭谨恳切到极致的奏疏,以及那代表亲王权柄的印信,久久沉默。他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温凉的玉质印玺,浑浊的眼中情绪复杂难明。有释然,有疑虑,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最终,他提起朱笔,在那奏疏上批了一个“准”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旨意下达,靖安王萧惊寒卸任一切军职,安心荣养。

随着这道旨意,以及萧惊寒近乎“自废武功”的举动,朝堂格局悄然生变。

一直被萧惊寒威势所压制、又因二皇子失势而暂时蛰伏的各方势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活跃起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兵部及京畿防务。

左卫将军李承威走马上任,接管朔风、龙武、鹰扬三卫。他虽非二皇子铁杆,但其升迁确与二皇子一系的官员多有交集,自身亦是有野望之人。在确认萧惊寒确实不再过问军务后,他迅速开始动作。

以“整饬军纪、融入京营体系”为名,李承威着手对三卫进行“换血”。一批原北境军中出身寒微、但作战勇猛、对萧惊寒极为忠诚的中低级军官被以各种理由调离关键岗位,或明升暗降,或派遣闲职。空出的位置,则迅速被其亲信、以及一些与原二皇子派系关系暧昧的将领填补。

与此同时,兵部几个原本由萧景澜或中立派掌握的机要职位,也因各种“工作需要”或“考核不力”被调整,换上了一些背景模糊、但行事风格更趋近于投机钻营的官员。

这些动作并非大刀阔斧,而是细密如雨,润物无声。等到萧景澜及其幕僚察觉不对时,京畿防务与兵部运作的某些关键环节,已然悄然易手。

二皇子萧景渊虽被禁足府中,但其母族势力与残余党羽并未完全沉寂。他们利用这难得的权力真空期,通过李承威等新晋得势者,巧妙地安插人手,渗透关键职位,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在萧惊寒主动退让留下的阴影里,悄悄编织,试图重新把持朝政机要。

一时间,朝堂之上,看似风波平息,靖安王荣养,三皇子监国,一切井然有序。然而暗地里,依附二皇子的势力却借尸还魂,死灰复燃,虽不及往日嚣张,却更显隐秘难防。

靖安王府,门庭渐渐冷落。

往日车水马龙、巴结逢迎的官员不见了踪影,仿佛一夜之间,这位曾权倾朝野、功高盖世的战神,真的成了赋闲在家、无人问津的闲散王爷。

萧惊寒对此似乎浑不在意。

他每日或在书房看书习字,或在院中练剑赏花,偶尔带着一二亲随,便服出行,去京郊踏青,或是到苏清辞的绣坊小坐,日子过得仿佛真正闲云野鹤一般。

只有最亲近如苏清辞、墨离等人,才能从他偶尔凝望北方天际的眼神中,捕捉到那一闪而逝的锐利与深沉。

这一日,萧惊寒信步来到清辞绣坊。

坊内依旧忙碌,织机声声,绣娘们低头飞针走线,一派安宁景象。苏清辞正在后院查看新到的西域染料样本,见他来了,放下手中事务,迎了上来。

“王爷今日好兴致。”苏清辞为他斟上一杯清茶,语气平和。她并未提及朝中任何风波,仿佛那些暗流涌动都与这方小天地无关。

萧惊寒接过茶盏,目光落在她沉静的面容上,多日来萦绕心头的冰冷似乎被驱散了些许。“来看看你。坊中一切可好?”

“都好。”苏清辞微微一笑,“春桃恢复得不错,已能独当一面。新到的染料颜色极正,正想着设计几款新花样。”

她顿了顿,看着萧惊寒,声音轻柔却坚定:“外界风雨,扰不了这里的根底。王爷能在此得片刻安宁,亦是好事。”

萧惊寒凝视着她,看到她眼中全然的信任与理解,心中微动。他自然知道,她并非不知外界变故,只是选择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无论他身处权力之巅,还是退居闲散,她与这绣坊,都是他可以暂时休憩的港湾。

“是啊,安宁。”萧惊寒呷了一口茶,目光投向院中那株开得正盛的海棠,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悠远,“只是这安宁,需要用暂时的退让来换取。而有些人,总会错估这退让的意味。”

苏清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轻声道:“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蛰伏,方能积蓄雷霆之力。我相信,王爷心中自有丘壑。”

萧惊寒收回目光,落在苏清辞脸上,唇角终于牵起一抹真实的、微不可察的弧度。“知我者,清辞也。”

他放下茶盏,起身走到廊下,负手而立。春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他身上,却化不开那身玄衣带来的冷峻。

“让他们去争,去抢,去安插人手。”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本王倒要看看,这看似被他们把持的权柄,他们能握得住几时。水越浑,才越容易摸鱼。”

苏清辞站在他身后,看着他挺拔如山的背影,心中了然。萧惊寒的请辞与退让,绝非怯懦,而是一场更深远的谋局。他主动跳出漩涡中心,一方面消除帝疑,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将那些隐藏的敌人诱至明处?

这一退,退出了暂时的风平浪静,也退出了暗潮汹涌的新局。二皇子势力趁机抬头,把持要职,看似占尽上风,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那看似沉寂的猛虎,悄然布下的狩猎场。

风暴,在短暂的平息后,正在更深处酝酿。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