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29章 宗室分化,摄政稳权

苏清辞以绣品为国礼,扬威域外,赢得“东方神技”美誉,不仅将清辞绣坊与互助总会的声望推向了新的高峰,更在无形中,为她的夫君、摄政王萧惊寒本就稳固的权位,增添了一抹绚丽而坚实的文化光环。

然而,朝堂之上的权力博弈,从未因个人的成就或民间的拥戴而彻底停歇。以庆郡王萧远为首的那股宗室暗流,虽因边关大捷、万民请愿、乃至此番贡品出洋等一系列事件而屡受挫,却并未甘心就此沉寂。

庆郡王府的书房内,炭火依旧,但气氛却比以往任何一次密会都要压抑沉闷。康郡王萧锐烦躁地踱着步,脸上满是不甘与焦灼。

“皇叔祖!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萧惊寒的权势越来越稳固?如今连他那王妃都声名远播,风头无两!再这样下去,这朝堂哪里还有我们说话的份?陛下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中,我们这些宗亲,倒成了摆设!”萧锐的声音带着愤懑。

一位镇国将军也忧心忡忡道:“是啊,老王爷。如今军中只知有摄政王,民间感念苏氏恩德,就连西域番邦也都赞颂其技艺……长此以往,人心尽归其手,即便将来陛下冠礼,恐怕也……”后面的话他没敢说尽,但意思不言自明——恐生尾大不掉之患。

庆郡王萧远闭目盘着佛珠,脸上皱纹仿佛更深了几分。他何尝不急?但他比萧锐等人看得更清楚,也更懂得审时度势。经过接连几次或明或暗的较量,他已深知,在萧惊寒如日中天的威望和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面前,正面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急有何用?”萧远缓缓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苍老,“如今之势,已非我等联名上奏、慷慨陈词便能动摇。萧惊寒根基已深,羽翼已丰。”

“那难道就毫无办法了?”萧锐急道。

“办法自然有,只是不能再如以往那般。”萧远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硬碰不得,便只能分化、拉拢、等待。”

他细细分析道:“宗室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并非所有人都如我们这般,对摄政王大权在握感到不安。有些人,或许更看重实际利益,或与萧惊寒并无旧怨,甚至可能因其赫赫战功、稳定朝局而心存敬佩。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稳住阵脚,不再轻易发起集体攻势,以免再次碰壁,徒损威信。其次,便是暗中联络那些对现状尚存疑虑,或是在权力分配中自觉受到冷落的宗室子弟,徐徐图之。”

他看向萧锐:“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宗室子弟,他们未必有我们这般深的门户之见,或许更易接受现状,甚至可能想借摄政王之势谋取出路。对此,我们或可许以利益,或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唯有宗室整体力量强大,方能确保皇权不旁落,他们个人的前程也才有根本保障。分化他们与摄政王过于紧密的联系,便是成功。”

“那……那些老臣呢?王太傅他们?”有人问道。

萧远摇了摇头:“王骥等人,过于迂腐,上次弹劾失利,已失锐气。且他们维护的是所谓的‘礼法纲常’,与我们的诉求并非完全一致,不必过多倚重。”

他的策略,是从内部瓦解潜在的反萧惊寒联盟,转而采取一种更隐蔽、更长期的渗透与观望策略,这需要极大的耐心。

然而,萧惊寒与萧景澜,又岂是易与之辈?

几乎就在庆郡王等人调整策略的同时,一场针对宗室势力的、更为高明和主动的“怀柔”与“分化”之举,已由年轻的皇帝在萧惊寒的默许与支持下,悄然展开。

萧景澜深知,一味强硬压制宗室,并非长治久安之道。堵不如疏,与其让这些皇亲国戚因权力失落而积聚不满,不如给予他们适当的出路和荣耀,将其纳入可控的轨道。

一日大朝会,萧景澜在处理完常规政务后,出乎意料地颁布了一道关于宗室子弟的恩旨。

“朕自登基以来,感念宗亲为国屏藩,功在社稷。然,国家用人,唯才是举。朕观宗室之中,亦不乏年少英才,有志报国者。故,朕决意,特开‘宗学’,选宗室子弟中年十五以上、三十以下,聪慧好学者入读,由翰林院学士亲自授课,研习经史子集、治国方略、乃至算学、律法。学业优异者,经考核,可入六部观政,或外放州县历练,量才录用,与科举进士同等待遇,为国效力!”

此旨一出,满殿皆惊,尤其是宗室队列中,更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这无异于为宗室子弟开辟了一条除了继承爵位、无所事事之外,全新的、正经的仕途通道!以往,宗室子弟虽身份尊贵,但除了极少数受皇帝特别赏识者,很难进入权力核心的行政体系。如今,皇帝亲自下令开设宗学,并提供观政、外放的机会,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凭借自身才学,而非仅仅依靠血脉,去争取功名与实权!

许多原本对朝政感到疏离、甚至因无所事事而心生怨怼的年轻宗室,眼中顿时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看到了实现个人价值、参与国家治理的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紧接着,萧景澜又对几位在宗室中素有贤名、且之前并未积极参与逼宫的老成王爷进行了褒奖,或赏赐食邑,或委以祭祀、修谱等荣耀性职务,以示对安分守己者的优容。

同时,萧惊寒也以摄政王的名义,在私下场合,接见了几位在军中任职、或与镇北军旧部有联系的宗室子弟。肯定他们的能力,询问他们的困难,并表示将依据才能,在军职升迁、边关轮戍等方面给予公平机会。这种来自军方最高统帅的认可与承诺,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宗室子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一系列组合拳,效果立竿见影。

宗室内部原本就非铁板一块,在皇帝和摄政王主动递出的橄榄枝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前景面前,许多人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更愿意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拼搏一番,而不是跟着庆郡王等老辈人,去进行一场希望渺茫、且可能断送自己前程的政治赌博。

就连一些原本中立或倾向庆郡王的宗室,见皇帝主动示好,并给出了切实的出路,也开始动摇,不愿再轻易卷入针对摄政王的争端之中,以免得罪皇帝,断送家族子弟的大好前程。

庆郡王萧远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发现自己再次召集密会时,前来的人数明显减少,一些人的态度也变得暧昧敷衍。他试图描绘的“宗室共同体”与“皇权危机”的图景,在年轻人对个人前途的热切期盼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分化……没想到,竟被他们抢先了一步……”萧远握着佛珠,望着窗外萧瑟的庭院,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他意识到,萧惊寒和皇帝,用的正是他所谋划的“分化”之策,而且手段更高明,给出的筹码更诱人。他这边尚未真正开始动作,对方已然釜底抽薪。

经此一番不动声色的运筹,宗室内部潜在的反对联盟尚未成型,便已从内部出现了裂痕,再也难以凝聚起足够的力量对萧惊寒的摄政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萧惊寒通过支持皇帝的怀柔政策,不仅化解了潜在的危机,更将一部分宗室力量转化为了支持或至少是中立的力量。

他的摄政地位,在经历了军事威望、民间拥护、文化影响力乃至宗室内部的多重考验与巩固后,已然坚如磐石。朝堂上下,再也无人能轻易撼动这由战功、政绩、民心与巧妙权术共同铸就的权柄。大靖的“靖安”之局,在权力核心彻底稳定之后,终于可以更加专注地望向内政外交的长远发展了。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