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17章 御前辩论,舌战群臣

朝堂弹劾的风声,终究是透过王府高墙,传入了苏清辞的耳中。

非是萧惊寒告知,也非下人碎语,而是皇帝萧景澜身边得力的内侍总管,亲自前来王府传了一道口谕,言及西北事务,陛下欲详询王妃之意,请王妃翌日于偏殿觐见。

内侍总管言辞委婉,态度恭敬,但苏清辞何等聪慧,立时便明了其中关窍。她心中并无多少意外,更无惶恐,反倒生出一种“终于来了”的尘埃落定之感。

萧惊寒下朝回府,眉宇间犹自带着一丝未散的冷意。见她神色平静,正在为明日觐见挑选衣衫——并非繁复宫装,而是一套庄重不失雅致的诰命常服,他便知她已悉知此事。

“明日,我陪你同去。”他握住她的手,语气不容置疑。

苏清辞却轻轻摇头,反手与他十指相扣,抬眸迎上他担忧的目光,唇边噙着一抹清浅而坚定的笑意:“惊寒,此事因我而起,自当由我自辩。你若在场,他们反倒会说是你以势压人。有些道理,有些声音,需要我亲自去说,也需要陛下与满朝文武,亲自听一听,一位女子,一位凭借技艺立身的女子,如何看待这天下,如何看待这华夷之交。”

她眼中光华流转,是历经世事沉淀后的睿智,亦是属于她苏清辞独有的、不容轻侮的骄傲。“放心,我自有分寸。”

萧惊寒凝视她片刻,从她眼中看到了不容动摇的决心。他深知,她从来不是需要被他全然庇护于羽翼之下的雏鸟,而是能与他并肩翱翔的鹰。最终,他缓缓点头,只沉声道:“好。我在殿外等你。”

翌日,天光未亮,苏清辞便已梳洗妥当。一身沉香色织金云凤纹诰命服,衬得她面容清丽,气度沉静。墨发绾成端庄的单螺髻,只簪一支赤金点翠翔凤衔珠步摇,凤口垂下的珍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光华内敛。

她没有乘坐王妃规制的鸾驾,只乘了一顶青呢小轿,在萧惊寒亲自挑选的护卫暗中随行下,悄无声息地抵达宫门。在引路内侍的带领下,她穿过重重宫阙,走向那决定无数人命运、也汇聚了天下目光的太极殿偏殿。

殿门开启,无数道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射过来。有好奇,有审视,有不屑,亦有担忧。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丹陛之上,年轻的皇帝萧景澜端坐龙椅,面色沉静。而摄政王萧惊寒,果然如他所言,并未入殿,但那无形的威压,仿佛仍笼罩在殿宇之上。

苏清辞目不斜视,步履从容,行至御前,依礼下拜,声音清越平稳:“臣妇苏清辞,叩见陛下。”

“皇婶请起。”萧景澜虚扶一下,语气温和,“今日请皇婶前来,是因朝中诸臣对皇婶西域之行,颇有些疑虑,朕想听听皇婶亲言。”

“臣妇遵旨。”苏清辞起身,立于殿中,身姿挺拔如兰,坦然接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各色目光。

侍御史周允贞立刻出列,他依旧是那副忧国忧民的肃穆表情,对着苏清辞拱了拱手,语气却带着质询:“王妃娘娘,下官前日所奏,想必娘娘已有耳闻。娘娘以万金之躯,深入番部,参与其内部争斗,甚至接受其‘长老’尊号,此举岂非自贬身份,混淆华夷大防?若番部借此生事,娘娘可能担当得起这引发边衅的干系?”

苏清辞目光平静地看向他,并未因他言辞间的尖锐而动怒,反而微微一笑,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殿中:“周御史所言‘华夷大防’,敢问御史,可知何为‘华’?何为‘夷’?”

周允贞一怔,旋即昂首道:“自然是礼义廉耻,诗书教化!我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番外蛮夷,不识王化,此乃天壤之别!”

“原来在周御史眼中,‘华’与‘夷’之别,仅在于是否读我诗书,行我礼仪?”苏清辞语气依旧平和,却如投石入水,激起波澜,“那么,敢问周御史,织云部先祖,本是百余年前为避中原战祸而西迁的江南绣艺世家,其所传承的,正是我华夏最精妙的苏绣技艺。其部族之名‘织云’,亦是源于对故土‘云锦’的追思。他们,是‘华’是‘夷’?”

“这……”周允贞一时语塞,他显然并未深入了解织云部的渊源。

苏清辞不待他反应,继续道:“技艺无界,文明有根。织云部在万里黄沙之中,以粗麻毛线,坚守我江南绣艺百年不辍,此心此志,何其可敬?他们并非‘蛮夷’,而是我流落海外的同胞,是带着华夏文明火种远行的游子!我与之交流技艺,助其重续与故土的传承,何来自贬身份?何来混淆华夷?此非混淆,而是认祖归宗,是文明的寻根与延续!”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掷地有声,直接将周允贞赖以立论的“华夷之辨”根基动摇。不少官员微微颔首,露出思索之色。

那位礼部老郎中见状,急忙出列帮腔:“即便如此!王妃插手其‘圣女’之争,总是事实!此乃干涉他部内务!且女子之身,参与外藩信仰之事,成何体统?”

苏清辞转眸看向他,目光清亮:“这位大人,我且问你,若你见同族兄弟因固执己见,险些导致家宅不宁,传承断绝,你是袖手旁观,还是出手化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不等回答,便自答道:“织云部内斗,非为私利,实为绣艺传承之方向争执。保守派固守古法,拒绝交流,如同抱残守缺,长此以往,先祖技艺必将凋零。我以绣品为媒介,展现融合创新之可能,并非强行干涉,而是提供一种选择,一种能让其技艺焕发新生、让部族更加团结兴旺的可能。最终,是其全体族人在神明与先祖‘认可’下,自愿选择融合之路,尊我为长老,亦是感念我助其避免分裂、指明前路之恩。这,难道是干涉内务?还是助其内和?”

她顿了顿,语气转而深沉:“至于女子之身……大人,当年叛军围宫,我以女子之身挡过箭;烈火焚城,我以女子之身救过驾;创办绣坊、互助总会,我以女子之身,安顿了万千无依女子之生计。如今,我以女子之身,于万里之外,寻回流落同胞,化解部族干戈,巩固边陲人心,宣扬我大靖文化之包容并蓄……敢问大人,这‘体统’二字,究竟是禁锢女子作为的枷锁,还是衡量为国为民之心的标尺?”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绵里藏针。既驳斥了对方指责,又将自己的功绩摆于台前,更将问题提升到了家国天下的高度。那老郎中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竟一时难以反驳。

周允贞见势不妙,再次抓住“风险”一事,高声道:“王妃巧言善辩!然则,与番部交往过密,终是隐患!若其日后借王妃之名行事,朝廷如何处置?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苏清辞面对这最后的诘难,神色反而愈发从容。她转向丹陛上的萧景澜,微微躬身,声音清越,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睿智:

“陛下,诸位大人,我们究竟在惧怕什么?是惧怕番部的强大?还是惧怕我天朝自身的文化不够自信,胸怀不够宽广,无法容纳乃至同化这些来自远方的声音与色彩?”

她环视众人,目光沉静而有力:“丝路绵延万里,连接东西。它输送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文明。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换不来真正的太平与尊重,只会让我大靖如井底之蛙,日渐萎缩。唯有打开国门,以我煌煌天朝之气度,包容万邦,交流互鉴,方能取长补短,让我大靖文明永葆生机,让四方宾服,万国来朝!”

“文化交融,非但不会动摇国本,反而是利国利民之盛世基石!”她的话语如同黄钟大吕,震响在殿中,“织云部之事,便是一明证!通过绣艺交流,我们寻回了失落的传承,巩固了边陲部落的向心力,更将大靖的文化影响力,以最柔和、最深入人心的方式,播撒出去!这难道不比千万雄兵,更能赢得真正的归附与敬仰吗?”

“至于风险,”苏清辞唇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世间万事,岂能因噎废食?关键在于我大靖自身是否强盛,制度是否清明,应对是否得当。若因惧怕微末风险,便斩断交流之路,无异于自断臂膀。陛下,臣妇坚信,唯有以自信开放之姿态,行交流融合之策,方是成就‘靖安盛世’的康庄大道!些许风浪,何足道哉?”

一番话语,层层递进,由小及大,由技及道,将保守派扣下的种种罪名驳斥得淋漓尽致,更描绘出一幅文化自信、交流互鉴的宏伟蓝图。

殿内一片寂静,许多官员被她的话语深深触动,陷入沉思。周允贞等人脸色灰败,他们发现,自己赖以攻击的那些陈腐教条,在这位王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宏大格局面前,竟是如此苍白无力。

萧景澜端坐于上,看着殿中那位虽为女子,却气度不让须眉的皇婶,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与决断。他知道,这场御前辩论,胜负已分。

苏清辞以她的智慧、胆识与胸怀,不仅扞卫了自己,更是为整个“靖安”时代的开拓进取,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正名。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