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18章 金矿开工,惠泽百姓

“巾帼绣院”的风波随着那场成功的公开观摩会而彻底平息,流言的阴霾被才华与事实的阳光驱散。院内风气为之一肃,学子们的心志仿佛经过淬炼,愈发坚韧澄明。苏清辞得以将更多精力,重新投入到《绣典》编纂与绣院发展的宏图之中。

而与此同时,远在西域金驼岭,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宏大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轰轰烈烈地展开。

萧惊寒坐镇长安,遥控指挥,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此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他亲自挑选的“西域矿冶都督府”官员与将领,皆是忠诚干练、不涉党争的实干之辈。手持皇帝密旨与摄政王令箭,他们拥有调动边境军队、征召民夫、统筹钱粮的极大权限。

工部派遣的矿冶精英,在确认矿脉露头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开采方案。不同于以往小规模、破坏性的土法开采,此次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系统的井巷开采与露天剥离相结合的方式。数以千计从西北各州府招募的流民、退役兵士,在优厚待遇和“为国开矿”的荣誉感召下,汇聚于这片原本荒凉的山岭。

通往金驼岭的道路被拓宽夯实,便于运输大型器械与物资;依山而建的营房、工坊、仓库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新兴的矿业城镇;巨大的水车在附近河流旁架设起来,为破碎矿石提供动力;深长的矿洞向山腹延伸,如同巨兽的巢穴,不断将富含金质的矿石输送出来。

整个矿区,如同一部精密而庞大的机器,在朝廷强有力的主导下,高效运转起来。戒备森严,秩序井然,杜绝了任何私人势力的渗透与干扰。所有的产出,无论是最初筛选出的高品位矿石,还是经过初步冶炼的金锭,皆由专职军队押运,通过重兵护卫的特定通道,直接运抵长安,纳入国库。

开采工作进展极为顺利,金矿的丰富程度远超最初预估。不过短短数月,第一批成色极佳的金锭便已运抵京城。当那沉甸甸、黄澄澄的金子被送入国库时,就连素来沉稳的户部尚书李晏清,也忍不住抚掌惊叹,连日来紧锁的眉头终于彻底舒展。

巨大的财富如同奔涌的江河,注入了原本略显干涸的国库。而如何使用这笔天降之财,则考验着统治者的智慧。

皇帝萧景澜与摄政王萧惊寒对此早有共识。他们深知,取之于国,更需用之于民,方能稳固江山,赢得民心。绝不能将这笔财富用于皇室奢靡或权贵享乐。

很快,一道道惠及四方、旨在改善民生的诏令,伴随着充盈的国库,迅速颁行天下:

其一,减免赋税。诏令宣布,鉴于近年来风调雨顺,国库渐丰,特减免全国农户下一年的三成田赋,并永久免除西北战乱波及最严重几个州府三年的赋税。此令一出,万民欢腾,尤其是那些在土地上艰难求生的农户,无不感激涕零,称颂皇恩浩荡。

其二,兴修水利。户部拨出巨款,用于整修、扩建各地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尤其是黄河、淮河等水患频发流域的堤坝加固与河道疏浚工程。同时,在北方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掘井、修建坎儿井等抗旱设施。此举不仅防范了水旱灾害,更保障了农业命脉,为未来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其三,增加官学投入。朝廷大幅提高了各州县官学的经费,用于修缮学舍、增补教习束修、购置书籍,并设立“英才助学银”,资助贫寒学子求学。甚至连“巾帼绣院”以及类似的新式学堂,也获得了更为充裕的经费支持,用于扩大招生、改善设施、设立奖学金。一时间,天下好学之士士气大振。

其四,抚恤边军与安置流民。边境驻军的粮饷、装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足补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也得以足额、及时发放。同时,利用金矿开采仍在持续招募人手的契机,朝廷有计划地将内地流民迁往西域,给予土地、种子、安家费用,鼓励他们在矿区周边或西域其他适宜之地垦荒定居,既解决了流民问题,又巩固了边疆。

其五,设立“济民仓”。在各州府广泛设立官仓,在丰年以平价收购余粮储存,在灾年或粮价高涨时开仓平粜或赈济,以此平抑物价,防范饥荒,使百姓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这一系列举措,如同甘霖,普降天下。原本因各种原因而显得有些拮据、停滞的民生工程,瞬间被注入了活力,迅速推进。百姓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变化:肩上的赋税轻了,村里的水渠通了,孩子的学堂敞亮了,边境的亲人粮饷足了,市面上的粮价稳了……

茶馆酒肆间,田间地头旁,百姓们交谈的话题,渐渐从生活的艰辛,转向了对朝廷德政的称颂。

“听说了吗?明年咱家的田赋能少交三成!真是天大的恩典啊!”

“可不是!县里的官学也翻新了,还请了新的先生,娃娃们有福了!”

“还是朝廷想得周到,修了水渠,今年夏天再也不怕干旱了。”

“这都是托了金矿的福啊!哦,不对,是托了皇上和王爷的福!听说那金矿开得顺利,银子像水一样流进国库,这才有了咱们的好日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金矿的存在,虽未明说,但其带来的巨大效益已然惠及千家万户,成为了朝野上下心照不宣的事实。百姓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朝政博弈,但他们能最直观地感受到生活的改善。而这一切改善的源头,都被朴素地归结于朝廷的仁政与那带来财富的“金山”。

皇宫之内,萧景澜看着户部呈上的、记录着各地民生改善情况的奏报,年轻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欣慰笑容。他对着前来议事的萧惊寒感慨道:“皇叔,昔日献图之时,朕只道是解了财政燃眉之急。如今看来,此矿更是稳固江山、收服民心的无价之宝啊!皇婶之功,实难估量。”

萧惊寒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财富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用于民生,便是社稷之福;用于私欲,便是祸乱之源。陛下能持此心,乃万民之幸。”

苏清辞在绣院中也听到了学员和仆役们欣喜地谈论着家中减税、村中修渠的喜讯。她站在绣楼的窗前,望着远处熙攘繁华的长安街市,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喜悦。她献出图纸时,所期盼的,便是如此景象——让这沉埋地底的财富,化为滋养这片土地与人民的甘泉。

金矿的开工,不仅充盈了国库,更如同施展了一场宏大的“点金术”,将冰冷的黄金,转化为了道路、学堂、水渠、粮仓,转化为了百姓脸上真切的笑容与对朝廷发自内心的拥戴。这惠泽百姓的功德,远比任何私人财富的积累,更让她感到满足与自豪。

这盛世景象,正是她与无数人共同努力,想要绣出的、最动人的画卷。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