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20章 新皇亲政,摄政还权

《大靖绣典》的煌煌成就在朝野间激起的文化涟漪尚未平复,另一件关乎国本、标志着权力平稳过渡的大事,已随着时光的流转,悄然提上了日程。

皇帝萧景澜,已年满二十。

依照祖制及先帝遗诏,摄政王萧惊寒辅政至皇帝弱冠之年的使命,已然圆满完成。

过去的数年里,在萧惊寒的铁腕护航与悉心教导下,年轻的皇帝经历了丝路开拓的波澜、朝堂党争的洗礼、财政危机的化解以及金矿发现的转机,早已不再是那个初登基时略显青涩的少年。他处理政务日渐沉稳老练,权衡利弊愈发精准到位,尤其在民生政策的推行上,展现出仁德与魄力并存的君主气度,在臣民中威望日隆。

这一日,秋高气爽,太极殿大朝会。百官肃立,气氛却与往日有些微不同,隐隐流动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郑重。

在处理完几项常规军政要务后,摄政王萧惊寒手持玉笏,稳步出列,玄色蟠龙亲王袍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气势沉凝。他并未奏报具体事务,而是面向御座上的萧景澜,深深一揖,声音沉稳洪亮,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陛下,臣萧惊寒,有本启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他身上,连御座上的萧景澜也微微正了正身形,目光凝重地看向自己的皇叔。

萧惊寒抬起头,目光平静无波,继续道:“昔先帝龙驭上宾,托孤于臣,命臣辅佐陛下,直至弱冠。臣虽才疏学浅,然数年来兢兢业业,夙夜匪懈。幸赖陛下天资聪颖,勤政爱民,文武百官用心辅佐,方有今日四海升平、国库充盈、文教昌盛之局面。”

他略微停顿,殿内鸦雀无声,唯有他沉稳的声音在回荡。

“今,陛下已年满二十,德才兼备,威仪日盛,足以独揽乾纲,君临天下。臣之辅政之责已尽,摄政之权,当归于上。自即日起,臣当交还摄政王印信,卸去一切摄政职权,不再过问朝堂日常政务。恳请陛下亲政,总揽万机,带领我大靖,开创万世不朽之基业!”

说罢,他再次深深躬身,双手将代表摄政权力的金印高高举起。

此言一出,尽管众人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位权倾朝野数年、以铁血手腕稳定朝局、功勋卓着的摄政王,如此干脆利落、毫无留恋地主动交还权柄,心中仍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许多老臣回想起数年前先帝驾崩、二皇子虎视眈眈、朝局风雨飘摇之际,是这位皇叔以雷霆手段稳住局势,肃清内患;回想起丝路受阻、国库空虚之时,是他力排众议,亲征西域,开拓商路;回想起世家作乱、流言四起之时,是他冷酷无情,将其连根拔起……桩桩件件,无不彰显其赫赫权势与定鼎之功。

自古权臣还政,少有如此主动、如此彻底者!

龙椅之上,萧景澜看着下方躬身举印的皇叔,心情亦是复杂万分。有对即将真正执掌天下的激动,有对皇叔这些年悉心辅佐、亦师亦友的感激,更有对其主动还政、维护皇室团结与国家稳定的深深敬佩。他深知,若无皇叔,绝无他今日能安稳坐在这龙椅之上,也绝无眼下这来之不易的盛世雏形。

他缓缓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下丹陛,来到萧惊寒面前。他没有立刻去接那方金印,而是伸出双手,亲自将萧惊寒扶起。

“皇叔请起。”萧景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数年辅政,皇叔劳苦功高,于我萧氏江山,有定鼎再造之功!于朕,有教诲扶持之恩!今日还政,非是情分已尽,而是朕当承社稷之重,不负皇叔与先帝之期许。”

他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年轻帝王的决断与威严:“摄政王萧惊寒,于国功勋卓着,于朕恩同师长。今虽还政,然其靖安亲王爵位尊荣不减,仍享亲王双俸,可见朕不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遇军国大事,朕仍当咨询请教,皇叔亦不得推辞!”

这是给予了萧惊寒极高的尊荣与礼遇,既全了还政之制,又表达了皇帝不忘功臣的胸襟。

随即,萧景澜才郑重地双手接过那方沉甸甸的摄政金印,交由一旁的内侍监收好。他转身,重新登上丹陛,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群臣:

“自即日起,朕当亲政!望诸位爱卿,恪尽职守,同心同德,辅佐于朕!共保我大靖江山永固,盛世长存!”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声跪拜,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太极殿,标志着大靖王朝正式进入了萧景澜亲政的时代。

退朝之后,萧惊寒回到靖安王府。府内似乎一切如常,但空气中流动的那种无形的、属于权力核心的紧绷感,已然悄然消散。

苏清辞在二门处迎他,见他归来,脸上带着了然的温婉笑意。她并未多问朝堂之事,只是如常地上前,为他解下略显沉重的亲王冠带。

“都交代清楚了?”她轻声问。

“嗯。”萧惊寒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熟悉的温软,一直冷峻的眉眼彻底舒缓下来,流露出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释然与平静,“自此以后,我便只是你的夫君,念辞的父亲,一个闲散亲王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清辞看着他眼中那久违的、毫无负担的轻松,心中亦是替他高兴。她知道,他本性并非贪恋权位之人,这些年殚精竭虑,更多是出于对兄长的承诺、对江山社稷的责任。如今责任已了,雏鹰展翅,他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

“如此甚好。”她依偎在他身侧,柔声道,“我们还有许多事可以做。《绣典》尚需完善,绣院有待发展,还有念辞,需要父亲多多陪伴。”

萧惊寒低头看着她,目光深邃而温柔:“都听你的。”

自此,靖安王府的门前,不再有深夜前来请示政务的官员车马;萧惊寒的书房,也不再彻夜亮着处理军国大事的灯火。他果真如所言,不再过问日常朝政,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家庭与苏清辞所致力的事业之中。他偶尔会应皇帝私下请教,就某些重大战略问题提出建议,但绝不干涉具体决策。

朝堂在年轻皇帝的执掌下,平稳运行。萧景澜勤政敏学,既有开拓进取的锐气,也不乏安抚民心的仁德,很快便赢得了朝野上下一致的认可与拥戴。

而萧惊寒与苏清辞,则真正过上了半隐居般的日子。他们或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巾帼绣院”的教学与《绣典》的后续修订之中;或带着日渐长大的萧念辞,游历于京郊山水,享受天伦之乐;或潜心于绣艺的探索与融合,不再为外物所扰。

权力的平稳交接,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将年轻的舵手培养成才后,从容地将船舵交出,自己则退居一旁,欣慰地看着航船沿着既定的航线,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这既是萧惊寒的智慧与胸襟,亦是“靖安”盛世得以持续的重要保障。一个崭新的时代篇章,在还政的钟声里,悄然翻开了第一页。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