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19章 智献绣策,巧解兵困

养心殿内那场关乎兵权的密议,虽未宣之于众,但无形的波澜已悄然荡开。皇帝的心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引起的涟漪最先触及的,自然是时刻关注宫中动向的各方势力。

靖安王府在宫中的眼线,虽未能探知皇帝与二皇子谈话的具体内容,但从陛下近日频频召见兵部老臣、查阅北境将领档案的举动,以及二皇子离去时那掩饰不住的得意神色中,已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

消息通过加密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北境,同时也并未瞒着苏清辞。萧惊寒传来的信笺语气依旧平稳,只嘱咐她京城事务一切如常,不必为他担忧,他自有应对。

但苏清辞如何能不担忧?

那日从墨离凝重而简短的汇报中,她清晰地感知到那道来自皇权的寒意。鸟尽弓藏,功高震主,这是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将领最难逃脱的宿命。萧惊寒即便再忠心耿耿,再战功赫赫,也抵不过帝王心中那一点猜忌的蔓延。

更何况,还有二皇子在一旁不断煽风点火。

她深知,若皇帝削夺萧惊寒兵权的旨意真的下达,不仅北境防线可能因主帅更迭而出现动荡,萧惊寒自身恐也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与危险之中。失去了兵权这道护身符,二皇子及其党羽的明枪暗箭将会接踵而至。

绝不能坐以待毙。

直接上书为萧惊寒辩白?那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只会更加触怒皇帝,坐实“勾结边将”的嫌疑。

向皇后求助?皇后虽赏识她,但涉及军国大事、帝王心术,后宫不得干政是铁律,皇后未必会插手,也未必能插手。

苏清辞在绣坊的书房内踱步,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上那些柔软华贵的绸缎。目光扫过窗外,恰见春桃正带着几个小学徒,将新染好的—批靛蓝色棉布晾晒在院中。那厚实的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显得格外结实耐用。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骤然劈入她的脑海。

绣品……军需……

皇帝忌惮的是萧惊寒的兵权,但边关将士的冷暖、边境防务的稳固,却是任何一位明君都无法忽视的实情。

她立刻坐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提笔疾书。不是奏折,而是一份名为《陈情边境军需改良事》的条陈。她以“御赐女绣师”和“皇商”的身份,恳请向边军捐献一批特制的军用物资,并详细阐述了这批物资的独特之处。

她召来周娘子、芸娘和春桃,神色郑重:“立刻停下手中所有非紧急订单,召集所有技艺最好的绣娘,我们有一批最紧要的活计要赶工。”

“东家,是要做……”芸娘疑惑道。

“不是绣屏,不是华服。”苏清辞目光清亮,语气斩钉截铁,“我们要做一批最结实耐磨的军帐,一批最保暖耐用的棉衣裤,还有一批能有效包扎伤口、减少感染的急救绷带。”

众人皆是一怔。

苏清辞快速解释道:“北境苦寒,将士们戍边辛苦。普通军帐易被风沙撕裂,棉衣厚重却不保暖,遇水易板结。我近日研习古方,改良了织物处理工艺。”

她拿起方才书写的条陈副本:“我们以多层厚棉布压紧绗缝,内夹揉捻过的特殊软绒,制成冬衣,轻便胜于皮裘,保暖效果更佳。军帐布料用特制药水浸泡晾晒,再以双层交叠针法缝合,耐磨防风性可提升数倍。还有这绷带,以细软棉纱经过沸煮消毒后密封,能大大降低伤兵溃烂的风险。”

她看向众人,语气沉静却充满力量:“这是我们清辞绣坊对保家卫国将士的一点心意,也是我们身为皇商应尽之责。工期紧,任务重,诸位姐妹,拜托了!”

没有解释更深层的原因,但周娘子等人跟随苏清辞日久,早已心意相通,从她凝重的神色中感受到了此事非同小可。众人毫无异议,立刻领命而去。

整个清辞绣坊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最好的布料被取出,染料坊日夜不停地调配苏清辞指定的药水,绣娘们埋首于针线之间,专注于每一道缝线的牢固。没有精美的花纹,只有朴素的材质和精益求精的实用工艺。

五日后,一百套改良冬衣、五十顶加固军帐、数百卷急救绷带整齐地打包完毕。与此同时,苏清辞的那份条陈,也通过正当的宫廷采办渠道,递送了上去。

皇帝在看到这份条陈时,再次愣住了。

他本以为苏清辞会为萧惊寒求情,已经想好了敲打的言辞。却万万没想到,她呈上的是一份字字恳切、句句关乎将士福祉的“军需改良方案”和捐献请求。

条陈中,她详细说明了新式军需品的优点、制作原理和测试效果,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完全出于公心,全然未提萧惊寒半字。只在最后提及,听闻北境将士艰苦,作为受皇恩眷顾的子民,愿尽绵薄之力,请陛下准允将这批物资送往边军试用。

皇帝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准了这份请求,并命人将苏清辞召入宫中,他要亲自看看这些“改良军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次日,皇宫偏殿。

苏清辞带着几名绣坊管事,将样品呈于御前。皇帝仔细查看了那轻便保暖的棉衣、结实耐磨的帐篷布以及洁净的绷带,甚至命侍卫用刀试刮布料,其韧性果然远超寻常军需。

“苏卿家有心了。”皇帝缓缓开口,目光落在垂首恭立的苏清辞身上,“此举于边军确是大善,朕心甚慰。”

“陛下谬赞,此乃民女本分。”苏清辞声音温婉谦逊,“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方有我等京城安稳日子。民女别无长处,唯以针线略表心意。只盼这些微末之物,能让我大靖将士少受些风寒之苦,多一分平安。”

她句句不离将士,心怀家国,态度恭谨真诚,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皇帝看着她,忽然话锋一转,似是随意问道:“苏卿家此番义举,可是因听闻靖安王北境遇袭,心有所感?”

来了!真正的试探来了!

苏清辞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恍然,随即转为对边关战事的普遍担忧:“王爷遇袭?民女身处深坊,竟未知此等惊险之事。只是北境胡骑历来猖獗,骚扰边民、袭击巡防队亦是常事。想必王爷定是又击退了敌寇,保境安民了。”

她巧妙地将一次针对主帅的精准伏击,淡化成了普通的边境冲突,随即语气转为更加真挚的感慨:“说起来,民女能想到改良军需,亦是受王爷启发。前番王爷定制那批军帐纹饰时,曾提及边军物资损耗极大,将士颇苦。民女便记在心里,一直琢磨如何能略作改善。只可惜才疏学浅,直至近日方才有些许心得,迫不及待想为将士们尽一份力,这才贸然上书,惊动圣驾。”

她将动机归结于萧惊寒无意中的一句话引发的灵感,和她自身对边军的感念,完全撇清了私情关联,反而凸显了萧惊寒关心士卒、体察下情的将领形象。

皇帝静静听着,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良久,皇帝才缓缓道:“靖安王确是我大靖栋梁,治军严谨,爱兵如子。”他这话像是肯定,又像是在品味什么。

苏清辞立刻接口,语气充满自然而然的敬重:“陛下圣明。正因有陛下运筹帷幄,王爷这般忠勇良将在外竭力效忠,我大靖方能国泰民安。民女常想,京城市井繁华,百姓们安居于此,皆因边关有铁血将士铸就的铜墙铁壁。军民本是一体,护佑将士,便是护佑我大靖根基。”

她的话,字字句句都站在家国大义的角度,将帝王、将领、将士、百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君臣相得、军民同心的和谐画卷,无形中消解了那种“君疑臣”的紧张感。

皇帝凝视着她,似乎想从她清澈坦荡的目光中找出丝毫作伪的痕迹,但他失败了。眼前的女子,聪慧、识大体、心怀天下,所言所行皆出于公义,反而显得他之前的猜忌有些……狭隘。

他心中的那根刺,似乎被这番不着痕迹的言语,轻轻地、巧妙地拔松了几分。

“苏卿家深明大义,朕心甚悦。”皇帝终于再次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这批军需,朕准了。便由兵部派人,与你绣坊对接,尽快送往北境。若试用效果确如卿所言,日后或可推广至全军。”

“民女代边军将士,谢陛下恩典!”苏清辞郑重行礼。

“至于靖安王……”皇帝似是随意一提,“此次遇伏,虽获全胜,亦受惊不小。朕已下旨,命其好生休养,北境军务,暂由副将代理一二。”

苏清辞心中猛地一紧,果然来了!但她面上不敢显露分毫,只是顺从地道:“陛下体恤臣下,仁德之心,必令王爷感念涕零,更为陛下誓死效忠。”

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完全顺从皇帝的“体恤”之举,反而坐实了这只是君王正常的关怀,而非削权的前兆。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你退下吧。”

“民女告退。”

走出皇宫,坐上马车,苏清辞才缓缓松开了袖中紧握的双拳,掌心已是一片湿濡。

她知道,这场危机并未完全解除。皇帝对萧惊寒的忌惮不会因她一番话、一批物资就彻底消失。兵权暂代,依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但她成功地将“削权”的意图,扭转成了“体恤休养”的恩典,为萧惊寒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时间,也暂时平息了皇帝心中最烈的猜疑之火。

接下来,就要看萧惊寒如何接招了。他必须顺着这道“体恤休养”的旨意,做出恰当的反应,既能安皇帝之心,又能稳住北境局势。

马车驶回清辞绣坊,苏清辞立刻修书一封,将面圣的详细经过及皇帝的态度变化,尽数写明,火速发往北境。

她能做的,已经尽力了。剩下的风雨,需要他们共同面对。

而经此一事,皇帝对苏清辞的印象也更为复杂。此女,不仅技艺超群,更心玲珑剔透,懂得审时度势,以柔克刚。用得好,或是一大助力;若不能用……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陈情边境军需改良事》的条陈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更深的思忖。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