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交流学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必然绕不开一个环节——对抗赛。执行者高层似乎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些什么,或许是证明他们那套方法的优越性,或许是挽回一下连日来被执判官送饭、贺锦言看戏搞得有些低迷的士气。
通知下来的时候,厉战特意将三人组叫到了跟前,语气严肃:“这次对抗赛,是对你们这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检验。不要想着那些歪门邪道,拿出执行者的纪律和实力来!”他目光尤其在季寻墨身上停留了片刻,意有所指。
然而,当比赛细则发到手上时,三人组和厉战都愣了一下。
比赛形式并非传统的格斗或者团队对抗,而是“废墟救援与目标夺取”综合模拟演练。
演练设定在一片高度模拟真实废墟环境的复杂场地内。双方各派出一个三人小队。场地内随机分布着数个需要“救援”的电子信号源,用来模拟幸存者,以及一个位于场地中央的“重要物资箱”,用来模拟任务目标。
规则:
1. 禁用任何形式的能量武器或外部能量辅助设备(包括执行者的制式能量步枪、‘异能人’的...呃,他们本来也没有能量外放的能力)。只允许使用冷兵器或训练用未开刃武器。
2. 救援优先级高于夺取。每成功将信号源带回起点获得积分。最终夺取“物资箱”获得大量积分,但若救援积分落后,即使夺取物资箱也可能判负。
3. 允许小队之间的有限对抗,可以使用未开刃武器进行肢体接触、缴械、阻碍,但严禁攻击要害及造成实质性伤害。
4. 比赛时间限定为一小时。
这规则看似公平,实则处处透着对执行者的倾斜。禁用能量武器,看似剥夺了执行者的优势,实则最大程度抹平了体能差距。
执行者的训练核心就是纪律、配合、战术执行以及远超常人的体能耐力。而“异能人”的优势在于被异能量强化后的爆发力、速度、神经反应和骨骼密度等身体素质。
这在冷兵器近身对抗和复杂环境穿梭中本应更具优势,但规则强调的“救援优先”和“团队配合”,恰恰需要的是执行者那种稳扎稳打的持久力和绝对服从的纪律性。
更重要的是,“有限对抗” 这个词很微妙。这意味着执行者完全可以利用规则,用他们更擅长的擒拿、格斗技、以及小组配合战术,去不断阻碍、骚扰甚至“俘虏”“异能人”小队,让他们无法有效进行救援和夺取。
厉战看完规则,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甚至看向三人组的目光里多了一丝“看好戏”的意味。他倒要看看,这几个依赖身体本能和爆发力的小子,在这种强调规则和战术的束缚下,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比赛日到来。模拟废墟场地周围站满了观战的执行者官兵,气氛热烈。异能人这边,只有宿凛和刑渊作为代表前来观赛,江墨白和贺锦言等人并未现身。
执行者派出的是三名精英新兵,体格健壮,眼神锐利,配合默契,显然受过针对性训练。
“异能人”这边,自然是季寻墨、于小伍、秦茵。
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执行者小队如同精密机器启动,三人呈战术队形,稳健而快速地向着预定的救援点推进,动作干净利落,彼此掩护到位。
反观“异能人”小队。
于小伍举着盾就想往前冲,被季寻墨一把拉住:“别急!他们速度没我们快,先分散找救援点!”
秦茵长枪一摆:“东边两个信号源密集!我去!”
季寻墨点头:“西边交给我!于小伍你策应,注意他们干扰!”
三人瞬间散开,速度快得只留下三道残影!他们的移动方式完全不同于执行者的稳健,充满了爆发性的力量和灵巧的变向,在断壁残垣间穿梭如履平地。
观众席上的执行者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这速度......确实可怕!
执行者小队也发现了对方的意图,队长立刻下令:“改变计划!二组、三号,跟我去拦截那个用长枪的!不能让他们轻松拿分!”
他们立刻放弃了一个较远的救援点,直扑秦茵的方向。
秦茵刚拿到第一个信号源,就听到身后风声骤起!她反应极快,长枪回身格挡,“铛”地一声架住了一把劈来的训练砍刀。同时,另一名执行者已经从侧翼逼近,试图擒拿她的手臂!
秦茵喝叱一声,腰部发力,长枪猛地一旋,强大的力量直接将正面那名执行者连人带刀荡开几步,同时借力侧踢,逼退了侧翼的敌人。但就这么一耽搁,她的速度慢了下来。
另一边,季寻墨也遭遇了拦截。两名执行者一左一右夹击而来,配合默契,攻击角度刁钻,完全是军方格斗术的路子,目的不是击倒,而是纠缠和拖延。
季寻墨眼神一凝,身体如同没有骨头般扭曲了一下,险之又险地避开了一次锁喉,同时手中训练长刀精准地点在一名执行者的手腕麻筋上,使其武器脱手。但另一人的攻击又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洋甘菊也会流泪请大家收藏:()洋甘菊也会流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