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 > 第136章 寒枝同根(权谋线)

王蟾屏息敛容,蹑足躬身趋进内室。只见魏嬿婉端然斜倚于填漆螺钿贵妃榻上,云鬟堆鸦,纹丝不乱,唯有一支赤金点翠衔珠凤簪斜斜簪定,映着透窗而入的曦光,流泻出一抹锐利的金芒。纤纤素手正拈着玛瑙盘中新贡的红樱桃,一颗颗慢条斯理地送入口中。

王蟾垂手侍立近前,低声道:“禀主儿,先前您吩咐进忠公公遣人盯着的秦立并翊坤宫那头…”

魏嬿婉皓腕微顿,指尖那颗饱满的樱桃堪堪悬在丹唇之畔,眼波未动,静待下文。

王蟾心领神会,忙将身子又矮了矮,续道:“如今秦立那厮已然没了,但进忠公公谨慎,并未将暗哨撤回,依旧分头盯着两处的动静。今早递了话进来,道是天色未明、晓星尚在之际,翊坤宫的三宝,形迹甚是可疑,竟打西华门外的僻静夹道,悄悄潜入内务府去了。奴才瞧着,其中必有蹊跷。”

魏嬿婉听了,眼睫微垂,将那悬着的樱桃徐徐纳入口中,贝齿轻啮,细细嚼咽了,方以帕掩唇,悠悠然道:“欲擒虎子,必先纵其归山。且由他去,咱们只消静观其变,看这出戏,他们预备如何唱下去。”言罢,她指尖轻轻拂过一方素白丝帕,慢条斯理地拭去唇边一点微不可见的胭脂色汁渍。

复又拈起一颗饱满圆润的樱桃,对着雕花窗棂透进来的天光,细细赏玩那玛瑙般通透的赤色流光,朱唇轻启:

“这协理六宫的差事么……听着风光,左不过是成日同算盘珠子、陈年账簿打交道,消磨辰光罢了。” 指尖微一用力,樱桃饱满的汁液仿佛在薄皮下涌动:“有过这份‘根基’,便足够。至于那些个劳什子账册,本宫早倦了。原不过是些锁链金枷,生生绊住了手脚,倒误了留心…真正关乎日月升沉、乾坤流转的机要大事。”

语声方落,魏嬿婉玉腕微抬,向王蟾略一招引。王蟾见状,忙又趋前两步,将身子躬得愈发低垂,洗耳恭听。

“昨儿个皇上提及江南河道改浚大功告成,龙颜大悦。圣心欢畅之际,对本宫笑言:‘朕的婉婉,真真是朕的祥瑞妙人,自你得伴君侧,喜事便如珠落玉盘,莫非是瑶池仙品,降凡佑我大清?’ 此等天语纶音,字字珠玑,实乃旷世恩荣。若任其随风散逸,岂非暴殄天物?”

“本宫思忖着,” 她指尖轻轻叩了叩玛瑙盘沿,发出清脆微响,“此等‘祥瑞’佳话,合该广布于天听之下,使万民共沐圣德,方不负皇恩浩荡。你即刻去寻进忠,着他散播一首童谣,务要着落在那些个走街串巷、消息最是灵通的乞儿流民身上,于市井闾巷、瓦舍勾栏之中,悄然传唱开来。声口要做得自然,如同天降谶语,生发自民间肺腑,切莫着相,露了痕迹。词儿么…”她略一沉吟,朱唇轻吐,“便道是:‘黄龙怒,浊浪翻,哀鸿遍野万民煎;忽见白鸾衔嘉穗,祥光瑞霭落魏园。’ 记着,”

“此谣只可流传于市井草莽之间,万不可有一字一句,传入士林清议之耳,或是见于文人墨客的笔札记录。”

“行了,去罢。”殿外更漏恰递进数声,魏嬿婉眼波如水,倏然流转,落在侍立一旁的春婵身上:“春婵,你上小厨房瞧瞧,那盅煨了足两个时辰的燕窝鹧鸪汤,火候可到了?汤汁可澄澈如金?皇上批阅奏章劳神,正需此物滋养。”

春婵闻言,忙屈膝应喏:“奴婢省得,这就去仔细验看。”她身影轻盈地消失在珠帘之外。不过须臾,便捧着一剔红云龙纹填漆食盒匆匆回转,“回主儿,奴婢看过了,汤色澄金,温润醇厚,正是进献御前的绝佳火候。”

魏嬿婉颔首,莲步轻移,由宫人簇拥着,款款行至养心殿。殿内沉水香细,朱批御笔堆积如山。皇上正凝神批阅,眉心微蹙,显是倦了。见魏嬿婉进来,面色稍霁。

魏嬿婉步履未停,行至御案前,亲手从那食盒中捧出温热的汤盅,纤纤玉指衬着莹白的定窑薄胎,奉至皇上面前:“皇上为国事夙夜辛劳,龙体要紧。喝口热汤,润润心神吧。”

皇上依言,就着她的手浅啜两口。果然鲜美异常,温热的汤汁裹挟着食材的精华滑入喉间,一股暖意随之缓缓透入肺腑,眉宇间倦色顿消几分,龙颜舒展,笑道:“还是婉婉知朕心意,体贴入微。”

放下汤盏,皇上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御案那方墨色深沉的端溪紫云砚上,复又温言道:“婉婉,你来,替朕研墨。满宫上下,就数你研墨的手艺最为精到,墨色乌亮匀细,入纸不滞,行笔如云,便是进忠,也及不上你这指尖的功夫。”

魏嬿婉闻言,欣然至御案旁侧,纤指执起那方上好的松烟古墨,在端溪紫云砚上,添了几滴清水,口中柔声道:“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本分。些许微末之技,能得皇上青眼,已是万幸。”她眼波流转,瞥见皇上眉宇间那化不开的沉郁,心下了然,面上却只作不知。

皇上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扫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匣,沉吟片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婉婉,你瞧这墨色,浓得化不开,本是上品。然则……若这墨,并非全然纯净呢?” 他指尖虚点墨池深处,“譬如有那么些微不可察的杂质,混迹其中,初时或可忽略,然积年累月,渐次沉淀,便成了这砚底一层难以清除的积垢。时日久了,非但污了这上好的砚台,便是再磨新墨,也总带着一丝陈腐的浊气,难以复其纯粹清亮之本色。此等……‘积弊’,最是恼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欲要涤荡清除,又恐伤筋动骨。着实令人踌躇难决。”

魏嬿婉垂眸,字字斟酌后道:“墨中微瑕,砚底积垢,原是岁月流转,在所难免。依臣妾愚见,墨**求纯粹无瑕,首在正本清源。新墨初成之际,必当精选上等松烟,精研细筛,剔除杂滓尘滓,方能得此乌亮纯粹之色,历久弥新。”

“至于那砚底积垢…古砚如古玉,温润养人,其积垢亦是岁月之痕。若骤然以刚猛之物强行刮除,恐伤砚体根本,反失其温润古雅之韵。不若…徐徐图之。”

她微微倾身,纤腰如柳,姿态更显专注,同时柔声续道:“以清水徐徐浸润,以柔力缓缓研磨,借这新墨之清正刚健,日日涤荡冲刷。那陈年积垢,纵然顽固,天长日久之下,亦会被这清流正气,一点一滴,消融化解,复归砚台本真。且这墨香馥郁,久而久之,亦能驱散那陈腐浊气。此乃,以柔克刚,以新代陈,以正祛邪之理。皇上仁德泽被四海,如甘霖清泉,何愁涤荡不净那些许尘垢?只是需得假以时日,更需持之恒心,切莫因一时浊流翻涌,便乱了方寸,损了这方承载千秋文脉的宝砚。”

言罢,她将磨好的墨汁轻轻推至皇上手边,那墨色乌亮如新漆,幽香沁人心脾。她低眉顺目,仿佛方才所言,不过是论墨品砚的风雅闲谈。

“以柔克刚,以新代陈,以正祛邪……徐徐图之……”皇上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复又执起那管沉甸甸的朱笔,蘸了饱满的墨汁,笔锋悬于一份奏章之上,“只是这清水浸润、徐徐研磨,所耗心力时日,又岂是等闲?”

魏嬿婉眼波流转,眸光如蜻蜓点水,轻轻扫过那摊开的奏章。

左边一折,乃闽浙总督周学健所奏,字里行间透着雷霆震怒:

「臣于福安县查获西洋传教士费若望、德玛诺二名,聚众讲经,信者凡二百余口。其教不敬祖宗神只,妄称‘天主平等’,废人伦、乱纲常!尤可骇者,信众七日一会,男女混杂无别,名为‘做弥撒’,实为宣淫聚乱之所。更兼彼处有贞女二百余人,誓不嫁人,终身守‘童贞’,显系妖术禁制,蛊惑人心!……伏乞皇上乾纲独断,将首逆二洋人凌迟处死,以儆效尤;凡习教男女信众,一体连坐治罪,男发黑龙江披甲人为奴,女入辛者库为婢,以绝夷狄蛊惑之根!”

右边一折,则是大学士张廷玉所上,笔调沉稳,忧思深重:

「鄂、豫交界处,白莲教经卷流布乡野,信者渐众。地方绿营捕风捉影,动辄锁拿无辜;更有奸猾胥吏,借‘查教’之名,敲骨吸髓,勒索良善。小民畏官如虎,怨气郁结,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臣愚见,教首自当严惩不贷,然胁从习教之愚民,多因生计困顿或一时蒙蔽,情有可原。若不分首从,一概严刑株连,恐激生大变!莫若严惩借机勒索之贪吏,以平民愤;赦免仅止诵经祈福之习教胁从,着地方官严加管束,以保甲之法登记造册,使其改过自新,方为釜底抽薪、长治久安之策。」

字里行间力主‘宽严相济’、‘惩首宥从’,却也隐见其主张与朝中某些主张‘严刑峻法’、‘株连震慑’的汹汹之势相抗的艰难。魏嬿婉常侍笔墨,于前朝暗流已略知一二,那虽未上折却无处不在、力主严办的巨大压力,其源头必是来自军机大臣鄂尔泰及其满人权贵党羽无疑。

殿内烛火跳跃,映着她低垂的眼睫,更衬得她沉静如水,任惊涛骇浪,皆不萦于心。

进忠躬身碎步入内:“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宫里的莲心姑娘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启奏。”

皇上本就烦郁,此刻更是眉峰紧蹙,不耐地挥了挥手:“让她进来。”

莲心几是踉跄入殿,扑通一声跪倒在金砖地上:“奴婢叩见皇上!皇后娘娘今日身子……越发不适了,晨起便吐得厉害,连清水都进不得,脸色煞白……”

皇上微抬眼皮,手中朱笔一滞,在奏章上洇开一小团墨迹:“可请太医瞧过了?皇后自己作何言语?”

莲心忙不迭叩头,语速急促:“回皇上,娘娘强撑着说是许是孕期寻常反应,不必劳动太医惊动圣驾。可……可奴婢瞧着实在凶险万分,心下发慌,六神无主,斗胆冒死来禀,求皇上……求皇上定夺……”

“定夺?定夺!”皇上猛地一掌拍在沉重的紫檀御案上,巨响震得案头那盏盛着残汤的定窑薄胎碗嗡鸣不止,碗壁轻颤,汤匙在碗中碰撞出细碎的惊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陡然拔高的怒喝,裹挟着雷霆之威在空旷的大殿中激起回响:“朕又不是太医!她自己的身体自己难道不该上心?后宫诸事自有规制,六宫妃嫔自有其份例!事事都要朕来定夺,朕这皇帝还做是不做了?前朝这堆积如山的折子,哪一件不是关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你们……”

他胸口剧烈起伏,显是怒极,却在深吸一口气后,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你现在就去,即刻传朕口谕,遣当值太医速去请脉!让她安心静养,莫要胡思乱想!”

“是!是!奴婢遵旨!谢皇上恩典!” 莲心如蒙大赦,汗透中衣,连忙叩头如捣蒜,手脚并用地退了出去。

殿内复归寂静,经此一扰,皇上心绪愈发纷乱如麻。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奏折,那密密麻麻、力透纸背的字迹,竟让眼前阵阵发花,心神无论如何也再难凝聚。

案头堆积如山的奏匣,此刻皆作无形的山峦,沉沉压在心口,令他几欲窒息。他烦躁地将朱笔重重一掷,靠在龙椅上,阖眼长叹一声。

“婉婉……”

魏嬿婉闻声,立刻停下手中研墨的动作,姿态恭谨地垂首肃立:“臣妾在。”

皇上闭着眼,抬手无力地指了指案上摊开的那两份奏章,又虚虚环视了一圈那堆积如山的奏匣,声音沉重得如同浸了水:“闽省洋教妖言惑众,乱我民心;鄂豫白莲暗流涌动,伏莽堪忧;更有那等蠹吏宵小,借机渔利,敲骨吸髓,搅得地方不宁,怨声载道。外头瞧着是花团锦簇,内里却似这初春的池塘,表面微澜不惊,底下尽是纠缠不清的烂泥水草!朕欲涤荡澄清,还乾坤一个朗朗,又恐用力过猛,搅浑了这一池春水,反伤了好容易才养出的几尾锦鳞……” 他顿了顿,睁开眼,目光灼灼,紧紧锁住魏嬿婉低垂的面容:“朕心绪烦乱,如坠五里雾中。你素来心思灵透,善解人意,不若……说与朕听听?权当解闷也好。”

魏嬿婉闻言,脸色骤然剧变。她慌忙放下墨锭,疾步走至御案前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螓首深深俯下:“皇上!臣妾惶恐!后宫不得干政,此乃祖宗家法,铁律如山!臣妾卑贱之躯,安敢妄议军国大事?若传扬出去,莫说前朝衮衮诸公将如何非议,便是后宫各位娘娘,也必视臣妾为牝鸡司晨、祸乱朝纲之辈!臣妾……臣妾万死不敢僭越!请皇上收回成命!”

皇上看着她伏在地上、那副惊弓之鸟般的模样,心头那点烦躁反而被激得更盛,如同泼了油的干柴,腾地燃起熊熊怒火。他猛地站起身,几步踱至她身前:“什么祖宗家法?什么后宫不得干政?朕是天子!朕说的话,就是法度!朕许你开口,许你议论,那便不是干政!朕要听的,就是你那双眼睛看到的乾坤世情,就是你这颗七窍玲珑心里揣摩出的道理!谁敢有意见?谁敢嚼舌根?那又算什么东西!你要明白,这江山社稷是朕的江山社稷!朕想听谁说,就听谁说!朕说你能说,你便能说!起来!回话!”

魏嬿婉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叩首,声音清晰而恭顺:“臣妾…谢皇上隆恩浩荡!既蒙皇上不弃,赦臣妾僭越之罪,更以天下至重相询,臣妾虽愚钝浅薄,见识短陋,亦愿竭尽驽钝,一抒胸中浅见陋识,供皇上圣心裁断。”

她站起身,依旧低眉垂目,挺直的脊背和沉静的气息,已与方才的惊惶判若两人。魏嬿婉轻轻抬眸,望向御座旁那摊开的奏折。

“这洋教之害,正如那异域移来的毒蔓,根系虽浅,其刺却利,更兼花色妖异,惑人心目。若任其蔓延,恐污了园圃清景。然若连根拔起,又恐伤及缠绕其上的无辜藤萝,更溅起泥污,损了花圃根基。”

“不若,只剪除那最妖异带毒的主蔓,示以雷霆。至于那些被其缠绕、一时迷惑的细弱藤蔓,则小心梳理,登记造册,着园丁时时看顾,晓谕其‘主上恩典,念其无知,特赦其过’。彼等感念天恩,自当收敛,或可化为寻常绿叶。”

“而张大人所言吏治,恰似园中古木生蠹。蛀虫藏于树皮纹理之下,啃噬根本。若为除虫而大刀阔斧剥其树皮,古木恐难承受。鄂尔泰大人主张雷霆手段,其心可鉴,然则…这闽省查教之吏中,亦有几位行事颇为‘果决’的鄂大人门下。皇上何不借此东风,命一心腹,以查‘借教勒索’之名,细细探查?一则清理蠹虫,二则……”她微微一顿,眼波似水,含蓄地望向皇帝,“亦可辨明,那主张剥树皮的,自家树上是否也生了蛀孔?此乃一举两得,且不伤古木主干。”

“至于满汉之间,园中奇花异木,本是共沐天恩。皇上乃造化之主,自有调和阴阳之妙法。譬如,对那满园之花,略施薄惩,以示园规森严;而对受虫害较重的汉木,则须剪除病枝,以儆效尤。然则,剪下病枝所遗之养分,皇上或可恩泽于园中那些根基尚浅、却奋力向阳的新苗?如此,满园花木,皆知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自当愈加感奋,争奇斗艳,以报圣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殿内一时寂静,唯有墨香浮动。

以园圃莳花喻之,将庙堂鲸波——涉乎释道、吏治、群僚倾轧者,尽化灌园闲话,而机杼暗合,直指枢要。

既全了他仁君之表、圣主之姿,复遂其乾纲独运之实,更于满汉之际,布设玄机,成制衡之妙。

良久,皇上紧绷的嘴角终于缓缓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执起朱笔,在那两份奏折上,落下朱批:

「周学健所奏:洋教士斩立决,枭首示众;信众造册管束,交保甲严查,再犯者诛三族!闽省胥吏借查教勒索良善者,着讷亲领军机处会同刑部严查,查实十名罪大恶极者,即行斩决,家产充公!」

「张廷玉所奏整饬吏治事,准。凡涉贪渎官员,不分满汉,一体严参!唯满员涉事者,着吏部议处;汉员涉事者,由军机处会同三法司严审定罪,家产抄没。所抄没之资,着户部单列,用于补贴今科寒门进士安家之费。」

朱批落定,掷笔有声。

魏嬿婉款步出了养心殿,她略一驻足,眼波便递向一旁垂手侍立的进忠。

“方才在里头,趁着皇上兴致,我略提了几句。如今看来,倒正是个机缘,可替咱们寻摸几个出身清寒的汉臣,略抬举抬举。”

“另,张廷玉处,你也遣人去,与他几个门生‘偶遇’一二便是了。记着,万不可显出刻意攀附之态,也不必急着笼络。只需……”她略顿了一顿,指尖无意识地捻着帕子上的缠枝莲纹,“只需在言谈间,似有若无地勾起他们心底那点同病相怜之意。让他们自个儿咂摸出味儿来——如今这九重天上,终究是‘亲疏有别’,满臣贵胄,才是皇上心尖儿上的肉。咱们这些汉人,不过是依附着人家屋檐下的藤萝罢了。张廷玉这棵大树,如今年事已高,又还能撑上多久?”

魏嬿婉抬眼望了望那朱红宫墙,声音愈发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瞧瞧,便连这称呼,也渐渐改了腔调。如今宫里宫外,多少汉臣汉妃,为了讨主子欢心,生生把叫了几千年的‘爹娘’咽了回去,学着喊那‘额娘’、‘阿玛’?虽则眼下还非人人如此,可这苗头……哼,岂非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今日改了口,明日移了俗,天长日久,咱们汉家的衣裳、礼数、骨子里的气性,怕不都要被这满洲的洪流,一寸寸地吞嚼干净了?”

“这深宫大内,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步步荆棘。说到底,能真心为汉人思量、替汉人说话的,除了自家同气连枝的汉臣,还有谁?这汉人的前程,终究要靠汉人自个儿去争,去守。旁人……靠不住。”

喜欢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