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75章 盐场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75章 盐场

作者:踏七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9:12: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闻报忆旧赴盐场,海风携咸入荒滩

初夏的海风带着几分咸湿,吹得人衣袂翻飞。叶青云勒住马绳,停在一处高坡上,目光望向远方的海边 —— 那是吴家堡的盐场,也是他两年多未曾踏足的地方。自从主持修建官道、推进盔甲生产后,他便鲜少有时间顾及这片曾为吴家堡提供稳定财源的滩涂,今日听闻王五汇报 “盐场库存积压,运输受阻”,才猛然想起,是该来看看了。

“首领,前面就是盐场了。” 袁七策马跟上来,手指向坡下,“您看,那一片白花花的,都是堆着的海盐,比去年多了不少。”

叶青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滩涂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晒盐池,池子里的海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池边堆着一座座一人多高的盐山,白得晃眼;盐场的土坯房大多墙体斑驳,有的屋顶还缺了几片瓦,风一吹,能看到里面露出的茅草,透着几分破败;可即便如此,晒盐池边依旧满是忙碌的身影 —— 工人们穿着粗布短褂,有的弯腰平整盐池,有的用木耙翻动池底的盐粒,有的扛着竹筐往盐堆上运盐,号子声伴着海浪声,在滩涂上回荡。

“走,下去看看。” 叶青云一夹马腹,朝着盐场驰去。小白狐蜷在他怀里,被海风一吹,好奇地探出头,琥珀色的眼睛盯着下方的盐堆,尾巴轻轻晃了晃。

刚到盐场门口,一个穿着补丁短褂的老盐工就迎了上来。他叫周老栓,在盐场干了三十多年,从吴家堡初建时就守在这里,看到叶青云,浑浊的眼睛立刻亮了:“叶大人!您可算来了!俺们这盐堆得快没地方放了,您要是再不来,俺们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叶青云翻身下马,握住周老栓粗糙的手 —— 掌心满是老茧,指缝里还沾着盐粒,带着海风的凉意。“周老丈,辛苦你们了。” 他笑着说,“我来晚了,这两年光顾着修路、造盔甲,没顾上盐场,让你们受委屈了。”

周老栓连连摆手:“不委屈!不委屈!您给俺们涨了工钱,还让学堂收了俺家孙子,俺们感激还来不及呢!就是这盐……” 他指着身后的盐山,语气带着无奈,“今年天旱,晒盐快,产量比去年多了三成,可运不出去,堆在这占地方不说,要是遇上下雨,还得受潮化了,可惜了。”

二、盐山堆积显困局,抢场旧事露尴尬

叶青云跟着周老栓走进盐场,脚下的滩涂路坑坑洼洼,走几步就能沾上一脚泥。晒盐池里的海水已经晒得半干,析出的盐粒像细雪一样铺在池底,几个年轻工人正用木耙把盐粒搂到一起,动作熟练利落。

“现在每天能晒多少盐?” 叶青云蹲下身,捻起一撮盐粒,雪白细腻,比市面上的官盐纯度高得多。

“回大人,每天能晒两千斤!” 周老栓回答,“俺们把晒盐池分了三批,一批晒、一批收、一批整池,循环着来,产量稳得很。就是这运输……” 他叹了口气,“以前靠小推车往吴家堡运,一天能运五千斤,后来官道修了一段,能走马车了,可到了海边这段滩涂路,马车还是进不来,还得靠人扛、小推车运,效率低得很。现在库里已经堆了三十万斤盐,再这么堆下去,下个月就得停晒了。”

袁七在一旁补充道:“首领,上个月咱们商驿急着要盐,青运城的商家也催得紧,可盐场运不出去,没办法,俺们才…… 才抢了赵家在东莱郡的一个小盐场,临时调了些盐过去。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唐突,要是让赵家抓住把柄,又得找咱们麻烦。”

这话一出,叶青云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尴尬。他当时只想着缓解商驿的盐荒,没多想抢盐场的后果 —— 赵家本就视吴家堡为眼中钉,要是以此为借口联合州府施压,确实会给吴家堡添乱。“是我考虑不周。” 他轻声道,“当时只想着救急,没顾上长远,以后不能再这么冒失了,得靠咱们自己的盐场解决问题。”

袁七挠了挠头,讪讪一笑:“俺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赵家的盐场占着好地界,却不干活,浪费资源。不过您放心,俺们抢盐的时候没伤人,就拿了他们库存的盐,现在赵家还没发现是咱们干的。”

周老栓没听懂两人的对话,却也看出气氛有些微妙,连忙岔开话题:“叶大人,您看俺们这盐场,晒盐池还是以前建的,有的池底都裂了,漏海水;还有收盐的竹筐,坏了一半,没来得及修;要是能把这些修修,再想想运输的办法,产量还能再提一提。”

叶青云顺着他的话看向晒盐池 —— 果然,不少盐池的边缘有明显的裂缝,有的地方还用泥巴糊着,却还是能看到海水渗出;旁边堆着的竹筐,大多是破了底的,只能勉强用绳子捆着;盐场的仓库也是土坯墙,屋顶的茅草已经发黄,看起来随时可能漏雨。

“这些问题都得解决。” 叶青云站起身,语气坚定,“周老丈,你先列个清单,需要修多少盐池、买多少竹筐、补多少仓库,报给王五,让他尽快拨款采购;另外,你选几个有经验的盐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这盐运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老栓大喜,连忙应道:“哎!俺这就去列清单!您等着,俺这就去!” 说着,他快步朝着盐场的工房跑去,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不少。

三、滩涂水浅阻航船,实地勘察谋良策

叶青云和袁七走到海边,海浪一次次拍打着滩涂,留下一片片湿润的痕迹。远处的海面上,几只小渔船正慢悠悠地漂着,渔民们撒着网,偶尔能看到鱼跃出水面的身影。

“袁七,你说为什么不用船运盐?” 叶青云忽然问道,“从这里坐船到青运城的码头,再从码头走官道运走,比靠人扛、小推车运快多了,也能运更多。”

袁七苦笑一声,指着脚下的滩涂:“首领,您看这滩涂,从海边往海里走三里地,水位都没到膝盖,大船根本开不进来,一进来就搁浅。以前也试过用小船运,每艘小船只能装两百斤盐,一天顶多运十船,也就两千斤,跟小推车差不多,还得雇渔民,成本比小推车还高,不划算。”

叶青云蹲下身,用手挖了挖滩涂的泥土,黏糊糊的,下面全是细沙和淤泥。他站起身,望向远方的海平面 —— 那里的海水颜色更深,应该是水位较深的地方,只是从滩涂到那里,还有很长一段浅水区。

“要是把浅水区挖深,修一条航道呢?” 叶青云问道,“从盐场旁边挖一条宽两丈、深一丈的航道,一直通到深水区,这样大船就能开进来,直接在盐场装盐,再运到青运城。”

袁七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挖航道倒是个办法,可这工程量不小啊!从盐场到深水区,至少有五里地,得雇多少人、挖多久?而且这滩涂的泥土黏,挖起来费劲,还得担心涨潮的时候,海水把航道又填上了。”

“这些都能解决。” 叶青云走到盐场的仓库旁,拿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首先,航道不用挖两丈宽,一丈五就够了,大船能过就行;深度一丈,涨潮的时候水位能到一丈二,不会搁浅。其次,挖航道用民工,咱们修路不是还有剩下的民工吗?调一部分过来,管吃管住,再给点工钱,他们肯定愿意干。最后,航道挖好后,用石头和水泥把两边砌起来,防止泥土塌方,再在航道入口修个水闸,控制水位,涨潮的时候开闸让船进来,落潮的时候关闸,保持航道里的水位。”

袁七凑过来看地图,越看眼睛越亮:“首领,您这主意好!要是真能修好航道,一艘大船能装五千斤盐,一天运十艘就是五万斤,比现在快二十多倍!而且成本也低,雇一艘大船的钱,比雇一百个民工扛盐便宜多了!”

“还有更省成本的。” 叶青云笑着说,“咱们自己造船!冶铁厂现在能造铁板,邱远山又在改进机械,咱们可以造几艘浅吃水的铁壳船,比木船结实,还能装更多盐。让邱远山设计一下,船身窄一点、长一点,适合在航道里走,吃水深度控制在八尺,这样就算落潮,也不会搁浅。”

正说着,周老栓拿着清单跑了过来,看到地上的地图,好奇地问:“叶大人,您这画的是啥?”

“是航道和船的图纸。” 叶青云指着地图,给周老栓解释,“咱们要挖一条航道,造几艘大船,以后用船运盐,不用再靠人扛了。”

周老栓眼睛瞪得溜圆,激动地说:“用船运?那可太好了!俺们盐场的盐就能运出去了!俺们还能帮着挖航道,俺们熟悉这滩涂,知道哪里好挖!”

叶青云点头:“好!那航道的勘察就交给你和盐场的工人们,你们先把浅水区的水位、泥土情况摸清楚,画个详细的地形图,我回去就安排民工和物资,尽快开工。”

四、盐场规划定细则,船运蓝图绘未来

接下来的两天,叶青云都待在盐场,和周老栓、袁七一起制定盐场的整改和运输规划,分成了 “盐场修缮”“航道开挖”“船只建造” 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定了详细的细则。

盐场修缮方面,首先修补晒盐池 —— 把裂了的盐池底铲掉,重新铺上一层黏土和细沙,再用盐卤浸泡,让池底更结实,不漏海水;其次更换竹筐,采购一千个新的竹筐,同时让木工坊做一批木车,比小推车更大,能装三百斤盐,暂时解决航道开挖前的运输问题;最后修补仓库,把漏雨的屋顶换成新的瓦片,墙壁用水泥加固,防止盐受潮。

航道开挖方面,由周老栓带领盐场工人先勘察地形,确定航道的路线 —— 从盐场东南角出发,向东南方向延伸五里,直达深水区;然后调派五百名修路的民工,分成十组,每组五十人,轮流开挖;同时让冶铁厂打造一批铁铲、铁镐,供民工使用;航道两侧用石头和水泥砌墙,底部铺一层铁板,防止淤泥堆积;在航道入口修建一座简易水闸,用木头和铁板制作,由专人看管,控制水位。

船只建造方面,叶青云让人把邱远山从冶铁厂请来,一起设计浅吃水的运盐船 —— 船身长二十丈、宽一丈五、高两丈,吃水深度八尺,船身用铁板拼接,比木船更耐用;船上装两个桅杆,挂帆布,靠风力航行,同时配备手摇桨,无风的时候也能行驶;船舱分为五个隔间,每个隔间能装一千斤盐,一艘船总共能装五千斤盐;船的首尾都装一个小舵,方便在航道里转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邱先生,这船的铁板拼接没问题吧?” 叶青云问道,“会不会漏水?”

邱远山拿着图纸,信心满满地说:“首领放心!咱们用铆钉把铁板铆在一起,接缝处用沥青密封,肯定不会漏水。而且铁板用的是新炼的熟铁,比生铁更韧,不容易变形。我估算了一下,造一艘这样的船,需要五千斤铁板、一百根铆钉、两百斤沥青,还有一些木材做桅杆和桨,一个月就能造好一艘。”

叶青云点头:“好!那就先造三艘船,等航道挖好,正好能用上。冶铁厂那边,你优先安排铁板生产,需要多少人手、多少煤,尽管提,我让王铁匠配合你。”

邱远山应道:“多谢首领!我这就回冶铁厂准备,保证按时造出船来!”

规划制定好后,叶青云让人把清单和图纸送到吴家堡,让王五尽快拨款、调人。盐场的工人们听说要修航道、造大船,都兴奋得不得了,干活更有劲头了 —— 周老栓带着工人连夜勘察地形,画出了详细的地形图;年轻的盐工们主动帮忙整理盐堆,腾出地方放开挖航道的物资;就连平时最内向的盐工,也开始讨论以后用船运盐的场景,脸上满是期待。

这日傍晚,叶青云准备回吴家堡,周老栓带着几个盐工,扛着一袋新晒的海盐,送到他面前:“叶大人,这是俺们刚晒好的盐,纯度高,您带回去尝尝。等航道修好了,俺们给您送更多的盐,让吴家堡的百姓都能吃上最好的盐!”

叶青云接过盐袋,入手沉甸甸的,带着海盐特有的咸香。“多谢周老丈。” 他笑着说,“等盐场整改好,船运开通了,咱们的盐不仅能运到青运城,还能运到江南、大辽城,让更多人吃上吴家堡的盐。到时候,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盐场也会越来越兴旺。”

周老栓连连点头,眼里满是憧憬:“好!好!俺们等着那一天!”

叶青云翻身上马,袁七跟在他身后。海风再次吹起,带着海盐的咸香,也带着希望的气息。小白狐趴在叶青云怀里,看着渐渐远去的盐场,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尾巴轻轻晃着。

叶青云知道,盐场的整改和船运的开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人力和金钱,但他更知道,只要坚持下去,这些努力终将有回报 —— 不仅能解决盐的运输问题,还能打通吴家堡的海上商道,为以后的贸易拓展打下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吴家堡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这片土地在乱世里,始终保持着生机与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滩涂上,洒在雪白的盐堆上,也洒在叶青云的身上。他勒住马绳,回头望了一眼盐场,心中满是坚定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