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圣传 > 第440集:《苗医与森林康养》

医圣传 第440集:《苗医与森林康养》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0 03:02:2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松林深处有良方

周明远第一次见到那片松涛时,正被车载血压计的警报声吵得心烦。仪表盘上的数字红得刺眼,160/105,像两块烧红的烙铁贴在他太阳穴上。司机小杨把车窗降下三指宽,带着松针清香的风灌进来,他下意识按住太阳穴,指腹触到皮肤下突突跳动的血管,像有只受惊的兔子在里头乱撞。

“周总,前面就是卧龙康养中心的牌坊了。”小杨的声音透着小心翼翼。

周明远“嗯”了一声,视线越过挡风玻璃。青灰色的牌坊上爬满何首乌藤,“松风疗愈院”五个木刻字被岁月磨得发亮,落款是行草的“苗青山”。他想起助理临行前塞给他的资料——这家藏在保护区边缘的康养中心,老板是位苗医,最出名的“森林疗法”,据说能让血压计的数字乖乖低头。

“进去吧。”他松开领带,喉结动了动。三个月前董事会上突然眩晕倒地的滋味还在舌尖萦绕,医生说再这么熬下去,下次可能就醒不过来了。

车穿过牌坊,柏油路渐渐变成嵌着鹅卵石的小径。两侧的华山松越来越密,树影在引擎盖上流动,像翻涌的墨绿色波浪。周明远忽然觉得耳鸣减轻了些,刚才还在脑子里敲锣的血压计警报声,似乎被松针吸走了。

“周先生?”

他推开车门,撞进一双笑眯眯的眼睛。穿靛蓝对襟褂子的老人站在银杏树下,银白的胡须垂到盘扣上,手里拄着根龙头拐杖,杖头包浆温润,看着比周明远的年纪还大。

“我是苗青山。”老人声音像山涧水,“你的血压,在路上就跟我说悄悄话了。”

周明远皱眉。他最烦这套故弄玄虚的把戏,以前在养生馆见多了。但当老人伸出三根手指搭在他腕脉上时,他却没躲开。指腹微凉,带着草药的清苦气,按压的力度不轻不重,像春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

“肝阳上亢,”苗青山收回手,拐杖往地上顿了顿,“你心里头,揣着座总在冒烟的火山。”

这话让周明远喉头发紧。公司上市前的财务窟窿、儿子留洋的巨额账单、妻子整夜亮着的卧室灯……可不就是座火山么。他扯了扯嘴角想反驳,却见老人转身往松林走,“跟我来,让松树给你降降温。”

松树林里藏着条被踩得发亮的土路,空气里飘着松脂和腐叶的混合气息。苗青山走得极稳,拐杖叩击地面的声音“笃、笃”响,像在打某种节拍。周明远跟在后面,皮鞋踩进松软的针垫里,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深吸,”老人突然停步,仰头望着交错的枝桠,“让气从脚跟往头顶爬,像松根在土里找水。”

周明远依言吸气,却忍不住咳嗽起来。常年在会议室里吸二手烟的肺,突然被这么干净的空气灌满,竟有些受不住。

苗青山笑了,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别急,松树性子慢。你看它们扎根,一年才长两寸,可百年不倒。”他示范着张开双臂,身体微微前倾,像棵被风吹得倾斜却不弯折的老松,“再试,吸气时想松针舒展,呼气时学松果落地,稳稳当当。”

周明远跟着做。阳光透过枝叶筛下来,在他手背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吸气,松香钻进鼻孔,带着点清冽的苦味;呼气,肩膀不由自主地放松,像卸下了常年背着的公文包。他做了十分钟,额角渗出薄汗,却不觉得累,反而有种奇异的通透感。

“去溪边坐坐。”苗青山领他往林子深处走。越往里走,松涛声越响,偶尔夹杂几声清脆的鸟鸣。周明远忽然发现,自己有多久没听过这样的声音了?他的世界里,只有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和妻子压抑的叹息。

溪边铺着几块青石板,底下的泉水清澈见底,看得见圆滚滚的鹅卵石。苗青山弯腰掬起一捧水,递到他面前:“喝一口,这水打雪山来,带着寒气,能浇灭火气。”

周明远犹豫了一下,还是喝了。泉水冰得他舌尖发麻,顺着喉咙滑下去,像有条凉丝丝的小蛇钻进胃里,刚才练习呼吸时攒下的热意,瞬间消了大半。

“晚上来听故事。”老人收拾起地上的竹篮,里面装着些他不认识的草药,“顺便尝尝我的药茶。”

周明远在康养中心住了下来。房间是原木搭建的,窗外就是松林,夜里能听着松涛声入睡。这对常年靠安眠药才能合眼的他来说,简直是奇迹。

第二天清晨,他被一阵规律的“呼——吸——”声吵醒。推开窗,见十几个穿着宽松棉服的人在空地上站成圈,苗青山站在中间,正带领大家做昨天教的呼吸法。晨光里,老人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和背后的松树影重叠在一起,竟有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周先生,一起来啊。”隔壁房间的张阿姨笑着招手。她也是高血压,住了一个月,据说血压已经稳定下来了。

周明远迟疑着加入队伍。一开始动作僵硬,总跟不上节奏,后来听着周围人均匀的呼吸声,渐渐找到了感觉。他想起苗青山说的“松树性子慢”,试着把呼吸放得更缓、更沉。吸气时,想象树根在黑暗的土壤里悄悄延伸;呼气时,学松针坦然落下,不慌不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练完呼吸,苗青山带着他们往溪边去。张阿姨告诉周明远,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在这里煮药茶。“苗老说,山泉是活水,配草药才有效。”

溪边已经架起了陶炉,咕嘟咕嘟煮着什么,香气混在水汽里飘过来,有股淡淡的甘甜味。苗青山正往水里丢几片巴掌大的叶子,又撒了把红褐色的籽。

“这是松针和柏子仁,”他解释道,“松针清肝火,柏子仁安神,配着山泉水煮,比什么降压药都温和。”

周明远接过张阿姨递来的粗陶碗,吹了吹热气。茶汤呈浅褐色,喝进嘴里先苦后甘,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股清润的余味。他看着溪水里游弋的小鱼,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也是这样用柴火烧水,给他煮枇杷叶水治咳嗽。那时候的天,好像也这么蓝,水这么清。

“周先生以前是做什么的?”张阿姨啜着茶问。

“搞房地产的。”他含糊地应了句。在城里,这三个字能换来敬畏或嫉妒的目光,但在这里,张阿姨只是点点头:“那肯定累,心总悬着。”

周明远没说话。是啊,心总悬着。开盘前悬着销量,政策变动时悬着股价,连睡觉都悬着手机,生怕错过什么重要消息。他的血压,大概就是这么被“悬”高的。

上午的时光过得很慢。有人在林间散步,有人在木屋里看书,还有人跟着苗青山的徒弟学认草药。周明远坐在门廊上,看着松鼠在松树枝间窜来窜去,手里捏着苗青山给的血压计——这里的血压计是老式的,用听诊器听的那种,不像他家里那个电子的,总冷冰冰地报出数字。

他自己给自己量了量。听诊器里传来“咚咚”的心跳声,像敲在鼓上。水银柱慢慢升起,又缓缓落下。他仔细听着第一声和最后一声,算了算,145/95。虽然还高,但比昨天刚来时,已经降了不少。

中午吃的是糙米饭配山野菜。菜里放了种带着特殊香味的叶子,苗青山说叫紫苏,能理气。周明远吃得很慢,不像在城里那样狼吞虎咽。他发现,慢慢嚼的时候,能尝出米饭本身的甜味,野菜也带着点清爽的苦,并不难吃。

下午他没什么事,沿着溪边漫无目的地走。越往林子深处走,松树越密,光线也暗了下来。他忽然听到一阵细碎的“咔嚓”声,循声望去,见两个穿蓝布褂子的年轻人正在采松果。

“周先生?”其中一个年轻人认出了他,“我们在采松塔,里面的松子能入药,也能当零食。”

周明远凑过去看。年轻人手里的竹篮里装着不少圆滚滚的松塔,鳞片张开着,露出里面饱满的松子。“这东西也能入药?”

“能啊,”年轻人笑着说,“苗爷爷说,松树全身都是宝。松针能泡水,松皮能熬膏,松脂能止血,连松根都能泡酒。他常说,人要学松树,把自己活成一棵‘全材’,但又不能太张扬,就这么安安静静长在山里。”

安安静静长在山里。周明远咀嚼着这句话。他这辈子,好像都在拼命往上长,想长得比谁都高,都显眼,却从没像松树这样,想过要把根扎得深一点,再深一点。

傍晚时分,他准时来到溪边的篝火旁。苗青山已经坐在那里了,面前摆着个小陶壶,还在煮着下午的药茶。陆陆续续有人过来,都是住在这里的客人,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像一家人一样。

“今天讲个‘松神’的故事。”苗青山添了根柴,火苗“噼啪”跳了一下,映得他脸上沟壑分明的皱纹都柔和了,“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苗家有个后生,得了种怪病,总头晕头痛,像有石头压在头上。”

周明远心里一动,这不就是高血压的症状么。

“后生四处求医都没用,就到深山里去问老松树。”苗青山的声音慢悠悠的,像溪水在石头上流淌,“他在松树下坐了三天三夜,饿了就吃松籽,渴了就喝松针水。第三天夜里,松树托梦给他,说他是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压得气血跑不动了。”

篝火旁静悄悄的,只有松涛声和老人的讲述声。

“松树教他,每天清晨对着朝阳舒展四肢,像松枝一样向天空要阳气;傍晚对着夕阳放松身体,学松果把白天攒的火气沉到土里。后生照着做,半年后病就好了。他后来成了苗医,说松树是他的师傅,还把这法子传给了后人。”

苗青山拿起陶壶,给每个人续了点药茶:“树和人,其实是一样的。你看这松树,要是风太大,它会弯腰,不会硬扛;要是土太干,它就把根往深处扎,找水喝。人呢,总想着硬碰硬,结果把自己憋出病来。”

周明远捧着温热的茶碗,看着跳跃的火光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