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艺之神 > 第274章 三国19

艺之神 第274章 三国19

作者: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02:02: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窑火映三国·憨匠造虎子

人物表

- 宫束班:东吴会稽上虞窑工班头,四十余岁,手糙心细,认死理,被同行戏称“憨班头”

- 阿石:宫束班徒弟,十九岁,机灵但毛躁,总觉得师父“太轴”

- 老窑主:上虞窑场主事,六十岁,懂生意也惜手艺,常为“憨徒弟”们头疼又心软

- 周都尉:东吴军需官,三十余岁,性子急,奉命采买军需陶器

- 窑工甲、乙、丙:宫束班手下窑工,各有脾性,多觉得班头“不按常理出牌”

第一幕:军需催得急,班头偏“挑刺”

场景一:上虞窑场坯房——日·内

【坯房里弥漫着湿陶土的腥气,十几名窑工围着陶轮赶制虎子坯体。陶轮转动声、湿布擦坯声混在一起,透着股急慌慌的劲儿。阿石正攥着陶拍拍打虎子腹部,额角冒汗】

阿石:(手腕翻飞,声音发紧)师父,周都尉说了,三日后就要五十只虎子送往前线,您看这坯体我捏得够规整了吧?再慢可就赶不上入窑了!

【宫束班蹲在一堆坯体前,手指捏着一块湿泥,逐个摸过虎子的流口。他突然停在一个坯体前,眉头拧成疙瘩,伸手敲了敲坯身】

宫束班:(声音沉得像窑里的炭)这流口歪了三分,腹底薄厚不均,入窑准开裂。拆了,重做。

【阿石手一停,陶拍“当啷”掉在陶轮上。周围窑工也停了动作,窑工甲凑过来,脸上带着为难】

窑工甲:班头,这坯子虽说不算顶好,但军需用的物件,凑活能用就行。周都尉那边催得紧,拆了重做,咱们今晚都别睡了!

宫束班:(站起身,手掌在围裙上擦了擦,指节泛白)军需用的就不是物件了?前线将士用着漏尿的虎子,冻着身子算谁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得让将士们攥着顺手、用着省心。

【老窑主掀着坯房的竹帘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单子,脸上带着愁容】

老窑主:束班,周都尉又派人来催了,说再耽误就要按“延误军需”论罪。你这性子也改改,别总揪着细枝末节不放,一群憨货似的,跟自己较什么劲?

宫束班:(梗着脖子,眼神却没松)师父(老窑主曾是宫束班师父),您常说“窑火不欺人”,坯体有瑕疵,烧出来也是废品。咱们上虞窑的名号,不能砸在“凑活”上。您再跟都尉通融一日,我带着徒弟们连夜赶,保准每只都规整!

【老窑主看着宫束班沾着陶土的脸,叹了口气,把单子往他手里一塞】

老窑主:罢罢罢,我这张老脸再去磨一磨。但束班,你可得记住,明日此时,五十只坯体必须入窑,少一只,咱们都担待不起!

【宫束班攥紧单子,重重点头。阿石看着师父的背影,撇了撇嘴,却还是捡起陶拍,开始拆那只“歪口坯”】

第二幕:月夜赶坯体,憨匠出“怪想”

场景二:上虞窑场坯房——夜·内

【坯房里点着十几盏油灯,灯芯跳动着,把窑工们的影子映在土墙上。宫束班坐在陶轮前,双脚踩着踏板,陶轮匀速转动。他手里的陶泥渐渐成型,是一只虎子的雏形,流口微微上翘,像只蜷着的小兽】

阿石:(揉着发酸的胳膊,打了个哈欠)师父,都后半夜了,您这虎子捏得是好看,可军需物件,用得着把流口捏得跟真虎嘴似的吗?您看隔壁班,做的虎子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快得很。

【宫束班没停手,手指顺着虎子腹部的曲线滑动,眼神亮得像灯芯】

宫束班:(声音轻却坚定)将士们在前线拼杀,连口热汤都难喝上,用的物件若是冷冰冰的,心里更寒。把虎子捏得像活物,他们握着的时候,说不定能想起家里的猫、山里的兽,心里能暖一分。

【窑工乙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递到宫束班手边,笑着摇头】

窑工乙:班头,您这想法也太憨了。将士们哪有心思看虎子长得好不好看?能装尿就行呗。

宫束班:(接过汤碗,没喝,先放在一边)能装尿是本分,长得好看是心意。咱们窑工没上过战场,不能拿刀枪杀敌,只能把手里的陶土捏得尽心些,也算给将士们帮点忙。

【他突然停住陶轮,盯着虎子的腹部,手指在上面比划着】

宫束班:阿石,拿刻刀来。我想在这腹上刻几个字。

阿石:(愣了一下,递过刻刀)刻字?刻什么字?军需物件刻字,都尉那边会不会说咱们多此一举?

宫束班:(拿起刻刀,手腕微顿,刀尖落在坯体上)刻“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袁大哥(袁宜,宫束班同乡窑工,上月病逝)生前总说,想让自己做的陶器留个名,让后人知道上虞窑有过用心的匠人。这虎子送往前线,说不定能带着他的念想,陪着将士们平安回来。

【油灯下,刻刀在坯体上划出细微的“沙沙”声,字迹渐渐清晰。阿石看着师父专注的侧脸,心里突然没了之前的抱怨,默默拿起另一个坯体,开始仔细捏制流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三幕:窑火验真章,憨货“出风头”

场景三:上虞窑场窑前——日·内

【窑火熊熊,映得窑前一片通红。宫束班披着麻布褂子,手里拿着长钩,正逐个把烧好的虎子从窑里勾出来。青釉在高温下凝成莹润的光泽,虎子的形状在火光中显得格外生动】

老窑主:(站在一旁,看着刚出窑的虎子,眼睛发亮)束班,你这窑烧得好!釉色匀净,没一件开裂的,比隔壁班的强多了!

【周都尉带着两名士兵快步走来,手里攥着马鞭,脸上带着不耐烦】

周都尉:老窑主,虎子呢?再不给,我可就要……(话没说完,目光落在刚出窑的虎子上,突然顿住)这是……你们做的虎子?

【宫束班拿起一只虎子,递到周都尉面前。虎子通体青釉,流口翘得利落,腹部刻着的字迹清晰可见,摸上去手感温润】

宫束班:都尉请看,这五十只虎子都已烧好,每只都试过,不漏水、不烫手。腹上刻了窑工的名字和年份,若是有不好用的,您只管找上虞窑来。

【周都尉接过虎子,翻来覆去地看,眉头渐渐舒展开。他敲了敲虎子的腹部,声音清脆】

周都尉:之前看别的窑场做的虎子,不是釉色发暗就是形状歪斜,你们这虎子,倒透着股精气神。这刻字的想法也好,往后哪只好用、哪只不好用,一目了然。

老窑主:(笑着插话)都尉,这都是束班带着徒弟们连夜赶的,这群憨货,非要跟自己较劲,说要让将士们用着舒心。

周都尉:(看向宫束班,眼神里多了几分敬重)憨?我看是心细。前线将士缺的就是这样用心做的物件。往后上虞窑的军需陶器,我只认你们宫束班做的!

【宫束班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把另一只虎子递给阿石,轻声说:“把这些都擦干净,打包的时候轻着点,别磕着釉。”】

阿石:(用力点头,声音里带着自豪)哎,师父!

【窑火依旧烧着,映着宫束班和徒弟们沾着陶土的手。阳光透过窑场的竹帘照进来,落在青釉虎子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极了这群“憨匠”眼里,不掺杂质的光】

第四幕:岁月留印记,憨名传千年

场景四:上虞窑场山坡——日·外

【十年后,阿石已成了窑工班头,带着徒弟们在山坡上修整新窑。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名老士兵牵着马走来,手里抱着一只青釉虎子,虎子腹部的字迹虽有些磨损,却依旧清晰】

老士兵:(对着阿石拱手)敢问这里可是上虞窑宫束班的窑场?我是十年前前线的士兵,当年用的就是这只虎子,如今想来寻做虎子的匠人,道声谢。

阿石:(眼眶发红,指着不远处的坟茔)师父三年前就走了,他临终前还说,做陶器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用陶器的人。

【老士兵走到坟茔前,放下虎子,深深鞠躬】

老士兵:宫班头,您做的虎子,陪我们熬过了最冷的冬天,您的心意,我们记了一辈子。

【阿石看着老士兵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陶泥,突然明白了当年师父说的“憨”——不是傻,是对手艺的敬畏,对人的真心。他拿起陶拍,开始捏制新的虎子,流口依旧翘得利落,腹部依旧刻着字,刻的是“上虞窑工,用心作器”】

【风吹过山坡,带着窑火的暖意,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宫束班的声音:“要么不做,要做就得让用的人舒心……”】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