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艺之神 > 第29章 乐器吹

艺之神 第29章 乐器吹

作者: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02:02: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高辛氏工坊记:当乐垂遇上宫束班这群憨货

乐垂站在帝喾新建的工坊外,看着匾额上“天工造物”四个大字,手里的青铜刮刀转得飞快。身后跟着的宫束班七个徒弟,一个个缩着脖子,活像刚被雨浇过的鹌鹑——这已经是他们本月第三次被派到帝喾的都城来“历练”,前两次一个把陶窑烧塌了半面墙,一个给祭祀用的玉琮钻了七个歪歪扭扭的孔,最后还是乐垂提着工具箱连夜赶来收拾烂摊子。

“记住咱们‘音正’宗的规矩,”乐垂回头扫了一眼,声音里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沙哑,“造乐器,一要合律,二要应景,三要……别给我惹出能让帝喾陛下亲自派人来骂的祸。”

七徒弟宫小七举了举手里的陶土坯:“师父,这次是做吹苓,就是那管形的乐器,对吧?我昨儿在《考工记》残卷上瞅过,说要选阴坡的黏陶土,还得掺三成河泥才不容易裂。”

话音刚落,二徒弟宫二郎“哎哟”一声,手里的竹管掉进了泥水里。那是刚从南山砍来的湘竹,本是做吹苓内芯的好材料,此刻正咕嘟咕嘟冒着泡,活像条在泥里打滚的泥鳅。

乐垂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他想起三年前接下这七个徒弟时,掌门拍着胸脯说“宫家班的孩子手稳”,现在看来,怕不是“手瘟”才对。

吹苓初造:从泥鳅管到麻花筒

帝喾的工坊里堆着各地进贡的材料:西戎的牦牛角、东海的蜃壳、南方部落送的彩漆,最显眼的是墙角那堆泛着青绿色的湘竹,直挺挺的像一排待命的士兵。乐垂指着竹管示范:“吹苓要七孔,前六后一,孔距得按‘太蔟’律来定,差一分就跑调。你们先拿废竹练习钻孔,谁钻得歪了,今天的黍米饼就归大师兄吃。”

大师兄宫老大憨厚,闻言立刻把竹管架在木架上,拿骨钻小心翼翼地凿。可他太用力,骨钻“咔嚓”断了,竹管也裂成了三瓣,活像朵被踩过的菊花。

“师父,”宫老大挠着头,脸涨得通红,“它……它自己想开花。”

乐垂正想说话,忽听身后“哗啦”一声。转头一看,五徒弟宫小五把陶土和河泥全倒进了水缸,此刻正拿着木槌使劲搅,泥浆溅得满墙都是,连挂在墙上的鳄鱼皮鼓面都沾了三块泥点子。

“你这是要造吹苓还是要和泥糊墙?”乐垂气笑了,走过去一看,水缸里的泥糊糊正冒着泡,像一锅没煮熟的黍米粥。

宫小五眨巴着眼:“我听山下的陶匠说,泥越烂越黏,烧出来的陶管敲着响。”

“那是做陶钟!”乐垂敲了敲他的脑袋,“吹苓的陶坯要半干时钻孔,全湿着钻,你是想做个漏风的笛子吗?”

正说着,三徒弟宫三郎举着个东西跑过来,献宝似的递上前:“师父您看!我这管钻得直不直?”

乐垂接过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那竹管上的孔倒是钻得整齐,可七个孔排成了歪歪扭扭的“S”形,活像条在竹管上爬的蜈蚣。“你这是按‘姑洗’律钻的,还是按你昨晚做梦的路线钻的?”他把竹管往桌上一放,“拿尺子量!从管头到第一孔是三寸七分,每孔间隔二分三厘,记不住就刻在木牌上挂脖子上!”

折腾到日头偏西,总算有两根像样的竹管成型。乐垂正想喘口气,忽听工坊外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帝喾带着妃子庆都来视察。庆都手里还提着个陶罐,里面是刚做好的蜜酒,说是犒劳工匠们的。

“乐垂大师,”帝喾笑着走进来,目光落在那些歪瓜裂枣的半成品上,“听说你带了徒弟来做新乐器,正好,明日祭祀前,让他们试奏一曲如何?”

乐垂心里咯噔一下,刚想推辞,宫小七已经抢着应道:“陛下放心!保证让您听得……嗯,精神焕发!”

试奏惊魂:从龙吟到鸡叫

第二天一早,祭祀用的灵台下摆了张案几,七个徒弟捧着各自做的吹苓站成一排,活像七只等着挨宰的鹅。乐垂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块帕子,把青铜刮刀的柄都快捏扁了。

帝喾和百官坐在灵台西侧,庆都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放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乐垂清了清嗓子:“奏《六英》第一章。”

宫老大第一个吹奏,他憋足了气,脸涨得像个紫茄子。只听“噗——”的一声,吹苓没响,倒喷出一串泥星子,正好落在前排一个太史令的帽子上。那太史令“哎哟”一声,帽子滑到鼻尖上,露出光溜溜的脑袋,逗得周围人直笑。

宫二郎赶紧接奏,他的吹苓倒是响了,可那声音尖细刺耳,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庆都怀里的放勋“哇”地哭了起来,小手使劲拍着陶罐,仿佛在抗议这难听的噪音。

轮到宫三郎,他深吸一口气,吹奏起来。这回声音不尖了,却慢悠悠的,调子拐来拐去,像是谁家的老黄牛在叹气。帝喾身边的乐师咸黑皱着眉:“这是《六英》?我怎么听着像《伤春赋》?”

最绝的是宫小五,他的陶制吹苓不知怎么裂了道缝,吹起来“呜呜咽咽”的,夹杂着“嘶嘶”的漏气声,活像个破风箱在哭。百官们再也忍不住,有的捂着嘴笑,有的干脆低下头捶着桌子,连帝喾都转过身去,肩膀一耸一耸的,显然是憋不住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乐垂的脸从红到白,又从白到青。他正想上前阻止,忽听一阵清亮的乐声响起——是宫小七在吹。这小子不知什么时候偷偷改了孔位,还在陶管上涂了层蜂蜡防漏,此刻吹出来的调子虽不算完美,却也有了几分《六英》的婉转悠扬。

庆都笑着擦了擦放勋的眼泪:“这小徒弟倒是机灵,比他几个师兄强多了。”帝喾也点头:“虽有瑕疵,却有新意。乐垂啊,你这徒弟里,总算有个没白教的。”

乐垂这才松了口气,瞪了一眼还在使劲憋笑的宫老大他们,心里却有点想笑——这群憨货,虽说毛手毛脚,倒也没把天捅破。

从祸事到佳话

傍晚收工时,宫束班的七个徒弟蹲在工坊外的石阶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先说话。乐垂走出来,手里拿着七个黍米饼,往他们面前一放:“今天的饼,小七多拿一个。”

宫小五嘟囔道:“师父,我们是不是给您丢人了?帝喾陛下会不会再也不让咱们来做乐器了?”

乐垂坐在他们身边,拿起那个被宫二郎掉进泥水里的竹管,用刮刀削了削,又钻了个新孔:“丢人事小,学不会事大。你们以为帝喾陛下真的在乎一曲吹苓好不好听?他是想看看,咱们‘音正’宗的人,有没有胆子在错里找对路。”

他指着天边的晚霞:“当年我初学做埙,把陶土烧成了疙瘩,掌门拿着那疙瘩敲了我三戒尺,却说‘能烧裂十次,就离烧成对差不远了’。你们今天把吹苓做成泥鳅管、麻花筒,至少知道了竹管不能泡泥水,陶土不能太稀——这就是长进。”

宫老大啃着饼,含糊不清地说:“那……明天咱们再做个好的,给陛下赔罪?”

乐垂笑了,拿起刮刀在竹管上轻轻一刮,清越的声音像泉水叮咚:“不用赔罪。方才庆都妃让人来说,陛下觉得你们那‘鸡叫吹苓’挺有趣,让下次祭祀时再奏一回,说是能让百官们精神抖擞。”

七个徒弟面面相觑,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工坊外的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混着竹管的清响和陶土的腥气,倒成了高辛氏都城里一段乐呵呵的佳话。后来宫束班的徒弟们做的吹苓,再也没出过岔子,只是每次看到竹管,总会想起那个把湘竹掉进泥水里的下午——原来学手艺,就像吹苓的调子,总得跑几回调,才能找到最准的音。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