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艺之神 > 第384章 唐4

艺之神 第384章 唐4

作者: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02:02: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玄秘塔碑刻

第一场:宫束班工坊 - 日 - 内

【长安城,宫束班工坊。院内青石板上散落着錾子、锤子和未完工的碑石碎块,墙角堆着几筐打磨好的细沙。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

【老匠头蹲在门槛上,手里摩挲着一块光滑的青石板,眉头皱成疙瘩。他身后,五个年轻匠人正围着半块碑石嘻嘻哈哈,手里的工具扔得东倒西歪。】

李憨子:(举着一把磨秃了的錾子,往碑石上比划)我说哥几个,昨儿我梦见柳大人了!他站在云端,手里举着《玄秘塔碑》的拓片,跟我说“憨子啊,这碑刻不好,你就得在工坊里磨三年錾子”!

王二柱:(笑得直拍大腿,手里的锤子“哐当”掉在地上)就你?还梦见柳大人?我看你是梦见坊市口的糖糕了!上次刻“永”字,你把右边的撇刻成了钩,老匠头没把你錾子扔了就不错了!

赵小辫:(凑到碑石前,用手指描着上面的字迹)别吵了别吵了,你们看这柳体字,横画如刀削,竖画如铁柱,咱们要是刻砸了,往后长安城里的匠人谁还敢找宫束班干活?

孙胖子:(从怀里掏出一块胡饼,掰了一半递给身边的周瘦猴)怕啥?老匠头说了,这碑是给大达法师刻的,佛祖会保佑咱们的。来,先吃口饼垫垫,刻碑哪有吃饼重要!

【周瘦猴接过胡饼,刚咬一口,就被老匠头的咳嗽声吓得差点噎着。老匠头站起身,手里的青石板“啪”地拍在石桌上。】

老匠头:(声音沙哑,带着怒气)一群憨货!这《玄秘塔碑》是柳学士亲笔所书,要刻在安国寺里,供万人瞻仰!你们倒好,从大清早到现在,錾子没动几下,嘴皮子倒比锤子还响!

【五个年轻匠人瞬间噤声,耷拉着脑袋,像做错事的孩子。李憨子偷偷把錾子藏在身后,王二柱赶紧捡起地上的锤子,赵小辫擦了擦碑石上的手印,孙胖子把没吃完的胡饼塞进怀里,周瘦猴则紧张地抠着指甲。】

老匠头:(走到碑石前,用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墨痕)柳学士的字,骨力劲健,结构严谨,一笔一划都藏着章法。咱们宫束班祖上三代都是刻碑匠人,从太宗皇帝时期就给宫里刻过碑,可不能在咱们这代砸了招牌!

李憨子:(小声嘟囔)老匠头,我们也想刻好,可这字太复杂了,“塔”字的竖钩总刻不直,“秘”字的撇捺总不对称……

老匠头:(瞪了他一眼)复杂就不学了?当年你爹刻《九成宫醴泉铭》,光是练“泉”字的竖钩,就磨坏了十把錾子!刻碑讲究“心到、眼到、手到”,你们光想着嘻嘻哈哈,能刻好才怪!

【老匠头转身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卷拓片,铺在石桌上。拓片上,《玄秘塔碑》的字迹清晰可见,笔锋凌厉,气势恢宏。五个年轻匠人凑上前,眼睛瞪得溜圆。】

赵小辫:(指着拓片上的“大”字)老匠头,您看这“大”字,横画起笔如刀切,收笔如顿锤,要是刻浅了,就没那股劲了;刻深了,又显得笨拙。

老匠头:(点头)还算有点眼力。刻柳体字,最讲究“中锋用笔”,錾子要垂直下刀,力道要均匀。你们先别着急刻碑,从今天起,每天练刻“永”字,啥时候把“永”字刻得跟拓片上一模一样,再碰这块碑石!

【五个年轻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觉得枯燥,但还是齐声应下。孙胖子刚想掏出胡饼,被王二柱偷偷踩了一脚,赶紧又塞了回去。】

第二场:宫束班工坊 - 月 - 内

【半个月后,深夜。工坊里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五个年轻匠人的身影。他们围在各自的石板前,手里的錾子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李憨子额头上渗着汗珠,手里的錾子在石板上慢慢移动,刻出“永”字的最后一笔竖钩。他放下錾子,揉了揉发酸的胳膊,拿起拓片比对,眉头又皱了起来。】

李憨子:(叹了口气)还是不行,这竖钩还是有点歪,跟柳学士的字比,差远了。

【王二柱凑过来,看了看他的石板,又看了看自己的,也叹了口气。】

王二柱:我这“永”字的横画也不行,起笔太轻,收笔太重,像个瘸腿的蚂蚱。我说憨子,你说咱们是不是真的很憨?老匠头都教了半个月了,咱们还没刻好一个“永”字。

赵小辫:(放下錾子,揉了揉眼睛)别灰心,老匠头说过,刻碑是个慢功夫,急不来。你们看,我这“永”字的撇捺比上次好多了,就是捺脚还是不够有力。

【孙胖子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油灯,油洒在石板上,差点烧到拓片。周瘦猴眼疾手快,赶紧用袖子扑灭。】

孙胖子:(吓出一身冷汗)妈呀,差点闯祸!要是把拓片烧了,老匠头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周瘦猴:(没好气地说)谁让你总走神?刻碑的时候要专心,你倒好,一会儿想胡饼,一会儿想坊市的杂耍,能刻好才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老匠头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看到工坊里的情景,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老匠头:(把热茶递给他们)都累了吧?喝口茶歇歇。我在门外听了半天,你们的錾子声比以前稳多了,看来没白练。

【五个年轻匠人接过热茶,小口喝着。李憨子把自己刻的“永”字递给老匠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李憨子:老匠头,您看看,还是不行。

老匠头:(拿起石板,仔细看了看)比上次强多了,竖钩虽然还有点歪,但力道比以前足了。刻碑就像走路,一步一步来,急不得。柳学士练书法,从三岁开始握笔,到现在快六十了,还每天练字,咱们这点苦算啥?

【老匠头指着拓片上的《玄秘塔碑》,语重心长地说:“这碑上的字,每一笔都藏着柳学士的心血。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书法也如其人,骨力铮铮。咱们刻这碑,不仅是刻字,更是传承这份风骨。”】

【五个年轻匠人静静地听着,心里泛起一阵暖流。他们看着拓片上的字迹,仿佛看到了柳公权挥毫泼墨的身影,看到了大达法师弘扬佛法的虔诚。】

赵小辫:(坚定地说)老匠头,我们知道了。从明天起,我们一定更用心地练,不辜负您的期望,也不辜负柳学士的墨宝。

老匠头:(笑着点头)好,有志气。再过几天,等你们的“永”字练好了,咱们就正式开始刻碑。记住,刻碑的时候,要把心沉下来,把自己当成柳学士笔下的一笔一划,这样才能刻出字的灵魂。

【五个年轻匠人齐声应下,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油灯下,他们重新拿起錾子,“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沉稳,更加有力。】

第三场:宫束班工坊 - 日 - 内

【三个月后,工坊里一片忙碌。巨大的青石碑立在院子中央,碑身上已经刻好了大半的字迹,柳体字的风骨在石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五个年轻匠人分工合作,有的錾刻,有的打磨,有的比对拓片,脸上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嬉闹,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和认真。】

【李憨子正刻着“塔”字的竖钩,他屏住呼吸,手里的錾子稳稳落下,每一次敲击都恰到好处。王二柱拿着细沙,仔细打磨着刚刻好的“秘”字,确保字迹光滑平整。赵小辫站在梯子上,比对碑顶的标题,时不时用粉笔做着标记。孙胖子和周瘦猴则抬着水桶,往碑身上浇水,让字迹更加清晰。】

【老匠头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拓片,仔细检查着碑身上的每一个字。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偶尔上前指导几句。】

老匠头:(指着“大”字)憨子,这里的收笔再重一点,要刻出柳体字的顿挫感。二柱,“法”字的三点水要刻得连贯,不能断开。

【李憨子和王二柱赶紧应下,调整姿势,重新錾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石碑上,很快蒸发不见。】

【突然,孙胖子脚下一滑,手里的水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溅到了刚刻好的“师”字上。他吓得脸色苍白,赶紧爬起来,不知所措地看着老匠头。】

孙胖子:(声音颤抖)老匠头,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老匠头走过去,看了看碑身上的“师”字,又看了看吓得发抖的孙胖子,摆了摆手。】

老匠头:没事,水没渗进去,不影响。下次小心点,搬东西的时候要稳当。

孙胖子:(松了口气,连连点头)谢谢老匠头,我下次一定注意!

【周瘦猴赶紧拿起抹布,擦干碑身上的水渍。五个年轻匠人重新投入工作,工坊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忙碌。】

【傍晚时分,最后一个字“铭”终于刻完。五个年轻匠人放下工具,站在石碑前,看着自己三个月来的成果,眼里满是激动和自豪。碑身上,《玄秘塔碑》的字迹清晰工整,笔锋凌厉,气势恢宏,仿佛柳公权的墨宝直接印在了石碑上。】

李憨子:(激动地说)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刻完了!

王二柱:(笑着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可不是嘛!这三个月没白熬,以后谁再说咱们是憨货,我就把这碑指给他看!

赵小辫:(看着石碑,感慨地说)这碑要是立在安国寺里,肯定会有很多人来看。他们会知道,这是咱们宫束班刻的,是柳学士写的。

【老匠头走过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眼里满是欣慰。】

老匠头:好样的!你们不仅刻好了碑,更刻出了宫束班的精神。这碑会流传下去,你们的名字,也会跟着这碑一起,被后人记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官差模样的人走进来,看到院子里的石碑,眼睛一亮。】

官差:(大声说道)宫束班何在?柳学士派我来看看《玄秘塔碑》的刻制情况,明日就要运往安国寺立碑了!

【五个年轻匠人和老匠头赶紧迎上去。官差走到石碑前,仔细看了看,连连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官差:好!太好了!这碑刻得跟柳学士的墨宝一模一样,风骨尽显!柳学士要是看到了,肯定会满意的!

【五个年轻匠人听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互相看了看,仿佛又回到了三个月前嘻嘻哈哈的日子,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成熟和坚定。】

第四场:安国寺 - 日 - 外

【次日,长安城安国寺外,人山人海。巨大的《玄秘塔碑》被工匠们缓缓立起,碑身上的字迹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柳公权站在碑前,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匠头带着五个年轻匠人站在人群中,看着自己刻的石碑,心里充满了自豪。李憨子拉了拉王二柱的胳膊,指了指碑身上的字迹。】

李憨子:你看,那“塔”字的竖钩,还是我刻的呢!当时我刻了三遍才刻好,手都酸了。

王二柱:那“秘”字的撇捺还是我打磨的呢!我打磨了整整一天,生怕有一点不平整。

【赵小辫、孙胖子和周瘦猴也纷纷说起自己刻的字,脸上满是骄傲。老匠头看着他们,笑着摇了摇头。】

老匠头:一群憨货,还是改不了这爱显摆的毛病。不过,这碑刻得确实好,没给咱们宫束班丢脸。

【柳公权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转过身,走到他们面前。五个年轻匠人赶紧低下头,紧张得手心冒汗。】

柳公权:(温和地说)你们就是宫束班的匠人吧?这碑刻得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你们用錾子和锤子,把我的字刻出了灵魂,辛苦了。

【五个年轻匠人抬起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李憨子结结巴巴地说:“柳……柳大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刻您的字,是我们的荣幸。”】

柳公权:(笑着点头)好,有志气。刻碑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传承。希望你们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汉字的魅力,看到大唐的风骨。

【说完,柳公权转身回到碑前,与众人一起祭拜。阳光洒在《玄秘塔碑》上,碑身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在风中轻轻摇曳。】

【老匠头带着五个年轻匠人默默离开。路上,李憨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李憨子:哥几个,咱们以后也是刻过柳大人字的人了!以后谁再敢说咱们是憨货,咱们就跟他急!

王二柱:对!以后咱们宫束班的招牌,就靠这《玄秘塔碑》了!

【五个年轻匠人嘻嘻哈哈地打闹着,老匠头跟在后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而那座《玄秘塔碑》,则静静地立在安国寺里,见证着大唐的兴衰,传承着汉字的风骨,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书法瑰宝。】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