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 > 第45章 暗流与明光

香港,半山区一栋僻静的别墅内,宋庆龄正伏案疾书。

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的繁华景象,但她的心却系于烽火连天的内地。

桌上散落着各地传来的战报和求援信,每一封都浸透着血泪。

“夫人,上海杜月笙先生又发来密电,药品和资金缺口很大。”秘书轻声汇报。

宋庆龄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这位孙中山的遗孀,虽然身处相对安全的香港,却已成为海外援助内地抗日的重要枢纽。

她凭借崇高的威望和国际人脉,默默支撑着多条援华通道。

“回复杜先生,新一批盘尼西林已从马尼拉起运,由洪帮的船队负责护送。”她顿了顿,“另外,以‘保卫中国同盟’的名义,再向欧美华侨发起一次紧急募捐。”

她走到窗前,望着北方,眼中满是忧虑。

不久前,她冒着风险秘密访问上海,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那些在废墟中坚持抵抗的身影,让她既心痛又自豪。

“告诉西南联大的同学们,他们要求的医疗培训手册已经准备好了。”宋庆龄转身对秘书说,“让他们务必注意安全,中国需要未来的栋梁。”

与此同时,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校园内,抗日热情如火如荼。

学生们在简陋的校舍间奔走相告山海关大捷的消息。

课堂上,教授们暂停原定课程,激昂地分析着战局。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就聚集在操场,听取刚从前线回来的校友报告。

“同学们!我们不能只坐在课堂里!”学生自治会主席、历史系大三学生陈书尧站在木箱上演讲,“上海、华北的同胞在流血,我们要行动起来!”

在他的组织下,一支特殊的“学生志愿队”成立了。

他们中有学医的组成战地救护组,有学工程的负责设备维修,有外语好的负责外联宣传。更有一批热血青年,秘密接受军事训练,准备随时奔赴前线。

“书尧,我父亲从南洋捐来了一批卡车。”侨生林文雄找到陈书尧,“我们可以组织运输队,把物资送到前线。”

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很快,一支由学生驾驶的“飞虎运输队”开始穿梭在滇缅公路上,将国际援助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内地。险峻的山路、恶劣的天气、日机的轰炸,都无法阻挡这些年轻的身影。

在上海,另一股力量正在悄然行动。

洪帮大佬司徒美堂,这位与杜月笙齐名的江湖巨擘,正在自家祠堂召开香堂大会。

红烛高烧,关公像前烟雾缭绕。

“各位弟兄,”司徒美堂声音洪亮,

“国难当头,我洪帮子弟不能袖手旁观。杜月笙在上海打得不错,但我们洪帮也不能落后!”

台下众头目群情激昂。

洪帮势力遍及长江流域和华南,特别是在港口、码头有着深厚基础。

“我决定,”司徒美堂宣布,“一,开放所有洪帮码头,优先保障抗日物资运输;二,组建‘义勇队’,支援前线;三,动用海外关系,购买军火。”

特别是一位名叫罗五爷的老堂主站起来:“我在旧金山的侄子说,那边华侨捐了不少飞机大炮,就是运输困难。咱们洪帮在海上还有点门路,可以想办法运回来。”

很快,一条秘密的“海上走廊”开始运作。洪帮的船只悬挂外国旗,巧妙地避开日军封锁,将宝贵物资运抵中国沿海。

然而,黑暗势力也在行动。

日本特务机关加强了对抗日力量的渗透和破坏。一天深夜,司徒美堂的座驾遭遇炸弹袭击,侥幸逃过一劫。

“这是警告。”司徒美堂冷静地分析形势,“鬼子怕我们和海内外力量联合起来。”

更令人担忧的是,汪精卫集团正在加紧投降活动,暗中拉拢各方势力。一位洪帮元老被重金收买,险些造成重大损失。

在全国范围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艰难中形成。

在延安,**特别指示:

“要特别注意团结宋庆龄夫人这样的爱国民主人士,联合洪帮等有爱国心的帮会组织,争取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在重庆,周恩来频繁会见各界代表,阐述**的抗日主张,赢得广泛认同。

甚至连一些地方军阀也开始转变态度。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公开表示支持全面抗战;云南的龙云虽然保持一定独立性,但也允许抗日力量过境。

上海抵抗组织迎来了新的转机。

一天,杜月笙兴奋地告诉张宗兴:“庆龄先生协调的第一批国际援助到了!有药品,还有最珍贵的无线电设备。”

与此同时,洪帮派来的联络员也到了:“我们有一船军火月底到港,需要你们派人接应。”

张宗兴看着地图上逐渐连点成线的支援网络,心中涌起希望:“告诉所有弟兄,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全中国、全世界都在支持我们。”

他特别嘱咐阿明:“你带几个机灵的弟兄,专门负责与学生运输队对接。那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请大家收藏:()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西南联大校园内,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

一百多名学生提前毕业,即将奔赴各个抗日战场。

陈书尧代表毕业生发言:

“今日我们不是告别学堂,而是奔赴另一个课堂——战火的课堂!同学们,让我们用知识和热血,谱写救亡图存的新篇章!”

台下,老教授们热泪盈眶。

国学大师陈寅恪颤巍巍地站起来:“往日我教你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日我要加一句:危难之时,当舍生取义!”

这些学生后来分散到全国各地,有的成为战地记者,有的从事敌后工作,有的甚至直接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他们如同种子,将抗日的火种撒遍中华大地。

夜深了,宋庆龄仍在工作。

她审阅着一份份报告:洪帮的船队成功避开日军巡逻艇;西南联大的运输队平安到达重庆;上海抵抗组织利用新装备成功破译日军密码...

虽然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但她相信,只要四万万人同心协力,中国就不会亡。

“先生,”她对着孙中山的照片轻声说,“你未竟的事业,正在由千千万万的同胞继续。”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在这黑暗的时代,每一缕光明都显得弥足珍贵。

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不同阶层的人们,正用自己的方式,汇聚成照亮民族前途的璀璨星河。

战争的硝烟还在弥漫,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一个现代中国正在艰难孕育。

喜欢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请大家收藏:()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