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16章 南美的苦难行军

永乐大帝 第16章 南美的苦难行军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咸腥的海风裹着湿热的水汽扑面而来,朱高燧摘下头盔,额头上的汗珠瞬间滚进甲胄里,黏得人浑身发腻。他望着眼前这片墨绿色的海岸线,眉头拧成了疙瘩 —— 和大哥朱高煦在北美的冰天雪地不同,这里的密林像被泼了油的绿绸缎,密不透风的树冠遮天蔽日,连阳光都只能漏下星星点点的光斑。

“殿下,测完了。” 千户周武捧着罗盘跑过来,军靴陷在及膝的红泥里,“这处海湾水深三丈,能停咱们带来的福船。岸上是红土坡,后面就是雨林,往南走三十里能看见山脉,向导说山里有石头(铁矿)。”

朱高燧踩着红泥往前走了两步,脚下的泥土软得像烂肉,还散发着股腐臭。他从怀里掏出大哥捎来的信,墨迹被汗水洇得发花,只看清 “占海湾,控河口,防湿热” 几个字。他回头看了眼身后的船队 —— 五艘福船横在湾里,甲板上挤满了移民和士兵,其中不少人正扶着船舷呕吐,显然被这湿热的气候折腾得不轻。

“就这儿扎营。” 朱高燧把信揣回怀里,指了指红土坡上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让工兵营先砍树,把方圆百丈的林子清出来,搭了望塔和栅栏。告诉他们,天黑前必须把营盘立起来,谁偷懒,军法处置!”

工兵营的士兵们扛着锯子斧头钻进雨林,刚进去没几步就传来惨叫。朱高燧让人过去看,回来的亲兵脸色发白:“殿下,是食人蚁!李三的腿被啃得露骨头了!”

朱高燧心里一沉。来之前他查过郑和的海图,只标注了 “多毒虫猛兽”,却没说这鬼地方的虫子能吃人。他当即下令:“让火头军烧艾草,把清出来的空地都熏一遍!再让军医把李三抬回来,给他上药 —— 告诉所有人,扎裤脚,戴手套,谁敢光着膀子干活,直接杖二十!”

艾草的浓烟在海湾上空升起,呛得人直咳嗽,却真把那些花花绿绿的虫子熏跑了。士兵们不敢怠慢,挥舞着工具砍树,锯子锯在红木上发出刺耳的尖叫,树汁溅在皮肤上,立刻起了一片红疙瘩。

到黄昏时,栅栏总算搭好了一半。朱高燧正让人清点带来的物资,周武突然跑来禀报:“殿下,移民里吵起来了!那些从云南迁来的僰人,不肯跟汉人住一块,说怕瘴气染了他们!”

朱高燧赶到移民堆里,果然见几十个戴银项圈的僰人正和汉民推搡。僰人里有个穿麻布长衫的老者,拄着铜头拐杖,用生硬的汉话喊:“俺们在云南住竹楼,你们这土坯房,要捂死人的!”

“住不住由得你们?” 带队的汉民里,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推了老者一把,“来之前官爷说了,听话有地种,不听话当奴隶!”

“都闭嘴!” 朱高燧喝止了他们。他知道这些僰人是父皇从西南迁来的,懂山地种植,杀了可惜。他指了指栅栏外的雨林:“僰人擅长搭竹楼,你们去砍竹子,在栅栏内侧搭吊脚楼,离地三尺,防蛇虫。汉人去挖地基,盖土坯房。谁先完工,今晚多领半斤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僰人一听能搭熟悉的竹楼,立刻扛着砍刀钻进雨林,他们在藤蔓间穿梭如飞,不到一个时辰就扛回几十根粗竹子。汉民们也不甘示弱,挥着锄头挖地基,红泥溅得满身都是,却没人喊累 —— 谁都知道,在这鬼地方,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

半夜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朱高燧被雷声惊醒,刚走出帐篷就看见汉民盖的土坯房塌了一半,泥水顺着坡往下流,把不少移民的行李泡成了浆糊。而僰人搭的吊脚楼却稳稳地立在雨里,竹片编的楼板把雨水挡得严严实实。

“让汉民去竹楼避雨。” 朱高燧对周武说,“天亮后让僰人教汉人搭吊脚楼,学会了的,每户赏块腊肉。”

雨下到天亮才停,太阳一出来,地上的积水立刻蒸腾起白雾,空气湿热得像蒸笼。朱高燧让人去捡昨夜被雷击死的野猪,刚剥了皮就发现肉开始发绿。军医赶来一看,连连摆手:“殿下,这肉不能吃!天太热,腐得快,吃了要拉肚子!”

粮食成了大问题。带来的干粮被雨水泡了不少,船上的糙米也只够吃半个月。朱高燧正发愁,僰人老者突然提着串青黑色的果子来见他:“这是酸角,能填肚子,俺们在云南常吃。”

朱高燧咬了一口,酸得牙倒,却真能压饿。他当即让人跟着僰人进雨林采摘,又派周武带五十火铳手沿河口探查,看能不能找到可耕种的平地。

周武傍晚回来时,带回了个好消息和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河口上游有片冲积平原,土是黑的,看着就肥沃;坏消息是平原边发现了土着部落,那些人举着木矛,还放箭射伤了两个士兵。

“箭上有东西吗?” 朱高燧最担心这个。

“有!” 周武掏出个陶罐,里面装着些墨绿色的糊状物,“这是从箭头上刮下来的,闻着像烂叶子,军医说可能有毒。”

朱高燧让人把陶罐封起来,心里有了计较。他招来工匠营的百户:“把带来的虎蹲炮架到河口的礁石上,再熔些铅弹,明天一早,我要让那些红毛蛮知道厉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清晨,朱高燧带着两百火铳手和十门虎蹲炮来到河口。冲积平原上,果然有几百个土着围着篝火跳舞,他们的皮肤是深褐色的,头上插着鹦鹉羽毛,看见明军就举起木矛嚎叫。

“放炮!”

虎蹲炮的轰鸣在河谷里回荡,铅弹砸在土着中间,瞬间掀飞了十几个。土着们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往雨林里跑。朱高燧让人追了三里就停了 —— 他要的不是赶尽杀绝,是立威。

“留五十人守着这片平原。” 朱高燧指着黑土地,“让移民里会种地的过来,先种一季玉米和红薯,种子不够就去船上取。告诉他们,种出来的粮食,自己留三成,剩下的抵赋税,多出来的还能换银子。”

消息传回去,移民们的积极性顿时起来了。那些从山东来的农民扛着锄头就往平原跑,僰人也带来了自己的稻种,说要试试在这湿热的地方能不能种出稻米。

可麻烦很快又找上门来。三天后,工兵营在山里找铁矿时,被一群拿着石斧的土着围攻,死了七个士兵。更要命的是,有士兵开始得 “瘴气病”,浑身发烫,上吐下泻,军医带的药根本不够用。

“殿下,再这么下去,不等红毛蛮打过来,咱们就得死一半!” 周武急得满嘴燎泡。

朱高燧却盯着地图上的山脉出神。他想起大哥信里说的 “南美多金银”,又想起父皇给的密令 —— 找到白银,支撑大明的铜钱。他突然一拍桌子:“让矿工营跟我进山!那些红毛蛮敢拦路,就用火铳打!找到铁矿,咱们就能造更多枪,更多炮,还怕治不了这破地方?”

进山的路比想象中难走百倍。藤蔓像鞭子一样抽在人脸上,参天大树的气根垂下来,像要把人卷走。走了两天,果然在一处山谷里发现了露头的铁矿,黑黝黝的矿石闪着金属光。可还没等高兴,就听见山谷两侧传来号角声,几百个土着从石缝里钻出来,举着涂了毒的标枪往下扔。

“列阵!” 朱高燧大喊。火铳手们迅速排成三排,第一排跪下,第二排半蹲,第三排站立,燧石摩擦的声音在山谷里格外清晰。

“放!”

铅弹像雨点般飞向土着,惨叫声此起彼伏。但土着太多了,前仆后继地往下冲。朱高燧抽出腰刀,刚砍倒一个扑上来的土着,就感觉脚踝一麻 —— 不知什么时候,一条毒蛇缠上了他的腿,獠牙已经刺破了裤脚。

“殿下!” 周武眼疾手快,一矛刺穿了蛇头,抱着朱高燧往后退,“快让军医来!”

军医赶来时,朱高燧的脚踝已经肿得像馒头。他咬着牙让军医切开伤口放血,疼得浑身冒汗,却死死盯着山谷里的土着:“告诉弟兄们,拿下这铁矿,每人赏十两银子!谁第一个冲上去,授百户!”

重赏之下,士兵们红了眼。有人举着盾牌往前冲,有人用火铳抵着土着的脸开火,连那些原本只会种地的移民,也捡起地上的石头往山上砸。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山谷里堆满了土着的尸体,明军也付出了伤亡五十多人的代价,但总算把铁矿抢了下来。

朱高燧躺在临时搭的吊脚楼里养伤,听着外面传来的打铁声,嘴角露出丝笑意。工匠营的士兵正在用新采的铁矿造火枪,虽然粗糙,却比带来的那些更适应这里的湿热气候。移民们在平原上种的玉米已经冒出绿芽,僰人搭的竹楼越来越多,甚至有朝鲜来的移民开始尝试挖井,说要找出能喝的淡水。

“殿下,周千户让小的来报,说在河口发现了能制盐的盐滩!” 亲兵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

朱高燧挣扎着坐起来。盐,粮食,铁矿,还有越来越多的移民 —— 大哥在北美能成,他在南美也能成。他想起临行前父皇的话:“南美是咱家的银库,你得给朕守好了。”

窗外,夕阳把雨林染成了金红色,了望塔上的士兵正吹着号角,那是收工的信号。铁矿那边的烟还在冒,工匠营的汉子们喊着号子打铁,叮当声混着移民们的说笑声,在湿热的空气里传得很远。

朱高燧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土着要打,更多的地要种,更多的困难要扛。但他不怕 —— 他有火枪,有能吃苦的移民,还有父皇和大哥在背后撑腰。总有一天,这片红土地上会插遍大明的旗帜,这里的银矿会源源不断地运回北平,而他朱高燧的名字,会和这片新大陆一起,被写进史书里。

“告诉周武,” 朱高燧对亲兵说,“明天开始,修一条从营地到铁矿的路,再派些人去盐滩煮盐。对了,让文书写封信回北平,就说…… 南美能种粮,能炼铁,还能找出银子,让父皇再派些人来,越多越好!”

亲兵领命而去,吊脚楼外的火把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在空地上教孩子们说汉话,有人在修补被雨水泡坏的火药桶,还有僰人老者在用汉话给年轻人讲怎么辨认有毒的果子……

这片曾经蛮荒的海岸,终于有了烟火气。而这烟火气里,藏着大明拓殖南美最野的希望。

编辑分享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