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18章 南美建制(二)

永乐大帝 第18章 南美建制(二)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海风裹着碎冰碴子抽在脸上,朱高燧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攥紧了腰间的短铳。枪管上的防滑纹被他磨得发亮,映出左脸那道半寸长的疤 —— 这是去年在漠北追剿残元时留下的,此刻在南美刺骨的湿寒里,像条冻僵的小蛇贴在颧骨上。

“殿下,卫所的桩子总算钉牢了!” 周武踩着没过脚踝的冰水跑过来,甲胄上的铜钉挂着冰棱,“前卫三百军户守港口,左卫两百户扎在银矿山口,都是按‘军卫制’分的,一户带五丁,丁壮操戈,老弱垦田,谁也跑不了懒!”

朱高燧低头看着刚立起的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 “军卫制” 三大条:其一,军户世袭,父死子继,逃者抄家,邻户连坐;其二,每卫配虎蹲炮十门、火铳五十杆,十日一操,误操者罚粮三斗;其三,军户分田三十亩,年缴粮二十石,多缴一石折银五钱,欠缴者贬为矿奴。

“把逃兵王二的家眷绑到旗杆上。” 朱高燧突然开口,声音被海风刮得发飘,“让所有军户都看看,老子的规矩,不是写在牌上看的。”

王二是三天前逃跑的,据说钻进了雨林想投靠印加人。此刻他的婆娘抱着三岁的娃,被粗麻绳捆在旗杆上,冻得嘴唇发紫,却不敢哭 —— 昨天有个军户婆娘哭闹,被朱高燧让人用鞭子抽得脊背开花,扔去给铁匠营烧火了。

军户们缩着脖子站在寒风里,没人敢抬头。有个从山东来的老兵,去年跟着朱高燧渡海时丢了儿子,此刻盯着木牌上 “多缴一石折银五钱” 的字,突然往手心捶了捶 —— 他那二十亩梯田刚下了玉米种,要是能多收些,说不定能赎出在北平府欠账的侄子。

“殿下,印加人又来送金子了!” 亲兵的喊声打破了死寂。十几个披骆马皮的印加人跪在雪地里,面前摆着个藤筐,里面堆满了金块,最大的那块足有砖头大,冻得泛着冷光。

领头的是阿塔瓦尔帕的弟弟,库斯科?瓦伊纳,脸上涂着红白油彩,用刚学的汉话喊:“换铁!十金,换一铁!要…… 要能砍树的铁!”

朱高燧蹲下身,捡起块金疙瘩掂量 —— 这成色,比北平府官银局的还纯。他突然笑了,左脸的疤跟着扯了扯:“给他们铁,但得按‘羁縻制’来。”

“羁縻制” 是他专为印加人定的章程:凡归顺部落,设 “土千户” 统领,千户由阿塔瓦尔帕举荐,大明册封,世袭罔替;土千户辖下丁壮,十抽一为 “土兵”,佩铁矛,随明军巡逻,月发玉米五斗;采银一两赏玉米一斗,采金一两赏铁半两,私藏者断指;若助明军杀红毛夷(西班牙殖民者),斩一首级赏铁刀一把、汉人名分一个。

“让瓦伊纳带回去五十把铁斧。” 朱高燧指着远处的雨林,“告诉阿塔瓦尔帕,砍十棵红木换一把斧,烧百斤木炭换一斤铁。要是敢私藏木料,老子把他的太阳神庙拆了填海!”

瓦伊纳眼睛亮得吓人。印加人的石斧砍棵红木要三天,铁斧一天能砍五棵,更别说铁能打长矛 —— 上个月明军演示火铳时,铅弹穿透了他们视为圣物的石墙,吓得祭司当场把祭神的金盘都摔了。

“砍!现在就砍!” 瓦伊纳抱起铁斧往雨林跑,骆马皮裙扫过雪地,留下串深痕。他身后的印加人扛着金块跟在后面,有个小家伙摔了跤,怀里的金块滚进冰水里,吓得连滚带爬去捞,生怕被明军当成私藏。

没到天黑,港口就堆起了二十堆红木。印加人冻得瑟瑟发抖,却没人敢歇 —— 瓦伊纳说,明军的铁斧能劈开石头,明军的炮能轰塌山,要是惹恼了这位疤脸将军,说不定会把他们的部落全变成矿奴。

“把红木送一半去造船坊。” 朱高燧看着木匠营的人量木料,“让他们赶造两艘小快船,开春好用。剩下的劈成柴,给军户和土兵分了,军户每户十斤,土兵五斤 —— 告诉他们,这是‘恩赏’,明年多缴粮,赏更多。”

他心里的账算得门清:军户有柴烧,才有力气种田;土兵有柴烤火,才肯卖命巡逻。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恩威得并施,不然谁肯跟你干?

转过天,银矿那边传来好消息。山西来的老石匠王老铁,带着三个印加矿奴凿通了新矿道,一天能多采二十斤银矿石。朱高燧踩着冰碴子往矿洞走,刚到洞口就听见叮当声 —— 王老铁正用铁钎撬一块嵌在岩壁里的银矿,印加矿奴们举着石锤砸得满头大汗,额头上的汗珠刚冒出来就冻成了冰珠。

“王老铁,想要啥赏?” 朱高燧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石匠的棉袄补丁摞补丁,却比谁都精神。

王老铁直起腰,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殿下,俺不要银子,就想给俺那没来的孙子求个‘勋骑’名分。您说过,开矿有功的能得‘勋骑’,免三代徭役,还能分两个矿奴……”

“勋骑制” 是朱高燧的压箱底章程,专为激励汉人而设:凡立军功、拓荒、开矿有功者,授 “勋骑”,分三等 —— 上等勋骑领田百亩,赏矿奴五人,月发银一两;中等领田五十亩,矿奴三人;下等领田三十亩,矿奴一人。勋骑子弟优先入学(刚搭起的茅草学堂),考中者送北平府做官;战死的,勋骑名分传子,矿奴免役十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准了。” 朱高燧从怀里掏出块木牌,上面刻着 “下等勋骑?王”,“让你孙子开春就来,矿奴给你挑两个壮实的。但你得教印加人凿矿,教会一个,多赏你十斤玉米。”

王老铁捧着木牌,手都在抖,突然往地上一跪,磕得冻土咚咚响:“俺谢殿下恩典!俺就是累死在矿洞里,也得让这些红毛蛮学会凿石头!”

印加矿奴们听不懂汉话,却看见王老铁手里的木牌,还有明军递过来的玉米饼 —— 他们知道,跟着这个疤脸将军干,有饼吃,有柴烧,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像 “土兵” 那样,摸到铁家伙。

傍晚时,学堂的茅草顶总算盖好了。朱高燧让人把二十个汉民孩子和十个印加头人的子弟赶到学堂,让从北平府来的老秀才教他们写 “大明”“赵王城”“银”“金” 几个字。

“记好了,” 朱高燧指着黑板上的字,声音比炮声还响,“汉民子弟学不会,打板子;印加崽子学不会,让他们老子多缴十斤金子!”

老秀才吓得手都抖了,手里的戒尺掉在地上。有个印加小崽子咯咯笑,被他老子 —— 阿塔瓦尔帕的祭司 —— 一巴掌扇在脸上,赶紧跪直了学写 “银” 字,炭笔在木板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痕迹。

夜里的汉王城,火把在风雪里摇摇晃晃。铁匠营的叮当声、军户磨枪的霍霍声、学堂里孩子背书的嚷嚷声,混着印加人烤火的咳嗽声,在海岸边织成一张乱糟糟的网。

朱高燧坐在议事厅里,看着刚画好的《拓殖图》:红色的 “军卫区”、黄色的 “土千户辖地”、黑色的 “矿场”,还有片用朱笔圈出的空白 —— 那是阿塔瓦尔帕说的,西边三天路程外的金矿。

“周武,给父皇写奏报。” 朱高燧用手指敲着金矿的位置,左脸的疤在油灯下泛着红,“就说‘军卫制’镇得住汉人,‘羁縻制’拢得住夷人,‘勋骑制’能让人拼命。开春再派五千移民来,有铁匠、有农夫、有能认字的,咱就能往西拓,把金矿圈进来。”

他顿了顿,又补上一句:“让火器局多送些铅弹和火药,防潮的那种。告诉父皇,这儿的红毛夷说不定开春就来,老子得让他们知道,这南美海岸,现在姓朱了!”

周武刚要走,就见王老铁举着块银矿石冲进来说:“殿下!新矿道里有银脉!跟条白蛇似的,能采十年!”

朱高燧接过矿石,在油灯下看 —— 银星闪闪,果然是富矿。他突然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油灯都晃了:“赏!给王老铁升中等勋骑,再赏他个印加婆娘暖炕!”

王老铁愣了愣,随即老脸通红,搓着手嘿嘿笑:“谢殿下!俺…… 俺一定教出更多凿矿的好手!”

窗外的风雪更大了,却盖不住各处的动静。军户的茅屋里传来磨镰刀的声音,土兵的营地里飘着烤骆马肉的香,连印加人的村落里,都有人在学唱明军的军歌,调子跑得上天入地,却透着股子热乎劲。

朱高燧知道,他的制度像颗种子,已经在这冻土上扎了根。军卫制是根,羁縻制是蔓,勋骑制是花,用不了多久,就能结出金灿灿的果 —— 有粮食,有银子,有能打仗的兵,还有越来越多认 “大明” 二字的人。

“周武,” 他把银矿石扔给亲兵,“明天让文书把这三制刻在石碑上,立在城门口,让风吹日晒都磨不掉!告诉所有人,在汉王城,只要肯流汗、敢拼命,就有奔头 —— 这奔头,比金子还实在!”

周武应声而去,议事厅的油灯映着朱高燧的脸,那道疤在光里仿佛活了过来,带着股子狠劲,也带着股子热乎劲。远处的银矿洞口,火把还亮着,王老铁正领着印加矿奴们凿石头,叮当声在风雪里传得很远,像在敲打着一个属于大明的、崭新的黎明。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