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10章 文华殿高炽帝相显

永乐大帝 第10章 文华殿高炽帝相显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永乐十四年春,文华殿的晨光里浮着细尘,朱高炽捏着都察院的弹劾折,指尖在 “曾毅操切” 四字上轻轻摩挲。殿外传来杨柳抽芽的轻响,可他眼前浮现的,却是西南深山里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 —— 杨应龙的鹰隼眼,安万铨的三角眼,还有寨老们浑浊却精明的眼。

“传旨。” 朱高炽突然开口,声音平和得像殿角的铜鹤吐雾,“太子教令:西南改土归流,当以仁政为先,勿要操之过急。曾毅等臣,需体察苗彝民心,多与土司商议,切勿激化矛盾。”

内侍捧着教令刚要退下,又被朱高炽叫住:“再加一句 —— 都察院诸卿忧心地方,朕心甚慰,当择日召集群臣,共商西南良策。”

这话传出去,朝堂上顿时松了口气。御史张谦捧着教令,私下对同僚笑道:“我说太子殿下英明,哪会任由曾毅胡来?这下西南该安稳了。” 消息顺着驿道传到贵州,杨应龙的儿子杨朝栋拿着密信,冲进土司府时差点摔了跟头:“爹!朝廷服软了!还说要跟咱们商议!”

杨应龙正摩挲着腰间的翡翠佩,闻言冷笑一声:“朱高炽倒是识相。不过也难怪,他一个养在深宫的胖子,哪懂西南的厉害?再撑些时日,保管曾毅那小子滚回北平!”

安万铨那边更是摆起了庆功宴,酒过三巡,他拍着桌子对土目们说:“瞧见没?朝廷再凶,也得看咱们的脸色!盐井、铜矿,还是咱们的!”

可没人知道,就在教令传出的当天夜里,北平城的角门悄悄开了。三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一个挑着药箱,一个背着罗盘,一个扛着货郎担,趁着月色钻进了南去的驿车。药箱夹层里藏着东厂的腰牌,罗盘底座刻着锦衣卫的密纹,货郎担里的针头线脑,全是传递密信的暗号 —— 他们是朱高炽从东厂、锦衣卫里挑出的顶尖密探,专司潜入西南。

半个月后,播州城外的集市上,来了个游医。这人自称 “李大夫”,一手针灸的手艺出神入化,没多久就攒下了名气。某天,杨应龙的庶子杨昭派人来请 —— 这位庶子母亲是个丫鬟,在府里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最近又得了咳疾,被嫡母打发到城外别苑养病。

李大夫走进别苑时,杨昭正坐在廊下咳得撕心裂肺。院子里的草长得比人高,连个伺候的下人都没有。“公子这病,是郁气积在肺里。” 李大夫搭着脉,声音压得极低,“不过,心病还得心药医 —— 公子是愁没机会承袭家业吧?”

杨昭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李大夫从药箱里掏出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块刻着 “太子府” 三字的玉佩:“太子殿下知道公子的才干,也知道公子在府里的委屈。若公子肯助朝廷查清杨土司的事,将来不仅能承袭伯爵衔,还能入京荣养,子弟入国子监读书 —— 比在这别苑里受气,强上百倍。”

杨昭的手指死死攥着衣角,指节发白。他想起这些年,父亲把最好的田、最富的矿都给了嫡兄,自己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想起嫡母当着下人的面,骂他是 “丫鬟生的野种”。眼泪突然涌了上来,他抹了把脸,声音发颤:“殿下要我做什么?”

“不难。” 李大夫收起玉佩,“只需把杨土司私设水牢、铸造兵器的地方指给我,再把他每年瞒报的盐税、矿税数目写下来 —— 这些,公子该都知道吧?”

杨昭咬了咬牙,点了点头。他不仅知道,还偷偷记过账 —— 当年父亲让他管过半年账房,那些见不得光的数目,他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同一时间,水西的盐井边,来了个货郎。这人专卖胭脂水粉,最受土目家的女眷欢迎。某天,他挑着担子路过土目阿卓家的院门,被阿卓的婆娘叫住。“听说你这儿有松江府的胭脂?” 婆娘掀开帘子,语气里带着羡慕 —— 松江府的胭脂,是宫里娘娘都用的好东西。

货郎笑着掏出个瓷盒:“夫人要是喜欢,小的再送您一盒蜜粉。不过有句话,小的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往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最近听人说,安土司要把盐井的分红减三成,说是要给朝廷上贡 —— 可朝廷明明没要这么多,这钱,怕是进了安土司自己的腰包吧?”

阿卓婆娘的脸色瞬间变了。阿卓前几天还跟她抱怨,说安万铨把盐井的利钱吞了大半,自家连添件新衣裳的钱都没有。货郎见状,又掏出张纸:“小的有个亲戚在太子府当差,说要是有人能给朝廷递些安土司的消息,将来盐引的专营权,说不定能分些给咱们 —— 到时候,夫人想要多少松江胭脂,都有。”

婆娘攥着瓷盒,心里翻江倒海。她悄悄把阿卓叫回家,夫妻俩合计了半宿。第二天一早,阿卓借着送盐的由头,把安万铨私藏兵器库的位置,偷偷告诉了货郎。

密探的消息像雪片似的往北平传。朱高炽坐在文华殿里,看着手里的密报,嘴角勾起一丝弧度。杨应龙在播州城外的山洞里私铸兵器,刀枪甲胄堆得像山;安万铨在盐井边设了水牢,但凡有敢反抗的苗民,全被扔进去喂鳄鱼;两人每年瞒报的税款,加起来能抵半个贵州的赋税 —— 这些铁证,足够让他们万劫不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朱高炽没急着动手。他让人给杨昭捎信,让他继续搜集杨应龙与其他土司勾结的证据;又让人给阿卓送去十张盐引,稳住这些摇摆的土目。他要等,等西南的冰层裂得再大些,等那些被压制的庶子、被剥削的土目,都站到朝廷这边来。

这天,朱高炽正在看西南的舆图,夏原吉突然闯了进来:“殿下!杨应龙和安万铨最近不对劲!杨应龙把城外的兵器都运进了土司府,安万铨也把盐井的守卫加了三倍,还派人去联络其他土司!”

朱高炽抬了抬头,眼里没有丝毫慌乱:“他们是慌了。” 他指着舆图上的播州、水西,“他们以为朝廷会退,可朝廷没退;他们以为自己的事藏得严实,可咱们已经拿到了铁证。现在的他们,就像站在冰面上的人,知道冰要裂了,却不知道该往哪跑。”

夏原吉看着朱高炽沉稳的模样,突然想起当年朱棣亲征漠北时,也是这般临危不乱。他忍不住道:“殿下这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是妙极了 —— 既稳住了朝堂,又摸清了土司的底细,还分化了他们的内部……”

“不算什么。” 朱高炽打断他,目光重新落回舆图,“父皇当年教我,治国就像下棋,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步。土司们想跟我玩软抵抗,我就跟他们玩耐心;他们想靠家族抱团,我就从内部拆他们的台。”

他顿了顿,手指在舆图上轻轻敲了敲:“再等等。等杨昭把勾结的证据送来,等阿卓把其他土目的态度摸清,到时候再动手,才能一举定西南 —— 让那些‘土皇帝’知道,朝廷的仁政是给顺民的,对付顽抗的,有的是硬手段。”

殿外的杨柳又绿了几分,春风吹得窗棂作响。朱高炽站起身,走到窗边。他仿佛能看到西南的深山里,杨应龙正坐立不安地盯着密信,安万铨正对着兵器库发脾气;能看到杨昭在灯下抄写账本,阿卓在盐井边偷偷传递消息。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比真刀真枪的厮杀更考验心智。而朱高炽知道,自己已经占了上风。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 要让西南的百姓知道,朝廷能给他们田,给他们粮,给他们不受土司欺压的日子;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明的太子,不仅能守成,更能拓土,更能收拾那些盘根错节的 “土皇帝”。

“夏大人,” 朱高炽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度支部准备好粮饷,让兵部调湖广、四川的卫所兵,在贵州边境待命。等密探的最后一批消息到了,咱们就动手 —— 这西南的天,该晴了。”

夏原吉躬身应诺,退出殿外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晨光里,朱高炽正站在舆图前,身影虽胖,却像座巍峨的山 —— 那是经历过父皇栽培、经受过朝堂历练,才淬炼出的治国者的气度。西南的风雨快要来了,而这位太子,早已做好了迎接风雨的准备。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