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24章 京城来信

永乐大帝 第24章 京城来信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正当朱棣的部队训练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京城方面送来了新的物资和三封信。一封是太子的,太子在信中对朱棣的练兵成果进行了勉励,同时让他回京城一趟,这也是父皇的意思。原来,徐妙云有喜了,而且经御医诊断是男孩的可能性很大。朱元璋迫切希望三王在凤阳早日成军,也好早日北伐残元势力。但是在这个事情面前,马秀英非常强势,要求让朱棣回来一趟。于是朱元璋让太子秘密写信给朱棣,让他回京探视一番。朱标也告诉朱棣,自己纳了一个侧妃,就是之前看到过的吕氏,

朱棣收到信后,心里既高兴又纠结。他高兴的是,自己即将要有一个儿子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他纠结的是,现在正是练兵的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他知道,这次回去,可能要面对很多的事情,也可能会影响他的练兵计划。

但是,他又不能不回去。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也是一个爱妻子的丈夫。他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失望。于是,他决定带着少数亲卫,秘密返回京城。

第二封信出自徐妙云之手,其内容令朱棣毅然决定必须返回京城一趟。在信中,徐妙云分享了自己怀孕的消息,这个喜讯在朱棣离开后不久便得到确认,如今已经显怀,被皇后所察觉,进而也惊动了朱元璋。尽管她深知朱棣当前的繁忙与重要,但内心仍期盼他能回来,因为预产期已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信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来福奉命寻找的人终于有了下落。对于这些人的具体安排,徐妙云认为需要朱棣亲自回来给予明确的指令。毕竟,面对面的沟通与商讨往往比书信往来的效率要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徐妙云还在信中提及了朱元璋可能会重组检校的消息。这无疑又是一个政治上的重要动态,需要朱棣亲自斟酌与应对。

综合考虑,朱棣意识到这次回京不仅是为了家庭私事,更是为了处理一系列紧迫的政治事务。他决定立即启程,以尽快回到京城,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三封信来自北方的许松,他对朱棣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在信中,许松详述了他在北方积极贯彻朱棣的决策,致力于扩大成员规模,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他特别提到了一位名叫夏元吉的人物,这位夏元吉在财税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

许松的计划是逐步向朝廷的机构中渗透自己的力量,他打算推荐这批具有独特见解的人才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一旦他们成功中举并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不仅能够为朝廷提供来自北方的情报信息,进而影响朝廷的决策过程,同时也能够锻炼这些北方举子的政务能力,提升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许松的深思熟虑,也展现了他对朱棣决策的坚定执行和对朝廷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

朱棣在阅读完三封信后,觉得压力顿然释放,自己来这个世界已经18年了,终于要有自己的后人,无论前世今生,这都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朱棣毅然决定回京!

在京城的皇宫中,太子朱标正向朱元璋和马秀英两位皇帝和皇后汇报情况。他依据四弟朱棣的回信估计,朱棣已经启程并且正在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为了确保朱棣能够顺利返回,并且在他妻子徐妙云临产前抵达,朱标已经通过兵部下令沿途的驿站做好接应工作,随时为他更换马匹并提供水和干粮。

朱元璋侧过头,关切地望了望身边的马秀英。最近,马秀英一直受到风寒的困扰,但得知徐妙云怀孕并即将临产的消息后,她的脸色明显好转了许多。这让一直为各种事务烦心的朱元璋也感到一阵轻松和愉快。

看着马秀英满脸的笑意,朱元璋心中感慨万分。虽然不是亲生的,但马秀英对徐妙云和即将出生的孙子的关爱却胜过了亲生母亲。这份亲情和温暖让朱元璋感到十分欣慰。

朱标继续说道:“儿臣已经安排了太医定时为燕王妃把脉,确保她的身体状况良好。同时,当年雄英出生时负责接生的两位稳婆也已经随时待命,准备为燕王妃接生。所以请父皇和母后放心。”

朱元璋和马秀英听了朱标的话后,都表示十分满意和放心。他们知道朱标一直是个细心周到的人,对于家族和国家的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如今,看到他为徐妙云和即将到来的新生儿做了如此周全的准备,他们感到十分欣慰和安心。

在魏国公府上,徐妙云正静静地等待着生产的到来。朱棣不在身边,燕王府缺少了主心骨,这让她心中难免有些不安。然而,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为朱棣诞下一位继承人,是她此刻最大的心愿。

徐妙锦,那个一岁的小女孩,长得粉雕玉琢,如同瓷娃娃一般可爱。她的到来为魏国公府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暖。府上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喜爱着她,将她当作心头的宝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徐妙云每天都沉浸在祈祷之中,她希望自己能够平安地生下孩子,为朱棣延续血脉。同时,她也默默祈祷着朱棣能够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

徐妙锦虽然年纪尚小,但她非常懂事。她紧紧依偎在姐姐的身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愿离开。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姐姐,陪伴着她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

在魏国公府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期待和祝福的氛围。人们都在为徐妙云祈祷,希望她能够顺利生产,为朱家增添新的希望。而徐妙云也坚信,在大家的祝福和期待中,她一定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为朱棣诞下一位优秀的继承人。

没过多久,朱棣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城。这一路上,他得到了兵部的命令,沿途的驿站都为他提供了所需的马匹、水和干粮,确保他能够顺利且快速地抵达京城。尽管旅途劳累,但朱棣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焦急,他迫切地想要见到即将临产的徐妙云。

朱棣骑着快马,日夜兼程,每到一个驿站,都能得到及时的补给和休息。这种高效的接应体系,使得他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全速向京城进发。沿途的风景和人情,对他而言都只是一闪而过的印象,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快回到徐妙云的身边。

随着京城的城墙渐渐映入眼帘,朱棣的心情也愈发激动。他想象着徐妙云此刻的模样,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见到她,与她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朱棣的坚定和执着,不仅是对家庭的责任感,更是对徐妙云深深的爱意。

朱棣抵达京城后,第一时间便进宫向朱元璋复命。他深知这是身为臣子的规矩,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的他,越发低调守规矩,不再像以往那样锋芒毕露。他明白,在京城这个政治漩涡中,只有收敛自己的锋芒,避开众人的视线,才能稳步发展自己的实力。

在宫中,朱棣恭敬地向朱元璋汇报了自己的行程和沿途的情况。他言辞谦逊,态度恭敬,表现出对皇权的尊重和维护。朱元璋对他的表现颇为满意,对他更加信任和器重。

离开皇宫后,朱棣并没有立即回到燕王府,而是选择了去向太子禀报。在太子府,朱标显然对朱棣没有先回府而是到这里来向自己报告很是惊讶。但随即明白了朱棣的用心,只能苦笑的拍拍朱棣的肩膀说:“我们两兄弟自不必如此,你快快去看看妙云,她就要临盆了。”这时一个小孩跑出来抱住朱棣的大腿笑着说:“你就是四叔?爹爹常提起你,夸奖你,还说你小时候抱过我。”这个小孩十分乖巧可爱,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明和好奇的光芒。他的头发柔软而乌黑,闪烁着健康的光泽,他的皮肤白皙如雪,仿佛能掐出水来。他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朱棣好奇的看向朱标,朱标笑着说“:这就是雄英,想当初你为了他还和蓝玉产生些误会。”朱棣笑了笑没有回应这个话,那事是因为抱孩子吗?

朱棣一把将朱雄英抱起来说,是的,我就是你的四叔,嘿嘿,小家伙都会跑了啊?朱棣委实喜欢他。朱棣把举过头顶转了一圈。朱雄英咯咯的笑了起来,朱标看着满脸的欣慰。不过朱标还是打断了叔侄的玩闹说,雄英快下来,你四叔还要赶回去看四婶呢。你四婶要生小弟弟了。

朱棣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一个要生产的孕妇呢,连忙放下朱雄英,他对朱雄英说,四叔要先回去了,改日四叔再来看你,给你送好吃的!说完连忙告退。朱标和朱雄英笑着目送朱棣离去,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身后有一双充满恶意的眼睛。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