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在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有些官员上折子说的也是客套话,没什么实质的内容,而且官官相护非常严重,这些官员有的甚至抱团说假话,作为皇帝也一时分辨不出来真伪。
这天,胤禛召宝亲王弘历、鄂尔泰、张廷玉在商议政事,期间谈起了如何更加有效的让皇帝了解各级官吏的动向。
“启禀皇上,目前官场大多被士族所垄断,大臣们有各自的交际圈子,有些大臣的确会因为面子问题而包庇。这点在历朝历代都有呢。”鄂尔泰首先开了口。
“士族....呵呵,算起来你们也算是士族喽。”胤禛看着鄂尔泰和张廷玉,微笑着说。
这俩人脸一红,倒有些不好意思。
“不,你们不要误会,士族为官者也未必不好,你们不就是很好嘛,朕的意思是如何才能少被有些不法官员欺骗。”胤禛说道。
张廷玉略一思索,“皇上,称帝以后的武则天推行“试官制”,使寒门子弟有机会凭借政绩得以上位,这点其实和咱们大清相似,虽然朝廷大部分官员皆出自士族,但是也给了寒门子弟报国的机会,科举就是如此。”
“嗯,说下去。”胤禛点了点头。
张廷玉点头,继续说道:“武则天更是发明了“匦检制度”,在朝堂设置铜匦来接受百姓的密告,从而有效地打击了贪腐行为。”
“弘历,你说说看。”
弘历笑了一下,“皇阿玛,武则天为了了解朝廷里的一举一动,颁布施行匦检制度,也是煞费苦心,匦检制就是一个意见箱,分成几种颜色,有四个侧面涂着四种不同的颜色,东面的青色格子,名为“延恩匦”,塞毛遂自荐的求职信。你要想升官,把信投到青色的格子里。朝南的红色格子,名为“招谏匦”,它接纳人们对朝廷的意见,你对朝廷有意见,放南边那格子。朝西的白色格子,名为“伸冤匦”,接受你的申冤请求,你觉得哪一级官员冤枉你了,把信投到白色的格子里。朝北的黑色格子,名为“通玄匦”,有能建言献策以谋智的人,可投书于此。”
看弘历说的如此详细,胤禛赞许地点了点头,鄂尔泰和张廷玉也不由得敬服这位皇子,果然是博古通今,不同凡响,作为继位人真的也是再没有皇子可以与之争锋了。
“大唐确实有如此改革,但是大清也有,大清有密折。”胤禛瞄了一眼众人。
张廷玉恍然大悟,说道:“确实如此,皇上说的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圣祖正是借此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从而更好地驾驭百官。”
“但是圣祖时期密折范围过小,朕决定把可以呈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以前的官文书批转手续繁复,且经多人阅看,时间拖延且难以保密,朕要扩大可以向皇帝上奏折的人数,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时反映情况,报告政务,使朕可以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这样也可以使得官员们相互监督,朕也可以及时了解他们的贤惠、勤惰、政绩、操守。你们以为如何?”
胤禛凝视着他们几个。
鄂尔泰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早就已经拟定了如何做了,臣觉得甚好。”
张廷玉和弘历也一起拱手道:
“臣遵旨。”
“儿臣遵旨。”
喜欢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请大家收藏:()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