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136章 新的研究思路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第136章 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龙腾锋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3 04:30: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36章:新的研究思路

音叉那声嗡鸣散在空气里,像一粒沙掉进深井。林浩没动,盯着控制台右下角的波形图。那0.4秒的震动没被系统记录,但样本盘边缘的微电流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次异常波动——不是正弦波,也不是脉冲,而是一段扭曲的差频信号,夹在432Hz基频和背景噪声之间,像是某种语言的断句。

他调出波形细节,放大到毫秒级。差频的包络线呈现出不规则的起伏,前半段衰减缓慢,后半段突然抬升,刚好对应苏芸指甲刮过音叉的瞬间。这不是误触,是人为施加的非线性扰动。他把这段信号导入陆九渊残存的日志模块,输入三个关键词:差频、六角纹、热响应。

三秒后,屏幕跳出一行字:“气机相激,形未动而神已通。”

林浩盯着这句话看了五秒。这不是故障报告,也不是数据摘要,是朱熹在《语类》里谈阴阳交感的原句。陆九渊的AI残片还在用理学框架解析物理现象,但它给出了一个方向——结构本身可能存储着某种“记忆”,不需要完整能量输入,只要一个对的触发方式,就能激活潜藏的响应模式。

他转头看苏芸。她正用发簪在玻璃屏上写“彝”字,笔画比之前更细,像是怕惊扰什么。指甲边缘沾着一点朱砂,是刚才刮音叉时蹭上的。

“你刚才那一下,不是测试。”他说。

苏芸没抬头。“是试探。”

“试探什么?”

“它认不认得我们说话的方式。”她把“彝”字擦掉,重新写了个“律”,甲骨文体,下部像钟磬的轮廓,“我们一直以为432Hz是钥匙,但也许它只是个音高。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敲。”

林浩沉默两秒,调出B3区微裂的CT数据。裂纹走向和上次完全一致,沿着六角纹的角点延伸,但最新扫描显示,裂口内部的钛铁矿微粒排列出现了轻微偏移,像是被某种周期性力场推过。他把裂纹路径和“律”字的笔顺对比,角度偏差小于1.5度。

“你怀疑纹路本身是种编码系统?”

“不是怀疑。”苏芸把音叉从口袋拿出来,放在样本盘边缘,“是确认。曾侯乙编钟的纹路和声波驻点完全对应,误差不超过0.8%。三星堆神树的分枝角度,和二十八宿的赤道夹角一致。这些不是巧合,是设计。”

林浩敲了下桌面。钢笔从图纸上弹起,又被他按住。他调出工程组的权限申请界面,新建一个项目:**古代纹路热传导逆向建模**。提交时,系统弹出警告:“非标准研究方向,需跨部门联合审批。”

他没撤回,而是追加了一行说明:**纹路非装饰,是被动式热疏导网络。依据:天文定位法则、声学驻点分布、材料记忆响应。申请调用故宫、三星堆、曾侯乙编钟三维数据库。**

苏芸看着他操作完,才开口:“他们不会批。”

“那就让他们知道,问题不在纹路,而在我们读不懂它的语法。”

审批请求卡在文化组接口。林浩没等,转头调出“鲁班-IV”备份库里的金文解析协议。他输入“彝”字,系统拆解出“双手持丝绕器”的象形结构,关联到《考工记》中“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的记载。他把“丝绕器”和月壤热导率曲线叠加,发现缠绕密度最高的区域,恰好对应热积聚最严重的角点。

“能量在这里打结。”他说。

苏芸接过键盘,接入故宫文物3D扫描库。她调出一件商周青铜罍的拓扑数据,将表面纹路转为分形路径模型。当她把模型和B3区热流图叠加时,两者在关键节点完全重合——纹路的分叉点,正是热能最易滞留的位置。

“它不是在传热。”她指着屏幕,“是在分流。像血管,像电路,像……根系。”

林浩把分形模型导入热力学仿真,初步拟合结果显示,如果纹路能按原始几何运行,热积聚可降低18.7%。但这需要一个前提:输入频率必须与纹路的固有谐振匹配。

“我们之前用528Hz,是疗愈频率。”苏芸调出阿米尔共享的《谐波宇宙》声谱,“但432Hz才是五度相生律的基频,曾侯乙编钟就是按这个调音的。它不是‘好听’,是‘对’。”

林浩重新打开差频信号的波形图。432Hz的基频上,叠加了一段不规则的调制,正是苏芸指甲刮擦造成的瞬态扰动。他把这段信号反向注入分形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能量在角点处形成驻波节点,热积聚被自然导出,而不是爆发。

“不是纹路失控。”他低声说,“是我们输入的频率不匹配。”

苏芸没说话,而是用发簪在玻璃上写下“律”字的最后一笔。墨迹未干,她突然抬头:“我们一直在用现代逻辑解古代设计。可他们不是按热力学公式造东西的。他们是按天象、按音律、按‘理’来造的。”

林浩盯着那个“律”字看了三秒,然后调出项目组名单,新建一个临时研究小组:**天文-声学-热力学耦合模型解析**。成员只有两个名字:他和苏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月球计划:广寒工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系统提示:**研究方向偏离原工程轨道,建议重新评估风险权重。**

他直接忽略警告,把《基于古代智慧的热应力调控预案》上传至共享库。文档里,他们把青铜纹路重新定义为“被动式热疏导网络”,功能不再是装饰或符号,而是结构自带的散热机制。支撑依据有三:天文定位法则生成的几何精度、声学驻点与纹路节点的对应性、材料记忆响应的可触发性。

苏芸在文档末尾加了一句批注:“纹路不是问题,是答案。我们缺的不是技术,是翻译它的语法。”

林浩看了那句话一眼,没修改,直接提交归档。

五分钟后,文化组终于通过了数据库调用申请。故宫回传了十组商周青铜器的高精度扫描数据,三星堆提供了神树分枝的三维坐标,曾侯乙编钟的纹路拓扑也同步到位。林浩把所有数据导入逆向建模系统,开始逐层解析纹路的分形规律。

苏芸则调出《营造法式》的数字化版本,提取“举折”曲线的原始比例。她发现,这些弧度不仅符合结构力学最优解,还与五度相生律的音程比高度吻合。她把“材分制”的基准音输入模型,系统自动生成一组新的热传导路径,与实物纹路的匹配度达到91.3%。

“他们把建筑当乐器造。”她说。

林浩正在对比不同文物的纹路分叉角度。他发现,所有角点都集中在7.5°、15°、22.5°这几个数值上,恰好是圆周360°的1/48、1/24、1/16。他把这组角度代入热流模拟,结果令人意外:能量在这些节点上自然形成驻波,热积聚被周期性释放,而不是累积。

“这不是随机设计。”他调出星图叠加层,“是按赤道坐标系排布的。”

苏芸凑过来看屏幕。她突然伸手,把曾侯乙编钟的纹路模型旋转了15°。原本错位的节点瞬间对齐,热流路径变得平滑。

“他们不是按地球的坐标。”她声音轻下来,“是按天球的。”

林浩没说话,而是把模型切换到月面坐标系。当纹路角度与月球赤道对齐时,模拟结果显示,热能导出效率提升了23.4%。

“它需要的不是更强的能量。”苏芸把音叉轻轻放在控制台边缘,“是更准的节奏。”

林浩盯着那根音叉看了很久。它表面的划痕还在,像是某种标记。他伸手拿起钢笔,在图纸上敲了三下。节奏比平时快,带着一种试探性的顿挫。

苏芸听见了。她没看林浩,而是把发簪抵在玻璃上,轻轻划下一道竖线。

控制台突然弹出一条日志:

“检测到外部振动输入,频率432Hz,调制包络匹配度89%。启动局部响应校验……”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月球计划:广寒工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