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30章 人口普查

再续蜀汉的浪漫 第30章 人口普查

作者:调皮的龙哥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4:01: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长沙郡府的梨花落满了案几。诸葛均将官印轻轻放在竹简上,青衫袖口还沾着铁坊的炭灰。

子正这是何意?刘封按住那方还带着体温的官印。

诸葛均抬眼,眸子里映着炉火的光:均愿辞去功曹之职,专督军械、农具锻造。他指尖划过案上图纸,曲辕犁的纹路在绢帛间蜿蜒,这炒钢之法尚未完善,犁铧淬火十中仍有三裂。

窗外突然传来牵隐的喝骂声。两人转头望去,见铁匠老吴正捧着断犁跪地请罪。诸葛均轻声道:使君欲以长沙为基,岂能因器不利而误农时?

刘封沉默良久:“子正兄,你胸有大才,不应浪费在这锻造之上啊……”。

诸葛均拱手道:我文不及吾兄,武不及公子,从小独爱墨家机关之术。他指尖轻抚案上曲辕犁的木纹,眼中泛起少见的炽热,《墨经》有云:力,形之所以奋也。这犁辕的弧度,犁壁的曲度,皆暗合力学至理。

他忽然从袖中掏出几页纸,页间密密麻麻全是朱批。刘封拿起一看,最新一页写着:曲辕犁改三处:犁评加刻、犁箭减重、犁壁曲面……

子正兄大才。刘封大笑,好!即日起设军械司,你为督造,一应钱粮直报于我!

暮色中,新任的军械督造走向铁坊,背影在火光里拉得很长。

刘封站在郡守府的廊下,望着诸葛均远去的背影,眉头微皱。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青石板上,显得格外孤寂。

文官还是少了啊……他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腰间的佩剑,放心的人太少了。

转身回到书房,刘封从案几上拿起一卷竹简——这是长沙郡的官员名册。他缓缓展开,指尖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上划过,目光最终停在了一个名字上:韩玄。

韩玄,字文节,南阳人,现任长沙郡下辖的任县县长。此人年近四十,处事沉稳,虽无显赫家世,但在任县三年,政绩斐然——清丈田亩、整顿吏治、治下无讼、仓廪丰实,甚至自掏俸禄修缮县学,颇得民心。

此人可用。刘封轻声道。

他记得刘表曾私下提及韩玄:此人有治郡之才,只是出身寒门,且因不善逢迎,未得重用。如今刘琦主政长沙,正是提拔寒门的机会。

次日黄昏,刘封仅带两名亲随,微服出城,直奔任县。

韩玄听闻郡丞亲至,匆忙出迎。他身材不高,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精明干练。

下官拜见刘郡丞!韩玄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刘封抬手虚扶:韩县长不必多礼,我今日来,是想听听你对长沙政务的看法。

韩玄略一沉吟,直言道:长沙之弊,在于豪强兼并、流民失所。若要根治,需清田亩、均赋税、兴水利。

刘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若让你任长沙督邮、五官掾,并协助我管理一郡钱粮赋税,我令亲卫助你,敢否?

韩玄一愣,随即郑重拱手:若蒙信任,玄必竭尽所能!

夜谈至深,韩玄忽然道:郡丞求才若渴,下官倒有一人可荐。

刘封挑眉。

此人姓韩名暨,字公至,乃我同宗,精通冶铁之术,曾在南阳督造军械,因避战乱投奔于我。

刘封心中一动——冶铁!这不正是曲辕犁量产所需的人才?

明日带他来见我。

三日后,刘琦在病榻上听完刘封的举荐,虚弱地笑了笑:韩玄……我倒是听父亲提过此人。既然你觉得可用,便放手去做吧。

他咳嗽两声,又道:至于那韩暨,若真能助你改良农具,也是长沙百姓之福。

刘封拱手:多谢兄长信任。

刘封遂传出政令:迁桓阶为功曹,擢韩玄为督邮、五官掾,郡府上下震动。

户曹掾、仓曹掾等人私下嘀咕:一个寒门县长,凭什么跃居我等之上?

刘封听闻,只是冷笑,随后颁布新令:自今日起,凡郡中官吏,考绩优异者,不论出身,皆可擢升!

消息传开,那些原本懒散的吏员们突然勤勉起来——毕竟,谁不想抓住这难得的上升之机?

而韩玄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点府库……

长沙郡府的库房大门在刺耳的声中缓缓开启,积尘簌簌落下。韩玄举着火把踏入黑暗,火光映照出堆积如山的账册,蛛网在竹简间织就层层帷幕。

大人,这是建安十二年的鱼鳞册……老仓曹颤巍巍捧出一卷竹简。

韩玄伸手一抹,指尖顿时染上新鲜的朱砂——这册子分明是刚伪造的。他目光扫过库房角落,几只肥硕的老鼠正啃食着霉变的粮袋,见光也不躲避。

传令!韩玄的声音在空荡的库房回响,全郡账册即刻收缴!

十辆牛车拉着真正的鱼鳞册驶入府衙时,辕木都被压得弯曲。韩暨带着二十名书吏,将竹简铺满了整个校场……。

临湘桓氏,纳税田七百亩。韩玄念着黄册,突然冷笑,可他们家祖坟的墓志铭上刻着阡陌连亘两千亩

桓阶闻讯赶来时,正看见官差在祖田上插丈量杆。这位五十余岁的家主不慌不忙展开一卷帛书:韩督邮,我桓氏田地乃高祖所赐,有书为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韩玄不语,亲自抡起锄头掘向田垄。的一声,锄头撞上埋在地下的界碑——上面官田止步四个篆字清晰可见。

伪造丹书,罪加一等。韩玄擦着汗,按《汉律》,匿田一亩罚粟五石。桓公这一千三百亩……

桓阶脸色骤变。六万五千石粮食,足以掏空桓氏三代积蓄。

暮色沉沉,桓府正堂的青铜灯树映得桓阶面色阴晴不定。老管家捧着账册的手在发抖:家主,真要补交六万五千石?这可是...

闭嘴!桓阶猛地拍案,震得茶盏叮当响。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郡府方向升起的炊烟——那是白毦精兵在埋锅造饭。

你还没看出来吗?桓阶声音沙哑,刘封要的不是粮食,是态度。

子时的郡府书房,刘封正在批阅公文。忽听门外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桓阶苍老的声音:罪民桓阶,特来请死!

刘封挑眉。只见这位五十岁的家主**上身,背负荆条跪在阶下。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身后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口樟木箱——箱盖敞开,里面全是地契。

桓氏匿田一千三百亩,按律当罚。桓阶额头抵地,这是洞庭湖畔的良田八百亩,外加四万石存粮,请功曹查验。

刘封踱步到箱前,随手拿起一张地契。洞庭湖西岸,上等水田五十亩——正是最适合屯兵的战略要地。

见刘封沉吟不语。

桓阶深吸一口气:桓氏愿出工匠三十人,助郡丞造改良水排。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这是家传的《考工记》注本,内有冶炼秘法十二则。桓氏愿献全部技艺,只求将功折罪!

刘封突然笑了,桓公快快请起,我立即上表州牧大人,功曹之功。

桓阶走后,韩玄说道:“主公,这老狐狸突然这么老实……”

因为他嗅到风向变了。刘封轻笑,去岁曹操在许昌推行户调制,世家大族都要纳粮。桓阶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当夜,黄叙率郡兵突袭吴家庄园。吴家指着屋檐下的燕子窝叫嚷:这些佃户都是来避雨的流民!黄叙冷笑一声,带人砸开地窖——三十名被铁链锁着的壮丁蜷缩在黑暗中,,脚踝烙着字,脚踝上的烙印还渗着血。

这些是。老庄头跪地发抖,家主说……藏在庄里,既不用交税,又能白干活……

庄户名册上记着三百,可实际劳作的,全是精壮男子。

好一个!韩玄拾起地上散落的账本,病故五人,年年如此。蔡公是把官府当傻子?

张府库房里,黄叙踹开暗门。堆积如山的麻袋轰然倒塌,露出掺了砂石的官粮。每袋都盖着张氏义捐的朱印。

去年大旱,张家五千石。韩玄抓起一把米,砂砾从指缝簌簌而落,实际出粮不过三千石,剩下全是河沙充数。

张氏家主跪在地上,突然狞笑:韩玄你可知,这批粮食是要运往江陵犒军的……

那更该死!韩玄一脚踢翻米袋,前线士兵吃着掺沙的粮食打仗,你在后方数着昧心钱享福?

一个月后,长沙郡府的铜壶滴漏声格外清晰。刘封盯着案上摊开的新造黄册,朱笔在与两项下重重划出血红的线。

使君,清点完毕。韩玄的声音带着疲惫与兴奋,共得隐匿人口八万两千三百丁,田七十一万七千六百亩,共收缴粮草二十三石。

桓氏:洞庭湖私藏粟米四万三千石;

吴氏:地下窖藏稻米五万七千石,其中掺砂石者一万二千石

张氏:江陵截获漕粮六万石(袋内暗藏铅块压秤)

刘氏:祠堂地窖储米七万石;

郡丞,仅桓氏一家的存粮,就够我军吃上半年。

诸葛均突然从账册中抽出一张纸:最蹊跷的是这个——蔡氏在长沙、罗县两地粮仓的进出记录,差额足有四万石。

刘封眼神一凛:查!这四万石粮去哪了?

堂下顿时一片倒吸凉气之声——这数字,抵得上半个长沙郡的账面户籍、田地!

腊月祭灶日,刘封做了三件事:

设常平新仓:将二十万石粮食分储十处,每仓派军队进行管理。

推粮印防伪:所有官粮袋需钤三印——郡守印、督粮印、验质印。

立揭赏令:百姓举报私藏粮草者,赏所涉粮食的三成。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