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384章 龙兴封策

再续蜀汉的浪漫 第384章 龙兴封策

作者:调皮的龙哥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4:01: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朝拜礼毕,在赞礼官悠长的高唱声中,数万文武百官再次整齐叩拜,而后依品阶肃然起身。方才山呼海啸的声浪已然平息,整个祭坛广场,虽人潮如海,此刻却静得能听见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响。万千道目光,灼热、敬畏、期盼,尽数聚焦于坛顶那玄色冕服、九旒蔽面的新王身上。空气中弥漫着香烛未尽的气息与一种历史定格前的紧张,所有人都在屏息凝神,等待着他承载天命之后,颁下的第一道王命。

刘备并未立刻开口。他端坐于王座之上,目光透过微微晃动的玉旒,缓缓扫过坛下无垠的军阵与恭立的臣工。他再次深吸了一口带着秋日凉意与香烬余味的空气,试图让那澎湃如潮的心绪稍稍平复。指尖所触,是怀中那方金玺冰冷而坚硬的棱角;肩头所感,是头顶冕冠沉甸甸的重量。这加冕大典的圆满,仅仅是一个辉煌的序幕。他深知,真正的挑战,此刻才真正开始。如何将这万众一心的瞬间凝聚力,转化为稳固持久的统治?如何酬谢这些追随他半生、浴血奋战的功勋旧部,又能激励后来者效忠?如何让这新生的王国机器,每一个齿轮都有效咬合,向着那“兴复汉室”的终极目标隆隆前进?这一切,远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更为复杂、艰险。

终于,他微微侧首,向侍立在王座之侧、主管礼仪的太常官员递去一个沉稳的眼神。官员心领神会,立刻躬身趋步上前,以最庄重的姿态,展开那卷早已备好、用玄色锦缎绣以金纹的王命诏书。他清了清喉咙,用尽全身气力,将清晰而高昂的唱诵声传遍全场:

“王上有令:封,刘封,为王世子——”声音如同磐石击水,在空旷的坛场上激起层层回响。位列勋臣之前的刘封,强压着内心的激动与荣耀,大步出列,直至坛前,而后推金山倒玉柱般跪拜下去,声音因激动而略带颤抖:“臣刘封,叩谢王恩!愿父王千秋万代,愿我汉祚永昌!”

这一道王命,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安定了所有追随者的心。明确了国本,便意味着政权有了清晰的传承,未来的事业有了延续的指望,这对于一个新生政权而言,其稳定人心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对个人的封赏。群臣之中,不少人暗自点头,面露欣慰之色。

册立世子之后,刘备并未急于继续封赏,而是缓缓自王座上站起身。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沉浑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不再需要赞礼官转达,直接传入每一位臣子的耳中:

“诸卿!”仅仅二字,已尽显王者威仪。“今日刘备得以在此祭祀天地,暂居王位,非独备一人之荣,实乃汉室之幸,亦是天下忠臣义士、百万士民之殷切期望!暴曹篡逆,神器蒙尘,我辈深受国恩,岂可坐视?今日我汉中国肇基,正是要擎起汉家旗帜,扫荡奸凶,还于旧都!”

他的声音陡然高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诸君随备转战南北,历经生死,今日之功业,非备一人所能成就,当与诸君共荣之!所有封赏,皆论功行赏,以示至公!”

言罢,他重新落座。一旁的尚书郎官立刻上前,接过太常手中的诏书卷轴,开始高声宣读那一道道关乎王国未来格局的核心任命。每一道名字念出,都引来一阵细微的骚动与无数道目光的聚焦。

“拜许靖为太傅,位同三公,大王以师礼相待,彰显尊贤重德之本!”

须发皆白的老臣许靖,颤巍巍出列,还未开口,已是老泪纵横。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荣宠,更是天下清流士人对这个新生政权的认可。尊其为太傅,给予极高的礼遇,是刘备向天下士人表明心迹:这个政权,尊重传统、崇尚德行,是值得投效的明主。此举对于安抚益州本土及吸引外来士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拜刘琦为大司马,位冠武臣,大王以宗亲之谊相托,彰显继统正名之义!”

面容清癯的刘琦缓步出列,眼神却格外明亮。这个任命蕴含深意——他不仅是荆州旧主刘表嫡长子,更是汉室宗亲,刘备表其为大司马,既是对荆州政治遗产的合理承接,更是向天下昭示:这个政权延续着汉室正统的血脉。此举巧妙化解了“鸠占鹊巢”的舆论风险,使荆州士民感受到政权的延续性。而对刘琦个人而言,这既是对他让渡荆州的回报,也是将他纳入新政权的核心圈层,从而巩固了刘备集团在荆楚地区的统治根基。

“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总领枢机,参赞政务,为百官之首!”

法正应声出列,躬身领命,眼神锐利如鹰。他精于奇谋,善于实务,更与刘备有着极高的默契。尚书令总揽全国政务,是实际上的行政首脑。此职授予法正,正是要将他善于筹划、敢于任事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确保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

“任命庞统为军师将军、录尚书事,与尚书令法正共理朝政,运筹帷幄!”

“凤雏”先生庞统,其才名早已天下皆知。在攻取益州和汉中的战役中,他屡献奇策,功不可没。军师将军掌军谋,录尚书事则赋予他参与核心决策的权力。此任命使其与法正形成双核,既能互补,又可制衡,确保刘备能听到不同的谋略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任命张松为光禄勋,掌管宫殿门户,宿卫侍从,委以心腹之任!”

张松神色激动,深深拜下。昔日他冒险献图,是刘备得以入川的关键人物。光禄勋掌管宫禁安全,非极度信任者不能担任。此任命既是对他昔日功劳的厚报,也体现了刘备对身边近臣的慎重选择。

“任命徐庶为军师中郎将,辅佐前将军关羽,参赞军事,镇守襄阳!”

徐庶从容出列,趋前数步,向坛顶深深一揖,朗声道:“臣徐庶,领命!必竭股肱之力,助关将军拱卫荆襄,以报王恩!”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坚定,并无半分历史上的无奈与遗憾。

“拜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大小政务,皆可咨决!”

此命一出,坛下群臣,无论文武,皆肃然屏息。诸葛亮出列,躬身行礼,神色一如既往的沉静,但眼中亦有光华流转。“军师”之职,看似并无具体官署,但“总理军国重事”六字,却赋予了其超越百官、统筹全局的无上权责。他是法律的制定者、政策的规划者、军事的谋划者,是刘备真正意义上的股肱、这个政权的擎天之柱。此任命,无人不服,亦明确了诸葛亮在汉中国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然地位。

文官任命已定,全场气氛为之一变,变得更加炽热与激昂。接下来,是酬谢那些在沙场上浴血搏杀、奠定今日基业的武将。

“册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位同九卿,爵至列侯,以示殊荣!”

赞礼官的声音格外洪亮。此封号虽非常设官制,却是对军中功勋最着、威望最高的五位大将的至高集体荣誉,意在树立楷模,激励三军。

关羽,官拜前将军,假节钺,镇守荆州,威震华夏,乃五虎之首,拥有代表王命征伐的最高权力。

张飞,官拜右将军,假节,镇守巴西,其勇猛善战,足堪方面之任。

马超,官拜左将军,假节,其世之名将的威望与凉州骑兵的统御能力,是未来北伐的战略利器。

黄忠,官拜后将军,镇守汉中,大败张合,老而益壮,功盖三军,正是彰显“有功必赏”的原则。

赵云,官拜护军将军,虽非四方将军,但其忠勇无双,屡次护主于危难,受托于机密,入选五虎,众望所归。此五人,已成为蜀军精神的象征,共同铸就了汉中王麾下无坚不摧的锋芒。

核心文武的封赏已毕,但仪式并未结束。后续还有大量中高层官员的任命与爵位封赏。如陆逊被破格提拔为安南将军,守卫荆南以拒江东;魏延、甘宁、文聘、霍峻、吴懿、李严、黄权等良将各镇要地;糜竺、孙乾、简雍等旧日心腹,虽无显赫战功,亦因其忠诚不渝而获得厚禄高爵;益州本土实力派如刘循、张任等,亦加以安抚,授予官职。

每一道任命,都非随意为之,而是刘备与诸葛亮、法正、庞统等核心谋臣,根据当前局势、未来战略、各方势力平衡、个人才具功绩,反复推敲权衡的结果。务使有功者得爵,有力者受禄,有才者居位,务使三州上下,文武群臣,皆能感受到新朝的恩典与公正,人人欢欣,愿效死力。

这场浩大的册封仪式,从清晨直至日头西斜,当最后一道诏书宣读完毕,赞礼官宣布礼成之时,夕阳的金辉正洒满整个坛场,为那玄色王旗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

大典之后,刘备并未在沔阳过多停留,很快便率领文武百官返回成都王宫。在成都,还有更为繁琐而必要的程序:正式的行政文书下达、印绶的授予、封地的划定、俸禄的核发……这一切,都将在这新生的汉中王国内,有条不紊地展开。一个以汉室继承者自居、与曹魏分庭抗礼的政治实体,从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龙兴于沔阳,其光焰,已照亮了两川,必将惊动天下。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