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71章 舌战群儒

再续蜀汉的浪漫 第71章 舌战群儒

作者:调皮的龙哥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4:01: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此时,柴桑城外的长江上,一叶扁舟破浪而行。诸葛亮独立船头,身披鹤氅,望着渐近的江东水寨。江风猎猎,吹得他衣袂翻飞如展翅之鹤。

来者何人?水寨哨塔传来喝问。

汉左将军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特来拜会吴侯!

鲁肃正在江东水寨巡视,忽听士兵来报:“汉左将军刘备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特来拜见吴侯!”鲁肃闻言,立即整装相迎。只见江畔一位青年文士迎风而立,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气度不凡。鲁肃快步上前施礼道:久闻孔明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肃之幸也!

诸葛亮拱手还礼:子敬先生客气了。亮奉我主之命,特来拜会吴侯,共商抗曹大计。

二人寒暄已毕,鲁肃便引诸葛亮过船进寨。船行江上,诸葛亮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江东军容。但见江面战船星罗棋布,艨艟斗舰排列有序;岸边士卒操练之声震天动地,刀枪映日生辉。诸葛亮轻摇羽扇,心中暗叹:江东水军果然名不虚传,真乃精锐之师也!

一路上,鲁肃与诸葛亮相谈甚欢。诸葛亮详细讲述了曹操南侵、荆州易主的经过,以及刘备当前所处的困境。鲁肃不时点头,对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深表钦佩。待船靠岸后,鲁肃亲自将诸葛亮送至驿馆安顿,嘱咐馆吏好生招待。临别时,鲁肃郑重说道:先生且先歇息,肃这就去禀报吴侯。以先生之才,必能说服我家主公共抗曹操。

离开驿馆后,鲁肃立即赶往孙权府邸。一路上,他回想着与诸葛亮的交谈,越发觉得此人见识非凡,心中对促成孙刘联盟更添几分把握。待见到孙权,鲁肃迫不及待地禀报道:主公,刘备军师诸葛亮已至江东。此人谈吐不凡,确有经天纬地之才,望主公早日接见,共商大计!

孙权将曹操派人送来的战书递给鲁肃,说道:“曹操昨日派使者送来这封信,我已经先打发使者回去了。现在召集众臣商议,但大家意见不一,尚未做出决定。”

鲁肃接过檄文仔细阅读,内容大致如下:

“我(曹操)奉天子之命,讨伐逆贼。如今我统领百万雄师南下,上千名猛将,荆州百姓也纷纷归顺,想邀请孙将军一同在江夏‘会猎’,共讨刘备。事成之后,我们平分土地,永结同盟。希望孙将军不要犹豫观望,尽快给我回复。”

鲁肃看完后,抬头问道:“主公您的想法是?”

孙权沉吟片刻,答道:“目前还没有定论。”

张昭手持笏板,声音沉稳有力:曹操坐拥百万大军,又挟天子之名征讨四方。我们若强行抵抗,实属逆天而行。

他环视众臣,继续分析:主公原本依仗的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已得荆州,与我共享长江之利。眼下形势,我们根本无力抗衡。

谋士们纷纷点头附和:子布先生所言极是。

张昭见孙权沉默,又上前一步:以臣之见,不如归顺朝廷。这才是保全东吴万全之策。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赞同声:张公高见!此乃顺应天意!

孙权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佩剑,眉头紧锁。张昭见状,语气转为恳切:主公无需犹豫。若归顺曹操,既能保境安民,又可永镇江南六郡。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待着孙权的决断。年轻的吴侯抬起头,目光扫过主战派将领所在的方向,又缓缓垂下眼帘。

张昭的劝降之词在殿中回荡,每个字都重若千钧。主降派谋士们交换着眼神,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而站在武将首位的周瑜,拳头已经攥得发白。

片刻后,孙权起身更衣,鲁肃紧随其后。孙权知道鲁肃有话要说,便握住他的手问道:子敬有何高见?

鲁肃正色道:方才众人的言论,实在误了将军。他们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将军不可!

孙权问:此话怎讲?

鲁肃答道:像我等文官降曹,大不了回乡做个地方官,仍能保住富贵。可将军若降,结局如何?最多封个虚衔侯爵,配一辆车、一匹马,身边只剩几个随从,哪还能像现在这样坐镇江东、称孤道寡?张昭等人只顾自身安危,绝非良策。将军应当早定大计!

孙权长叹一声:众人之见,确实令我失望。子敬所言,正合我意,真是上天将你赐予我啊!只是曹操新收袁绍旧部,如今百万大军南下,恐怕势大难敌。

鲁肃立即说道:我从带回诸葛瑾之弟诸葛亮,主公可向他询问曹军虚实。

孙权惊讶道:诸葛孔明?鲁肃点头:现已在驿馆安顿。孙权略一沉吟:今日天色已晚,不便相见。明日召集文武百官,先让他见识我江东才俊,再正式商议大计。

鲁肃领命后便告辞离去。

第二天一早,他来到驿馆会见诸葛亮,临行前特意叮嘱道:今日面见吴侯,先生切记不可提及曹操兵多将广之事。诸葛亮淡然一笑:子敬放心,亮自会随机应变,绝不会误事。鲁肃这才放心,引着诸葛亮前往议事大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诸葛亮踏入东吴议事大厅时,二十余位文武官员早已列席等候。这些江东才俊个个峨冠博带,神情肃穆。诸葛亮不卑不亢地一一见礼,而后从容入座。张昭等谋士打量着这位卧龙先生,只见他羽扇纶巾,气度不凡,心中暗自警惕。

作为东吴首席谋士,张昭率先发问:久闻先生隐居隆中时,常自比管仲、乐毅,不知可有此事?

诸葛亮坦然承认:确有此事,不过是我年轻时的自谦之语。

张昭立即抓住话柄:刘豫州三顾茅庐请出先生,如鱼得水,本欲振兴汉室。如今却被曹操困守襄阳,不知先生作何解释?这个问题直指诸葛亮能力不足,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诸葛亮心知必须压倒张昭,才能说服孙权。他从容答道:我主已取荆州,曹贼攻襄樊而不得。如今我主驻军襄阳、兵屯夏口、荆南,自有深谋远虑。

张昭冷笑:先生自比管、乐,却让刘豫州屡战屡败,岂非名不副实?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乐毅助弱燕攻占齐国七十余城。而先生出山后,刘豫州反倒节节败退,困守襄阳,汉水之南数座城池挂失,几无立足之地。这难道就是先生的济世之才?

诸葛亮闻言大笑:大鹏展翅万里,岂是燕雀能理解的?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医治重病之人,当先以粥药调理,待身体好转再用猛药。我主当初兵败汝南,投靠刘表时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如同病入膏肓之人。新野小县地瘠民贫,不过暂借栖身。即便如此,我们仍在博望坡火烧曹军,白河水淹敌军,令夏侯惇、曹仁闻风丧胆。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

诸葛亮继续道:曹操大军攻襄阳、樊城数月而不得。无奈之下才攻汉水之南,却陷入我军包围之中,而不自知。以少敌多,胜负乃兵家常事。当年高祖屡败于项羽,垓下一战定乾坤,不正是韩信之谋吗?

最后,诸葛亮话锋一转,直指张昭等文士的软肋:治国安邦需要深谋远虑,岂是那些只会空谈阔论、沽名钓誉之徒能理解的?这些人坐而论道无人能及,临机应变却百无一能,终为天下笑柄!一席话说得张昭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孔明先生远来辛苦。顾雍冷笑,听闻曹丞相奉天子诏讨逆,刘豫州何故抗拒天兵?

诸葛亮拱手一礼,声音清朗: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心路人皆知。他忽然提高声调,今日之局,犹如虎狼环伺。吴若不与刘豫州联手,恐将唇亡齿寒!

张昭冷笑:刘豫州困守襄樊,兵不过万,将不过一掌,军微将寡,何以抗曹?

昭公此言差矣。诸葛亮羽扇轻点,我主有水军精兵二万,可扼汉水、夏口、巴丘;文聘、霍竣二将善守,可保襄樊无虞;刘封经略荆南数年有余,有精兵数万,可守长江南岸;吾主帐下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皆万人敌;而曹操远来疲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若我等互为盟友,何愁曹贼不破?

帐中突然响起一声高亢的质问:如今曹操拥兵百万,战将千员,龙骧虎视,要吞并荆襄,孔明先生对此有何高见?诸葛亮抬眼望去,发问者正是东吴谋士虞翻。

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轻摇羽扇,从容回应:曹军虽众,不过是收编了袁绍的残兵败将。他们攻襄阳、樊城数月无果,现沿汉水南下,与洪湖编练水军,现在却在这里虚张声势,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帐中顿时一片哗然。

见众人议论纷纷,诸葛亮提高声调继续说道:我家主公刘豫州凭数万仁义之师,虽难以抵挡百万虎狼之师,但也拒曹贼于外,我家少主据守荆南、夏口,正是等待时机。反观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险,诸位不思抗敌,却要劝主上屈膝投降,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

说到这里,诸葛亮目光如炬地环视众人:由此看来,真正不惧曹操的,恐怕只有我家主公刘豫州了!这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虞翻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突然席中步骘发难:孔明先生莫非想效仿苏秦、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来游说我东吴?

诸葛亮目光如炬,正色道:步子山此言差矣。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度为秦相,都是匡扶国家的豪杰,岂是那些畏强凌弱之徒可比?倒是诸位,听到曹操几句虚张声势的话就吓得要投降,有什么资格嘲笑苏秦、张仪?一席话说得步骘哑口无言。

这时薛综突然问道:孔明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斩钉截铁:汉贼而已,何必多问!

薛综不以为然:此言差矣。汉室气数已尽,曹操已得天下三分之二,人心所向。刘豫州不识时务,以卵击石,岂能不败?

诸葛亮闻言勃然变色,厉声斥责:薛敬文!你竟说出这等无父无君之言!人生在世,忠孝为本。你身为汉臣,见到乱臣贼子,本该誓死讨伐,这才是为臣之道。曹操世代受汉室恩禄,不思报效,反生篡逆之心,天下人皆可诛之。你却说这是天数,简直是无父无君!薛综被骂得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绩见状,急忙帮腔:曹操好歹是名相曹参之后,刘豫州虽自称中山靖王后代,却无实据,不过是个织席贩鞋的,凭什么与曹操抗衡?

诸葛亮不怒反笑:这位莫非就是当年在袁术席间偷藏橘子的陆郎?请坐好听好:曹操既是曹参之后,更该恪守臣节。如今专权跋扈,欺凌君父,不仅是汉室逆臣,更是曹家不肖子孙!至于我家主公,乃堂堂汉室宗亲,当今皇上亲自按宗谱赐爵,怎说无据可考?当年汉高祖不过是个亭长,最终得了天下;织席贩鞋又算什么耻辱?你这般见识,实在不配与高士论道!陆绩被揭短处,顿时语塞。

谋士严峻突然发难:孔明先生方才所言尽是诡辩,算不得正理。我倒要请教,先生平日研习哪些经典?诸葛亮淡然一笑,羽扇轻摇:只会寻章摘句的,不过是些迂腐书生,怎能治国安邦?古之伊尹躬耕莘野,姜尚垂钓渭水,张良、陈平、邓禹、耿弇这些辅佐明君的开国功臣,哪个是靠死读经典建功立业的?难道要学那些腐儒,整天埋首故纸堆,舞文弄墨,空谈误国吗?一席话说得严峻面红耳赤,悻悻退下。

程德枢见状,高声质疑:先生好说大话,恐怕腹中空空,徒惹天下儒生耻笑!诸葛亮不慌不忙:儒者也有君子小人之分。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匡扶正道,造福当代,流芳百世;小人之儒,只会雕琢文字,年轻时写些华而不实的辞赋,到老还在死啃经书。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就像那杨雄,文章冠绝一时,却屈身侍奉王莽,最终跳阁自杀,这就是典型的小人之儒。纵使日赋万言,又有何用?程德枢被驳得哑口无言。

就在张温、骆统准备继续发难时,议事厅大门突然洞开。只见一员虎将大步而入,声如洪钟:孔明先生乃当世奇才,尔等如此唇枪舌剑,岂是待客之道?曹操大军压境,不思破敌之策,却在这里耍嘴皮子!众人望去,正是东吴老将黄盖。

他转向诸葛亮拱手道:先生高论,不如留着说与我家主公听,何必与这些人浪费口舌?

诸葛亮微笑回应:诸位不明时务,再三诘问,在下不得不答。

黄盖与鲁肃引领诸葛亮前往内殿。行至中门,恰遇诸葛瑾。诸葛亮连忙施礼。诸葛瑾略带责备地说:贤弟既到江东,为何不来见我?

诸葛亮正色道:弟既奉刘豫州之命而来,自当先公后私。公务未了,不敢叙私。还望兄长见谅。

诸葛瑾点头:贤弟见过吴侯,再来叙话不迟。说罢转身离去。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