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6章 上九 ·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译文: 不事奉王侯,高尚其志。

含义: 整顿完成之后,功成身退,不贪恋权位,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个人功业,使自己的行为变得高尚。象征在事业成功后,能够超越世俗名利,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上九故事:

春日的阳光洒在盟津之会的会场上,旌旗招展,诸侯云集。中原各部族的首领齐聚于此,要推举一位共主,统领诸部应对北方戎族的威胁。

有匡部族的席位被安排在会场的正中央。匡端坐其上,神情平静如水。他身后,胥伯和几位重臣难掩激动之色——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盟主之位,非匡莫属。

有匡首领继位八载,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外御强敌,内修德政,实乃当世楷模。会盟司仪高声宣读着匡的功绩,今推举有匡首领为诸侯盟主,统率诸部,诸位可有异议?

会场上一片附和之声。各部族首领纷纷起身,向匡行礼。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匡却缓缓起身,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动作——他向着众首领深深一揖。

诸位厚爱,匡感激不尽。然盟主之位,恕难从命。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胥伯急得直扯匡的衣袖:首领,此乃天赐良机啊!

匡不为所动,朗声道:治国之道,在德不在位。有匡愿与诸部平等相交,共谋发展,却不敢居众人之上。

这个决定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各部首领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当晚,匡在驿馆召见弟弟匡仲。这个比他小五岁的弟弟,这些年在各部历练,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

阿仲,我欲将部族托付于你。

匡仲大惊失色:兄长何出此言?有匡部族正值鼎盛,正需兄长引领啊!

匡望着窗外明月,神色安详:你还记得父亲去世时的景象吗?仓廪空虚,民不聊生。如今部族仓廪充实,路不拾遗,我的使命已经完成。

可是兄长...

治国如烹小鲜,火候到了就要起锅。匡打断他,在位日久,难免生出骄矜之心。不如在巅峰时退隐,给后来者让路。

三日后,匡在部族大会上宣布了退位的决定。举族哗然。

太后闻讯赶来,泪眼婆娑:我儿为何如此?有匡部族需要你啊!

匡跪在母亲面前:母亲,儿志在革弊兴利,非在权位。今弊已除,利已兴,儿愿足矣。

胥伯率领众臣跪求:首领三思!部族不能没有您啊!

匡扶起老臣,动情地说:这些年来,多谢诸位鼎力相助。但有匡部族的强盛,不能系于一人之身。我们要建立的是能够传承万世的制度,而不是依赖明君的统治。

他转向弟弟:阿仲为人仁厚,处事公允,必能善待族人。还请诸位像辅佐我一样辅佐他。

退位大典上,匡将象征权力的玉圭交给匡仲。在万众瞩目下,他脱下首领的冠冕,换上一袭素衣。

今日起,我不再是首领,只是一个普通的匡氏族人。

说罢,他向着族人们三鞠躬,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城外走去。身后,是跪倒一地的民众和此起彼伏的哭泣声。

匡没有带走任何财宝,只背着一袋竹简,那是他这些年来治国理政的心得。他的目的地是历山——部族边境的一座幽静山峰。

历山脚下,早有闻讯而来的年轻人等候在此。他们中有贵族子弟,也有寒门学子,都是仰慕匡的德行前来求教的。

先生真的不再过问政事了吗?一个年轻人问道。

匡微微一笑,指着山间的清泉说:你看这泉水,滋润万物而不居功。治国之理,亦在其中。

他在山腰结庐而居,开设讲堂,取名历山书院。每日里,他与学子们探讨治国之道,研究天文地理,记录民间智慧。

消息传出,各地学子纷纷前来。就连其他部族的贵族,也派人来此求学。

匡仲继位后,谨守兄长教诲,继续推行各项善政。每逢重大决策,他都会上山请教。匡却从不直接指示,只是启发他思考。

治国如医病,要辨证施治。同样的药方,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有一次,几个诸侯联合来访,想要请匡出山担任国师。匡婉言谢绝:山中野人,不堪重任。

使者不解:先生大才,埋没山林,岂不可惜?

匡指着正在田间劳作的学子们说:培养十个贤能,胜过一人独善。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他在书院门前刻下一副对联: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愿教化及黎庶。

时光荏苒,历山书院声名远播。匡的弟子遍布各部,将他的治国理念传播四方。有匡部族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首领贤则辅之,不贤则谏之的良好传统。

这年秋天,匡已是白发苍苍。他坐在书院前的石凳上,看着满山红叶,神情安详。

胥伯前来探望,见他仍在整理书简,不禁感慨:先生退隐多年,仍心系天下。

匡放下竹简,微笑道:在位时治国,退隐后育人,其理一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指着山下井然有序的田园说:你看,如今的部族,不再依赖明君,而是依靠制度与教化。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当晚,匡将弟子们召到榻前。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目光依然清澈。

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振兴部族,而是明白了功成身退的真意。

他让弟子取来笔墨,在竹简上写下最后一段话:权位如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德行如山岳,历沧桑而不改。治国有时而尽,育人无穷期也。

写罢,他安然闭目,嘴角带着微笑。

匡去世的消息传出,举族哀悼。按照他的遗愿,葬礼极其简朴,葬在历山书院旁的山坡上。

出殡那天,自发前来送行的民众从山上排到山下。人们不是哭泣,而是吟诵着他教导的诗篇,用这种方式送别他们敬爱的先生。

胥伯站在墓前,老泪纵横:首领一生,真可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匡仲继位的第十年,有匡部族已成为各部落中最强盛的一支。但他谨记兄长教诲,始终以平等之心对待邻邦。历山书院的影响力更是远播四方,成为天下学子向往的圣地。

每逢清明,总有人看见一个白衣老者站在匡的墓前。那是胥伯,他总会对随行的年轻人说:

记住,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权位多高,而在于境界多高。你们的先生,用一生诠释了这个道理。

夕阳西下,历山书院的书声依旧。匡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如同山间的清泉,永远流淌在后人的心中。

匡在功成名就后毅然退隐,于历山设坛讲学的故事。他拒绝盟主之位,传位于弟,选择以教化育人的方式继续奉献,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升华。这正应了蛊卦上九爻辞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境界——功成身退,超越名利,追求更高的精神理想。整章展现了改革者完成使命后的智慧选择,突出了功成不必在我,立德方能永恒的深刻哲理。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