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风地观(巽上坤下)+初六 ·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 风地观(巽上坤下)

卦辞: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含义: 观察,在祭祀前洗手而不急于献祭,心怀诚信,恭敬仰慕。观卦上卦为巽,代表风、顺从;下卦为坤,代表地、包容。风行地上,遍观万物,象征观察、审视、学习。它强调通过静心观察来获得真知,而非急于行动。观察者应保持内心虔诚与诚信,以恭敬的态度洞察事物本质,从而做出明智决策。

故事:观察者——明德的求学之路

在尧舜禹三代之后,天下承平,礼乐兴盛。有一位名叫明德的年轻士子,他天资聪颖,却深感学问无穷,立志通过观察万物、体察民情来悟道治国。他的成长历程,并非主动干预,而是如风拂大地,静静观察,细细品味,完整演绎了观卦的智慧。

初六 ·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译文: 像孩童一样观察,对小人来说没有灾祸,但对君子来说会有憾惜。

含义: 观察如孩童般肤浅、表面(童观),对于普通百姓(小人)而言无妨,但对于有志于大事的君子来说,则显得狭隘,会有憾惜。

初六故事:

晨光熹微中,十七岁的明德踏进了清河镇。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远游。青衫布鞋,肩挎书箱,眉宇间还带着几分书生的稚气。

冰糖葫芦——

新到的江南绸缎——

客官里面请,刚出笼的肉包子!

市集的喧嚣扑面而来,明德只觉得眼花缭乱。他站在街口,看着人来人往,心中涌起一股新奇。

这就是民生百态啊。他喃喃自语,从书箱里取出笔墨,准备记录。

第一个吸引他的是街角的杂耍班子。

一个精瘦的汉子正在表演吞剑,周围挤满了看客。明德挤进人群,看得目不转睛。

随着长剑缓缓吞入喉中,四周爆发出喝彩声。

明德急忙在竹简上记下:戌时三刻,市井有壮士吞剑,观者如堵。

接着,他又被旁边的算命摊吸引。

公子留步。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叫住他,观公子面相,乃是文曲星下凡...

明德脸一红,慌忙摆手:学生不信这些。

不信?老者眯着眼,那公子可信,三日内必有贵人相助?

明德摇摇头,快步离开,又在竹简上添了一笔:江湖术士,多巧言令色。

他就这样在市集上转悠了一整天。

看商贩讨价还价,记下:米价三十钱一斗,布价八十钱一匹。

看路人因碰撞争吵,记下:市井多口角,民风彪悍。

看乞丐沿街行乞,记下: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锦衣玉食。

夜幕降临时,他的竹简已经记满了各种见闻。

今日收获颇丰。他满意地想着,走进一家客栈投宿。

客栈大堂里,几个商人正在饮酒谈天。

听说北边又在打仗了。

可不是,粮价又要涨了。

明德竖起耳朵听着,又在竹简上记下:商贾忧战事,恐粮价腾贵。

这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他对面坐下。

小友记录得如此认真,所为何事?

明德抬头,见老者气度不凡,连忙行礼:晚生明德,游学至此,记录民生百态,以备他日治国之用。

老者微微一笑:可否借观一二?

明德恭敬地递上竹简。

老者翻阅着,眉头渐渐皱起。

小友认为,这就是民生?

明德一怔:晚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亲眼所见未必为实。老者指着民风彪悍四字,你可知那争吵的二人为何事?

不过碰撞小事...

非也。老者摇头,那二人是兄弟,因老母医药费起争执。兄长要尽孝,弟弟家贫无力。

明德愣住了。

老者又指商贾忧战事你可知他们真正忧心什么?

粮价上涨?

他们忧的是运粮通道被战事阻断,边关百姓要饿肚子。

明德的脸色渐渐发白。

还有这吞剑壮士,老者继续说,他原是边军教头,受伤退役,不得已靠此糊口。

那算命先生...

他年轻时也是读书人,屡试不第,妻离子散,才沦落至此。

明德手中的竹简的一声掉在地上。

小友观察如孩童看戏,老者语重心长,只见热闹,不见门道。这对普通百姓无妨,但对有志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来说,实为憾惜啊!

这话如同当头棒喝,明德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晚生...晚生受教了。他深深一躬,还请先生指点。

老者扶起他:观察之道,不在看,在究其理。不在记,在明其心。

当晚,明德辗转难眠。

老者的每一句话都在耳边回响。他起身点亮油灯,重新翻开竹简。

那些曾经让他自豪的记录,此刻看来如此肤浅可笑。

我就像个孩童,他自责地想,只看皮影戏上的影子,却不知幕后如何操控。

次日清晨,他再次来到市集。

但这一次,他不再走马观花。

在杂耍班子前,他等到表演结束,上前与那吞剑汉子交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壮士好身手,可是行伍出身?

汉子一愣,苦笑道:公子好眼力。曾是边军教头,箭伤坏了膀子,舞不动刀枪了。

为何不领抚恤?

战事吃紧,抚恤银三个月没发了。汉子摇头,还得养家糊口啊。

明德默默记下,这次他写的是:老兵无所养,不得已卖艺为生。

在算命摊前,他买了一卦,趁机与老者攀谈。

先生如此才学,何以...

何以沦落至此?老者接过话头,苦笑道,年轻时也如公子般有志于功名。可惜时运不济,又得罪了权贵...

他掀开衣襟,露出背上狰狞的伤疤:这就是代价。

明德心中震动:先生可曾后悔?

悔的不是直言,而是不懂审时度势。老者长叹,观察不明,贸然行事,取祸之道也。

这话让明德深思。

他继续走访米铺、布庄,不再只看价格,而是追问货源、税赋、运费。

与商贩深谈,了解战事对贸易的影响。

与乞丐交谈,知晓他们为何流落街头。

三天后,他的竹简上记的不再是表面现象,而是背后的因果、民生的疾苦、制度的弊端。

傍晚,他又在客栈遇见那位老者。

小友三日不见,观感如何?

明德深深一揖:多谢先生指点。晚生方知,从前所观,不过水中月、镜中花。

老者欣慰点头:能悟到此理,便是进步。但观察之道,永无止境。

还请先生赐教。

今日你看到了老兵困顿、书生落魄、商贾艰难、乞丐凄惨。可曾想过,为何会如此?

明德沉思片刻:制度不完善?吏治不清明?

还有呢?

战事连年?赋税过重?

老者摇头:这些都是表象。根本在于——观察者太少,妄断者太多。

他指着窗外熙熙攘的人群:为官者坐在衙署里想象民生,为学者捧着书本空谈治国。真正俯下身子,看清事情本来面目的,有几人?

明德肃然:先生说的是。

记住,老者郑重地说,童观无咎,但君子若满足于此,便是大吝。你的志向越大,观察就要越深。

当晚,明德在灯下重新整理笔记。

他将所见所闻分为:现象、原因、对策三个部分。

在老兵卖艺旁,他写下:宜完善抚恤制度,设伤兵安置之策。

在书生算命旁,他写下:宜广开言路,严惩打击报复。

在米价腾贵旁,他写下:宜稳定粮道,平抑物价。

虽然这些对策还很稚嫩,但这是他第一次尝试从观察中寻找解决方案。

第二天告别时,老者送他一句话:观卦初六,是警示也是起点。望小友不忘初心,从童观走向明观。

明德郑重拜别:学生定当铭记。

离开清河镇的路上,明德回头望去。

市集依然喧嚣,但在他眼中已经不同。那些嘈杂的叫卖声、往来的人流,不再只是热闹的景象,而是一幅充满故事的生民图。

观察之道,我才刚刚入门。他轻声自语。

书箱里的竹简沉甸甸的,记录的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沉甸甸的思考。

前方道路还长,但他已经知道该如何前行。

不是做个看客,而是做个明白人。

明德初出茅庐时在市集的见闻。他起初如孩童般只观察表面现象,记录肤浅印象,后经老者点拨,认识到这种的局限。经过深入探访,他开始洞察事物背后的因果,体会到观察需要深度和思考。这正应了观卦初六爻辞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的警示——肤浅观察对普通人无妨,但对志向远大的君子来说实为憾惜。整章展现了从表面观察到深入洞察的转变过程,突出了观察重在究理而非看热闹的求学态度,为明德的成长之路奠定第一块基石。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